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北京冬奧會個人觀后感范文(精選14篇)
迎接北京冬奧會個人觀后感范文(精選14篇)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寫一篇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迎接北京冬奧會個人觀后感范文(精選1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迎接北京冬奧會個人觀后感1
凜冬已至,這個冬天亦承載了人類挑戰冰雪與寒冬的熱望,隨著2023北京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展開,滑雪運動員谷愛凌成為了2023年初最受關注的人物,關于這位“00后”超級運動明星的一切隨著飛揚的冰雪推至大眾輿論場中心。
就在剛剛結束的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場地決賽中,谷愛凌再次收獲金牌,以兩金一銀的成績為她的2023冬奧之旅畫上了完美的句號。用實力強勢地回應了大眾積攢已久的期待。
作為中國滑雪首位歸化運動員,在谷愛凌初出茅廬之時,無數個聲音便在社交媒體上表達著對這位強大女性的贊頌與欽慕,她似乎是一個完美的存在:體育明星、就讀斯坦福,還有如超模般美麗高挑的外貌。
在“完美”之外,她有著極強的話題性,附著在谷愛凌身上的標簽精準對應了當下中國輿論場的焦點:何為女性之美、女性運動員如何在領域中突圍、精英階層教育、民族驕傲……這些討論的疊加,讓這位18歲的女孩在這個冬季成為了橫跨多個輿論場的現象級人物。
在冬奧會期間,谷愛凌極強的輿論熱度引來媒體無孔不入的報道,我們也借此了解了一個更加具象的谷愛凌。引起廣泛關注的是谷愛凌的“強心臟”:她在兩跳的間隙不忘在社交平臺發出情人節祝賀、在比賽的前夜還在與“黑粉”進行“對線”,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中,谷愛凌果斷放棄保守方案,在第三跳以難以置信的“反腳偏軸1620”一舉逆轉形勢勇奪金牌,而這個動作此前僅僅在谷愛凌腦海中“試跳”,似乎正是這強大得難以置信的心態闡釋了谷愛凌為何得以成為谷愛凌。
當我們認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谷愛凌似乎不知恐懼為何物時,谷愛凌卻在采訪中表示,恐懼正是在她從事極限運動的樂趣所在,也是她不斷挑戰極限的“武器”,在運動中,她與“恐懼”建立起了獨特的關系,讓情緒與身體感受得以被識別與積極利用,讓心跳與緊張轉化為自我超越的樂趣。
迎接北京冬奧會個人觀后感2
在18日上午結束的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場地技巧決賽中,“青蛙公主”谷愛凌不斷刷新高分,展現絕對實力奪得冠軍,以兩金一銀為自己的首屆冬奧會完美謝幕。19歲的她也成為第一位在冬奧會3個不同的自由式滑雪項目中都獲得獎牌的運動員。
頂著上輪失誤的壓力,張可欣在第三輪比賽中剛出場就拿出高難度動作,結果出現失誤,摔倒在賽道上,醫護人員入場診治后,張可欣滑離賽道,希望張可欣無礙。
本屆冬奧會,中國隊在女子U型場地技巧項目上實現了4人滿額參賽,選手是清一色的“00后”。除了谷愛凌一騎絕塵,隊伍的整體實力也具備了與全世界高水平選手一較高下的實力。張可欣在平昌冬奧會拿到該項目第9名、2023年世錦賽第8名,本賽季世界杯排名第4名。而出生于2003年的李方慧則在2023年冬青奧會與谷愛凌一同出戰U型場地技巧,收獲一枚銀牌。
