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動物說說話語言教案集錦70句
關于《動物說話》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動物說話》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動物說話》教案1
《動物說話》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音樂實驗教材第一冊第四單元“可愛的動物”中的一個內容。通過聆聽大量描寫動物的音樂、模仿動物的動作和叫聲,演唱描寫動物的歌曲、將自己喜愛的動物編入歌曲演唱,讓學生充分認識動物、感受音樂中的動物,了解動物的生存環境,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
教學中與自然科學常識整合,注重培養學生聽辨能力和觀察能力,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參與,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并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
【教學目標】
【第1句】:學生通過聆聽、學習描寫小動物的歌(樂)曲,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睦相處。
【第2句】:營造良好的音樂課堂氛圍,引導學生聆聽和學唱歌曲《動物說話》,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第3句】:通過各種音樂活動,為學生積累大量描寫動物的音樂素材,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參與,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
【教學過程】
【第1句】:創設情境。
律動。播放輕松、幽默的器樂曲《三只小豬》,教師和學生自由地用肢體語言表現音樂。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美好的音樂氛圍能使學生自然而然潛移默化地接受音樂,培養學生的審美觀。為學生創設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拉近學生與老師的距離,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開始這節愉快的音樂課。】
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你喜歡什么小動物呢?用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叫聲問好吧!
“汪汪汪,朋友們好!”
學生們也用他們喜愛的小動物的叫聲與我問好,
“喵喵喵,小狗好!”
“嘰嘰嘰,老師好!”……
【這樣的開課一改以往的教學模式,給學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古人說得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第2句】:感受導入新課。
聆聽模仿。在四周貼滿動物圖片的教室里,投影屏幕中出示森林的背景圖片,播放描寫大森林早晨美麗寧靜景色的音樂,拉開幕布展示貼有大樹、小草、湖水的板書,使學生仿佛置身于森林中的'動物王國。在這樣的環境中教師播放描寫動物的音樂。有輕快奔跑著的小馬,愛唱歌的布谷,驕傲的小兔,勤懇的烏龜,咆哮的獅子,……學生隨音樂自由地用肢體語言表現動物,尋找“藏”在教室四周的“動物”。師:“看!我們到哪兒呢?森林里的動物可多了。聽!這是誰來了?讓我們用動作和聲音模仿、表現這些小動物。”
【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表現空間,讓他們大膽地模仿音樂中的動物,同時也在活動中自覺地辨別評價自己與別人的動作,選擇肢體語言和體態表現活潑可愛的小動物。】
談話:日常生活中你都喜愛哪些動物,會模仿它的叫聲或動作嗎?
游戲猜一猜。請學生模仿動物動作和聲音,其他同學猜一猜動物名稱。
【學生間通過信息交流可間接地拓寬視野,在互動中展示自我、自由評價,發表自己的見解,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也是學生喜愛的音樂激趣活動。】
【第3句】:學唱歌曲。
出示小雞、小鴨的圖片。模仿小雞、小鴨的動作和叫聲。
小雞說話唧唧唧,
小鴨說話嘎嘎嘎。
【學生們在模仿小動物的叫聲的同時也學會了歌曲節奏,為學唱歌曲做鋪墊。】
初次完整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節奏特點和演唱情緒。
再聽歌曲演唱,把沒有唱詞的地方拍出來。在沒有唱詞的地方做你喜歡的動作。學生們不由自主地活躍起來,有的晃頭,有的拍腿,有的跺腳,有的學小兔跳,有的學小狗叫……
【學唱歌曲《動物說話》時,歌中的間奏是學生較為難掌握的一個環節。通過律動認識歌曲中穿插的間奏,引出間奏如何處理,讓他們去思考并尋找出他們心中的答案。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愉悅的活動中學生們智慧的火花便開始迸發為間奏創編出千姿百態的動作。】
隨歌曲伴奏演唱《動物說話》,在間奏處學生自由加上自編動作。
【第4句】:創編活動。
師:還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也想加入我們的演唱了,請同學們想一想該怎樣演唱呢?
