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飛過一群魚讀后感
天空飛過一群魚讀后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天空飛過一群魚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天空飛過一群魚讀后感1
我家的書櫥里有許多書,琳瑯滿目猶如知識的海洋,但是有的書看一兩遍就厭了,唯獨這本書,讓我百“吃”不厭。
《天空飛過一群魚》一共分為14個小欄板,每個小欄板都是一代代作家精選的,里面的作品有的好笑、有的感人、有的深奧,讓我一會兒笑,一會兒哭,真是喜怒無常。然而,深奧的故事又總是讓我百思不得其解。這本書的最大亮點是分享閱讀,這個分享閱讀在每篇文章的后面,都有名人名言,小朋友的理解和感受,含義深刻,讓人置身在知識和思考的云海之中。
我最喜歡書里面的笑話,第一篇是凡爾醫生出診記,是冰波寫的,這個故事講了:有一次,國王去請凡爾醫生治他的打呼嚕病,凡爾可是個全世界最棒的醫生,連動物的病都治過,而且都治好了,可從沒治過打呼嚕,但至高無上的國王都淚流滿面地求他,雖然不能十拿九穩,最后還是同意試試。回到家,凡爾開始研究,第一次,呼嚕聲如(豬叫)變成了(驢叫),又變成了(狗叫),“真是不可再重犯的錯誤呀!”記起侍衛跟他說:“你再治不好,國王要槍斃你了!”凡爾只要想起這句話,就會面如土色,身體像散了架似的,連連求饒:“天靈靈,地靈靈,這次的藥一定要顯靈。”
經過多次試驗,終于成功了,那天東方已經發白,大臣們看見服藥后睡著的國王沒打呼嚕,高興極了,等到國王醒來把好消息告訴了他,國王也很高興,凡爾醫生心頭的巨石終于落地了。可是,不幾天,凡爾又接到國王的召見,這下子,凡爾醫生緊張極了,在國王的面前,手腳發涼,這次,國王要求說:“我想要再打呼嚕,而且是我豬叫的傳統,因為王后聽不見呼嚕聲老做惡夢,要和我離婚,凡爾醫生幫我一下吧!”這次的凡爾知道已經無法挽回了,兩眼一黑,雙腿一軟,不顧一切地昏過去了。這個故事夸張而生動,作家把呼嚕和打呼嚕者及他身邊的人們帶來的麻煩及其治療的過程夸張到了極點,把故事的情節推向了高潮,讓我們沉浸在一片歡快的笑聲和思考中。
在生活中,像凡爾這樣的人很多,我們要學習他們的優點,樂于助人,經過苦思冥想三番四復地研究,終于取得了成功。最后,國王卻要求再恢復他的打呼嚕,凡爾覺得以前的辛苦都徒勞無益了,便不顧一切地昏了過去。假如我是凡爾,我要發明一種萬能藥,吃了這種藥想打呼嚕就打呼嚕,不想打呼嚕就會自動控制。我不但要治好國王的病,還要讓全世界的人都健康快樂的生活。
天空飛過一群魚讀后感2
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名叫《天空飛過一群魚》。它和《樹葉的香味》等書一樣,是方衛平評選的分級讀本。里面有許多的類型,有讀書的記憶與思索;有故鄉和童年;還有來自西部的詩等多項內容。而我最喜歡的,卻是冰波幽默童話中的《凡爾醫生出診記》和另一篇名叫《從沒街》的童話。
《凡爾醫生出診記》的內容非常精彩,故事是這樣的:凡爾醫生是一位偉大的醫生,全身的毛病他都能手到病除,連蚯蚓的骨折,青蛙的牙痛和海帶的胃潰瘍也不在話下。故事就這樣開始了,一天,他被國王秘密地召去了,還要他治一種他從來沒有治過的病,那就是打呼嚕。原來,國王每天睡覺的時候都會發出一種可怕的豬叫,時而高時而低,聽起來又凄厲有悲慘,像豬被殺時發出的慘叫,因此,王后要和他離婚。
凡爾醫生看見了國王那副可憐相,只好硬著頭皮接了下來,于是凡爾醫生開始著手研究,他絞盡腦汁,夜以繼日,終于有了眉目:他為國王配置了一百多種稀奇古怪的藥,和一套全程要花3小時的奇特服藥方法,如:國王必須穿著睡衣,抱著一個大枕頭,爬上一棵直徑二十厘米的梧桐樹;然后,對著月亮學三聲蛤蟆叫;然后,刮自己十二下鼻子;然后,爬下樹,單腳跳回臥室……最后,服下藥丸。
不過,國王的呼嚕聲卻變成了驢叫,再經他的努力研究,又加進去了200多種新的成分,可卻變成了狗叫。最后,他改進了服藥方法,最終終于獲得了成功,凡爾醫生感到非常勞累,準備到鄉下去住幾天,可是,他一大好行裝,國王的衛士說:“國王再次召見。”當凡爾醫生戰戰兢兢地走進密室時,國王卻說:“回復自己的呼嚕聲,而且要豬叫!”最后,他不顧一切的昏了過去。這就是整個故事,怎么樣,有趣吧!
