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50字(通用12篇)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50字(通用12篇)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后感了。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50字(通用12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50字1
開學第一課,像一縷耀眼的陽光照進我的心扉,使我的內心變得溫暖明亮。開學的第一個晚上我總會準時收看開學第一課。
看完后我忍不住在想夢想是什么?夢想就是為我們指明方向的一盞路燈。夢想讓我們破繭化蝶,贏得人生的輝煌,我們更加應該夢想為伴,讓夢想的成為成功的力量。最讓我敬佩的是地震最美舞者廖智,他的堅持讓我感動,鼓舞了我,給予了我力量,讓我重新找回了我自己。自信是我們實現夢想的根基,是我們遭受挫折仍然奮進的源泉。我的夢想是當一名歌星,媽媽說我不適合當歌唱家,遭受打擊的我想放棄了唱歌的夢想但最后堅持了下來,如果我們不自信,甚至自卑,那就不可能喚醒我們生命中存在的潛能,最終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帆船之所以能在海上乘風破浪,是因為它有一個堅定的目標。人要想實現自己的夢想,也必須要有一個堅定的目標。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50字2
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開始了,我懷著一種迫不及待的心情準時收看,因為她是我們學生的春晚。
每年都會有一個不一樣的主題,今年的是:“中華驕傲”。提起中華驕傲,大家最先想起的應該是中國博大精深的漢字。漢字的歷史源遠流長,每一個漢字都能體現出國人的智慧。我最為敬佩的是一位外國人——理查德。被稱為漢字叔叔,理查德是一位漢字興趣者,所以他從遙遠的美國來到中國研究漢字。原本理查德可以選擇更穩定,更舒適的工作。但他沒有,而是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繼續追求漢字研究。理查德每天廢寢忘食,把所有精力和金錢都花在了研究漢字上。據統計總共用的人民幣約180萬。這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許多中國人知道理查德的故事后,有人紛紛捐款,有人協助理查德;還有人為理查德特地找了一份工作以此來分擔他的經濟壓力。
看完這個片段后,我更加喜愛漢字了,喜歡漢字的方正猶如我們做人的道理。但我更加喜愛中國。開始,我跟本不敢相信一個外國人為了研究漢字,把自己的一身都投入到與之無關的漢字上。于是我陷入一片沉思,一個外國人為了研究漢字,做到了這種地步。那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學好漢字呢?
在生活當中,我是個輕易放棄的人。有許多事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比如:作口算。今天作了,明天就不作了……我看了這個片段后,感覺有些慚愧。口算無非占據我幾分鐘的時間。理查德一干就是一天,而且還要干到成為漢字爺爺的那天。這種為了自己理想堅持一輩子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讓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復。我要向理查德學習,做一個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人。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50字3
9月1日晚9點,我和媽媽一起收看了中央電視臺的《開學第一課》。
今年節目的主題是“中國驕傲”,此節目講述了如漢字,圍棋世界冠軍柯潔,熱播電影《戰狼2》的主演與導演吳京,翻譯家許淵沖等相關故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彈琴,大音樂家郎朗帶著他的兩位高徒出場,同時出場的還有一位神秘來客。他就是機器人TEO,來自意大利。與人類不同,他有53根手指,所以可以飛速彈奏任何樂曲。他們在臺上彈得行云流水,不相上下。TEO雖然彈得比較快,但它表達的感情沒有人豐富。
還要就是“漢字叔叔”理查德·西爾斯,他雖然是外國人,但他卻十分熱衷于研究中國漢字。他花了20多年時間,把甲骨文,小篆,金文整理好,將《說文解字》電子化》,并花費了自己的全部財產建立了一個網站,把中國文化傳到國外,讓外國人也了解中國文化。
我為是一名中國人感到驕傲,中國古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同時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我要好好學習科學技術知識和中國優秀文化,長大成為一個有本領的人。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50字4
昨天晚上,我觀看了中央一套的《開學第一課》。
這次的主題是“夢想與奮斗”。一位“武將”成龍為我們講述了他成功的經歷。他在拍電影時曾經差點摔斷了腰,他的手指斷裂,骨折,又扭了回去。他的成功里包含了太多的汗水和不易。我們只看到他光輝耀眼的外表,卻忽略了背后的努力。成龍真不愧是“中國的名片”。沒有人能隨隨便便的成功,經歷了風雨才能見到彩虹。而如今,有許多年輕演員稍稍吃點苦就哇哇大哭。
解海龍,一位紀實攝影師。他談起了他尋找攝影的初衷,在改革開放的初期,他得到了一臺屬于自己的相機。十年,他在上萬個市里留下了足跡。有一次,他在貴州的時候看到一位受人尊敬的女老師,她的孩子才五個月,她就把孩子背在背上上課,她這么做只為了不耽誤學生的課。這一幕令解海龍感動不已。