【前面的音樂活動如:用動物叫聲問候,聽表現動物的音樂,看同學模仿動物的動作和聲音猜動物名稱等,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創編素材。學生們感覺正是展示自己的機會,積極開動腦筋,爭先恐后發言。】
有的學生說我想請小狗來演唱,有的說我想請小羊唱歌,還有的說我想請小貓來演唱……
小狗唱歌汪汪汪,
小羊唱歌咩咩咩,
小貓唱歌喵喵喵,
合作學習。學生自由分小組,改編和創編歌詞,結合律動進行表演。其中部分學生為新加入的小動物編歌,另一部分同學為歌曲編動作。
【通過小組合作,逐步培養學生的交際合作協調能力。師生、生生互動,情感交融。學生在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探究式的自主學習。】
教師和學生討論:如何把小馬和大象請到我們的歌曲中演唱?討論中得出:
小馬跑步嗒嗒嗒,
大象走路嘭嘭嘭,
表演展示。師:歡迎大家來到“快樂大比拼”!學生們盡情表現自我、展示自我,遨游在音樂王國。
【音樂給人的想象插上高飛的翅膀,拓寬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創造性得到發揮,潛能得以充分開發。探究式學習方法既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尊重學生的自我感覺也為其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喚起他們的表現欲和創造欲。有了成功的體驗,就能極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有了音樂學習的興趣,則更能終身享受音樂。】
《動物說話》教案2
教學目標:
【第1句】:培養學生能注意聆聽描寫小動物的歌(樂)曲,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睦相處。
【第2句】:營造良好的音樂課堂氛圍,引導學生聆聽和學唱歌曲《動物說話》,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教學重點:
【第1句】:學習聆聽音樂,感受音樂,表現音樂中的藝術形象。
【第2句】:啟發學生創編歌詞,表現自己喜愛的小動物。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動(植)物圖片
教學過程:
【第1句】:創設情境。
【第1句】:律動。(播放輕音樂《三只小豬》)學生自由地用身體語言表現音樂。(為學生創設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2句】: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老師非常喜歡小狗。你喜歡什么小動物呢?用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叫聲問好吧!
“汪!汪!汪!小動物們好!”(……)
【第3句】:引入。(播放清晨大森林的音樂,出示大樹、小草、湖水的板書,四周貼滿小動物的圖片)師:看!我們到哪兒呢?(……)森林里的動物可多了。聽!這是誰來了?
【第4句】:聆聽。(播放各種描寫動物的音樂)師:讓我們用動作和聲音模仿、表現。
【第5句】:小結。師: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動物,要維護生態平衡。(揭題《可愛的小動物》)
【第2句】:學習歌曲。
【第1句】:談話:日常生活中你都喜愛哪些動物,會模仿它的叫聲或動作嗎?(學生間信息交流)
【第2句】:猜一猜。請學生上臺表演,其他同學猜一猜。(另一種信息交流活動,同時也是學生較喜愛激趣活動。)
【第3句】:小動物們也有小動物的語言。(出示小雞、小鴨的圖片)
小雞說話唧唧唧,小鴨說話嘎嘎嘎。(揭題《動物說話》)
【第4句】:聽一聽,看一看,想一想。聆聽歌曲《動物說話》的演唱,看教師做動作拍手、晃頭,想一想:為什么老師在這兒拍手、晃頭?(通過律動認識歌曲中穿插的間奏。)
【第5句】:唱一唱,拍一拍。老師唱,請同學們隨音樂拍出間奏。
【第6句】:演雙簧。請一位同學們隨老師的演唱做口型,表演。
【第7句】:學生隨教師的琴聲邊唱邊做動作。(演唱第二段,讓學生創編間奏的動作)
【第8句】:說:我們還有許多喜愛的小動物,也要加入我們的演唱,請同學們想一想該怎樣演唱呢?(指導學生創編歌詞)
【第9句】:為新加入的小動物編動作演唱。
【第10句】:小雞說話唧唧唧,小鴨說話嘎嘎嘎。哪你怎樣演唱出你很愛小動物的心情呢?誰的表情好我就來學誰。
【第3句】:教師小結。
你們演唱的小動物真可愛,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都要愛護它。剛才小熊貓請小鳥捎信賴要我們去玩了。想去嗎?(想)好!準備出發……(播放管弦樂《快樂的小熊貓》)
《動物說話》教案3
教學目的:
【第1句】:通過聆聽,培養學生分辨樂曲情緒的能力。
【第2句】:指導學生用親切的歌聲表達對小動物的喜愛和友好之情。
教學重點:
【第1句】:感受歡快的音樂情緒。
【第2句】:用親切的歌聲演唱。
教學用具:
小雞、小鴨、喜鵲、青蛙頭飾木魚《三只小豬》掛圖
教學過程:
【第1句】: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第2句】:模唱練習:"【第6句】:【第1句】:3"
【第3句】:聆聽《三只小豬》
(1)初聽后讓學生說出聽到了什么聲音。
(2)讓學生描述小豬的外形,模仿小豬的叫聲。
(3)出示《三只小豬》掛圖,讓學生說一說圖中是誰,做什么。
(4)讓學生聽音樂在教室里模仿小豬的動作。
【第4句】:學唱《動物說話》
(1)聽范唱,說一說聽到了什么聲音。
