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快樂》讀后感
《論快樂》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論快樂》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直很喜歡錢老的作品,還能記得高中開始讀《圍成》,每每都快樂的大笑。對錢老一針見血的描述和犀利的評價,真的覺得痛快到肺腑。《論快樂》是錢老一篇小品文(個人的理解)。靜下心來仔細看錢老的快樂,讓人感嘆聰明不是直白,它需要細細品味,像酒一樣,越品越感受到它的真實。《論快樂》就是這樣一篇布滿了聰明的.文章。文中對“快樂”從幾個方面進行了詮釋。首先說它是易逝的,“歡娛嫌夜短”;再說“永遠快樂不但是渺茫地不能實現,并且荒謬地不能成立”;接下來又向讀者闡明快樂是人生存下來的催化劑;然后又說明快樂其實是精神層次上的感受;最后作者堅定地認為“人生雖不快樂,但仍能樂觀。”這里前面的“快樂”意味著物質上的享受,而后面的“樂觀”這個精神意義上的涵義才是作者所認為的真正的快樂。而這句話也是文章的主旨。快樂的時光總是容易渡過,快樂的事情容易忘記,有時回首自己走過的歲月發現真的如此,不經意間想起的全是不如意。
假期中我認真反思,快樂到底應該來源哪里?一個老師,快樂當然來源于我們的工作和我們的學生。由于工作壓力社會壓力日益增加,很多時候我們在忙碌之余已經忘記了自己快樂不快樂。現在來看《論快樂》我覺得快樂本身就是一種矛盾,而快不快樂決定于一個人的心態。當我們以陽光心態來面對工作和學生,我們的快樂也隨之而來。
我班有個學生叫呂睿。我剛接這個班時,他上課無精打采,要么搞小動作,要么影響別人學習,提不起一點學習的興趣;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作業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于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他人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他開始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后來口頭上答應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無長進,真是“承認錯誤,堅決不改”。此時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許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覺得身為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不能因一個后進生無法轉化而影響整個班集體,必須面對現實!我內心一橫:不轉化你,誓不罷休。他無進步,或許是他并沒有真正認識自己的錯誤,沒有真正要做個他人喜歡的人的念頭。
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讓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樹立做個受人喜歡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談話,談話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二年級的班主任老師。我心里一喜,讓他認識錯誤的機會來了。我輕聲問他:“你為什么會恨那個老師?”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為她常常批評我。”我順著問:“老師為什么會常在課堂上批評你,你知道嗎?”他說:“因為我常違反紀律,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書寫也不工整……”“你已經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說明你是一個勇于認錯的好孩子,但是,這還不夠,你覺得應該怎樣做才好?”“想改正錯誤嗎?想做一個受他人歡迎的孩子嗎,你要怎樣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紀律,團結友愛,認真完成作業……”“那你可要說到做到喲!”“好!”后來,他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當他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