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觀后感
延禧攻略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延禧攻略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延禧攻略觀后感1
古裝宮廷劇《延禧攻略》最近播出的如火如荼,劇中女主魏瓔珞一反宮斗劇女主的柔弱傻白甜常態,從開始就表現的聰明伶俐,以平均一集干掉一個反派的節奏自保,看得人神清氣爽,令很多網友大呼叫好。
《延禧攻略》是東陽歡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由惠楷棟、溫德光執導,由秦嵐、聶遠、張嘉倪特別主演,吳謹言、佘詩曼領銜主演,許凱、譚卓、王媛可等聯袂主演,蘇青、鄧莎友情出演的古裝宮廷劇。
乾隆六年,少女魏瓔珞為尋求長姐死亡真相,入紫禁城為宮女。經調查,瓔珞證實姐姐之死與王爺弘晝有關,立志要討回公道。富察皇后嫻于禮法,擔心瓔珞走上歧途,竭力給予她溫暖與幫助。“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魏瓔珞經歷了各種困難,一步步成長為正直堅強的宮廷女官。“石以砥焉,化鈍為利”最終,瓔珞憑勇往直前的勇氣、機敏靈活的頭腦、寬廣博大的胸懷,化解宮廷上下的重重困難,最終成為襄助乾隆盛世的令貴妃。
于正的劇集早就成為了某種神奇的存在,“于媽色,審美俗,劇情雷”是觀眾給出的評價。確實過去不論劇情如何,于正劇給人的第一印象都是色彩斑斕,背景永遠是顏色鮮亮的,女主必須是粉粉嫩嫩的,這種過度飽和的視覺風格,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定義了于正劇。但在《延禧攻略》中,觀眾突然發現了一種視覺上的高級感。場景上,灰墻黃瓦紅廊柱,蒼涼深宮院墻深,或許更符合深宮的形象。
這部劇不僅主角給人深刻印象,各個配角也是一個大的看點。就比如明玉,她不善良不溫柔不聰明,也沒有女主光環不容易讓人喜歡,但是她把什么都寫臉上,很勇敢,雖然喜歡搶風頭但是也不糊涂明事理,明著壞比背地里害人要好,這也是很多觀眾喜歡她的地方。誠然,一部劇主角的演技相當重要,但同時,各個小細節,各個小配角都關系這部劇的好壞!
這部劇里最令人唏噓的應該是皇后這個角色,帝后這一對可是吸引了大批粉絲,雖貴為帝后,但他和她更像一對普通的夫妻,心意相通,摯愛一生“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富察皇后,是乾隆皇帝的正妻,在《延禧攻略》中被秦嵐演繹得人美心善。她不僅對皇帝一往情深,還寬容善良,生平從來沒有做過一件壞事。她自己的兒子永璉早夭,但是對于其他妃嬪所生的孩子非但不嫉恨,反而處處保護。
嫡福晉富察氏秀外慧中,最重要的是,她對乾隆不僅僅做好了一個妻子該做的事,而且她還能真正理解乾隆的所思所想,對他知冷知熱的是她,知他懂他的也是她。在世人的印象里,乾隆皇帝很是風流,可翻閱史書,這更多的是人們對他的誤解,他一生眾多嬪妃,可他愛的也只有富察皇后一個人了。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在富察皇后去世后八十多年她一直都在乾隆皇帝心里,他以詩悼念她——“九御咸備位,對之吁若空”他甚至說:“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當初盼夢熊”,情深至此,空前絕后。最令人動容的是,老之將至時,有人和乾隆皇帝說他能活到一百歲,他卻在富察皇后墳前痛哭道:“我不想活那么久,我只想早點下去見你。”
延禧攻略觀后感2
《延禧攻略》中,皇后富察容音無疑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她自殺前的一段內心獨白便可以說明。
那夜,皇后富察容音放下了一切,她要去做回“富察容音”,她內心暗暗傾訴著那所有的無奈與痛苦:
富察容音內心獨白:(原文摘錄):
——我這一生犯了無數的錯,生在富察家,天性不愛拘束,偏偏嫁入皇室,成為大清皇后,此為一錯!
——成了六宮典范,從了體統規矩,依舊留戀過去,大夢不醒,此為一錯!
——失了真正的自己,做了牽線木偶,卻貪戀兒女情長,期望得到皇上的愛,此為一錯!
——生下永璉,永琮,卻根本無力保護,以至痛失愛子,實在枉為人母,此為一錯!
——天下本就無情,禮教森嚴不可逾越,卻妄想著君王有情,全不知人心險惡,天道殘忍,一而再再而三的遭到背叛,一步錯,步步錯……
當她果絕的縱身一躍而下,她說:來世!她只做富察容音!那一剎那,我覺得富察容音是那么絕望,那么無助,所以她用這樣的方式尋求“解脫”!
現實中,人又有何嘗不是如此呢?
雖然說,人之初,性本善。但誰人又敢保證人性永遠不變呢?