(2)說一說這些小動物的外形,并模仿它們走路的樣子。你看到小動物這樣可愛,你的心情如何,你要怎樣對待它。
(3)在聽范唱,模仿出歌中的拍手聲。
(4)跟老師練習節奏:先模仿老師的動作(拍手、打肩、跺腳)。再讓學生自己想動作模仿出這一節奏。
(5)放錄音,讓學生聽范唱,可以輕聲哼唱,注意看老師和老師一起拍手。
(6)讓學生聽范唱,到拍手的地方拍手。
(7)讓學生和老師一起歌唱。
(8)讓學生說出自己不會唱的文案,老師教唱。
(9)全體一起唱。
(10)分組唱,各組想一個動作來模仿歌中的節奏。
【第5句】:表演
(1)讓學生拿起木魚,試一試怎樣敲聲音好聽,然后一起敲拍手的節奏。
(2)邊伴奏邊演唱。
(3)出示小雞、小鴨、喜鵲、青蛙頭飾說出它們的名字。請4名同學到前面,戴上頭飾,模仿小動物走路,其他同學歌唱。
(4)將學生分成4組,分別模仿一種小動物,大家唱。當唱到那種小動物時,模仿這種小動物的哪一組同學模仿動作,不用歌唱。
(5)讓學生說出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將它編到歌中唱一唱。
【第6句】:總結
同學們,你們這節課過的怎么樣,以后你們在看到小動物時,要多觀察它們的樣子和聲音,還要怎么樣。
《動物說話》教案4
【第1句】:生聽著音樂做各種動作進教室。
【第2句】:進行發聲練習:
(師)小貓叫,(生)喵喵喵。
小狗叫,汪汪汪。
小雞叫,嘰嘰嘰。
【第3句】: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第1句】:啟發談話: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你喜歡哪些小動物呢?你能模仿它們的叫聲嗎?
【第2句】:談話:老師現在帶小朋友們到大森林里去,那里有好多動物,請大家閉上眼睛聽叫聲猜一猜有哪些動物。
【第3句】:播放歌曲,學生完整聆聽,思考:歌曲中唱的是哪些小動物,你能說出它們是怎樣說話的嗎?出示小雞、小鴨、小青蛙的圖片,學生模仿它們的叫聲,由此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第4句】:歌曲教學:
【第1句】: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1)指導學生打著拍子聽。
(2)學生跟著錄音小聲唱。
(3)指導學生跟著錄音大聲唱,并在唱的過程中穿插拍手、跺腳、搖頭、聳肩等動作。
(4)提問:小動物可愛嗎?你們愛小動物嗎?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動物,那么怎樣演唱才能表現出你很愛小動物的心情呢?啟發學生動物的叫聲要唱得輕快而有彈性。
【第2句】:分角色演唱。
(1)分男女對唱:男生唱上句,女生唱下句。
(2)師生對唱:老師唱上句,學生對動物的叫聲。
【第3句】:啟發學生編創歌詞。
談話:還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也想加入我們的演唱了,請同學們想一想該怎樣演唱呢?學生改編歌詞唱。
(1)游戲猜一猜。請學生模仿動物的叫聲和動作,其他同學猜一猜動物名稱。
(2)出示各種動物的頭飾,學生模仿相應的動物的各種動作,戴著頭飾跟著音樂表演歌曲。
【第5句】:教師總結:你們演唱的小動物真可愛,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都要愛護它。學生聽著、唱著歌曲,做著各種動作走出教室。
《動物說話》教案
《動物說話》教案1
通過聆聽大量描寫動物的音樂、模仿動物的動作和叫聲,演唱描寫動物的歌曲、將自己喜愛的動物編入歌曲演唱,讓幼兒充分認識動物、感受音樂中的動物,了解動物的生存環境,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
教學中與自然科學常識整合,注重培養幼兒聽辨能力和觀察能力,鼓勵幼兒創造性地參與,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表現力,并在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
【教學目標】
【第1句】:幼兒通過聆聽、學習描寫小動物的歌(樂)曲,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睦相處。
【第2句】:營造良好的音樂課堂氛圍,引導幼兒聆聽和學唱歌曲《動物說話》,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第3句】:通過各種音樂活動,為幼兒積累大量描寫動物的音樂素材,鼓勵幼兒創造性地參與,培養幼兒的創編能力。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
律動。播放輕松、幽默的器樂曲《三只小豬》,教師和幼兒自由地用肢體語言表現音樂。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美好的音樂氛圍能使幼兒自然而然潛移默化地接受音樂,培養幼兒的審美觀。為幼兒創設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拉近幼兒與老師的距離,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開始這節愉快的音樂課。】
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你喜歡什么小動物呢?用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叫聲問好吧!
“汪汪 汪,朋友們 好!”
