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節氣的養生禁忌有哪些范文(通用3篇)
春分亦是傳統節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禮記》:“祭日于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此俗歷代相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分節氣的養生禁忌有哪些范文(通用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春分節氣的養生禁忌有哪些1
陽光光線
春分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后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北半球開始晝長夜短。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征,春分時節,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在遼闊的大地上,楊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
氣壓狀況
春分節氣,東亞大槽明顯減弱,西風帶槽脊活動明顯增多,蒙古到東北地區常有低壓活動和氣旋發展,低壓移動引導冷空氣南下,北方地區多大風和揚沙天氣。當長波槽東移,受冷暖氣團交匯影響,會出現連續陰雨和倒春寒天氣。
氣溫降水
春分時節,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區和北緯45°以北的地區外,中國各地日平均氣溫均穩定升達0℃以上。此時嚴寒已經逝去,氣溫回升較快,尤其是華北地區和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幾乎與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區同時升達10℃以上而進入明媚的春季。遼闊的大地上,岸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桃紅李白迎春黃,而華南地區更是一派暮春景象。從氣候規律說,這時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進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貴如油”的東北、華北和西北廣大地區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脅是農業生產上的主要問題。
春分節氣的養生禁忌有哪些2
一、忌大熱大寒
春分屬仲春,此時肝氣旺,腎氣微,故在飲食方面要戒酸增辛,助腎補肝;同時,要注意健運脾胃,健脾祛濕。總的原則是忌大熱大寒,力求中和,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
二、忌大喜大悲
春天不僅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也是精神疾患多發的時候,因而春分時節切忌大喜大悲,否則不利于肝氣的疏泄。可利用春光明媚時多做戶外活動,或與好友結伴郊游,以保持身心平衡,此外,春天應順應陽氣升發的自然規律,使肝氣順暢,同時保證睡眠質量,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三、忌過早減冬裝
春分之后,有些地區氣溫還未轉暖,不要過早減掉冬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減掉冬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春分節氣的養生禁忌有哪些3
可以陰陽互補的食物
食物分寒、熱、溫、涼、平五種屬性。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需要添加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涼;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肴,配上蛋類等滋陰食材,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
可以養肝的食物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春應于肝、夏應于心、長夏應于脾、秋應于肺、冬應于腎。春季是肝病的高發季節,需要注意養肝,協調肝的陰陽平衡。甘味食物能補肝益腎,如枸杞、核桃、花生、大棗、桂圓等。而酒會傷肝,春季更不宜飲酒。泡點菊花茶、薄荷水能起到清除肝熱的作用,或是飲用電解質豐富的飲料,如寶礦力水特,也是春季的佳飲。
春分多吃令菜
每個季節都有符合其氣候條件而生長的時令菜,得天地之精氣,營養價值高。吃有養陽功效的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豆芽、豆苗、萵苣等食材,有助于活化身體生長機能;而食用桑椹、櫻桃、草莓等營養豐富的晚春水果,則能潤肺生津,滋補養肝。
當然,除了注意膳食外,養生的關鍵還是提高自身免疫力。在思想上要保持輕松愉快,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在起居方面要堅持適當鍛煉,保持正常睡眠時間。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以促進血液系統循環幫助維持機體平衡,達到養生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