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中描寫狼亦黠矣的句子是集錦五篇
《狼》閱讀練習及答案
狼
蒲松齡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蓋以誘敵 恐前后受其敵
B.其一犬坐于前 滿坐寂然
C.骨已盡矣 食之不能盡其材
D.恐前后受其敵 不治將恐深
2.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分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B.其一/犬坐于前。
C.屠乃奔/倚其下
D.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3.對下列句子翻澤不準確的一項是( )
A.而兩狼之并驅如故。翻譯:麗兩只狼又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戶。
B.乃悟前狼假寐。 翻譯:才明白先走開的.狼是假裝睡覺。
C.弛擔持刀。 翻譯:放下擔子拿起屠刀。
D.屠自后斷其股。 翻譯:屠戶從后面砍斷了狼的后腿。
4.下列表述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文中最能表現屠戶的勇敢的句子是“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B.“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照應上文的“目似瞑,意暇甚”一句。
C.選文寫屠戶機智地跑到了一個農民院子里的草垛下面,從而有機會勇敢地殺死了兩只狼。
D.狼心狗肺、狼狽為奸、狼子野心、鬼哭狼嚎等關于狼的成語,沒有一個是褒義詞。中國人自古就在接受著敵視狼的教育,幾乎所有的故事都對狼有一種厭惡和憎恨的情緒,認為狼是邪惡的化身。
5.在動物學家的眼里,狼是一種智商很高的、富有人情味的、在整個草原和森林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動物,美國狼基金會主席阿斯金說過:“自然界中若沒有了狼,就像一個鐘表沒有發條一樣。”幾年前《狼圖騰》這本小說極為暢銷,也引發了我們對狼的重新認識。請調動你的信息儲備談談你對狼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D
2.C
3.B
4.C
5.狼是一種對生態平衡起重要作用的動物,食物鏈中缺少了它,是不可想象的。它們的團隊意識,捕獵時顯示出的智慧與耐力,都值得稱揚。建立和諧的人與動物相處的環境,我們沒有道理仇視狼。
狼子野心閱讀練習及答案
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第1-4題(1分)
(甲)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 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譀,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柳宗元《黔之驢》)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與家犬雜畜,亦與犬相安。稍長,亦頗馴,竟忘其為狼。
一日,主人盡寢廳事,聞群犬嗚嗚作怒聲,驚起周視,無一人。再就枕,將寐,犬又如前。乃偽睡以俟①,則二狼伺其未覺,將嚙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殺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誣哉!然野心不過遁逸②耳,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更不止于野心矣。獸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貽③患耶? (紀昀《狼子野心》)
注:俟(sì):等待。 遁逸:原指逃跑,這里有隱藏之意。貽(yí):這里是遺留的`意思。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4分)
⑴以為神 ( ) ⑵技止此耳 ( )
⑶再就枕,將寐 ( ) ⑷乃殺而取其革 ( )
2.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⑵稍長,亦頗馴,竟忘其為狼。
3.讀了柳宗元的《黔之驢》這篇寓言,你有哪些收獲? (3分)
4.乙文中劃線句子除了對狼表示譴責以外,還表達了什么意思?(從主人方面來理解)
(3分)
參考答案:
1.(4分)⑴把當作 ⑵同只,僅僅 ⑶睡覺 ⑷代詞,指狼
2.(4分)⑴略⑵漸漸長大,也非常溫馴,竟然忘記了它們是狼。
3.(3分))如:(1)對于那些貌似強大的東西,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定會取得勝利;(2)人一定要有真才實學 ;(3)做事一定要知己知彼;(4)做事要持之以恒。(答到兩點即可)
4.(3分)對主人不識狼的陰險 本性表示嘲諷。
《狼子野心》閱讀答案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與家犬雜畜,亦與犬相安。稍長,亦頗馴,競忘其為狼。一日,主人晝寢廳事,聞群犬嗚嗚作怒聲,驚起周視,無一人。再就枕,將寐,犬又如前。乃偽睡以俟①則二狼伺其未覺將嚙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殺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誣哉!然野心不過遁選②耳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更不止干野心矣。獸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貽患耶?
(選自《閱微草堂筆記》)
①俟:等待。②遁逸:原指逃跑,這里指“隱蔽”之意。
【第1句】: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
(1)將嚙其喉(2)信不誣哉
【第2句】:文章畫線句沒有標點符號,請在需要加標點的地方用“∣”標出來。(2分)
乃偽睡以俟則二狼伺其未覺將嚙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3.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要警惕像狼一樣的壞人,這類人與文中的.狼有什么相似之處?(用原文回答)(3分)
4.文中最后一句除了對狼表示譴責以外,還表達了什么意思?(3分)
參考答案:
【第1句】:(1)咬(2)確實、的確
【第2句】:乃偽睡以俟∣則二狼伺其未覺∣將嚙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3.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更不止于野心矣。
4.對主人不識狼的陰險本性表示嘲諷。
參考譯文:
有個富人偶然得到兩只狼崽,將它們和自家的狗混養在一起,早些時候,倒也和狗平安相處。(兩只小狼)稍稍長大些,但還是比較馴服的,漸漸地(富人)竟然忘記它們是狼。有一天,富人在客廳里休息,睡著后忽然聽到許多狗“汪汪”地發出咆哮的吼叫聲,他驚醒一看,周圍一個人也沒有。于是依舊準備睡覺,但是,狗又像剛才一樣叫。他想不對勁,便假裝睡著來看怎么回事,才發現原來那兩只狼想等他睡去沒防備時去咬他喉嚨,忠心的狗發現了狼的企圖,便阻止狼,不讓他靠近主人。富人知道后立即把狼殺掉,并把他們的皮扒了。狼本性兇惡,實際上沒有誣蔑它們啊!但是兇惡本性只不過是隱藏起來罷了,表面對別人好,可心中,卻懷著不利于別人的想法,這可不僅僅是野心了。野獸這樣兇殘,這個人為什么還要養它,給自己制造禍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