《動物說話》教案2
【第1句】:教學目標:
【第1句】:能用模唱的方法唱會歌曲。
【第2句】:了解多元文化,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
【第3句】:學會鼓點節奏。
【第2句】:教學重點: 啟發學生用不同的形式如:唱、跳、演來充分感受 這首歌曲。
【第3句】:教學難點: 注意歌曲中節奏,啟發學生有表情的表演唱
【第4句】:教學過程:
【第1句】: 復習演唱上節課學習歌曲《同唱一首歌》,用手中打擊樂器敲擊出歌曲中,就是空拍的地方。
師:同學們在大自然中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你們喜歡什么小動物呢?誰能模仿出小動物的動作和聲音呢?
師:那就讓我們一起踏著歡快的節拍出發吧! 生:好(播放動物說話伴奏音樂)
師:目的地到了!這是什么地方?(轉出畫面,引出森林,大自然) 師:你覺得這美嗎? 生: 師:你為什么會覺得它美呢?
生: 師:那這還缺少些什么呢? 生:小動物
師:很好,那我們就在這美麗的森林里加入你喜歡的小動物,好嗎? 生:好!
師:請拿出你凳子下面的剪刀和紙,剪出你喜歡的小動物,把它放到森林這個美麗的家園里。生:好! 【第2句】: 學生剪紙,背景音樂《動物說話》 師:你們剪剩下的廢紙怎么辦呢? 生:放到垃圾桶里。
師:很好,剪好以后請把廢紙放到離你最近的垃圾箱里。現在看哪位小朋友剪的最好、最快!請把它貼在這里,為小動物建一個美麗的家園。
引導小朋友增強保護小動物、愛護小動物生存環境的意識
師:哇,好多可愛的小動物啊!瞧,它們動起來了! 你最喜愛的小動物在里面嗎?
你能模仿它們的叫聲嗎? 那它們的動作是怎樣的?
生: 學唱新歌:
師:小朋友們模仿的可真像!聽,什么聲音?(引出課題《動物說話》) 【第1句】: 初步聆聽感受歌曲,聽完后請小朋友在黑板上貼出聽到的小動物及叫聲
引出歌詞、學習節奏、分散難點
師:小朋友們,小雞說話生:嘰嘰 嘰 小鴨說話生:嘎嘎 嘎
《動物說話》教案3
教學目的:
1 、通過聆聽,培養學生分辨樂曲情緒的能力。
2 、指導學生用親切的歌聲表達對小動物的喜愛和友好之情。
教學重點:
1 、感受歡快的音樂情緒。
2 、用親切的歌聲演唱。
教學用具:
小雞、小鴨、喜鵲、青蛙頭飾木魚《三只小豬》掛圖
教學過程:
1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2 、模唱練習: "6 、 1 、 3"
3 、聆聽《三只小豬》
( 1 )初聽后讓學生說出聽到了什么聲音。
( 2 )讓學生描述小豬的外形,模仿小豬的叫聲。
( 3 )出示《三只小豬》掛圖,讓學生說一說圖中是誰,做什么。
( 4 )讓學生聽音樂在教室里模仿小豬的動作。
4 、學唱《動物說話》
( 1 )聽范唱,說一說聽到了什么聲音。
( 2 )說一說這些小動物的外形,并模仿它們走路的樣子。你看到小動物這樣可愛,你的心情如何,你要怎樣對待它。
( 3 )在聽范唱,模仿出歌中的拍手聲。
( 4 )跟老師練習節奏:先模仿老師的動作(拍手、打肩、跺腳)。再讓學生自己想動作模仿出這一節奏。
( 5 )放錄音,讓學生聽范唱,可以輕聲哼唱,注意看老師和老師一起拍手。
( 6 )讓學生聽范唱,到拍手的地方拍手。
( 7 )讓學生和老師一起歌唱。
( 8 )讓學生說出自己不會唱的文案,老師教唱。
( 9 )全體一起唱。
( 10 )分組唱,各組想一個動作來模仿歌中的節奏。
5 、表演
( 1 )讓學生拿起木魚,試一試怎樣敲聲音好聽,然后一起敲拍手的節奏。
( 2 )邊伴奏邊演唱。
( 3 )出示小雞、小鴨、喜鵲、青蛙頭飾說出它們的名字。請 4 名同學到前面,戴上頭飾,模仿小動物走路,其他同學歌唱。
( 4 )將學生分成 4 組,分別模仿一種小動物,大家唱。當唱到那種小動物時,模仿這種小動物的哪一組同學模仿動作,不用歌唱。
( 5 )讓學生說出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將它編到歌中唱一唱。
6 、總結
同學們,你們這節課過的怎么樣,以后你們在看到小動物時,要多觀察它們的樣子和聲音,還要怎么樣。
《動物說話》教案4
【第1句】:教學目的:
1 、 通過聆聽,培養學生分辨樂曲情緒的能力。
2 、 指導學生用親切的歌聲表達對小動物的喜愛和友好之情。
【第2句】:教學重點:
1 、 感受歡快的音樂情緒。
2 、 用親切的歌聲演唱。
教學用具:
小雞、 小鴨、 喜鵲、 青蛙頭飾 木魚 《三只小豬》掛圖
【第3句】:教學過程:
1 、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2 、 模唱練習: "6 、 1 、 3"
3 、 聆聽《三只小豬》
( 1 ) 初聽后讓學生說出聽到了什么聲音。
( 2 ) 讓學生描述小豬的外形,模仿小豬的叫聲。
( 3 ) 出示《三只小豬》掛圖,讓學生說一說圖中是誰,做什么。
( 4 ) 讓學生聽音樂在教室里模仿小豬的動作。