在昨天的資格賽中,除了吳夢失誤被淘汰,張可欣和李方慧都成功晉級。谷愛凌也關注著中國隊友的表現,“我的隊友表現非常好。李方慧是年輕的、非常有天賦的,張可欣倒滑非常有力量,非常能激勵我。我也在向張可欣學習,她比過一屆冬奧會,比我有經驗,我希望從她身上學習到。”她坦言,自己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進步,給予她幫助和力量的有教練、有媽媽,更在于“其他運動員”,“我是很愿意學習的人,我在其他選手身上學到了很多,我會觀察,如果他們哪里做得好,我會去學習,如果他們犯錯誤、失誤,我就會提醒自己避免犯相同的錯誤。還有心理上的調整,有些人一直做得很好,面對大小賽事都能有好的表現,我就會關注他們調整自己的方式,看看他們怎么對待壓力。這些都幫助了我成長。”
谷愛凌雖然是首次參加冬奧會,但要參加自由式滑雪大跳臺、坡面障礙技巧、U型場地技巧3個項目的她算得上最忙碌的選手,“而且是(自由式滑雪)唯一3個項目都進決賽的選手。”以頭名輕松進入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場地技巧決賽后,谷愛凌坦言,“從開幕式到今天,我一天都沒休息過。”
谷愛凌的冬奧賽場首秀出現在北京首鋼滑雪大跳臺,作為極少數有能力同時參加自由式滑雪3個項目的女運動員,大跳臺算是她接觸時間最短、最不擅長的項目。但在前兩輪排名第三的情況下,她挑戰了從未嘗試過的偏軸轉體兩周1620度的超高難度動作,并精彩完成,獲得94.50的高分,一舉奪魁。
這一跳讓谷愛凌十分興奮,也消耗了不少精力,“畢竟是奧運會,創造歷史沒那么容易。”谷愛凌坦言,這是她在坡面障礙技巧比賽中“沒進入狀態”的原因之一。決賽第二輪,她出現嚴重失誤摔在雪地里,但第三輪便調整心態完成逆襲。
“坡面障礙技巧和U型場地對運動員的穩定性要求很高,一旦失誤了后面就做不了了,運動員的動作熟練程度、心理狀態對這兩項的表現影響比較大。”滑雪技術專家、知乎滑雪優秀答主王宇承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谷愛凌此前主攻U型場地和坡面障礙,但后來用很短時間就在大跳臺連創佳績,“把自己的極限推得很高”,足以說明其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到技術掌握均處于高水準,“無論是像大跳臺這種單次的發揮,還是像U型池這種連續平穩的發揮,以及像坡面障礙這種既有平穩發揮又需要有不斷的小爆發的連續過程,她都能做得完美,稱之為天才不過分。”
而在自由式滑雪裁判楊金榮(化名)看來,項目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兼項對運動員最大的考驗在于輾轉于項目之間的精力和能力,這對從小就有多種愛好、適應多重身份轉換的谷愛凌來說,早已習以為常,“這就是她與其他滑手間最大的區別。”
對此,谷愛凌在賽后也提到,自己從小體驗籃球、足球、越野跑、沖浪等運動,“雖然不夠專業,但為我打下了基礎,讓我具備較好的運動能力,尤其我始終堅持跑步,即便來中國隔離期間也堅持每周刷一次半馬。”天才也需要日常積累,谷愛凌多次提及,“我的天賦只占0.1%。”
“這一年多,谷愛凌針對大跳臺作了很多準備,而且把握相對較低的項目放在開場,她有足夠的體能與心理的興奮點去應對,這對她沖擊金牌有激勵作用。”楊金榮介紹,在谷愛凌參加的3個項目中,U型場地技巧的專業度相對更難,對運動員的滑行要求更高,而這正是谷愛凌的強項,“谷愛凌在大跳臺上練習一年多就能解鎖1620很大程度得益于她在U池扎實的基礎。”
在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場地技巧項目中,谷愛凌在2023年冬青奧會和去年世錦賽都拿到金牌,并且在本賽季拿下4站世界杯冠軍,排名世界第一,被視為本屆冬奧會該項目最大奪冠熱門。
可雖然是奪金把握最大的項目,但自從轉戰張家口賽區以來,谷愛凌就十分重視U型場地技巧的備戰。在坡面障礙技巧資格賽結束后,經過混合采訪區,她只回答了“我吃的是韭菜盒子”就匆匆趕往U型場地訓練,即便驚險摘得銀牌后,她也一邊吃包子一邊接受采訪,為的就是節省時間趕去U型場地訓練,她不斷強調:“奧運會還沒完呢,我的訓練時間和其他人相比,只有不到50%,我馬上得去了。”
