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讀后感500字(精選6篇)
草房子讀后感500字(精選6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草房子讀后感500字(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草房子讀后感1
晚上,我睡在床上不能進入夢鄉,“禿鶴”、桑桑……他們的樣子、聲音一直浮現我在眼前、縈繞在我耳邊。
《草房子》這部電影講的正是他們的故事。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群純真的孩子在他們的家鄉所發生的故事,在電影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禿鶴”。
“禿鶴”,原名陸鶴,因為天生禿頂,所以被大家叫“禿鶴”,開始他不在意,后來長大了,自尊心變強了,他就不準別人摸他的禿頭或叫他“禿鶴”了。
在一次迎接視察團來學校視察時,他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捍衛了自己的“禿頭”,可卻讓學校受到了一次處罰。
雖然學校受到了處罰,但“禿鶴”卻得到了尊重。我認為“禿鶴”這樣做不對,為了自己的利益,捍衛了自己的禿頭,卻是整個學校,校長桑喬、朋友們、老師們,都為他受到了處罰,他卻還在高興。
在生活中,也有像那樣自私的人。有人在賣豬飼料時,把沙土摻進去,結果養出的豬肉也不好吃,不合格的肉又讓他買回去了。這就叫“損人必害己”,只要自己不為點小錢做虧心事,不那么自私,那自己也會過上幸福的生活的。
所以,千萬不要做自私的人,不要去連累別人,如果做錯了事就及時改過來,這樣還是一個好人,只要每個人都像這樣,不管任何工作:工人、白領、會計、保安、小販、城管、交警、各級領導人……人人改善一點,社會就能改善一大步,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建美好新社會!
草房子讀后感2
不記得有多少天了,只記得教師推薦過一本書,書名叫《草房子》。
曹文軒先生筆下的作品我看過一些,這一本《草房子》讓我分外喜愛。桑桑的愛玩;紙月的安靜;“禿鶴”的滑稽,柳柳的可愛……當然,還有大人對孩子的保護讓人非常感動。
我最喜歡的孩子是紙月,一個安靜羞澀的小女孩。憑著我的感覺和讀了關于她的動作也好,表情也好,她應該是個很美的小女孩。紙月是轉到桑桑的學校來的,她去上學時總有幾個壞男孩捉弄她,所以她上學經常遲到,而桑桑卻來了場“英雄救美”,和欺負紙月的大男孩打了起來,讓紙月很害怕。還有一次是在最后那一篇那,桑桑的了醫生們看不了的病,而紙月的聽說了這件事后,一直非常小心,她外婆讓她給桑桑送吃的,她卻從不說出是給誰的,她看桑桑的目光也不是逃避著的了,而是一種充滿憐惜的目光。她外婆走了之后,她在小橋上頭發系著兩根白布條的樣子,讓我很感動很感動。而當我看到紙月和一個和尚離奇失蹤了的時候我也為之震撼了,因為,這樣一個清純的小女孩就這樣消失了著實讓我呆了好一會兒。
當我把書看完的時候,我有種想哭的沖動,因為這不只是小孩的純真,還有那包含著一些感動的細節的東西,我抱著書,閉著眼在透過窗戶的陽光那,暗自回了一會兒神……
草房子讀后感3
我讀了曹文軒的《草房子》后,使我感受到作者用他手中的妙筆把書中的主人公,寫得活靈活現,讓我們越讀越有趣。
作者在文中把一個叫陸鶴的特殊男孩用“禿鶴”的書名刻畫出來,讓我們身臨其境。禿鶴從小就有一個缺陷,頭上沒毛,是個光頭,所以許多小朋友都取笑他,或摸摸,或打打。把禿鶴氣得火冒三丈。如果是比他小的孩子摸他的頭,他不由分說,追上去踢他一腳,如果比他大的,就罵上幾句。禿鶴對自己是個光頭非常傷心,于是他就找爸爸給他醫治。經過鄉村醫生的指點,讓他用姜汁擦上七七四十九天,就能長出頭發。四十九很快過去了,但禿鶴頭上除了帶血絲的紅頭皮,別的沒有一點變化。
“六一”兒童節到了,老師組織同學們排文藝節目,節目劇情是:一個偽連長,帶士兵去搶老百姓的東西,老師左思右想,什么人扮演這個重要角色呢?因為敵人是光頭,所以選一個光頭當偽連長,老師心里一動,于是讓禿鶴演主角。
禿鶴接到任務,心里有些沉重。一怕同學都取笑于他,這次又上場演出,心里直打鼓。為了完成任務,他積極排練、做動作、背臺詞。演出開始的時候,他精彩的演出,博得同學們的陣陣掌聲。同學們個個夸獎他,稱贊他,從此他贏得了同學們的尊重同,成了了不起的人物。
作者用陸鶴的光頭,把文章寫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使我們有種參與其中的感覺。文章紅中添綠,使讀者有一種美好感受。
以后,我一定吸取他的寫作技巧和方法,把文章寫好,寫精彩,讓讀者滿意。
草房子讀后感4
《草房子》是曹文軒純美文小說系列中的一部。自從看了《草房子》以后,我被蕩漾于整部作品的悲憫情懷震撼。
《草房子》講了主人公桑桑的'小學生活,中間有各種各樣的故事,特別是最后那章,講桑桑得了一種怪病,父親帶他走了許多地方尋醫,可依舊沒有好辦法。那幾天,桑桑天天都會去溫幼菊老師家里。由于溫幼菊經常熬藥。所以屋子里彌漫著藥香,于是就有了一個別名“藥?”
