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觀后感
城南舊事觀后感
看完某一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城南舊事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城南舊事觀后感1
翻開《城南舊事》,主人公英子的童年經歷深深地吸引了我,一口氣讀完了全書,仍然意猶未盡……
故事講的是英子她們家旁邊有一個叫惠安館的地方,聽說里面有一個瘋子,又一次英子按不住好奇心,就走進了惠安館,她發現瘋子是一個面目清秀的姑娘,那個瘋子的名字叫秀貞,她是因為沒有了丈夫,孩子也不見了,才成了瘋子,英子沒想到她最好的玩伴——妞兒就是秀貞的孩子,母女相認后,秀貞就和妞兒去了天津。
有一個小偷,他為了供弟弟去讀小學,就去偷東西,街上,許多人的東西都被偷了,當他的弟弟剛拿到小學文憑,而哥哥第二天就被警察抓走了。
宋媽是個盡職盡責的保姆,她在林家掙的工錢都寄回了鄉下家里,這一年她正想回去看自己的孩子,卻得知兒子掉進河里被淹死了,女兒也被丈夫賣了,家里的孩子全部都沒了,一家人團聚的幸福也沒了。
我讀完這本書,慢慢地將它合上。夜晚,我躺在床上,望著窗外滿天的星空,但我可沒有去欣賞它們,因為我滿腦子都是城南舊事: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冬天、童年、駱駝隊。
花兒謝了還會再開,一曲終了還可以再從頭,鳥兒飛走了還會回來,但是童年一去而不返。
城南舊事觀后感2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叫城南舊事。其實城南舊事是林海音的一本自傳體短篇小說,被后人拍成電影。
電影記敘的是半個多世紀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隨著爸爸媽媽從臺灣飄洋過海來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條胡同里。京華古都的城垣頹院、殘陽駝鈴、鬧市僻巷……這一切都讓英子感到新奇,為之著迷。會館門前的瘋女子、遍體鞭痕的小伙伴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媽、沉疴染身而終眠地下的慈父……他們都曾和英子玩過、談笑過、一同生活過,他們的音容笑貌猶在,卻又都一一悄然離去。讓不諳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卻又不得其解,并告別了自己的童年,走向了成熟。
其中有很多畫面都很感人。英子幫秀貞找回了親生女兒“小桂子”;她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不知所措,竟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得知自己害了年輕人后,她覺得很內疚和傷心……
當看到爸爸病逝后,她才明白自己不能再玩鬧下去,應該懂事了……
我們的生活也是如此,當我們擁有的時候,我們不會珍惜,知道失去的時候,才會懂事,才會珍惜。但是,已經遲了。
所以,請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吧。
城南舊事觀后感3
今天我在網上看了[城南舊事]這部電影。它是根據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城南舊事]改編的。
電影主要講述的是童年時的林海音(即林英子)在城南所發生的一些舊事。
影片中的女主人公英子是一個具有獨立思維、充滿好奇、善良厚道、聰明大膽、感情豐富的小女孩,她比同齡孩子想得更多,更復雜,就是這種獨特的性格驅使她與一個瘋女人交往,并幫助她找到自己的親生女兒,使母女團聚;好奇心牽引著她使她與一個躲藏在雜草叢中的小偷交往;善良的心繼續跟隨著英子與保姆宋媽媽溝通感情;英子的'父親因得了嚴重的肺結核卻無藥能醫而去世后,英子對爸爸的感情仍像蓮藕一樣絲絲相連……
英子從小就具有一種走進他人內心世界的天賦,這種天賦便讓她成為了一名著名的作家。
城南舊事觀后感4
這學期,我讀了著名作家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這本書講的是,林海音從七歲到十三歲在北京城南的生活背景為主。
它描寫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著英子溫暖和樂的一家。它從主角英子的童眼,向人們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和,有一種說不出的天真,但卻說到了盡人世復雜的感情!
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一個夢的符號。回憶童年,有許多夢一樣的故事.六歲的小姑娘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胡同里.經常看見癡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識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結識,后來大學生被警察抓走,英子很同情秀貞,因為秀貞生下和英子差不多大的孩子,可是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一開始秀貞認為英子就是自己的女兒.英子得知自己的小伙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因為小桂子身上有一個胎跡,剛好妞兒也有最后發現妞兒是秀貞真正的女兒!
