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茱萸花美的句子聚集90句
關于描寫和贊美山茱萸的詩句
(第一首)
一枝紅豆半遮門,搖曳清姿出浴盆。
偏愛霜娥為景秀,順從青女賜香魂。
秋生樹杪心無度,月伴泉溪影有痕。
衰草連天傷菊桂,唯吾大野曉晨昏。
(第二首)
多有眾人妙語夸,茱萸恰好不相差。
芳姿綽綽幽蘭雅,倩影濯濯朗月華。
看醉新妝紅徹耳,貪癡逸韻粉流頰。
長吟百句猶嫌少,怎奈詩囊已匱乏。
(第三首)
棘枝常插破柴門,紅果時裝玉宴盆。
桓景登高非有意,長房系袋幸余魂。
欣隨菊酒同秋韻,偶入詩章落舊痕。
兄弟相逢重九日,何妨一醉到黃昏。
(第四首)
為尋勝跡上蔥蘢,石級千階欲仗筇。
紅豆蔭濃微息步,黃河影幻勢騰龍。
登臨真感他山小,環視方知我為峰。
何覓茱萸曾插處,無邊連翹壯游蹤。
(第五首)
茱萸生就味偏酸,成長過程變色繁。
嫩蕊金黃招憐愛,青如翡翠果實寒。
秋來演變朱紅樣,串串嬌羞賞者饞。
相貌高潔緣何在?固精袪熱性極端。
(第六首)
春風解風語,疑是故人來。
地頭的那兩棵山茱萸,
在多少寒來暑往風吹雨打里,
長成了挺拔的樹身和發達的枝條。
春天到來的時候,
黃花開滿枝頭,
鮮艷奪目,
最早把春天打扮得生機盎然,
裝點一道美麗的風景。
山萸花總是在不經意間盛開。
當三月的陽春,
還沒有融化小河岸邊的冰層時,
山萸花就是在抖斜寒束的風中開了,
它才不管個春不春呢。
它不懼怕雪域之顛的風雪,
不懼春慢冬長的春寒,
多少年來,
一直矗立在那里,
重重疊疊、枝枝相擁、
在每一個相同的.季節抖擻的綻放,
是還處在春寒時節的慢城,
迎來了一場最早、最艷、最盛大的花事。
秋季來臨的時候,
它又向人們奉獻滿樹鮮紅的小果實,
展示豐收的景象。
走一程山水,
吟一樹花開,
山萸花又開,
朵朵情似水。
站在每一棵山萸樹下,
朵朵花蕾似情的蕾苞,
瓣瓣花開在心間,
在群芳的爭艷中,
把光陰里的故事,
涂抹成山萸花般的燦黃,
變成心中最美的風景,
煙月不知人世故,
山萸花開笑春風。
無論季節如何更替,
歲月如何演變,
心中若有風景,
便是最美的流年。
王勃關于茱萸的詩句
《落花落》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創作的一首古體詩,下面是王勃關于茱萸的詩句的內容,歡迎閱讀!
《落花落》
唐·王勃
落花落,落花紛漠漠。綠葉青跗映丹萼,與君裴回上金閣。
影拂妝階玳瑁筵,香飄舞館茱萸幕。
落花飛,燎亂入中帷。落花春正滿,春人歸不歸。
落花度,氛氳繞高樹。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顧。
綺閣青臺靜且閑,羅袂紅巾復往還。盛年不再得,高枝難重攀。
試復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間。與君落花院,臺上起雙鬟。
譯文
落花落了下來,紛紛擾擾悄無聲息地落了下來。
綠色的葉子、青色的花萼映襯著紅彤彤的花朵,伴隨著我和你慢慢登上了金碧輝煌的樓閣。
落花的影子輕拂過精心裝飾過的臺階和精美的筵席,香氣隨風飄過人們舞館門口插著茱萸華麗的帳幕。
落花隨風漫天飛舞,繽紛地飛入四周的帳幕中。
落花的時候正是仲春時節,游春的人回來不回來啊?