“我所有的決定都是自己來做,每天都是自己主動去訓練,從來沒人要求我,因為我滑雪的初衷就是因為熱愛,我很明白,這是我的滑雪(事業)。”谷愛凌很清楚自己的想法,“我不想只被稱作U型場地選手或者坡面障礙選手,我想做一位‘全能的滑雪選手’。”她曾在接受《福布斯》雜志采訪時談到自己參加的3個項目,“它們都是彼此相關的,同時參加U型場地和坡面障礙比賽的選手不太多,這也讓我的動作更加獨特。”
2023年的洛桑冬青奧會,谷愛凌首次在大型比賽中三線作戰,收獲了大跳臺、U型場地兩金與坡面障礙一銀,此后,連軸作戰與身兼多項幾乎已成為了谷愛凌的“規定動作”。而到了北京冬奧會,再次談及自己的3個項目時,她表示,“參加3個項目反而讓我輕松,因為有3次機會去實現目標。”
迎接北京冬奧會個人觀后感3
“一跳奪金,創造歷史”說的就是18歲“冬奧”頂流的谷愛凌,她憑借超常發揮,以94.5為中國雪上運動奪得首枚金牌,谷愛凌也為此付出了許多努力。
2023年6月,谷愛凌將原本的美國國籍改成中國,從此以后,她為國而戰,她奪得的每一枚金牌,都屬于中國谷愛凌固然有滑雪的天賦,但也離不開她的重復和用心。站上領獎臺的那一刻是非常耀眼的,但那是臺下是日復一日的枯燥訓練造就的,有對時候,一個滑雪動作可能要重復無數遍,才能成功一次。但無論訓練多累,重復的'動作有多么無聊,谷愛凌從不叫苦,也不抱怨,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滑雪,反而更加用心去做,去完成更加高難度的動作。
她在9歲那年,就成為了美國少兒組滑雪冠軍。短短3年時間,谷愛凌就獲得了50多枚金牌。除此之外,谷愛凌還是一名學霸,她以1580的高分考上了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學。她為了備戰冬奧會,申請推遲一年入學,在高中時就用兩年完成了學業。她在父母和整個家庭的影響下,她不止愛上了滑雪,還樹立起考上斯坦福大學的`人生目標。谷愛凌的努力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他曾在雪場上摔斷過胳膊,重度腦震蕩,比賽前高燒不退,但這并沒有阻擋她,她內心有無比堅定的目標,每一次勝利和成功,都必須付出非凡的代價,沒有什么東西是可以輕輕松松得到的,谷愛凌如此,我們亦是如此。
迎接北京冬奧會個人觀后感4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良好形象。而此次北京冬奧會的籌備和舉辦,更是推動中國文化傳播和塑造國家形象的契機。
彰顯創新大國形象。全球第一條360度回旋的雪車雪橇賽道、幫助運動員備戰的風洞實驗室、首都體育館聲光電技術打造的“最美的冰”著眼科技創新,中國用更高的標準為冬奧皇冠鑲上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從冬奧會所有競賽場館完工,到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全線通車;從眾多冰雪項目從無到有,到部分項目從有到強,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成為中國最閃亮的名片,向世界展現著中國科技的魅力。
俗話說“不出正月都是年”,2023年北京冬奧會正好在正月里舉辦,這是中國在邀請世界各地的朋友們來“家里”過年,感受一場中國元素的文化盛宴。從會徽“冬夢”到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從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到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一幕幕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形象景觀,講述著中國發展故事,傳遞著中國價值。