再說說《從沒街》吧,這是一條奇怪的街,全名叫:“從來沒有這條街”,這條街上的秩序完全是混亂的,小汽車開在人行道上,駛過;而人們呢?只好走在電線上,而那寬闊的大街上走著什么呢?走的卻是像大象和馬那樣體積龐大的陸地動物。那兒的小偷抓警察,那兒的電話可以打到世界各地,商店里都是與事實相反的物品,而且無論你買什么,都是售貨員給你錢,街邊的小吃就更是稀有:油炸自行車鏈條、糖醋水龍頭、紅燒文具盒等等。這里的罰款也不一樣,是罰吃半條毛毛蟲。
怎么樣?是不是感覺非常有意思。希望你有機會也能細細品嘗。
天空飛過一群魚讀后感3
暑假,我在《當天空飛過一群魚》里讀到一個令人深思的報告。
報告講述了在暑假里一群中國孩子和日本孩子一起到內蒙古大草原探險的經歷。所有的孩子平均負重40斤,要徒步完成200里的'野外跋涉,一路風餐露宿。一些中國孩子出發才走幾個小時,就沒精打采地掉了隊;有些中國孩子書包帶因為負重太大斷落,他們歡呼著把書包扔到了隨行的汽車上,自己輕輕松松地邊走邊玩。而日本孩子卻沒有一個掉隊,沒有一個把書包扔到車上的,個個精神飽滿地行軍。其中有個叫黑木雄介的孩子肚子疼痛不止,領隊安排他坐車,他卻咬牙說:“當逃兵是恥辱的,我一定要走到底!”晚上,日本孩子自己生火做飯,還請隨行的大人一起吃。中國孩子到了露營地,什么都不做,等著別人給他們送飯。活動結束的時候,中國孩子還驕傲地說:“我們是勝利者,我們比日本孩子有禮貌!”看到這里,我感到無比的羞愧。日本孩子自強自立、堅韌不拔的精神,和中國孩子自以為是、投機取巧的表現,是多么強烈的對比,我們怎么辦?
今年的暑假,我和伙伴們也去了內蒙古大草原。我們坐在涼爽的大巴里,車上放著電視連續劇,一路上各式各樣的零食隨時供應,有的伙伴還帶著游戲機一路瘋玩。可是,旅途中有些伙伴卻不停地抱怨“這里真無聊啊,菜真難吃啊,真沒意思啊,早知道就不來了……”有些伙伴干脆“絕食”,一路只吃雞翅、鴨舌、巧克力等垃圾零食,不吃飯;有些伙伴到了草原不肯下車,不是因為太陽底下太熱太曬,就是因為下雨太涼;到了酒店,不是說沒有空調就是說房間太小。我想:在中國孩子和日本孩子的徒步旅程中,無論是烈日還是暴雨,日本孩子持之以恒地堅持自己走,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沒有一個人抱怨菜不好吃;風餐露宿、自力更生卻沒有任何人抱怨條件艱苦。我們呢?
每天早上,爺爺奶奶幫我們準備早餐,爸爸媽媽幫我們整理房間,還有阿姨幫我們洗衣服,我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心安理得地享受著別人給我們服務,還挑三揀四……難道這就是祖國的未來!孟子有云:“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中華民族的后代難道就這樣在父母營造的安樂窩中消磨意志嗎?不!我們不能這樣!我們應該依靠自己的能力創造生活!
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讓我們從身邊的事做起:自己疊被子、自己整理房間、自己洗衣服,自己安排學習,主動承擔家務,主動幫助別人,在生活中鍛煉自己的能力,在困難中磨礪自己的意志,學會付出,學會忍耐,學會堅持,不做家長“心肝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