落花輕輕飄落,濃郁的香氣圍繞著高高的樹木,
當花落的時候春天已經很繁盛了,游春的人都顧全不完。
華麗精美的樓閣,深綠色臺榭讓人覺得安靜閑適,眾多的美人來回穿梭其中。
青春年華一去不復返,人生頂點難以再次達到。
但可以再次試著白天暢游落花之中,夜晚住宿于落花之間。
我和你一起住在落花飄飛的院落里,樓臺上飛翔著成雙成對的朱鬟。
注釋
(1)跗(fū ):花萼。南朝齊·沈約《郊居賦》“銜素蕊于青跗。”又如:跗萼(花萼與子房。亦指花朵);跗萼聯芳(比喻兄弟均貴顯榮耀)。
(2)萼(è):動植物身體上的.結構,花萼,包在花瓣外面的一圈綠色葉狀薄片,花開時托著花瓣。如:萼跗(萼,花萼;跗,通“栿”,花萼房。比喻兄弟);萼綠君(茉莉花的別名)。
(3)裴(péi ):長衣下垂的樣子。
(4)玳(dài)瑁(mào):熱帶和亞熱帶海洋里的一種食肉性海龜,殼長很少超過二尺,具黃色斑紋的褐色大型角質板呈覆瓦狀排列,是市場上的優良龜甲。
(5)筵,亦稱玳筵,指精美的筵席。
(6)茱(zhū )萸(yú):落葉小喬木,開小黃花,果實橢圓形,,紫紅色,味酸,可入藥。
(7)氛(fēn)氳(yūn):指濃郁的煙氣或香氣。南朝梁·沉約《詠竹火籠》:“覆持鴛鴦被,白鶴吐氛氳。”唐·無可《蘭》詩:“蘭色結春光,氛氳掩眾芳。”清·黃景仁《初更后有攜酒食至者》詩:“滿堂酒氣飄氛氳,一縷心煙起蓊勃。”
(8)綺(qǐ):本義指細綾,有花紋的絲織品,此處作“華麗,美麗”解。
(9)袂(mèi):本義指衣袖。羅袂,絲羅的衣袖,亦指華麗的衣著。
(10)雙鬟(huán):【第1句】:古代年輕女子的兩個環形發髻。【第2句】:借指少女。【第3句】:指婢女。【第4句】:指千金高價。語本漢辛延年《羽林郎》詩:“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兩鬟何窈窕﹐一世良所無。一鬟五百萬﹐兩鬟千萬余”。
關于王勃的詩句
唐代著名詩人王勃的詩句你讀過多少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王勃的詩句,歡迎參考閱讀!
圣泉宴
披襟乘石蹬,列籍俯春泉。
蘭氣熏山酌,松聲韻野弦。
影飄垂葉外,香度落花前。
興洽林塘晚,重巖起夕煙。
尋道觀 其觀即昌利觀,張天師居也。
芝應光分野,蓬闕盛規模。
碧壇清桂閾,丹洞肅松樞。
玉芨三山記,金箱五岳圖。
蒼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散關晨度
關山凌旦開,石路無塵埃。
白馬高譚去,青牛真氣來。
重門臨巨壑,連棟想崇隈。
即今揚策度,非是棄繻回。
游梵宇三覺寺
香閣披青磴,雕臺控紫岑。
葉齊山徑密,花積野壇深。
蘿幌棲禪影,松門聽梵音。
遽忻陪妙躅,延賞滌煩襟。
別薛華 <英華>作秋日別薛升華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律。
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重別薛華 一作重別薛升華
明月沉珠浦,鳳飄濯錦川。
樓臺臨絕岸,洲渚亙長天。
飄泊成千里,棲遑共百年。
窮途唯有淚,遠望獨潸然。
麻平晚行
百年懷土望,千里倦游情。
高低尋戌道,遠近聽泉聲。
澗葉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羈心何處盡,風急暮猿清。
送盧主簿
窮途非所恨,虛室自相依。
城闕居年滿,琴尊俗事稀。
開襟方未已,分袂忽多違。
東巖富松竹,歲暮幸同歸。
餞韋兵曹
征驂臨野次,別袂慘江垂。
川霽浮煙斂,山明落照移。
鷹風凋晚葉,蟬露泣秋枝。
亭皋分遠望,延想間云涯。
白下驛餞唐少府
下驛窮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懷抱即依然。
浦樓低晚照,鄉路隔風煙。
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仲春郊外
東園垂柳徑,西堰落花津。
物色連三月,風光絕四鄰。
鳥飛村覺曙,魚戲水知青。
初晴山院里,何處染囂塵。
郊興
空園歌獨酌,春日賦閑居。
澤蘭侵小徑,河柳覆長渠。
雨去花光濕,風歸葉影疏。
山人不惜醉,唯畏綠尊虛。
郊園即事
煙霞春旦賞,松竹故年心。
斷山疑畫障,縣溜瀉鳴琴。
草遍南亭合,花開北院深。
閑居饒酒賦,隨興欲抽簪。
觀佛跡寺
蓮座神容嚴,松崖圣趾馀。
年長金跡淺,地久石文疏。
頹華臨曲磴。傾影覆前除。
共嗟陵谷遠,俄視化城虛。
山居晚眺贈王道士
金壇疏俗宇,玉洞侶仙群。
花枝棲晚露,峰葉度晴云。
斜照移山影,回沙擁籀文。
琴尊方待興,竹樹已迎曛。
八仙徑 寺南又有昌利觀,去寺可數里,巖徑窈窕,杖而后進。
奈園欣八正,松巖訪九仙。
援蘿窺霧術,攀林俯云煙。
岱北鸞驂至,遼西鶴騎旋。
終希脫塵網,連翼下芝田。
春日還郊
閑情兼嘿語,攜杖赴巖泉。
草綠縈新帶,榆青綴古錢。
魚床侵岸水,鳥路入山煙。
還題平子賦,花樹滿春田。
對酒春園作
投簪下山閣,攜酒對河梁。
狹水牽長鏡,高花送斷香。
繁鶯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自然催一醉,非但閱年光。
觀內懷仙
玉架殘書隱,金壇舊跡迷。
牽花尋紫澗,步葉下清溪。
瓊漿猶類乳,石髓尚如泥。
自能成羽冀,何必仰云梯。
秋日別王長史
別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動北梁篇。
野色籠寒霧,山光斂暮煙。
終知難再奉,懷德自潸然。
出坑游山二首
振翮棱霜吹,正月仁天潯。
回鐮凌翠壑,飛軫控青岑。
巖深靈灶沒,澗毀石渠沉。
宮闕云間近,江山物外臨。
玉壇棲暮夜,珠洞結秋陰。