在節目中,還有一位“神秘嘉賓”——無殼孵化的小雞。這令我太震驚了,沒有蛋殼竟也能孵化小雞!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誰能夠隨隨便便成功。只有努力,才能登上高峰。所謂的“成功人士”,都是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不輕言放棄,堅持到底才獲得成功的。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該做的事,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作為青少年,好好學習,遇到困難不輕言放棄,就是目前為止我最應該做的事。
這,就是開學第一課帶給我的感觸。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50字5
9月1日晚上,我和爸爸媽媽看了《開學第一課》,這一次的主題是“我的中華驕傲”。
這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許爺爺給我們講詩詞的美,許爺爺說:“中國的詩詞有三美,一是意思美,二是語言美,三是形式美”。許爺爺用《登鸛雀樓》做例子,給我們講了三美分別在哪里。比如,“白日依山盡”寫的很文,“黃河入海流”寫的很白,“欲窮千里目”很文,“更上一層樓”很白,許爺爺說“這是對仗美”。你別看許爺爺已經九十六歲的高齡了,可現在每說一句都能立刻說出中文,真是太厲害了。許爺爺說“1957年我翻譯了四本書,分別把兩本中文譯成了英文,兩本英文譯成了中文,至今已經60年了,世界上沒有第二人。”我聽爺爺說后,非常驚訝,主持人還讓我們看了許爺爺在2023年獲得的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北極光”獎杯。主持人接著說“無論如何,許爺爺每天都要翻完一頁《莎士比亞》。”我聽后,感覺到真是學無止境啊!
通過許爺爺的講解,我知道了中國的古詩詞很美。現在,我們學校正讓我們背誦校本課程,我一定要多體會一下這些美!!!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50字6
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終于播出啦,今年的主題是“中華驕傲”。關于中華驕傲的歷史上寫了很多很多,如四大發明,絲綢等等。但我覺得漢字最有代表。
王寧教授講述致力于研究漢字六十余年的故事,帶領我們領略漢字的'魅力追根溯源,鑒古至今。還有“漢字叔叔”堅持研究和傳播漢字多年,在此期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都沒有放棄。他的故事震撼著每一位中國人,為每一位中華兒女敲響警鐘。
漢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漢字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的瑰寶,也是我們終身的。良師益友,每個人的精神家園。帶著這樣的喜愛,我總是不知疲倦地徜徉在文字的海洋中讓心在一次閱讀中得到滿足。所以,漢字往往可以引起我們美妙而大膽地聯想,給人美的享受。當我看見“綠草”兩個字時,我好像站在綠油油的大草原上。一種清清涼涼的感覺向我襲來,我仿佛觸到了小草,柔軟、舒適。當我看到“花朵”兩個字,我仿佛聞到花兒的芳香,看見了花兒的美麗純潔。當我看見“光”字時,我便覺得有一道溫暖的光照射到我身上。
我們在漢字的懷抱中茁壯成長,我堅信它是最美的文字。我愛中國漢字。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50字7
節目會請到很多長時的老紅軍或他們的后代,講述他們的英雄故事。
有幾個戰士的傳奇經歷給我的印象很深。
有一個戰士,在長征中患了瘧疾。瘧疾是一種非常痛苦的疾病,患了它的人身體會忽冷忽熱,非常難受。但一聽有戰斗,他的勁就一下子來了,又帶領大家沖鋒。
我心里一下子就驚了。因為我知道瘧疾是一種什么病,雖然自己沒有染上過,但是它的確可以讓人生不如死。他居然能頂著痛苦,還在前陣沖鋒,真的是太不可思議了。如果換做是我的話,我一定就會躺著,什么事也不想干,只想著把病快點治好。還有,一些戰士甚至能把一天的最少食物量減少到一顆小小的黃豆,竟還能在戰場上有力的打擊敵人。換成我,可能早就已經餓得頭昏眼花、四肢乏力、哭爹喊娘了。在一個個看似根本就不可能的奇跡,他們做到了,紅軍做到了!他們創造了奇跡。他們堅持不懈、勇敢堅強、信念不移,保衛我們的祖國,創造了現在的美好生活。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50字8
萬物皆有靈,大地孕育了一代代生命,看了《開學第一課》,我頗有感觸。
生命的孕育:不易而可貴。母親,經過十月懷胎,孕育出了一個新生命。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我們應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生命。
生命的美好,就在生活里的點點滴滴,或許是家人的互相關愛,或許是成功的喜悅,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就能發現生命的美好。
生命的磨礪,是人生中的一堂必修課,挫折和坎坷必不可少,風雨之后就是陽光。重慶八中畢業的王俊凱就是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挫折。在面對挫折時,我們可以去尋找幫助,如多與父母溝通交流,為我們提建議,也可以去空曠的山谷大聲喊出自己的煩心事,再用微笑迎接明天。駿馬要奔騰,要多次去地上奔跑,雄鷹要飛翔,要經過多次展翅飛翔。現實生活中沒有完美的人生,正如舞臺上沒有純粹的喜劇。我們要想成功,就要經歷挫折,并敢于戰勝它,笑對明天。
生命因不易而可貴,我們應珍惜生命,發現生命中的美好,并學會擔當責任,一起攜手共創美好的未來。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50字9
很多人都覺得追逐夢想的旅途是枯燥而毫無光彩的,因為還沒有達到成功,所以不能讓人看到我們成功后的光鮮。其實,夢想貴在追尋!
