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熬養生粥的唯美句子錦集90條

8297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晨起熬養生粥的唯美句子錦集90條

難忘的養生粥唯美散文

【第1句】:祖母的小米南瓜粥

在我童年的時候,爸爸媽媽比較忙,他們沒有時間管我,就把我放在奶奶身邊,所以我的童年是在爺爺奶奶身邊度過的。

那時候物質匱乏,我們老家又是貧困山區。為了照顧好體弱多病的爺爺和正在長身體的我,奶奶唯一的辦法就是每天早晨給我們煮小米南瓜粥。

冬天的夜漫長又寒冷,天不亮我的肚子就咕咕叫了。這時候我就會在清冷的空氣中聞到悠悠飄來的小米南瓜粥的香味。奶奶的祖上是有名的中醫世家,所以她總是用中醫的道理解釋小米和南瓜的作用。她說,南瓜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功效,而我和爺爺都是脾胃不和;奶奶還說,中醫認為南瓜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止煩悶、止渴、止瀉。小米在中國傳統醫學中更是補品,女人坐月子都是吃小米粥。小米有清熱解渴、健胃除濕、和胃安眠等功效。南瓜和小米一起煮粥則色澤金黃、質地綿軟、凝如膏脂、味道香甜,是一道老少皆宜的“人氣美食”。

爺爺睡眠不好,有時候奶奶晚飯也做南瓜小米粥。這時候,我就圍繞著奶奶看她煮粥。奶奶一邊干活兒一邊和我聊天。奶奶說:“要想煲出綿軟的.小米南瓜粥,首先要有上好的食材,南瓜最好選擇瓜身稍微長一點的,瓜底部要膨大一些,瓜皮橙色或金黃色的,表面完全被蠟粉的成熟南瓜。小米要大小一致,色澤均勻捏幾粒米不會碎,抓一把米用鼻子聞一聞清香誘人。”有時候奶奶還將一粒米放進嘴里嘗味道,她說優質的小米是微微發甜的,而劣質的小米有一股苦澀味道。

我們家煮粥用的是紫砂鍋。奶奶將約摸一斤南瓜和一兩多小米分別洗干凈,然后把小米倒入溫水之中,浸泡5分鐘,接著將南瓜去皮、去籽切成片,放入鍋內,最后將小米撒在南瓜片上,注入適當的水,蓋上鍋蓋,小火煮制20分鐘或者半個小時,時間到了,不急于出鍋,而是自然冷卻,不燙嘴時候慢慢品嘗。

奶奶說,吃小米粥不能心急,要慢慢品嘗,這樣小米的醇厚的香氣和南瓜的清香才能品嘗出來。可是我每次都吃得很急,即使這樣小米南瓜粥那特有的香氣還是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中了。

長大以后,我離開了奶奶,離開了故鄉,有時候很想念奶奶的小米南瓜粥。有段時間我晚上總是失眠,想起奶奶說過小米有助眠的作用。自己買了南瓜和小米,可是忙乎了半天也沒有煮出奶奶那樣的小米南瓜粥。有一年冬天我回家去看母親,母親聽說我想吃小米南瓜粥,就給我煮了一鍋,我聞著那熟悉的香甜濃郁的味道哭了,我說:“媽啊,你煮的粥跟奶奶一個味兒,這個味兒是家鄉的味道,是親人的味道,我想它很久了!”

如今祖母和母親都離我而去了,我再也找不到那富有親情味兒的小米南瓜粥的了。久違了,我心中的小米南瓜粥!永遠的小米南瓜粥!

【第2句】:遙遠的胡蘿卜羊肉粥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我17歲,在內蒙古大草原當兵團戰士。如今想起那段艱苦的歲月,印象最深的是一碗香噴噴的胡蘿卜羊肉粥。

由于對草原生活的不適應,加之艱苦的軍訓和重體力勞動,我患上了嚴重的胃病,經常疼得滿炕打滾。連隊衛生員護送我到師部醫院做檢查。醫生對我進行了抽血化驗,結果說我是嚴重的貧血和胃炎,讓我吃一些有營養的東西配合藥物治療。

回到連隊以后,衛生員向助理醫生匯報了我的病情。助理醫生寫了一個便條送到炊事班副班長的手里。這位副班長是一位蒙古族姑娘,我們都叫她娜仁花大姐。娜仁花大姐原本是當地牧民,兵團組建的時候將她收編為兵團戰士,成了我們的炊事班副班長,專門負責做病號飯。她做的病號飯很富人情味兒,深得戰友們的好評。

