大家來說說電視劇踩人片段匯總70條
不要踩著別人的節(jié)拍美文摘抄
李同的家在一個偏僻的小縣城,憑著勤奮,考上了北京一所不錯的大學。畢業(yè)后,他留在北京,發(fā)誓一定要混出個人樣,來個衣錦還鄉(xiāng)。
一次次投簡歷,跑招聘會,終于找到一份可供溫飽的工作。從此,他像一頭拉磨的驢,自己鞭打著自己,不停地奔跑。每天天不亮起床,一邊啃早餐一邊擠公交,午餐隨便湊合,晚上經(jīng)常加班到深夜,領導一個電話,就得放棄休息日,拉起行李就出差。
付出終于有了回報,兩年后,他升了職,薪水也有了大幅提高。可以松口氣了嗎?當然不能,環(huán)顧左右,危機四伏,A同事英語超群,酒量驚人,B下屬工作能力強,大有趕超之勢,C領導總是雞蛋里面挑骨頭,對自己似有不滿。職場行走,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他強迫自己學外語,看各種專業(yè)書籍,在酒桌上練酒量,忙得昏天暗地。眼看三十將近,依然獨自一人。終身大事不能耽擱,身邊的人個個都有了小家庭,自己若落后,被剩下,豈不失敗?可是,哪有時間戀愛呀,那就走捷徑吧,相親去。
熟人介紹,中介征婚,電視相親,轉了一大圈,終于遇到一個可心的,還等什么,趕緊結婚,然后要個孩子,人生的任務就完成了一大半了。
可是,新的任務又來了,看看身邊的人,A善于理財,有了不少的積蓄,B早就自己創(chuàng)業(yè),賺到了房子車子,C家底殷實,經(jīng)常帶著家人來個國外幾日游。他不能輸給別人,他必須更加努力,讓家人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
他不再滿足于做個工薪族,拿出所有的積蓄,又貸了款,開始自己創(chuàng)業(yè)。那是一場孤注一擲的,他把辦公室當成家,吃睡都在里面,方便面是最親密的伙伴。有時候,上一秒和客戶在酒桌吃飯,下一秒又行走在去見客戶的路上。好不容易回趟家,孩子卻早已進入夢鄉(xiāng)。
慢慢地,生意有了起色,但是市場如大浪淘沙,稍有松懈,就有可能被踢出局,他必須一如既往地努力。
再后來,生意終于越做越大,他買了大房子,買了名車,送孩子上貴族學校,對父母一擲千金。在別人眼里,他已經(jīng)是成功人士了,可是,他卻不敢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他怕一個不小心,到手的一切都丟掉了,成為別人的笑柄。他不得不強打精神,邁著大步繼續(xù)前行。
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把所有的`節(jié)奏瞬間擊亂,在醫(yī)生的再三告誡下,他決定回到家鄉(xiāng)的小城,靜心休養(yǎng)。
母親每天變著花樣給他熬粥,父親則在院子里侍弄著那些花花草草,日子如天上流云,悠閑從容。
閑下來的他開始梳理自己的生活。辛勤工作,努力創(chuàng)業(yè),有了房有了車,有了所謂的成功,可是,這真是自己想要的嗎?其實,只是因為大多數(shù)人都過著這樣的生活,所以他才逼著自己,也過上這樣的生活。
就像同在一個舞池里跳舞,本來他喜歡倫巴,可是看到很多人都在跳恰恰,不知不覺中,他就踩著了恰恰的節(jié)拍,跟著別人的腳步一起旋轉。跳一段不適合自己的舞,自然是動作生硬,毫無美感,跳著跳著,慢慢迷失了方向。
為了跟隨別人的腳步,他透支了自己的健康,疏忽了自己的父母,冷落了自己的孩子,喪失了自己的快樂,甚至,省略了自己的愛情。
他忽然驚覺,這些,真的不是自己想要的,他想要的生活其實很簡單,有家人陪伴,有朋友談天,有事可做,有錢可花,閑時種種花旅旅游,就很好了。
生活本來沒有好壞,就像舞蹈沒有優(yōu)劣,只有適合與否。人生短暫,應該盡情舞蹈,但一定不要踩著別人的節(jié)拍,那樣只會讓自己被生活綁架,越來越累。我們應該跳自己喜歡的舞,踩著自己喜歡的節(jié)拍,唯有這樣,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快樂才會越來越多。
不要輕易辜負別人的心愿美文摘抄
