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文盲讀后感
假文盲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假文盲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假文盲讀后感1
這是著名漫畫家華君武畫的一幅漫畫:在公共汽車站的母子上車處,站著四個虎背熊腰的大漢,而一對真正的母子無奈的站在她們不該站的地方。難道那四個人是文盲嗎?不,他們是假文盲。
假文盲一:身穿高檔上衣,挺著他那圓鼓鼓的將軍肚,理直氣壯的站在第一位,雙眼掃射前方,滿不在乎。
假文盲二:身穿棉衣,頭戴棉帽,雙手放在口袋里,閉目養神,一個“眼不見心不煩“的樣子。
假文盲三:身穿名牌羽絨服,頭戴精巧小皮帽,悠閑的站在后面,眼上戴著高度近視眼鏡,他可是個四眼呀,難道不認識這幾個字。
假文盲四:高大的第四位,小眼睛反復的掃射著前面的人,一會兒又朝車來的方向看去,就是看不到那對母子身上。
在社會上,這種假文盲實在太多了。在廣場的草坪上明明插著“禁止踐踏草坪“的牌子,而有些人為了自己方便,便在草坪上隨意踐踏。
現在的人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顧他人,不顧后果。有些人,垃圾筒就在不遠處,但是為了省事,就隨手亂扔,破壞環境。
同學們,我們不要去做那些假文盲,要有公德,不能自私。
假文盲讀后感2
《假文盲》這篇文章寫的是一人在一個母子上車處的見聞,那里排著四個年輕力壯的大男人!第一位那氣勢,像當官的。他根本不看牌子;第二位干脆“裝聾賣啞”,直接閉上眼睛;第三位可還戴著文化人的標志——眼鏡;第四位帶著個口罩,連眉毛和眼睛都縮進口罩里!在他們旁邊,有塊牌子上用大大的字寫著:“母子上車處。”
在他們旁邊有位婦女,還抱著個孩子,她用無奈的眼神看著這四位“文盲”,懇求他們讓一讓,但是他們卻視而不見。
隨著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利益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人格和道德卻越來越被人們看淡,一些人開始昧著良心做事。記得有句話說:“不好的道德教育可以使文化深的國家的人素質變差”。我們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華夏五千年的歷史,現在,人們的經濟意識日益增強,在不知不覺中,人們開始漠視道德,不講道德的行為隨處可見。如社區里地上大片大片的垃圾,亂吐口香糖,隨地吐痰,在公共場所吸煙,上公共汽車搶上搶下等不文明行為,這些小事,讓我們在不經意間失去了道德;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讓我們的祖國在世界上失去了往昔文明古國的風采。
讓我們共同協起手來,從身邊小事,從現在做起,做一個講文明的人!作文
假文盲讀后感3
一個嚴冬的早晨,在候車道上,四個有知識,身強力壯的大男子,旁若無人的站在那里等車,而道口上赫然的豎立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母子上車處”五個醒目的大字,而一對母子真正享有此權利的,卻被排擠在道外,這為婦女抱著嬰兒,無奈地瞅著他們,而這四個大男子呢?對這位抱著嬰兒的婦女漠不關心,視而不見。其中,一個身穿皮大衣的干部,閉目養神。站在他后面的是一個瘦高個子的軍人,他低著頭,眼睛看著鞋,心安理得地站在那里,還有一個矮個子的男人漠視前方,而站在最后的是一個戴著口罩,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生怕這位婦女看清他的面目。因為他非法享受權利,他心虛。我看了這幅漫畫,不禁要問:“公民的道德哪里去了?他們這四個人,視無道義,行為多么卑劣,道德水平多么低下,真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而現在生活中,也不乏貪的官污吏,具國家與人民利益具為己有,這不是非法侵權的極端利己主義嗎?