4 、 學唱《動物說話》
( 1 ) 聽范唱,說一說聽到了什么聲音。
( 2 ) 說一說這些小動物的外形,并模仿它們走路的樣子。你看到小動物這樣可愛,你的心情如何,你要怎樣對待它。
( 3 ) 在聽范唱,模仿出歌中的拍手聲。
( 4 ) 跟老師練習節奏:先模仿老師的動作(拍手、打肩、跺腳)。再讓學生自己想動作模仿出這一節奏。
( 5 ) 放錄音,讓學生聽范唱,可以輕聲哼唱,注意看老師和老師一起拍手。
( 6 ) 讓學生聽范唱,到拍手的地方拍手。
( 7 ) 讓學生和老師一起歌唱。
( 8 ) 讓學生說出自己不會唱的文案,老師教唱。
( 9 ) 全體一起唱。
( 10 ) 分組唱,各組想一個動作來模仿歌中的節奏。
5 、 表演
( 1 ) 讓學生拿起木魚,試一試怎樣敲聲音好聽,然后一起敲拍手的節奏。
( 2 ) 邊伴奏邊演唱。
( 3 ) 出示小雞、小鴨、喜鵲、青蛙頭飾說出它們的名字。請 4 名同學到前面,戴上頭飾,模仿小動物走路,其他同學歌唱。
( 4 ) 將學生分成 4 組,分別模仿一種小動物,大家唱。當唱到那種小動物時,模仿這種小動物的哪一組同學模仿動作,不用歌唱。
( 5 ) 讓學生說出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將它編到歌中唱一唱。
6 、總結:同學們,你們這節課過的怎么樣,以后你們在看到小動物時,要多觀察它們的樣子和聲音,還要怎么樣。
《動物說話》教案5
【第1句】:教學目的:
1 、 通過聆聽,培養同學分辨樂曲情緒的能力。
2 、 指導同學用親切的歌聲表達對小動物的喜愛和友好之情。
【第2句】:教學重點:
1 、 感受歡快的音樂情緒。
2 、 用親切的歌聲演唱。
教學用具:
小雞、 小鴨、 喜鵲、 青蛙頭飾 木魚 《三只小豬》掛圖
【第3句】:教學過程:
1 、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2 、 模唱練習: "6 、 1 、 3"
3 、 聆聽《三只小豬》
( 1 ) 初聽后讓同學說出聽到了什么聲音。
( 2 ) 讓同學描述小豬的外形,模仿小豬的叫聲。
( 3 ) 出示《三只小豬》掛圖,讓同學說一說圖中是誰,做什么。
( 4 ) 讓同學聽音樂在教室里模仿小豬的動作。
4 、 學唱《動物說話》
( 1 ) 聽范唱,說一說聽到了什么聲音。
( 2 ) 說一說這些小動物的外形,并模仿它們走路的樣子。你看到小動物這樣可愛,你的心情如何,你要怎樣對待它。
( 3 ) 在聽范唱,模仿出歌中的拍手聲。
( 4 ) 跟老師練習節奏:先模仿老師的動作(拍手、打肩、跺腳)。再讓同學自身想動作模仿出這一節奏。
( 5 ) 放錄音,讓同學聽范唱,可以輕聲哼唱,注意看老師和老師一起拍手。
( 6 ) 讓同學聽范唱,到拍手的地方拍手。
( 7 ) 讓同學和老師一起歌唱。
( 8 ) 讓同學說出自身不會唱的文案,老師教唱。
( 9 ) 全體一起唱。
( 10 ) 分組唱,各組想一個動作來模仿歌中的節奏。
5 、 扮演
( 1 ) 讓同學拿起木魚,試一試怎樣敲聲音好聽,然后一起敲拍手的節奏。
( 2 ) 邊伴奏邊演唱。
( 3 ) 出示小雞、小鴨、喜鵲、青蛙頭飾說出它們的名字。請 4 名同學到前面,戴上頭飾,模仿小動物走路,其他同學歌唱。
( 4 ) 將同學分成 4 組,分別模仿一種小動物,大家唱。當唱到那種小動物時,模仿這種小動物的哪一組同學模仿動作,不用歌唱。
( 5 ) 讓同學說出自身喜愛的小動物,將它編到歌中唱一唱。
6 、總結:同學們,你們這節課過的怎么樣,以后你們在看到小動物時,要多觀察它們的樣子和聲音,還要怎么樣。
《動物說話》教案6
【教學設計】
在《動物說話》教學中,教師讓學生聆聽描寫動物的音樂、模仿動物的動作和叫聲,演唱描寫動物的歌曲、將自己喜愛的動物編入歌曲演唱,讓學生充分認識動物、感受音樂中的動物,了解動物的生存環境,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教學中與自然科學常識整合,注重培養學生聽辨能力和觀察能力,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參與,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并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
【教學目標】
【第1句】:學生通過聆聽和學唱歌曲《動物說話》,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睦相處
【第2句】:通過聆聽描寫動物的音樂,模仿動物的動作和叫聲,為學生積累了大量描寫動物的音樂素材,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參與,培養學生的創編歌詞和節奏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1句】:創設情境。
