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執行力的讀后感
關于執行力的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執行力的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于執行力的讀后感1
何謂執行力?執行力“就是按質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個人執行力的強弱取決于兩個要素——個人能力和工作態度,能力是基礎,態度是關鍵。所以,我們要提升個人執行力,一方面是要通過加強學習和實踐鍛煉來增強自身素質,而更重要的是要端正工作態度。那么,如何樹立積極正確的工作態度?我認為,關鍵是要在工作中實踐好“嚴、實、快、新”四字要求。
一要著眼于“嚴”,積極進取,增強責任意識。責任心和進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條件。責任心強弱,決定執行力度的大小;進取心強弱,決定執行效果的好壞。
因此,要提高執行力,就必須樹立起強烈的責任意識和進取精神,堅決克服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心態。把工作標準調整到最高,精神狀態調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調整到最嚴,認認真真、盡心盡力、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決不消極應付、敷衍塞責、推卸責任。養成認真負責、追求卓越的良好習慣。
二要著眼于“實”,腳踏實地,樹立實干作風。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古今事業必成于實。雖然每個人崗位可能平凡,分工各有不同,但只要埋頭苦干、兢兢業業就能干出一番事業。好高騖遠、作風漂浮,結果終究是一事無成。
因此,要提高執行力,就必須發揚嚴謹務實、勤勉刻苦的精神,堅決克服夸夸其談、評頭論足的毛病。真正靜下心來,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實,一項一項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積小勝為大勝,養成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良好習慣。
三要著眼于“快”,只爭朝夕,提高辦事效率。“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因此,要提高執行力,就必須強化時間觀念和效率意識,弘揚“立即行動、馬上就辦”的工作理念。堅決克服工作懶散、辦事拖拉的惡習。
每項工作都要立足一個“早”字,落實一個“快”字,抓緊時機、加快節奏、提高效率。做任何事都要有效地進行時間管理,時刻把握工作進度,做到爭分奪秒,趕前不趕后,養成雷厲風行、干凈利落的良好習慣。
四要著眼于“新”,開拓創新,改進工作方法。只有改革,才有活力;只有創新,才有發展。面對競爭日益激烈、變化日趨迅猛的今天,創新和應變能力已成為推進發展的核心要素。
因此,要提高執行力,就必須具備較強的改革精神和創新能力,堅決克服無所用心、生搬硬套的問題,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執行指令。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敢于突破思維定勢和傳統經驗的束縛,不斷尋求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執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養成勤于學習、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
總之,提升個人執行力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你按“嚴、實、快、新”四字要求用心去做,就一定會成功!
關于執行力的讀后感2
這本書是我在剛開始做管理的時候買的,當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今天又把它拿出來重新的翻閱了一下,著重看了一下書中的`第三部分‘執行力組織的核心流程設計’。
本書的這一部分強調了企業的能力來自于組織流程。通過組織流程,企業將各種資源,比如人力資源、財務資源等轉換成企業的能力。因此,組織流程就成了企業競爭力的決定因素。對于組織流程這個概念大多數人可能還都不太了解,組織流程其實是指企業內正式或非正式約定俗成的做事方法。企業通過一系列活動創造價值,組織流程就是進行這些活動的方式。例如組織流程必須要做售后服務的活動,以賺取客戶的終身價值,如何做售后服務是一個過程,服務人員如何回答客戶抱怨、如何對客戶進行技術指導等,都是一套套的過程。這些過程可以是明文規定的標準作業流程,也可以是固定習慣的做法。做法不同,結果也不同,當這些過程形成一套制度后,組織的能力和績效也就產生了。組織流程在我們的企業中同樣是至關重要,而怎樣將我們的組織流程設計的合理有效就是需要大家共同探討的問題了,作為管理人員也應該在工作中不斷的完善組織流程,強調組織流程。
一個組織的流程有許多個,如采購流程、銷售流程、新產品開發流程、售后服務流程、財務流程等,但執行力組織的核心流程有三個,即:人員流程、戰略流程、運營流程,其中又以人員流程最為重要。因為,人員是一切的基礎,戰略的制定及實施都必須依賴于人員。沒有人員流程為基礎,戰略流程與運營流程都將成為虛設,而不能發揮作用。這本書中提到傳統的人員流程更注重人們當前和以往的表現,以此來決定對此人的任用。執行力組織的人員流程要求注重人的潛力,使之與下一個階段的目標相結合。因為,評價一個人的能力如何,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做好明天的工作。我覺得在我們的俱樂部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在用人的,林總在任用中層干部的時候不拘一格,總是能夠挖掘出他們內在的潛力,在適當的時候將他們放在適當的位置,并在后面的工作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在本書中還提到人員流程的基本任務之一,就是建立完善的領導人才輸送管道,以配合公司的中、長期目標。我們在工作中要對員工進行正確的評估,并發現高潛力的人才。然后對高潛力的人才進行針對性地培養,以適應下一階段目標的需要。這一項工作將為公司培養出大批素質高的優秀管理人才。這樣的人員流程將對你的公司構成很大的競爭優勢。我們俱樂部在現階段正已非常快的速度發展著,人才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從外界招聘的人才與公司需要有一個較長的磨合過程,而這樣的一個時間對我們來說都是奢侈的。所以,在后面的工作中我們應該注意提高公司培養人才的能力。
在書中有一部分叫做適當處理績效差的人,也就是說當有些人表現得不與預期的好,不能勝任他當前的工作時我們該如何應對。有一部分人需要調到低一些的職位上,有的人則需要離開公司,而人員流程的任務就是要將這兩種情況區分開來。執行力組織的人員流程應該識別出那些低級銷人員應該調換工作,那些低級銷人員應該離開公司。
關于執行力的讀后感3
不找借口找方法體現的是“什么叫執行力”這篇短文中的一位退伍軍人的形象寫照,其中的觀點讓我倍受啟發,受益頗豐寫下了這篇執行力的讀后感。執行就是有結果的行動。
作為一名木材公司的新職員來說,這位退伍軍人在對待公司副總裁的開玩笑似的給他安排一份“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應付他的應聘時,他沒有灰心,沒有感到無助,而是毅然的接受了工作,并“保證完成任務”。在對待公司總裁安排的一項信息有誤、甚至故意刁難的任務時,他沒有找任何借口,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體現出服從、誠實的態度和負責、敬業的精神。結合到我們工作實踐中來說,再完美的操作方案,如果不能強有力地執行,最終也只能是紙上談兵。所以要提高我們個人的執行能力,就必須解決好“想執行”和“會執行”的問題,把執行變為自動自發自覺的行動。
依我個人來說,我所匱乏的就是這種不折不扣的執行力,常常在自己心血來潮時就給自己制定了一份工作目標和計劃,計劃書看起來是即符合實際又富有挑戰,可是往往執行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進展難度的增大,自己就會慢慢放松、甚至慢慢放棄。學了執行力,讓我明白:成功者常改變方法而不改變目標,失敗者常改變目標而不改變方法。
看完《什么叫執行力》我決定摒棄惰性,培養自己的自覺習慣,其實偶爾的偷懶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每次都找到偷懶的理由。在工作當中我們常有的狀況就是:面對某項任務,反正也不著急要,我先拖著再說,等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再做就可以了,但是在這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養護成了拖拉辦事的風格,找到了偷懶的理由,那么習慣就成了自然,這是一種消極的、不負責任的態度。
我們不管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應該養成說到做到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