約翰·羅斯金是英國19世紀的文學家、藝術家。他從小喜愛研究藝術,年輕時寫過很多藝術理論文章,在圈中享有很高聲譽。1840年,羅斯金去意大利休養(yǎng),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封陌生讀者寄來的精美信箋,于是拆開來看。
信是一位14歲女孩寄來的,名叫艾菲·格瑞,她在信中寫道:親愛的羅斯金先生,我很仰慕您的才華,可您總寫藝術評論文章,讓人似懂非懂。您的文筆很優(yōu)美,思維也很巧妙,我期盼您也嘗試去寫一些童話,一定會特別精彩。我確信這樣做不會損害您的學者身份,同時更渴望能幸運地成為它的首位讀者。
羅斯金讀完信,心情難以平靜,他想象艾菲是那么單純天真,而她對自己的`乞愿又是那么懇切美好。羅斯金不忍心讓艾菲失望,于是決定暫時放下手頭的理論研究,日以繼夜地寫起童話。他把這部平生唯一的童話命名為《金河王》,完稿后第一時間寄給了艾菲。
艾菲欣喜地讀著童話,被里面的情節(jié)一次次地打動,不久就回信寫道:我敢保證,它是我讀過的最動人的童話,真的很感謝您為我和其他讀者所做的一切。
果然,《金河王》很快風靡世界,成為羅斯金所有作品中最暢銷的一部。羅斯金很高興,此后他與艾菲保持了多年通信,直至她答應了他的求婚。在步入婚姻殿堂時,羅斯金深情地對艾菲說:“《金河王》不僅突破了我的創(chuàng)作瓶頸,更使我收獲了一段完美婚姻,它無疑是我今生最美麗的意外。”艾菲笑了,回復道:“其實這意外的背后,是您幫一個陌生少女完成她心底愿望的最好回報。”
不要輕易辜負他人的心愿,哪怕那只是對方給自己提出的小小要求。
因為,這樣做不僅會為他人帶去歡喜和感動,往往也會給自己帶來許多美麗的意外。
不要爭辯美文摘抄
19世紀時,美國有一位青年軍官個性好強,總愛與人爭辯,經(jīng)常和同僚發(fā)生激烈爭執(zhí),林肯總統(tǒng)因此處分了這位軍官,并說了一段深具哲理的話:“凡是成功之人,必不偏執(zhí)于個人成見。與其為爭路而被狗咬,毋寧讓路于狗。因為即使將狗殺死,也不能治好被咬的傷口。”
20世紀初的'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的得力助手,財政部長威廉·麥克阿杜,曾以多年的從政經(jīng)驗告訴他人一個重要的道理:“你不可能用辯論擊敗無知的人。”
的確,你碰到一個無知的人,又怎么能用辯論換來勝利呢?假如我們贏了對方,把他的說法攻擊得體無完膚,那又能怎么樣呢?而對方在辯論中輸了,必定會認為自尊心受損,日后找到機會,必然又是報復。因為一個人若非自愿地屈服,內(nèi)心仍然會堅持己見。
所以在美國有家保險公司,訓練銷售員的第一條準則就是“不要爭辯”。因為推銷不是辯論,不需要為不必要的細節(jié),甚至不相干的事情來爭論。
心愿石美文摘抄
有個年輕人,想發(fā)財想到幾乎發(fā)瘋的地步。每每聽到哪里有財路他便不辭勞苦地去尋找。有一天,他聽說附近深山中有位白發(fā)老人,若有緣與他見面,則有求必應,肯定不會空手而歸。
于是,那年輕人便連夜收拾行李,趕上山去。
他在那兒苦等了5天,終于見到了傳說中的老人,他向老者請求,賜珠寶給他。
老人便告訴他說:“每天早晨,太陽未東升時,你到村外的沙灘上尋找一粒‘心愿石’。其他石頭是冷的,而那顆‘心愿石’卻與眾不同,握在手里,你會感覺到很溫暖而且會發(fā)光。一旦你尋到那顆‘心愿石’后,你所祈禱的東西都可以實現(xiàn)了。”
青年人很感激老人,便趕快回村去。
每天清晨,那青年人便在沙灘上檢視石頭,發(fā)覺不溫暖也不發(fā)光的',他便丟下海去。日復一日,月復一月,那青年在沙灘上尋找了大半年,始終也沒找到溫暖發(fā)光的“心愿石”。
有一天,他如往常一樣,在沙灘開始撿石頭。一發(fā)覺不是“心愿石”,他便丟下海去。一粒、二粒、三粒。 突然,“哇......”青年人哭了起來,因為他剛才習慣地將那顆“心愿石”隨手丟下海去后,才發(fā)覺它是“溫暖”的!
啟示:機會降臨眼前,很多人都習慣地讓它從手上溜走,一旦發(fā)覺時,就后悔莫及了,“哭”和“早知道”都是沒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