律動。播放輕松、幽默的器樂曲《三只小豬》,教師和學生自由地用肢體語言表現音樂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你喜歡什么小動物呢?用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叫聲問好吧!
師:“汪汪汪,朋友們好!”
學生們也用他們喜愛的小動物的叫聲與我問好,
生:“喵喵喵,老師好!”
“嘰嘰嘰,老師好!”……
【第2句】:感受導入新課。
聆聽模仿。第一次播放歌曲《動物說話》
師:森林里的動物可多了。聽!這是誰來了?讓我們用動作和聲音模仿、表現這些小動物。
聆聽歌曲一遍。教師在黑板上貼上小朋友說到的動物圖片:小雞、小鴨、青蛙。
師:日常生活中你還喜愛哪些小動物,會模仿它的叫聲或動作嗎?
教師把學生說到的動物用簡筆畫畫在黑板上
游戲猜一猜。請學生模仿動物動作和聲音,其他同學猜一猜動物名稱。
【第3句】:學唱歌曲。
師專門出示小雞的圖片。生模仿小雞的動作和叫聲。
板書:小雞說話唧唧唧。(為學唱和創編歌曲作鋪墊)
再次完整聆聽歌曲。請學生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節奏特點和演唱情緒。
第三次聽歌曲演唱,要求學生在沒有唱詞的地方做喜歡的動作。(學生們不由自主地活躍起來,有的晃頭,有的拍腿,有的跺腳,有的.學小兔跳,有的學小狗叫……)
1=D 2/4
6 3 3 2│3 5 3 │(5656 3 3 │1212 3)│
6 2 2 1 │2 3 2 │(3535 2 │6161 2)│
學唱第一段歌詞。
隨歌曲伴奏反復唱第一段,并在間奏處學生自由加上自編動作。(正確的演唱為創編歌曲作鋪墊)
【第4句】:創編歌詞。
師:還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也想加入我們的演唱了,請同學們想一想該怎樣演唱呢?(歌曲中小鴨、小青蛙、小鳥也可作創編對象)
(有的學生說我想請小青蛙來演唱,有的說我想請小羊唱歌,還有的說我想請小貓來演唱……)
1=D 2/4
6 3 3 2 │3 5 3 │(5656 3 3 │1212 3) │
青蛙唱歌呱呱呱
小羊唱歌咩咩咩,
小貓唱歌喵喵喵,
合作學習。學生自由分小組,改編和創編歌詞,結合律動進行表演。
(其中部分學生為新加入的小動物編歌,另一部分同學為歌曲編動作。)
教師和學生討論:如何把小鴨媽媽也請到我們的歌曲中演唱?討論中得出:
1=D 2/4
6 3 3 2 │3 5 3 │(5656 3 3 │1212 3) │
老鴨說話嘎嘎嘎
模仿區別小鴨、老鴨的叫聲。
朗讀歌謠,注意強弱。朗讀時,用木魚敲出強弱。
表演展示。
師:歡迎大家來到“快樂大比拼”!把今天學唱的歌曲、編唱的歌曲表演個大家聽。
(學生們盡情表現自我、展示自我,遨游在音樂王國。)
《動物說話》教案7
教學目標:
【第1句】:培養學生能注意聆聽描寫小動物的歌(樂)曲,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睦相處。
【第2句】:營造良好的音樂課堂氛圍,引導學生聆聽和學唱歌曲《動物說話》,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第3句】:通過各種音樂活動,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參與,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并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以適合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
教學重點:
【第1句】:學習聆聽音樂,感受音樂,表現音樂中的藝術形象。
【第2句】:學唱歌曲《動物說話》,準確演唱有間奏穿插的歌曲。
【第3句】:啟發學生創編歌詞,表現自己喜愛的小動物。
教學用具:
鋼琴(或口風琴)、多媒體、課件、動(植)物圖片
教學過程:
【第1句】:創設情境。
【第1句】:律動。(播放輕音樂《三只小豬》)學生自由地用身體語言表現音樂。(為學生創設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2句】: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老師非常喜歡小狗。你喜歡什么小動物呢?用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叫聲問好吧!“汪!汪!汪!小動物們好!” (……)
【第3句】:引入。(播放清晨大森林的音樂,出示大樹、小草、湖水的板書,四周貼滿小動物的圖片)師:看!我們到哪兒呢?(……)森林里的動物可多了。聽!這是誰來了?