我非常喜愛這本書,大家也來讀一讀吧!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東西我們不能理解,也許等我們長大了就會明白吧。
《
城南舊事觀后感5
“天之涯,地知角,知交半零落”,弘一大師的“送別”這首詞,被譜成“城南舊事”這部電影的主題曲,道盡了離別的無奈與傷感。
電影里有三個故事,三個故事的結尾都是離別,離別的方式都不同。第一個故事是“我”和秀貞、妞兒離別。人人都說秀貞是瘋子,但主人公英子卻和她結下了友誼,并幫她找到了孩子。第二個故事是與小偷離別,英子無意中與小偷交上了朋友,最后不小心害他被抓。第三個故事是與宋媽媽離別,是因為英子她爸因病去世,家里失去了經濟來源,再也沒錢請宋媽媽幫做家務了。
離別既是凄涼的,更是凄美的。“我”失去了一個個身邊的朋友,也失去了最親愛的父親。宋代詩人柳詠說:“多情自古傷離別”。既然人與人之間,分離是必然的,那我們就去學會珍惜現在,去珍惜你身邊每一個人。
城南舊事觀后感6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城南舊事》電影,可以讓我對那個時代的人物和生活環境有了更加的了解。
最讓我感動的是惠安館里面秀貞的事,當她還沒有結婚就生下了妞兒,在那個男尊女卑的社會里,像秀貞這樣不結婚,就生孩子是會被別人恥笑的,導致變成了別人眼中的瘋子,孩子一出生就被秀貞的父母送人了。而且秀貞的孩子妞兒一直被她的養父養母養著,因為妞兒是女孩子,她養父卻不讓妞兒上學,而讓她小小年紀就跟著他學唱戲賺錢,而且還經常打罵她。讓我感動的還有宋媽這個人也有她的孩子和丈夫,因為家境貧寒,不得不打工賺錢,而宋媽的丈夫黃板牙兒卻什么也不會做,宋媽讓他管孩子,結果,他把小丫頭被黃板牙兒送給趕馬車的人了,而小栓子也給死了,英子恨死黃板牙兒了。
我覺得那個男尊女卑的社會里,許多的人都不讓女孩子都不上學,就讓她們去賺錢、打罵。
城南舊事觀后感7
今天,我在家里和爸爸媽媽看了一部電影,名叫《城南舊事》。
這一部電影講述的是英子童年在北京城南所發生的事情。故事十分感人,打動人心。電影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的是故事的主人公--英子。
英子于二十年代末居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她有許多好品質,天真、好問、善良、樂于助人等等。被人稱為“瘋女人”的鄰居秀貞是她來到北京城南所交到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經與一位大學生暗中相愛,并且懷了孩子。可是自從大學生回了老家后就再也沒有任何消息。秀貞的小女兒小桂子也被家人扔到了城墻下,生死不明。當善良、樂于助人的英子知道以后,就想要幫助她。英子知道妞兒的生世和小桂子十分相似,并且發現妞兒脖子上的胎記時,立刻帶她去見秀貞,讓她們分離多年倆母女團聚。可是在團聚的第二天,她們就不知去向了。
故事里,英子還十分同情一位憨厚而善良的小偷。英子知道他不是自愿做小偷的,是因為要籌齊弟弟的學費,讓弟弟上學罷了。可是因為英子的一個失誤,將一件證據交給了便衣警察,使得他被巡警抓去,給英子的童年留下了小小的悲傷。
這一部電影講述了英子二十年代末在城南的悲傷與快樂,離別與重逢……點點滴滴都使人悄然落淚!
城南舊事觀后感8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了一部電影名叫城南舊事,里面講述了英子的童年故事,英子的童年和我們的童年是不一樣的,英子的童年故事里還有許多感人的部分。
最讓我感動的是英子的好朋友妞兒,她在沒有找到親爹親娘之前被養父養母養著,養父養母對妞兒很狠心,妞兒就見自己的好朋友他們都把妞兒揍一頓,最后妞兒通過英子找到自己的親媽,沒想到妞兒的親媽就是人們口中的“瘋子”秀貞,秀貞的丈夫扔下秀貞一個人帶著孩子,自己走,秀貞為了找自己的孩子和丈夫受了許多的苦,帶她沒有放棄,她認識英子以后心里的那一盞燈更充滿希望,但就在秀貞把妞兒帶走找她丈夫時發生了意外,她們娘倆離開了這個世界。
就這樣英子漸漸的失去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在失去這些人的過程中英子也在一次一次的長大,再也沒有童年時光的無憂無慮的生活,而成為這個家中的頂梁柱。
城南舊事觀后感9
“啪。”隨著一聲清脆的合書聲,《城南舊事》這本書已經被我讀完了,此刻,我心中有太多想法想表達出來,我對自己說,把這些寫下來吧,就這樣我寫了這篇讀后感。
通過小英子的故事,我知道了北京當時的歷史面貌。故事中的人物幾乎都是底層社會人物。其中刻畫了婦女的勤勞、賢達、溫柔、善良的美德,表現了她們心靈的桎梏和命運的悲劇。而時代的推移、社會的蛻變、世事的滄桑又通過這些人物的命運反應出來,這些人物的命運時時牽動著我的心。
文中講的這些人,是最平凡的人;事,是最平凡的事,卻發掘出了人性的美和人情的美;宋媽喪失了一雙女兒卻仍然善待東家的孩子,瘋子本質上的可愛、可親、可憐,小偷的無奈何可敬,蘭姨娘苦難的童年,父親接濟革命青年。這些難忘的人和事,卻都離小英子而去了,作品濃濃的離愁別緒和對祖國故土的思念之情自然而然的散發出來。
《城南舊事》寫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