娜仁花大姐的父親是一位蒙古醫生,曾經在師部醫院工作,那時候已經退休在家,沒事做的時候,也來幫助娜仁花做病號飯。娜仁花從父親那里學了許多營養餐的制作方法。當時正值秋季來了,我們連隊是半農半牧,我們的生活也是半農半牧。連隊每天殺一只羊,當然都是老弱病殘的羊兒。這樣我們秋天就天天有羊肉吃。另外連隊種植了一大片胡蘿卜地,秋天也正是胡蘿卜豐收的季節。于是娜仁花大姐就地取材給我做的病號飯就是“胡蘿卜羊肉粥。”

我那時候不上班,就在炊事班看著娜仁花大姐做飯。我記得她用的主要食材就是羊肉、胡蘿卜和大米。這都是連隊里現成的食材。她的具體做法是:將大米洗干凈,用水浸泡半小時;羊肉和胡蘿卜洗干凈后切丁;陳皮洗凈待用。然后將鍋內適當的水燒開,加入大米,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20分鐘后,加羊肉丁、胡蘿卜丁、陳皮、姜末,繼續煮10分鐘。最后撒上鹽、蔥末、胡椒粉。一碗香噴噴的胡蘿卜羊肉粥就做好了。

娜仁花大姐一邊做飯一邊和我聊天。她說,這種胡蘿卜羊肉粥最適合體虛胃痛,陰虛怕冷、腰膝酸軟、貧血等病人食用。于是整個秋季她都在給我和一個叫徐玉蓮的女戰士做胡蘿卜羊肉粥吃。徐玉蓮是個夜盲癥患者。娜仁花說胡蘿卜羊肉粥對她也有保健作用。

后來,我從娜仁花的父親巴圖那里得知:羊肉天性溫熱,它補血補氣,助陽,強健機體,滋腎養精。對肺結核、氣管炎、哮喘、貧血、胃痛、產后氣血虛弱、腹部疼痛、體虛畏寒、營養不良、以及陽痿早泄等一切虛寒之癥狀都有療效。胡蘿卜含有維生素A和某種懶氨酸。這兩種食材對我和徐玉蓮的病癥都有特殊的療效。

經過一整個秋天吃胡蘿卜羊肉粥,我的貧血和胃痛都治愈了。春季來到的時候,我又可以身強力壯地投入到軍訓和春耕工作中去了。

經過兩年多內蒙古大草原生活的磨練,我從體魄到思想都迅速地成熟起來。我從一個幼稚的學生娃變成了一個堅強的兵團戰士。最后通過上大學的途徑離開了那個難忘的地方。胡蘿卜羊肉粥定格在那個特殊的歲月中。成了遙遠的過去。但是只要我回憶起那段歲月,我就會想起蒙古族大姐娜仁花,想起她做的胡蘿卜羊肉粥。而且幾十年過去了我們一直都有聯系。去年我們內蒙古兵團戰友聚會,我還千里迢迢回到錫林郭勒草原,看望我的這位恩人娜仁花大姐。她如今已經是80多歲了,身體還硬朗。回憶起那段難忘的歲月,說起那胡蘿卜羊肉粥,我們兩個都唏噓不已。她又給我做了一碗香噴噴的胡蘿卜羊肉粥。我說:“一碗胡蘿卜羊肉粥實在不普通,它見證了我們兵團戰友的友誼,同時見證了蒙漢民族的友誼!”我要把這遙遠的胡蘿卜羊肉粥帶回我們山東,告訴我的兒女,讓他們了解那個特殊的歲月,了解蒙漢民族的團結和友誼。

小暑話養生散文

昨天還不算太熱,今日的風就突然間有點兒燙了。今天是小暑節氣,小暑是相對大暑而言,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每年7月7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105°時,小暑節氣開始。俗話說:“熱在三伏”。我國三伏天氣一般出現在夏至后的第28天,即所謂“夏至三庚數頭伏”。到了這個時候,已是初伏前后,平均氣溫已經都在三十度以上了,有種熱浪襲人的感覺;不過加上暴雨的經常光臨,天氣更加濕熱了,人體感覺也非常不舒服。在這個節氣中,如何調節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呢?

