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開學第一課觀后感范文(通用3篇)
2023開學第一課觀后感范文(通用3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3開學第一課觀后感范文(通用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
2023年9月1日晚上8點,吃過晚飯后我就開始在電視機前等待著,因為我每年都要看央視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這節課讓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
我對中國在疫情中的擔當感到驕傲自豪,同時也對新型冠狀病毒有了更進一步地了解和認識,以及學習并掌握了預防措施。
這堂課為我們講述了許多預防病毒的常識,比如疫情期間做到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人多的地方盡量少去,肉煮熟才能吃,衛生習慣應常記在心中。就算疾病來臨也不用慌張,有發熱的情況就前往定點醫院就診,盡量保護好自己。
除此之外,節目還邀請了援鄂醫療隊醫生,防疫一線醫務工作者、社區防控人員以及中小學生代表上臺為我們分享抗疫事跡,展示了特殊時期先進典型的勇敢、擔當、無私奉獻!我看完后覺得很感動。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疫情爆發期間我不能開學復課,不能跟好朋友出去玩,就連出門扔個垃圾也要戴口罩,但家里依然是安全的港灣,看完節目我才明白那是因為有一群人,他們不顧個人安危,用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擔當,奮不顧身的守護人民的生命安全,他們就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英雄,他們是“最美逆行者”,有他們在,我再也不怕病毒的來襲了。
作為一名學生,雖然我不知道他們都是誰,也無法向他們一樣奮戰在抗疫一線,但我能做到聽老師和父母的話,在家好好待著,勤洗手、戴口罩、不給別人添麻煩。而且在他們身上我學習了很多道理,為了將來成為他們那樣的人,我會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的信任和希望,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本領,長大以后有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這場疫情是對我們每個人的教育,面對這場不期而至的“人生大課”,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會以此來警醒自己的。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
“開學第一課開播啦!"隨著媽媽一聲召喚,我迅速地跑到電視旁懷著興奮的心情打開了電視,看到了撒貝寧叔叔主持的“少年強則國強”的專題節目,我為祖國抗擊疫情的動人故事而感動。
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全國上下都在打著防控疫情阻擊戰,其中,曾經作為發源地的武漢,疫情形勢自然最為嚴峻鐘南山院士曾經說過:"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英雄之處,定有英雄之人,這又何嘗不是呢?在武漢市的金銀潭醫院里,全院上下600多位醫生護士正在極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全院上下凝聚著緊張的氛國。正所謂“兵無將而不動,蛇無頭而不行”而帶領著這600多名醫生護士的是一位“不尋常的醫生!他的名字對我們來說也許很是陌生,但他早已在這一線戰場上默默奮戰了30多天,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他竟然是一名漸凍癥患者!
當記者問他為什么不休息時,他堅定地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么不在這個崗位上,要么就堅守崗位,不給人生留遺憾!"字里行間都展現出他那頑強不屈的毅力,促使他這樣做的,是作為一名神圣而光榮的共產黨員、一名教死扶傷的醫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對于平常人來說,身患漸凍癥已經是一個無法擺脫的噩夢了,能戰勝恐懼心理都異常困難。但他能在身患漸凍癥時,還帶領著全院的醫護人員與疫情戰斗。他心底里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該有多么強烈啊!這等精神有多難能可貴啊!
相反,在疫情期間,也有許些人暴露出自己令人厭惡的一面。販賣廢用口罩、散播謠言、夸大事實、往公共設施上吐口水的惡事件頻頻發生。這些人的內心該有多么的邪惡啊!這些行為有多么可怕啊!這就是無責任感與使命感的寫服!這種行為與心理是值得我們所有人所睡棄的。
在疫情期間,身為非醫療工作者的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不給國家添亂,不給社會制造麻煩。相信國家與社會,明辨是非,不散插謠言,傳播正能量。心里始終銘記著我們是一名中國人,也是社會的一份子,大家凝聚一心,同疫情戰斗!我相信疫情遲早會被我們打敗,從世界上消失!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
每年新學年開學之際,在9月1日這一天,“開學第一課”都會如期而至和我們相見。今年我們遭遇了罕見的新冠疫情,在這場疫情的背景下,這節課內容讓我非常難忘!
這是一節特殊的“開學第一課”,節目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整場節目分為三個篇章,以“團結、科學、擔當”展開了生動的課程。而在這次節目,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人物,他們是這次抗疫的榜樣人物和英雄代表,有我熟悉的鐘南山爺爺,還有人民英雄張伯禮、張定宇和陳薇,也有大家都熟悉的`“網紅”醫生張文宏……
首先是鐘南山爺爺,在非典時期,他挺身而出的的事跡,激勵了年輕一代熱愛生命、敢于擔當。在新冠肺炎爆發,他雖然已是84歲高齡,但卻勇于踏上逆行之路。在課堂中,鐘南山爺爺講述了自己在戰火中出生、在父母影響下學醫、在非典時的挺身而出,還有武漢的抗疫故事。其實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說的一句話:“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在抗疫一線的人員當中,“90后”無疑是最有代表性的,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合格的答卷。
還有患漸凍癥的張定宇,雖然身體行動不便,但也日日夜夜奮戰在疫情最前線。在課堂中,張定宇給大家講述了發生在疫情期間的感人故事,他說:“生命就是我們要珍惜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我從他身上學到了堅強樂觀、不屈不撓的心態。
這次疫情,除了人員的團結,還有各種基礎設施的建設,十天建成火神山和雷神山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力量。還有在我們肉眼看不到的遙遠太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也為戰疫行動保駕護航,北斗三號導航總設計師謝軍為我們講述了北斗在新冠疫情防控和日常生活中發揮的作用,激勵我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健康的成長比學習成績更重要,張文宏醫生在課堂上給我們提出了睡眠、飲食、運動的建議,讓我懂得了身體健康永遠是第一位。
開學第一課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突然覺得課程時間很短,還想要再繼續學習下去。雖然這次課堂沒有明確讓我們少年人怎么做,但通過這些事例,我們也學到了很多知識,這才是對“少年強,中國強”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