溫幼菊會給桑桑講她的童年故事,還會給桑桑唱一首無詞歌。溫幼菊小時候父母就去世了,是奶奶撫養她長大,奶奶只留給她兩個字:別怕。這是她最珍貴的財富。在她12歲那年,她得了場病,奶奶用含著慈祥、悲憫的眼神對著她說;“別怕。”她17歲那年,奶奶永遠地走了,她卻從奶奶的目光中懂了“別怕”。
讀到這兒,我的眼角也不覺濕潤了,“別怕”。這個沉重有力的詞語也深深刻在了我的腦海之中,人生就像迷宮,處處都是死路,還有那無數的墻壁,“別怕”告訴了我應該每時每刻都去求知,去探索,去飽覽無限風光,去感受;別怕引領了我走入人生。人生的迷宮不可能沒有墻壁,不可能沒有死路,沒有墻壁的迷宮如同白紙,同樣,沒有挫折的人生也毫無意義,面對挫折,你有兩條路,一是放棄,二是站起來繼續。走第一條路,注定你的一生將平凡;走第二路,你的一生將輝煌。
《草房子》讓我想到了我的父母,讓我懂得了“別怕”還有面對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遇到挫折要站起來繼續。
草房子讀后感5
在這個歡樂的暑假,我讀了曹文軒叔叔的《草房子》。這本書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久久不能忘記。
草房子的主人公叫桑桑,這部作品就是圍繞他寫的,寫了他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啟蒙教育的六年。六年中,他親眼目睹了高傲的杜小康對命運的不屈。在其中,我感受到了杜小康與厄運抗爭時的悲愴與優雅,更感受到了他對知識的渴望。
在這里面,令我感受最深的人是秦大奶奶,她總是受到學校里人的白眼,可是,最后卻為了油麻地小學的一只南瓜而獻出了生命。這就是秦大奶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所閃耀的人格光彩。
在里面,我覺得我很像里面的桑桑一樣,非常的調皮,有時也會小肚雞腸。在我上學的時候,我看見一個同學的朋友非常多,于是就很嫉妒他。他經常送些小玩具或糖果給其它小朋友,我覺得他是拿東西來收賣朋友。找出他不對的地方,我也開始效仿他并“忍痛割愛”,拿出自己的零花錢與“卡片”玩具去收買他們,讓其他人不要跟他玩。其實我也知道這樣的友誼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不是真正的友誼。這與桑桑與杜小康非常像,讓我懂得了做人不要小肚雞腸。真正的友誼是要對別人真心付出不求回報,別人也會真心對你。
讀完了這本書之后,我覺得我們應該珍惜童年時光,用真情去感受身邊的人與事。
草房子讀后感6
最近,我利用空余時間讀完了《草房子》這本書。《草房子》是著名作家曹文軒寫的,故事描述的是個叫桑桑的小男孩在油麻地小學里六年的生活,他和小伙伴們一起經歷、目睹的一件件令他終生難忘、刻骨銘心的事情。
故事的主角是小男孩兒桑桑,他的父親是小學校長。桑桑調皮、搗蛋、聰明、善良,他有很多小伙伴:禿頭的陸鶴、樸實的陸小康、堅強的細馬------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桑桑,因為他總喜歡做出一些不平常的事情,比如他看到人家捕魚,就把家里的蚊帳拿走做網,結果當然是免不了受父母的一頓責罵;他發現冰棒在棉衣里不斷融化,就穿著棉衣在校園里到處跑,看看是否有奇跡發生,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書中另外一個人物也很可愛,那就是陸鶴的。他因為身體上的原因從小就禿頭,所以大家都叫他禿鶴。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自尊心也越來越強,他的爸爸特意給他買了一頂白色的帽子戴,可同學們惡作劇地把他的帽子傳來傳去,最后掛在了旗桿上,讀到這個場景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我們平時嬉戲打鬧時的情景。在一次活動中,陸鶴為了彌補他之前的過錯的,在文藝演出中扮演了禿頭偽軍連長的角色,演得非常好,為學校、班級爭了光。
讀完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伙伴之間的友情和家人之間的親情是彌足珍貴的,書中人物對生活的熱愛,積極快樂的人生態度以及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的精神值得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