當人們成功越過夏至,小暑已經把“熱”傳播得遍地都是氣浪,更是把汗水揮灑得淋漓盡致。從古至今人們對暑的認識是深刻的。【唐】白居易在《消暑》中寫到:“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北宋】秦觀《納涼》中指出:“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南宋】楊萬里《夏夜追涼》也說:“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小暑時節話養生。”這些均說的是一個主題,小暑要養生,防暑。

暑為什么要防呢?暑是一種病么?

中醫釋義,暑者,“六淫”之一,暑邪,即病名。《靈樞·百病始生》道:“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風雨寒暑,清濕喜怒。”這時,我看見身著長袍的中醫長者,緩緩地從《素問·熱論》中抬起頭來,緩緩地道:“先夏至日為病溫,后夏至日為病暑。”

暑是一種時令,也是一種致病的原因,也是一種病,有病就要治。這歲月生病了又該如何治呢?中國有句俗話,叫“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古人云:溫風至:小暑之日“溫風至”,這“溫風”是熱風,但東漢王粲的<大暑賦>中有“熹潤土之溽暑,扇溫風而至興”之句,熹是炙、烤,人如在六合間一個大蒸籠中,蒸出全身塵垢;再如舒展在溫水傍邊,此刻溫風徐來亦如酒,也可興在其間--悉數都來由自個的心境。蟋蟀居壁:后五日“蟋蟀居壁”,指蟋蟀生而還在穴中面壁,不能出穴飛。它陰歷七月后才出穴,生動草叢間求偶,到八月天涼,集聚到院中,令小院鳴聲鼎沸,天越涼離人越近。待陰歷九月不入戶就要凍死,十月就在床下鳴了。它名“促織”,為催促女子紡織,“促織鳴,懶婦驚”,是為警示。

那么這時人要如何養生呢?一是養陽關:都說“春夏養陽”,許多人不了解,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為旺盛的時節,為何還要養陽呢?夏天,人體的毛孔都翻開了,簡略讓陽氣發散。許多的出汗,假定沒有及時抵償水分,很簡略傷津耗陽氣。二是心境關:小暑時節,氣候熾熱,咱們簡略煩躁不安,愛犯困,少精力。心境的動搖,會構成血壓易上升,心臟擔負重,心絞痛、中醫認為,平心靜氣,能夠舒緩嚴峻的心境,使心境酣暢、氣血弛緩;既有助于心臟機能的旺盛,也契合“春夏養陽”的準則。所以,夏天攝生以“心靜”為宜,心靜天然涼。三是飲食關:小暑往后不久就會入伏,伏天濕熱,人易感到頭暈腦脹,并且易郁悶、厭倦、胸悶、食欲欠好。小暑時節,多雨、高溫,這一時節,必定要留神飲食清潔,并且飲食要操控,不行貪食、過量;以清淡,賦有養分為宜,多食用具有消熱利濕效果的食物,比方綠豆粥、荷葉粥、紅豆薏米粥等;可恰當飲決明子茶、大麥茶、菊花茶、苦丁茶等;盡量少吃辛辣和油炸食物。四是睡覺關:夏天晝長夜短,且夜間溫度較高,致使一些人夜間休憩欠好。依據中醫的說法,如此“陰陽失衡”,會加大汗水管疾病的發特性險。夏天天亮得早、黑得晚,咱們的起居和休憩時刻應隨之作出相應調整。早睡早上,才調堅持身體各項機能正常作業,主張成年人天天確保7小時高質量的睡覺。睡覺時刻不行,能夠通過午睡抵償。最佳平躺,不要趴著睡。五是健身關:不少人存在這么一個誤區:夏天出汗多,不宜運動。正本,夏天仍需堅持恰當的運動,僅僅要留神不應在烈日下運動。一同,由于夏天運動出汗量更大,所以要留神及時抵償水分,避免出汗過多致使血粘度增加。短間隔的健走、游水、太極等是最適合盛暑時節的運動,能夠起到平心靜氣、減輕壓力的效果。運動時刻最佳選在早上和黑夜,晚練不宜過晚,避免影響睡覺。

最近,我反復讀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這真為難我了。也許這就是一副最好的藥方吧。

我記得,在一次熱得難解的夏夜,我靜靜地背誦起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被夜色浸染的漢字,居然讓我靜下心來,平下氣來,這個暑病便不知不覺地治好了。