正如劇中女主角剛進宮時說的一句話:“人心存良善,也要懂自保”。——如果你的善良沒有鋒芒,那就肯定會:“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沒有原則的'善良只會被人當做“傻子”,就會使人在你面前“不講分寸,肆無忌憚”隨意欺侮,
換句話說就是你的沒原則,縱容了他人的過份行為。而魏瓔珞的善良就是帶鋒芒的,她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又不失善良的本性,雖然她的善良是帶刺的,一來保護自己,也不會傷及無辜。而皇后就是因為善良少了鋒芒,所以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遭到背叛,竟不知天道無情,人心險惡,就算從了體統規矩,做了牽線木偶,遵了禮教約束,成了典范皇后,就算弄丟了原本的自己,依舊沒能受到上蒼的眷顧,反而是,一步錯,步步錯,倒是嘗盡了世間至痛,人情冷酷!
現代社會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所謂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真正的朋友會在你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來幫你,在你傷心的時候把肩膀借給你靠,靜靜的聽你傾訴,在你低谷時,拉你一把。在你寂寞時默默的陪伴著你,總之,真朋友是交心的。而這個世界哪來的那么多的真朋友呢,要不怎么說知音難覓呢?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其實這本也無可厚非,但若是因為覺得人家的善良沒有鋒芒,而縱容了你的“肆無忌憚”,也決非眾人所樂見吧!
董卿姐姐說過;“你若善到沒有鋒芒,他便會壞到肆無忌憚”說到底是你自己縱容了他。
所以,我們在善良的同是,也必需要懂得如何保護好自己不受傷害才行。若是以自己受傷為代價的善良,那不要也罷!
國學泰斗季羨林爺爺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寫道:“世上是真的有壞人的,而且你別指望壞人會變好”。
所以,
善良必須有鋒芒,莫教他人將己傷。
人生在世一輪回,酸甜苦辣都要嘗。
延禧攻略觀后感3
我很少看國產電視劇,原因就是因為劇情拖沓。國產電視劇有多拖沓呢?舉個例子:大四在電視臺實習的時候,老師見我閑著,讓我剪輯電視劇預告片,余欣然允諾。將45分鐘的電視劇從頭到尾看下來,一天也做不了幾個預告片啊,于是二倍速看、四倍速看、六倍速看……居然完全不影響理解劇情!后來發現,將45分鐘的電視劇劇情壓縮到30秒的預告片里,有時候還發愁湊不夠30秒!并且,幾乎同事們將每一集的30秒預告片連續看完,這部電視劇也就看完了,完全不影響對劇中人物關系和劇情發展的理解——
前段時間延禧攻略挺火爆,為了獲取一點與同齡伙伴聊天的談資,我決定追劇了。前兩天還有人問我追什么劇,我非常實誠的說“動畫片算不算?”,換來對方嗤之以鼻,被當作小兒科,待我用三天時間看完這70集的延禧攻略,很想告訴他,還是動畫片適合我。最起碼,看動畫片的時候我連片頭片尾都舍不得跳過,而這電視劇,我是加載著看的。所謂加載著看,就是每一集我都看了,每隔5分鐘看30秒,跳著看的,所以視頻幾乎總是緩沖狀態。
作為一部宮斗劇,延禧攻略是斗的很精彩了,而精彩也正是這部劇的一大缺憾。我看過的電視劇不多,大都是看電影。看過的美劇以“犯罪心理”為代表,追了好幾季,很精彩,在一個大背景下,一集一個片段,很好看;動畫片中,我最近在看《夏目 友人帳》,從第一季看到了第六季,也是一集一個小故事,很暖,很感動。這些劇好看,但不上癮,劇情緊湊,對白有嚼頭,就連片尾曲都美的如詩一般。相比之下,國產劇,就只剩下劇情了。誠然,延禧攻略的畫面美得一塌糊涂,尤其是當主角魏瓔珞做了令妃之后的妝容,宛如畫中人,美得讓人感動。可是這片子讓人上癮,點開之后根本停不下來,一方面是故事精彩,編劇牢牢抓住了觀眾的心理,換言之,國產劇還是少了一些必要的“規矩”,娛樂終歸是娛樂,能輕易讓人上癮的劇,從電視劇產業的成熟度來講,說明國產劇在產業規范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關于枇杷葉的假科普,以及一切都是為了推動劇情發展而設計的臺詞,講了一個好故事,故事結束,滿目荒涼,一切皆成虛無,什么都沒有留下,唯有證實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
關于枇杷葉的假科普,早已在網上傳開。在主角刻畫上,鮮明的性格和才智,對姐姐對皇后至忠至孝如她,對皇帝的無情無義也如她,太矛盾了,這樣的人物居然還能立得住?少讀詩書,卻在每一次掉書袋子時都用得恰到好處?每次都把我們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看得自慚形穢。太監袁春望在辛者庫被胖太監“非禮”時,說了一句“我又不是兔子”,我琢磨了大半天,什么意思呢?兔子是同性繁殖?搜腸刮肚,也唯有《木蘭辭》中那句“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解釋得通,好想問問演員,說這句臺詞的時候,懂得什么意思么?導演啊,電視作為一個俗媒體,弄出這啞謎讓觀眾猜好幾集,并且直到劇終都沒有給出答案,頗有不負責任的嫌疑了。
延禧攻略,可惜了那么美的畫面。主角說了很多話,卻無一句讓人歷久彌新,劇情跌宕起伏,玩的都是心機,終究還是落入了笑過之后空無一物的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