蕭蕭寓俗影,擾擾望鄉心。
誰意山游好,屢傷人事侵。
作者介紹:
王勃(649~676年),漢族,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他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并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杰”。他為隋末大儒王通的`孫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學者,號文中子),王通生二子,長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他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縣令、六合縣令、齊州長史等職。可知他生長于書香之家。
他才華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贊為神童,向朝廷表薦,對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年)為沛王李賢征為王府侍讀,兩年后因戲為《檄英王雞》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隨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補虢州參軍,因擅殺官奴當誅,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貶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他南下探親,渡海溺水,驚悸而死。其詩力求擺脫齊梁的綺靡詩風,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閣序》就出自他之手。
王勃關于離別的詩句
王勃的關于離別的詩句是怎樣的呢?離別是人生過程中必定經歷的過程,而面對人生的離別,詩人王勃是怎樣的心情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王勃的關于離別的詩句,歡迎大家閱讀。
《別薛華》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譯文】
送了一程又一程前面有很多艱難的路,匆匆忙忙只有一人去尋路。
在千里的行途中悲涼失意,寂寞冷落會摧垮人生不過百年的身體。
你我的心情都是漂泊不定,我們的生活同樣凄苦辛酸。
不論是離開還是留下,都會是對方夢中出現的人。
《重別薛華》
王勃
明月沉珠浦,秋風濯錦川。
樓臺臨絕岸,洲渚亙長天。
旅泊成千里,棲遑共百年。
窮途唯有淚,還望獨潸然。
【譯文】
明月照在冒珍珠似的水泡的江水上,秋風洗刷著能把錦緞洗得更好看的`錦江。
這分別的地方,有樓臺,緊靠著又高又陡的江岸;有洲諸,很長很長,長得要跟遠天連起來。
旅途飄泊,現在要以千里計數了;而凄凄惶惶的情景,看來要陪伴我一輩子了。
眼前的窮途末路,只能叫我眼淚洗面;回頭看看我走過的里程,也只能叫我潸然出涕。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譯文】
巍巍長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卻在迢迢遠方。
你我命運何等相仿,奔波仕途,遠離家鄉。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
岔道分手,實在不用兒女情長,淚灑衣裳。
《秋江送別二首》
早是他鄉值早秋,江亭明月帶江流。已覺逝川傷別念,復看津樹隱離舟。
歸舟歸騎儼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賞析其二: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是唐代詩人王勃的組詩作品,共兩首,都是五言絕句。這兩首詩以江、山、亭、月、夜為主要意象,描繪了江邊月夜送別的情景,把送別的孤寂悵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寫之中,句句透露著離別的傷感與痛苦,表達了作者獨有的內心感受。詩的妙處在于這融化的手法運用得渾然無跡,從而使詩篇見空靈蘊藉之美。
詩人的詩筆即畫筆,他描繪了一幅江邊月夜送友圖。月夜,煙霧彌漫,此時友人已經遠去,詩人環顧離亭,仰望明月,遠眺江山,夜寒心亦寒。
通篇寫景,而詩人送別友人后的佇立凝望、留連若失之狀和孤寂悵惘、凄涼寂寞之情卻自然浮現紙上,無一字寫情,卻句句含情,把情完美地融化于景中了。
首句寫煙而曰“亂”煙,既是形容夜煙彌漫,也表達了詩人心情的迷亂。次句寫月而曰“飛”月,既是說明時間的推移,也暗示詩人佇立凝望時產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寫離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寫外界的景象,也是寫內心的情懷。從整首詩看,詩人就是運用這樣一些字眼把畫面點活,把送別后的孤寂悵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寫之中。而這首詩的妙處更在于這融化的手法運用得渾然無跡;從而使詩篇見空靈蘊藉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