選擇一個朗朗的夏夜,來到河塘邊,讓這塘月色化作診治暑邪的.藥引。你可能會看見,朦朧的月色里,荷花嫻靜的開著,裙裾圓圓的鼓起。一朵斜倚葉底的菡萏,神似撐傘路過的美女。三三兩兩的蜻蜓不再飛來飛去,而是躺在荷葉上溫習唐詩,靜讀宋詞。偶然看見纖細嬌美的豆娘,濃情蜜意的牽連一起。豆娘極像蜻蜓,但比蜻蜓嬌小纖細、精瘦。身輕體盈,姿態優美,色彩鮮艷,很是惹人喜愛。

看著這些,心便靜了。心靜了,身就爽了。

如果此時,你再用手去摸摸這夜色,白天的那種燙仿佛退了下去。這時,有一種安心的感覺讓人踏實起來,看樣子今晚能睡一個好覺。好覺是沒有夢的,很香很香的樣子。夏天睡個好覺確實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談些養生散文

人們都叫他吳老師,他也沒有推諉,順應物語,我自然也叫他吳老師。

認識吳老師,是在他的養生堂。那地方不大,也很難找,但只要留心,就會發現,玉泉中路段北面,一批矮矮的門面房。門面房的西頭第一家,仄仄一扇門,紅紅黃黃的顏色,歪歪的寫了幾個字:吳師養生堂。很不講究,但也很有意味。似乎這一切都有大隱無語,別有洞天的意思。

第一次去那里,我是貿然前往的,因為頸間不適腰部勞損,很想讓人按摩一番,也就在無意間發現了這個地方,也就獨自前往。走進養生堂,短短的走廊,一股沁人的檀香,悠悠忽忽的空氣,暗淡無光的氛圍,頗有幾份神秘。

穿過走廊,側身轉過,就是正門,進入其中,兩張單人床,床上鋪著白布單,床間掛著白布簾,素素的靜靜的,再看白色的墻體,一幅中醫救生圖懸掛正中,圖上注解著人體的經絡穴位,關乎著健康走向,暗含著生死命題。

在房間駐足時,有人問語:來了?我應聲尋去,一看才發現里間才是正堂,我站的還是過道。看來養生堂是單元房改建,很不規則。問話的是一個男人,聲如銅鼓輕敲,色亮質脆,音準語溫。而我看到的則是一個人高體胖,滿臉春風的女人。她和氣綿順,問我做什么?我看了看她,指了指自己的肩和背,進了正堂。

她讓我坐在一個木凳上,然后喊了聲吳老師,隨著她的聲音,正堂北面的房子里走出來一個男人,印堂發亮,滿臉清氣,一道黑須垂于頰,一身漢服罩人心。他手上還拿著一本書,看我坐靜,放下書,走上前,捏我頸間,又摸我骶椎,說頸犟血阻,椎有偏位,順理推拉,提肩走頸,無大礙。話不多,卻很有韻致,一聽就是問我“來了?”的男人。

這個男人就是吳老師。

吳老師生平如何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她是西府人,周文化的`中和順里,中庸大道在他的身上很是濃厚。在他里間的治療按摩室,我看到一幅很大的字:吾救諧和。似乎他所承擔的不是個體的義務,而是一代人的使命。留須也就是一個符號,也是一個心結。在他給我按摩的過程,我感受的不僅僅是身體的梳理,經絡的順暢,更讓認可的是對于人心的疏導。很多前來按摩的人起初都有點病呀痛呀的癥結,來回多了,個個都很喜氣,神色飛動,心里飽滿,很是精神。據我觀察,吳老師在按摩時手法無非推拿,指法無非按捏,但推拿的過程總幾句順心的話,讓人起合與推拿相攜,咳嗽與按捏磨合,話不多,卻入心。心隨指走,意隨念起,通氣順理,人在禪境。這樣的養生其實是在養心。心力齊,身體健,諧和自在,快樂自生。這也許是養生的最高境界。

我把自己的感覺告訴給吳老師,他謙和一笑,也就是平心平氣平生。我笑應,無怪乎半人半仙半夢。

就這樣我和吳老師成了熟人,一個能感應彼此心靈呼應的人。至于他的年齡、經歷、生活,我都不是很清楚,其實也沒有必要清楚。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擦肩而過的人,匆匆復匆匆,能給人慰藉、頓悟、諧和的人總是寥寥,而使人醒悟、提升、曉暢的人總能留在心里。如此,不是很好,何必其他。