一旦堅持,追尋的過程也能讓人肅然起敬,比如鄭亞波鄭媽媽的故事。 她是名普通的加油工,兒子是自閉癥患者,為了開發其智力,鄭媽媽看視頻自學鋼琴,學了后再交給其兒子,十一年不間斷。如今,曾經還不會說話的鄭媽媽兒子已經能夠自彈自唱了,并且上了普通小學六年級——這不正是夢想的奇跡,堅持的奇跡嗎? 其實,來到《開學第一課》的嘉賓很多,他們的故事也同樣令人感慨萬分,如羅田縣的鄉村教師方榮方老師。別看她這么年輕,她可是多次被縣、鎮評為優秀班主任、師德標兵、優秀教師呢!方老師是當代教師的楷模,她對學生的付出、對夢想的堅持,也讓我們對她佩服不已。
看了《開學第一課》之后,我明白了,成功是由一個個夢想組成的。堅持自己的夢想,不僅能夠實現從前不敢想象的愿望,更能夠證明我們的價值,能夠讓我們找到自我、找到生活的意義。 每個人都有夢想,每個夢想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來實現的。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50字10
我看了《開學第一課》有很多感想,我印象最深的是幾個爸爸和兒子的故事。
我也要告訴老師和同學們一個小秘密,知道我的名字為什么叫藍天嗎?因為天藍藍的時候肯定是個大晴天,晴天的時候太陽就會出來,我們的心情就會很好,爸爸媽媽說見到我就象晴天一樣很開心,也希望我每天都健康快樂的成長,所以我就有了藍天這個名字。
我有缺點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是想辦法解決。記得我剛上學的時候,我總感到自己不行,沒有其他同學表現的好,上課的時候也不舉手回答問題,爸爸媽媽就想辦法讓我增強自信心。因為我從小喜歡動感音樂,他們就讓我學習架子鼓,現在我已經學了一年多了,不僅會打十幾首曲子,還參加了學校六一節目表演,老師和同學們都說我有進步。
爸爸媽媽知道我喜歡玩,暑假的時候就給我報名學習獨輪車,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我就學會了,十幾個小朋友中我學的最快,現在我已經能表演好幾個動作了,爸爸說我是最棒的。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50字11
9月1日晚上九點,我和爺爺奶奶一起觀看了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今年這一課的主題是“中華驕傲”,分為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載道、棋以明智、絲綢之路這五個篇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漢字了。
中國的漢字發展至今,已經有了四千多年的歷史,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它的一筆一劃,一個偏旁部首,都能追本溯源,找到它的根本意思。在電視里,王寧教授向我們展示了“正直”這兩個字的本義和演變過程。行不離軌就是正,目不斜視就是直,多么形象又生動!漢字包含著豐厚的歷史底蘊,凝結了古人的智慧,在歷史的演變中又不斷發展和革新。漢字演變中可分為七大類: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漢字的書法藝術豐富多彩!
漢字是美麗的方塊字,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文字,同時又是一種文化。在上課之前我還沒有想到我們中國的漢字文化這么博大精深,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加強練習,學好漢字,把字寫好。我愛漢字,讓中國漢字文化永遠發揚光大!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50字12
今天,我和我的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這次的主題是“先輩的足跡”,講的是在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中發生的一件件感人的故事,其中有一件令我印象最深刻。
1935年12月21日,賀炳炎在瓦屋塘戰斗中,整個右臂被炸成肉泥狀,骨頭全碎了,只留下一點皮連著肩膀。只有鋸掉胳膊才能保住性命。在無醫療器械和麻藥的情況下,用鋸木頭的鋸子鋸右臂。賀炳炎大汗淋漓、面色蒼白。醫生的手在發抖,怎么也不敢使勁,賀炳炎鼓勵醫生說:“我自己都不怕,你還怕什么?來吧!”手術前后共用了2小時15分鐘。賀炳炎嘴里的毛巾被咬得稀爛。還有好多革命先輩的故事也讓我感動的熱淚盈眶,他們為了讓我們過上好日子,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紅軍精神百折不撓。
昨天先輩們用他們的足跡,為我們開路;今天讓我們接過先輩們的旗幟,繼續前行,珍惜當下,新的長征已經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