展現文明友好形象。“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國素來有禮儀之邦的美譽。作為東道主,冬奧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中國人民的參與和支持,北京冬奧會計劃招募志愿者2.7萬名,61.6萬人積極報名,各省市包括海外青年學生占到了81%,他們將以優質的服務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以最飽滿的熱情展現中國文明友好形象。
“三億人上冰雪”的愿景正在走向現實,讓我們攜手走進冬奧會的“北京時間”,講好中國故事,塑好中國形象,一起擁抱美好未來。
迎接北京冬奧會個人觀后感5
2023年2月4日晚8點,第24屆冬奧會開幕式在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奧林匹克的火種再度點亮千年古都北京。根據學校安排部署,當晚全校同學在家準時收看北京2023年冬奧會開幕式。各年級各班同學都積極參與,加深對2023年冬奧會的認識,深入學習奧林匹克體育精神。
隨著二十四節氣驚艷亮相,北京冬奧會盛大啟幕。從黃河之水天上來,到迎客松盤桓鳥巢,每個創意都讓人拍案叫絕;從普通中國人手手相傳國旗,到五星紅旗與冰雪五環交相輝映,每種情懷都直抵人心。“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當冬奧會開幕遇到立春,涌動的是勃勃生機,蘊藉的是熱切希望。今晚冬奧會開幕式交出了當代先進科技力量賦能冬奧會賽場的“中國答卷”,展現了科技奧運與人文奧運相融互鑒的新圖景,空靈而浪漫,每一分鐘飽含中國人的思考。
任何一項世界級大型運動盛會,都是集中展示人類作為命運共同體的宏大力量時刻。今晚,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讓我們感受到了久違的來自人類的磅礴及溫情。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有理由為此感動,作為中國人,我們更可以無條件自豪。當國旗從人民傳遞到軍人手上被舉起的那一刻,翻滾的血液和模糊的視線清晰地告訴我們,有些東西深植在我們的血脈里,厚藏在我們的靈魂中。
本次冬奧會開幕式讓同學們對大國崛起的從容、和平和擔當,對奧林匹克體育精神都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大家以談體會、抒感想的方式交流觀后感,弘揚新時代正能量。北京冬奧會,不僅展示了冰雪運動的精彩,更展示了全世界共同抗擊疫情、一起向未來的決心和信心。極寒中常常孕育著新的生機,新的一年,一起加油!
迎接北京冬奧會個人觀后感6
“中國人的純粹與爛漫融于冰雪紛飛”。時隔十四年,在壬寅年立春之時,通過冬奧會開幕式再次見證中國式的浪漫與詩情,我為生在中國而驕傲。
倒計時融匯中華文化,紅旗相傳傳遞家國情懷,五環破冰彰顯時代精神,雪花引導牌凝聚世界力量,別樣火炬點燃星星之火……開幕式不僅展現了中國人別樣的浪漫,更傳遞了中國和衷共濟,兼愛天下的胸襟。火炬臺雖小,但生生不息。火苗雖微弱,但永不熄滅。世界各國團結在一起,用心擊退寒冬,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泱泱中華,萬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冬奧會開幕式一展中國風情,向世界展現中華文化。煙花綻放,愛國之情噴涌而出;國歌奏響,自豪之感油然而生。“此生不悔入華夏”。愿我們都能閃耀中國,愿冬奧會圓滿成功!