在吳老師的養生堂,還有幾個女弟子,她們都叫他吳老師。第一次我看到的那個滿臉春風和氣綿順的女人姓王,來自終南山下一個偏遠的小鎮,淳樸自然,待人熱情,看見來人,笑的象四月的桃花,燦爛嫵媚。她應該是吳老師的真傳弟子,待老師尊敬虔誠,手到心到,是養生堂名義“堂主”。后來見到的有小張和小趙。小張不小,應該有五十開外,但她的性格像個小女生,羞羞的笑臉,活波的語態,一個至柔溫順的女人,一個男人喜歡看喜歡想的女人,一個喜歡鉆研喜歡學習喜歡問問題的女人。到不是婆婆媽媽,而是恰如其分,春水入心,春花撲面。小趙我只見過幾面,年齡十七八,性情卻似秋水至深,無過多的話,只是默默地按照吳老師的指點做著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聽吳老師說,一個難得的女孩子。聽小王說,一個懂事的女孩子。聽小趙說,一個很難想象的女孩子。他們的話給我很多空間,很想了解小趙,但機緣不巧,我去了很多次,小趙都在給別的客人忙,而我從來沒有和小趙有過真正意義上的對話和接觸。遺憾是有,但一看到吳老師,心里就平和了許多。

好久沒有去養生堂了。看窗外,春來了,氣暖了,人的筋骨和自然諧和,也需要舒松。于是就想到了吳老師,進得門來,很是驚訝,隨著吳老師一句:來了。我看到的一個清瘦紅潤,光澤鮮活的男人,他的長須沒了,完全的變化,完全的新穎,一個全新的吳老師就站在我的面前,莫不是內心有高山流水,就是生活有絲竹之音。我問吳老師,變從何來?他笑笑,來了?再無他語,而聲音依然如銅鼓輕敲,色亮質脆,音準語溫。我明白,就坐到木登上,吳老師走向前,一推一按,似春水滲入泥土,如小溪歸入大河,自然順暢。

就在此時,有人進來,吳老師問了句;來了?來人一進們。來了、來了。吳老師,年輕了十歲啊。吳老師笑了笑,來了好來了好。來人說,拖福拖福,吳老師應答,順心順心。

看來,養生是在養心,氣順則心順,心順則機理蓬勃,心順則萬物繁茂。

當年的焐粥瓶散文

對家用電器的喜好,常使我有事沒事到大賣場的家電部轉轉。前些年見到一種內膽用紫砂制成的電飯鍋,覺得蠻有新意,耐心地聽導購小姐介紹完該產品的種種優點后,忽讓我想起了三十多年前插隊的農村普遍使用的焐粥瓶。

昔日農村落后的經濟體制不僅使終年辛勤勞作的農民缺吃少穿,同時也讓眾多農婦常為家中的生活燃料而愁眉不展。無薪,巧婦也難為炊哪!我處的鄉村被稱為“半稻半棉區”,稻草和棉花稈自然就成了農家日常的生活燃料。然而按口糧分得的燃料總是不夠一家人生活之用,于是每到傍晚總能見到放學后的孩子背著竹筐在山坡下撿樹枝、割茅草的身影,這在當時恐怕是唯一的燃料“開源”之舉。那時的農戶以大家庭為多,一戶人家老少十來口不足為奇,每次燒完飯菜后灶膛里總會有許多帶著殘火的灶灰。倘若讓這些灶灰留在灶中自然冷卻,實在可惜。于是火缸和焐粥瓶就成了十分有效的`“節流”工具。

說不清是先有火缸還是先有焐粥瓶,反正這兩者是合著使用的,如同砧板和菜刀總是同時出現在人們眼前一樣。那時農家的灶間都有一座能容兩口大鐵鍋同時烹燒的大爐灶,在其一旁有一個供盛放灶灰的火塘,俗稱火缸。火缸大抵可分兩種,一種是在靠墻處用磚塊砌成或用三塊石板圍成的,其高及腰;另一種干脆就選用一只小水缸,自己動手在其圓周加一個鐵絲箍,既省事又實用。焐粥瓶則可在供銷社的日雜部買到,那是一種表面粗糙的深褐色陶器,其大小和形狀極似豎直放置的腰鼓。