假文盲讀后感4
今天,我看了漫畫家華君武先生的作品——《假文盲》。
畫上畫的是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母子上車處站著四個高大威猛的男子,把一個瘦得好像快要被風吹倒的婦女擠出來了。那個婦女想:“這不是母子上車處,怎么會有四個高大威猛的男子站在這里呢?”因為這些人是沒有社會的公德,只圖自已方便的不文明的人,所以他們都是自私自利的“假文盲”。
這樣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難道少見嗎?現在的假文盲多得數不勝數。列如:在公園里,草坪上的警示牌上,明明寫著“請勿亂踩踏草坪”幾個醒目的大字,可是,那群小文盲——淘氣的孩子們,卻開開心心地在翠綠的草地上捉迷藏、跑步、打滾……無辜的小草被他們糟蹋得不成草樣。
這些假文盲太可惡了,他們從沒有盡自己的責任在為人民服務。還當假文盲,無所事事。
假文盲讀后感5
冬天清晨的車站有些擁擠,“母子上車處”擠了四個人高馬大的男人:第一個眼睛微微張開,無視站牌的存在;第二個軍人正在閉目養神;第三個睜著大大的眼睛,對“母子上車處”熟視無睹;第四人死死地盯著前人的衣領。“母子上車處”旁,一個帶頭巾的瘦弱的母親抱著嬰兒無奈地看著四個大男人。
他們是真的不認識那五個字嗎?不是,他們都是有文化的'人。那他們為什么站在他們不該站的地方他們為了貪圖方便,為了自己的利益,把眼睛“蒙”住了,裝成了知識文盲,實際上是名副其實的道德文盲。那對母子只好無奈而憤慨地盯著他們。可氣的是,他們沒有因那位母親的眼神而亂了手腳,而是繼續厚著臉皮站在那里。
生活中處處都有“假文盲”:在禁止踐踏的草坪上,有一串串腳印清晰可見;在禁止倒垃圾的地方,一座座“小山”拔地而起;在禁止吸煙的地方,許多人吞云吐霧,房間里煙霧裊繞……這些人對標語視而不見,仍舊我行我素。試想,這樣的惡習一代傳一代,社會會變成什么樣?
但愿這些“道德文盲”找回自己的愛心和公德心,給他人所需,想他人所想!
假文盲讀后感6
《假文盲》是華君武先生1984年1月創作的漫畫。我看了之后深有感觸。冬天清晨的車站有些擁擠,“母子上車處”擠了四個人高馬大的男人:第一個眼睛微微張開,無視站牌的存在;第二個軍人正在閉目養神;第三個睜著大大的眼睛,對“母子上車處”熟視無睹;第四人死死地盯著前人的衣領。“母子上車處”旁,一個帶頭巾的瘦弱的母親抱著嬰兒無奈地看著四個大男人。他們是真的不認識那五個字嗎?不是,他們都是有文化的人。那他們為什么站在他們不該站的地方他們為了貪圖方便,為了自己的利益,把眼睛“蒙”住了,裝成了知識文盲,實際上是名副其實的道德文盲。那對母子只好無奈而憤慨地盯著他們。可氣的是,他們沒有因那位母親的眼神而亂了手腳,而是繼續厚著臉皮站在那里。生活中處處都有“假文盲”:在禁止踐踏的草坪上,有一串串腳印清晰可見;在禁止倒垃圾的地方,一座座“小山”拔地而起;在禁止吸煙的地方,許多人吞云吐霧,房間里煙霧裊繞……這些人對標語視而不見,仍舊我行我素。試想,這樣的惡習一代傳一代,社會會變成什么樣?但愿這些“道德文盲”找回自己的愛心和公德心,給他人所需,想他人所想!