【第4句】:聆聽。(播放各種描寫動物的音樂)師:讓我們用動作和聲音模仿、表現。
5、找一找,貼一貼。(游戲中可培養學生在群體中合作、協調的能力,同時也能幫助學生認知動所棲息的環境。)
6、小結。師: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動物,要維護生態平衡。(揭題《可愛的小動物》)
【第2句】:學習歌曲。
【第1句】:談話:日常生活中你都喜愛哪些動物,會模仿它的叫聲或動作嗎?(學生間信息交流)
【第2句】:猜一猜。請學生上臺表演,其他同學猜一猜。(另一種信息交流活動,同時也是學生較喜愛激趣活動。)
【第3句】:小動物們也有小動物的語言。(出示小雞、小鴨的圖片)小雞說話唧唧唧,小鴨說話嘎嘎嘎。(揭題《動物說話》)
【第4句】:聽一聽,看一看,想一想。聆聽歌曲《動物說話》的演唱,看教師做動作拍手、晃頭,想一想:為什么老師在這兒拍手、晃頭?(通過律動認識歌曲中穿插的間奏。)
【第5句】:唱一唱,拍一拍。老師唱,請同學們隨音樂拍出間奏。
【第6句】:演雙簧。請一位同學們隨老師的演唱做口型,表演。
【第7句】:學生隨教師的琴聲邊唱邊做動作。(演唱第二段,讓學生創編間奏的動作)
【第8句】:說:我們還有許多喜愛的小動物,也要加入我們的演唱,請同學們想一想該怎樣演唱呢?(指導學生創編歌詞)
【第9句】:為新加入的小動物編動作演唱。
【第10句】:小木魚也想參加我們的演唱會,誰來敲小它為我們伴奏。敲一敲,比較一下應怎樣敲木魚。
【第11句】:小雞說話唧唧唧,小鴨說話嘎嘎嘎。哪你怎樣演唱出你很愛小動物的心情呢?誰的表情好我就來學誰。
【第3句】:教師小結。
你們演唱的小動物真可愛,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都要愛護它。剛才小熊貓請小鳥捎信賴要我們去玩了。想去嗎?(想)好!準備出發……(播放管弦樂《快樂的小熊貓》)
《動物說話》教案8
活動目標:
【第1句】:認真傾聽,根據圖片提示理解故事基本情節內容。
【第2句】:能根據故事情節開展合理想象,大膽積極地發表個人意見。
【第3句】:感受神話故事語言特點,喜歡神話故事中樂于助人的形象。
活動準備:
【第1句】:幼兒了解動物的各種叫聲并知道八哥鳥會學簡單人話。
【第2句】:故事圖片、實物投影。
活動過程:
【第1句】:猜想引發興趣。
師:小朋友們,動物會說人話嗎?
師:你知道的動物是怎么“說話”的?(幼兒學一學各種動物的叫聲)
師:很久很久以前,動物們可是會說人話的,現在它們怎么都不說話了呢,這里有個古時候的神話故事,聽完大家就會明白了。
【第2句】:完整欣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掌握主要情節。
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圖片實物投影)
提問:故事里講了什么?動物們為什么不會說話了呢?
自由小組交流后個別發表意見。(引導幼兒簡單概括故事情節進行講述)
【第2句】:利用提問,幫助幼兒深入理解故事。
①天神有個什么想法?
②你覺的天神有這樣的想法,好嗎?為什么?
③天神是怎么做的?
【第1句】:智水有什么用?啞水又有什么用?他們分別裝在哪里呢?
【第2句】:青蛙知道天神的秘密了告訴了誰?為什么它要這么做?
【第3句】:這個人是個怎樣的人?
【第4句】: 討論:喜歡故事里的誰?不喜歡誰?文案為什么?