這一年四季中要數冬季最能顯示火缸和焐粥瓶的效能。糧食的短缺使家家戶戶用糧極有計劃性,多半人家冬閑時節的早餐以稀粥為主,可熬粥是極費燃料的,這是一對矛盾。此時的火缸和焐粥瓶就成了天天必用的炊具。傍晚,隨著房頂縷縷炊煙的消失,勤快的主婦開始為次日的早餐忙碌。她們將有限的大米放入焐粥瓶,略作淘洗后灌入足量的溫水,蓋上木蓋。然后在火缸的草木灰中扒一個坑,將焐粥瓶置于坑內,借助火耙和畚斗狀的火杴(锨)在焐粥瓶的周圍均勻地鋪上一圈從灶膛內取出來的殘火,又在殘火上蓋一層礱糠或鋸屑,接著壓上冷灰,讓整個焐粥瓶僅露出一個口子。第二天早上一揭蓋子,又香又稠泛著白光的米粥就是一家人的早餐。

初見焐粥過程,我甚感新奇有趣:就像電影《地雷戰》中的民兵們一樣埋好地雷后,僅隔一宵就可輕松地享用熱氣騰騰的香粥,太妙了!于是興沖沖地買來焐粥瓶如法炮制,滿以為次日早飯有保障了。不料首次“埋雷”即告失敗:一大早起來見到焐粥瓶里盡是不冷不熱、半生不熟的米飯!請教隔壁大嬸,方知看似簡單的焐粥過程也有其訣竅。首先,作為火種的殘火不能太少(單身的我顯然無法做到);其次,殘火不能埋得太淺,不然礱糠暗燃時所產生的熱量僅能使瓶內的上半部分食物升溫;再則,為防止熱量散失,覆蓋礱糠的冷灰必須壓得嚴嚴實實……經大嬸一番點撥,讓我茅塞頓開。經歷了幾次失敗后,我熟練地掌握了焐粥瓶的用法,還能在礱糠斷檔時用稻草制作“草結頭”代之。

那個年代的農民是非常辛苦的。高強度的田間勞動,長期的營養欠缺,使許多人的體力嚴重透支,然而窘迫的家境又無力及時滋補身體。一年之中唯有被稱為“度六月關”的“雙夏”大忙時節才舍得花錢買一對野生的山蛙或一只豬蹄。即便如此,也僅允家中的男主人進補。據說吃了那些東西,挑稻谷擔時雙腿就不會發軟。對那些滋補品,人們最信賴的加工方法就是添加配料后用焐粥瓶在火缸中煨上一整天。經不住農民朋友的勸說,我也曾托人買過兩只黑不溜秋的大山蛙。用焐粥瓶煨得的山蛙香氣撲鼻,骨肉分離,縱然是低脂肪的蛙肉,那湯汁上還是漂著一層光亮誘人的油脂。

時下城里人愛跑到鄉下作“鄉村游”,這種休閑而時尚的旅游活動總離不開“走鄉間路,干農家活,品土特產”等內容。四明山某地的“農家樂”系列活動推出薯干粥,城里客食后贊口不絕,大呼“過癮”。聽業內朋友介紹,薯干粥是用特大號的電飯鍋煲的。我無機會品嘗那種粥,但它倒使我回想起當年用焐粥瓶焐出來的薯干大米粥,我敢斷言:彼粥非此粥,兩者恐怕不可同日而語!用山坡上種植的“勝利號”番薯刨制的薯干和粳米約按三七之比放入焐粥瓶,撒一小撮食用堿粉,舀幾匙紅糖……如此焐得的薯干粥顏色是棕紅的,帶著火缸中焐煨的食物所特有的濃香。舀一匙放入口中,用舌壓之,甘甜綿糯,回味無窮,那才是真正的美食!三十幾年過去了,其味猶存。

焐粥瓶出自哪位高人之手,它的使用地域是否僅為我插隊的寧波東部的農村,這些恐無人考證,似也無此必要。但我想,它畢竟經歷了一個時代,在承載著人們智慧的同時,它是否也包含著那個時代的諸多無奈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高清不卡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毛片真精品|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国产福利|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小说|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免费一级在线观|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 晓雪老师下面好紧好湿| 好朋友4韩国完整版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 友田真希息与子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一二三四日本视频中文|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成人a人片| 好大好深别停视频视频| 偷拍区小说区图片区另类呻吟 | 十分钟免费视频高清完整版www| 久久精品麻豆日日躁夜夜躁| 99re热视频这里只精品|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高清内射无套| 抽搐一进一出gif日本| 男人黄女人色视频在线观看| 新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在线| a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 国产精品大片天天看片|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一本丁香综合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 中国高清xvideossex| 青娱乐国产视频| 日韩成人免费aa在线看| 国产真实乱偷人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