假文盲讀后感7
“文盲”我對他是很陌生的,但生活中卻有人寧愿當“文盲”,今天,我看到了這場景。
寒冷的早晨,北風呼嘯,在公交車的站點,有兩個站點,一個是青年上車處,一個是母子上車處,青年上車處的人,真是人山人海,排在最后的四個人就想去母子上車處,因為那幾乎沒人,四位男子在母子上車處上車時,一位年輕婦女抱著她的孩子說:“請問你們知道這是那里嗎?”年輕婦女想試探他們是不是真的文盲,高個頭的說:“這那里呀?”年輕婦女急了,矮個頭說:“這是母子上車處。”“終于讓他們說出來了。”年輕婦女說,矮個頭的不對勁連忙跑了,接著都跑了。
母子上車處是優先上車的位置這是社會關愛兒童和婦女的具體表現,可是,有些人卻看上去有紳士風度的人,反而借這個地方給自己優先,他們看上去很紳士,其實內心是丑陋的,他們是不懂得“尊老愛幼”這個成語的真正含義。
大家不要做“假文盲”“假文盲”者是;有垃圾箱,卻扔在地上的“假文盲”;草地上有“不要踐踏草坪”的標語,可人們就當做沒看見,仍舊去踐踏草坪,這都是“假文盲”的行為。
要努力,我們行動起來吧!不做假文盲。
假文盲讀后感8
今日,我偶然看見一幅漫畫——《假文盲》,這幅畫讓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在一個寒風刺骨的冬天,車站的“母子上車處”站著四位身強力壯的男子,在候車站外有一位年輕的母親,她身穿薄衣,懷里抱著孩子。那位母親已經凍得瑟瑟發抖,但是雙手仍然不忘把孩子往懷里摟,生怕凍著孩子。
四位男子中,一位男子頭戴貂絨帽,身穿貂皮大衣,腳穿烏黑發亮的皮鞋,他瞇著眼睛,仿佛在思考著什么。還有一位鼻子上掛著一副眼鏡,筆直地站在那里,仿佛周圍的一切都與他無關。那位母親用求助的目光看著他們,本想著他們會讓出一個位置,誰知那幾位男子卻無動于衷,目不斜視地望著前方。母親看到此場景,心灰意冷地低下了頭。
這幾個人一看就是知識分子,但做出的事卻與他們的氣質恰恰相反。那牌子離他們不過幾步遠,他們卻當那牌子不存在似的。從他們的穿著上看,不可能連這幾個字都不認識,他們不是“文盲”,是名副其實的“假文盲”!
現在,我們每日都在學習新的文化知識,渴望能夠成為一個“文化人”,千萬不要一邊學著書本中的知識,一邊成為了一個“假文盲”。
假文盲讀后感9
圖上畫著一個車站,站前立著塊牌子,牌子上有幾個醒目的大字──“母子上車處”。這是車站人員為了方便帶孩子的婦女上車而設計的。牌子后面站著四個人高馬大的“婦女”。定睛一看,原來是四個身強力壯的男人。咦?他們既不是女的,又沒帶孩子,怎么會站在了“母子上車處”呢?難道他們是文盲,看不懂牌子上的五個字?不像啊,你瞧,最前面的一個男子,一臉的冷漠,挺著他的“將軍肚”,顯然是個企業家。后面是一個身材高大的軍人。他瞇上了雙眼,好像在嘀咕:我是個軍人,保衛國家,理應受到優待。第三位,是個知識淵博的“眼鏡先生”,他見到前兩個人都站這兒了,自己也就心安理得地站在了這。第四位帶著口罩,肯定是個醫生,呵,在醫院里救死扶傷,為人民服務,出了醫院,換上便衣,就不吃那一套了。這四個男人站在這兒,卻毫不知羞恥,心安理得。而站牌后面卻站著一個弱不禁風的婦女,手中還抱著個未滿周歲的孩子。她顯然是被那四位男子擠到一邊,卻一聲不吭,只得不滿地看著。?
假文盲讀后感10
在一個冬天的早上,車站里寫有“母子上車處”五個字指示牌的上車通道外,站在那里的卻是四位衣冠楚楚,身強體健的男士,而把一個抱著嬰兒的婦女擠在了通道外,他們既不是殘疾人,也不抱著小孩,可他們為什么卻站在母子上車處?難道他們是文盲嗎?不,他們只是為了自己能得到一點小小的利益,在眾人詫異的眼光下,若無其事地站在那里。
在我看來,他們的的確確是文盲,不過,在這里我所指的“文盲”并不是“文化”的“文”,而是“文明”的“文”。一個泱泱大國,最需要的就是全民族的團結,最基本的就是文明、道德。
可這四個男青年卻連最起碼的遵守秩序也做不到,談何文明,談何道德?類似這樣的事情在生活中發生的并不罕見,有多少人,為貪圖自己的方便或者利益,讓真正需要給予幫助的人,得不到原有的支援。
在現實生活中,這些假文盲只顧自己的利益,不管大家的感受,他們不是學識上的文盲,而是道德上的文盲。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一個中國人,在公共場所,應該多替他人著想,要時時想到自己不影響別人,多為別人提供幫助,希望人人都能遵守社會公德,讓文明之花遍地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