迎接北京冬奧會個人觀后感7
從“春雷生萬物長”的驚蟄,到“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的夏至,“秋收萬顆子”的處暑,“露從今夜白”的白露,秋分,霜降,立冬,小寒,大寒······我們目不轉睛的盯著屏幕上美輪美奐的畫面。季節交替,冷暖變換,最終定格在了今天——立春,與此同時,萬眾矚目的北京冬奧會緩緩拉開了帷幕,我們坐在教室里,見證著歷史,也見證著高三生活中一個注定難忘的時刻。
不用說藍色的水墨幻化作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波濤洶涌,不用說雕刻歷史的二十四道激光塑造的晶瑩剔透的冰雪五環在燈影交錯中緩緩升空,更不用說印著一百多個代表國的名字的雪花,簇擁起冉冉冬奧圣火,一場場視覺的饕餮盛宴,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中國式的浪漫與薪火相傳的奧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結合······這一切的一切帶給我們的感受,“震撼”這兩個字都略顯單薄。但最打動我的,不是氣勢恢宏的焰火,也不是流光溢彩的表演,而是國旗入場的畫面。
來自五十六個民族,各行各業的一百多位普通人站成兩排,代表著全體人民,手手相傳,把五星紅旗傳遞到國旗隊的手中,《我和我的祖國》的旋律在會場中回響。那個瞬間,淚水模糊了雙眼。“你永遠可以相信中國軍人”,當時腦子里只蹦出來這么一句話。鏡頭的距離很遠,但我真切地看到了,他們身著軍裝,神情堅毅。國旗在他們手中,平展得沒有一絲皺起。那是人民的寄托啊,人民把國旗交到他們手中,從此后,饒是萬水千山,饒是槍林彈雨,也要舍生奔赴,換一個山河無恙,換一個國泰民安。
離開教室時開幕式還沒有結束,飛速沖回家把它看完。奏完尾聲,電視屏幕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字樣的背景是今夜的北京。關電視之際,母親感嘆了一句“北京的發展真快啊”。是啊,今夜的北京,萬家燈火璀璨,曾幾何時,能裝點北京的夜的,還沒有這樣滿目的繁華。翻出08年的照片,母親抱著尚滿四歲的我,我扎著兩個小辮,揮舞著“我為奧運加油”的小旗,沖鏡頭笑得燦爛。
十四年一晃而過,那個小小的我已向成年邁進,而我的祖國,在這十四年間取得了世界矚目的偉大成就。如今,她正帶著全世界的目光,所有中華兒女的期盼與奮斗,以前所未有的昂首姿態,向更加光明的未來進發。“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在這個冬天,讓我們與馳騁在賽場上的奧運健兒一起,加油向未來!
迎接北京冬奧會個人觀后感8
2月4日20:00,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在我無比期待下,如期而至。當屏幕上出現唯美浪漫的24節氣倒計時,莊嚴激動的國旗傳遞過程,晶瑩剔透的冰雕五環,全員參與的迎賓廣場舞,各國代表進場時,我作為一名中國人,內心充滿了自豪驕傲,這是我們歷經六年多緊鑼密鼓的籌備,哪怕是突如其來的疫情挑戰,向世界呈現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盛會,在世界歷史上鐫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北京成為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奧會又舉辦過冬奧會的“雙奧之城”。
在立春這帶來新希望的一天,將奧運文化與中華文化完美結合,用全新科技邀請世界各地賓朋來中國過大年。不僅向世界傳播最美中國文化,與好客大氣形象,更展示了我們日益雄厚強大的國家實力。我相信,在疫情肆虐的寒冷冬季,冬奧會會促進人類攜手譜寫人類命運共同體篇章,迎接虎虎生威的全新一年。
迎接北京冬奧會個人觀后感9
懷著激動而自豪的心情,守在電視機前等待著2023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我的心也激動不已。
倒計時的二十四節氣別出心裁,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和文化自信,整個儀式也如此一般松弛自然,像是一個人想和老朋友們喝茶看景賞月。與2008奧運會相比,22年則是和平鴿橄欖葉,其中大雪花中各個國家都美美與共,和而不同,凝聚在“一起”向未來,展示著中國對祖國的`強大、對民族的振興和對世界和平的希冀。
中國人用自己的努力為團結下了一個新定義,展示出中國對世界和平的追求和向往,“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宗旨,以及北京冬奧會“一起向未來”的愿景和期待。
迎接北京冬奧會個人觀后感10
冬去春來,在萬物起始,一切更新的立春,我們迎來了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冰雪與中國的情緣,將開啟新的篇章!
當冰雪與中國相遇,體現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中國式浪漫。“二十四節氣倒計時”,彰顯了我們的文化底氣,用無限色彩勾勒出華夏大地的萬千氣象;“迎客松”煙火和鳥巢構成了一幅美麗的中國盆景,歡迎遠道而來的各國運動員;來自各界的基層人員、五十六個民族代表和解放軍組成的方陣手遞手傳遞紅旗,待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鳥巢上空,哪個中華兒女不會熱淚盈眶……
當冰雪和中國相遇,體現了科技與美學的交匯。黃河之水逐漸凝結成冰,形成冰立方,科技的畫筆在冰立方上雕刻出冬奧會的歷史。奧運五環隨即破冰而出,冉冉升起。接著運動員進場,每個國家都有著雪花樣式的展示牌,象征著全世界不同的雪花匯聚在北京,成為一朵人類共同的雪花。
觀看完冬奧會開幕式后,我既深深感觸于祖國的繁榮強大,又感受到世界連為一體的偉大。讓我們一同攜手,一起走向美好未來!