(幫助幼兒從故事中的人物事件中明辨是非,增強正義感。)
【第3句】:集體借助投影提示完整講述故事。
《動物說話》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動物說話》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音樂課應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的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基于這種理念,在課的一開始,我就說“歡迎大家進入愉快的音樂課堂。今天啊,老師要帶同學們去愉快的動物王國里參觀一下。”這樣導入,既促進了師生關系,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整堂課的愉快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模仿各種小動物,模仿他人活動,他們十分樂意。我設計了動物動畫卡通形象,讓學生通過模仿小動物的聲音和形象,在模仿活動中來抒發自己的快樂,突破以前沉悶老套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在聆聽音樂時,讓學生模仿小動物的各種形象,并且分小組合作用自制的沙筒和形體語言來模擬夏天的狂風暴雨。讓學生隨著音樂一起來表現音樂形象,引導他們參與音樂實踐活動,這樣無形中就讓學生理解了音樂,體會了音樂形象,也提高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新的教學理念告訴我們,一切的學習方式都應該用符合兒童情趣的方式進行。教學時應注重學生的自主探討,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注重交流合作,體驗共同學習的樂趣。在歌曲教學這一部分,我先讓學生充分而完整的聆聽歌曲,然后根據歌曲的節奏特點,用水果名稱引入歌曲節奏的學習,并用鼓聲來敲擊節奏,讓學生通過聽音來拍擊節奏。這樣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解決了歌曲的難點。雖然這種方法對二年級的學生有點困難,但由于平時注重這一方面的訓練,所以還是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鼓勵學生探究學習,激發創新求異思維,在本課中也有體現。我充分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與動手能力,進行探究性與創造性的學習,教學中想讓孩子們用沙筒來模仿雨聲,但是教具的數量有限,于是在課前引導孩子們自己去尋找,看身邊有沒有什么物件可以充當沙筒來代替雨聲,于是就有了在塑料瓶子里裝上沙子或者小石子的“沙筒”,這不但滿足了全體學生想動、好動的欲望,也充分發揮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與動手操作能力。另外,鼓勵學生自己為歌曲創編動作打破了以前“照葫蘆畫瓢”的方法,給孩子們營造了樂學,想學的教學氛圍。
關于動物過冬的教案
活動目標:
【第1句】:了解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
【第2句】:幼兒能大膽選擇并講述選擇的理由。
【第3句】:激發幼兒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
活動準備:
操作卡人手一份、小動物圖片若干、課件、投影儀、枕頭、沙包、南方標記。
活動過程:
【第1句】:談話引起興趣。
【第1句】:(放映幻燈片)“圖片上是什么季節的景色?”(冬天)“冬天的天氣怎么樣?”(很冷)“冬天我們是怎樣過冬的?”(穿棉衣、開空調、取暖器、常在室內活動、加強鍛煉等)
【第2句】:“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幼兒講述)總結:動物過冬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有冬眠過冬,儲食過冬,南飛過冬等,分別解釋。
【第2句】:幼兒操作。
(放映幻燈片)“這里有幾個動物,我們來認識一下(螞蟻、松鼠、天鵝、燕子、熊、烏龜),請小朋友猜一猜這些動物分別是怎樣過冬的?想好之后把這些小動物貼到操作卡中,在操作的時候想一想你選擇的理由。”
【第3句】:講評。
【第1句】:“請你拿好你的操作卡,來講一講你的選擇”(投影儀中展示)“你為什么認為這個動物是這樣過冬的?”(幼兒講述)
【第2句】:總結:(放映幻燈片)熊和烏龜都是冬眠過冬的,因為他們在冬天來臨之前吃大量的食物,整個冬天他們就可以睡覺,不吃東西了,還有一些其他的動物像蛇、青蛙、蝙蝠、刺猬都是冬眠的動物;螞蟻和松鼠是在自己的洞里過冬的,因為冬天出去找食會很冷,所以提前把整個冬天的糧食準備好過冬,還有兔子、小蜜蜂都是儲食過冬的;因為天冬天的.時候南方比較暖和,所以天鵝和燕子會選擇南飛過冬,除了天鵝和燕子會南飛過冬,還有很多候鳥會南飛,像杜鵑、大雁、黃鸝、丹頂鶴,他們都是隨著氣候的變化而遷徙的鳥。
【第4句】:看錄像。
“我們再一起來看一看小動物過冬的方式吧!”(播放課件)
【第5句】:游戲的方式鞏固知識。
介紹玩法:枕頭、沙包、南方標記分別是三種過冬方式:冬眠用枕頭表示,儲食用沙包表示,南飛用箭頭表示,幼兒隨意挑選一張動物圖片,然后選擇相應的過冬方式。
【第6句】: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第1句】: 在操作區中投放操作卡和動物圖片。
【第2句】: 在科學區中投放動物過冬的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