迎接北京冬奧會個人觀后感11
農歷虎年大年初四,立春,中國北京冬奧會開幕儀式在北京鳥巢隆重舉行!
首先是開場倒計時,采用中國傳統的節氣為倒計時,每個節氣對應一個詩句,讓全世界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其次是繽紛的視覺盛宴,讓全世界感受中國科技的進步,然后是參賽國家入場,最后是相關人士發表講話與宣誓。
讓我感受最大的當屬參賽國家運動員入場。看到盧森堡,墨西哥等國僅有一人參加冬奧會,我的思緒飄到了1932年的夏天。那年夏天,劉長春參加第十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當年國家新立,戰亂頻繁,國家羸弱不堪,遭受外族侵略,更不要說體育事業。當年的中國代表團僅有六人,參賽選手只有劉長春一人,境況十分凄慘。可是,從許海峰的第一枚金牌,到劉翔“亞洲飛人”的稱號,再到第一座“雙奧城市”,體育事業的進步見證了綜合國力的顯著提高。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春風吹遍全國,再到實現全面脫貧,國家正在黨中央帶領下走向繁榮富強!
盛哉奧運!盛哉中國!逢此盛會,惟愿賽事順利,奧運健兒全力出戰;惟愿中國軍團再創佳績,獨領風騷!正是“勢若鯤鵬展羽翅,迅如雛燕凌長空!
迎接北京冬奧會個人觀后感12
2月8日,在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中,18歲少女谷愛凌奪冠。這也是中國冬奧歷,雪上運動的首枚金牌。
在決賽的最后一跳之前,谷愛凌排在第三,已經可以登上領獎臺了。媽媽建議她做個左邊的1440,確保拿到一塊銀牌。但她沒有采納媽媽的建議,而是跳出了目前世界難度的左轉雙周偏軸轉體1620。這一跳,讓谷愛凌反超泰絲·勒德,排名升至第一。相比坡面障礙技巧和U型池,大跳臺并不是她的項,訓練時間也是最短的。但她卻敢于放手一搏,選擇在最重要的時刻挑戰自己的歷史,做出了一個她從沒公開做過的高難度動作:1620。
谷愛凌的勇氣并不僅僅來自于她過往的經驗和實力,更多的是一種對未知無所畏懼的心態。在受邀為《紐約時報》撰文時,她在文末這樣寫道:"在恐懼面前,我永遠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從這個18歲女孩的身上,我發現了克服恐懼的三種力量。
迎接北京冬奧會個人觀后感13
冬青奧會雙冠王,滑雪、越野跑、鋼琴樣樣精通,提前入讀斯坦福的“場外學霸”,中英雙語流利接受采訪……
對于中國觀眾來說,谷愛凌的名字與她小小年齡卻內容豐富的履歷早已算得上是“傳奇故事”。1月31日,谷愛凌讓整個體育世界記住了她的名字:在最著名的國際滑雪職業賽事之一冬季世界極限運動會上,谷愛凌在兩天之內拿下了兩金一銅,還創下了一連串的“第一人”紀錄:第一位在世界極限運動會奪金的中國運動員、第一位首次參加極限運動會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比賽便奪金的選手、第一位首次參加冬季極限運動會便帶走2枚金牌的新秀女將。
谷愛凌的母親谷燕是北京人,爸爸是美國人。自稱為“北京姑娘”的她在2023年選擇加入中國國籍。對于代表中國參賽,她感到極其激動,“冬奧會對于中國有很重要的意義,我能夠走上這樣的舞臺,并且有機會去鼓勵女孩和青少年們參與滑雪,我感到超級幸運。”
至于自己成功的秘訣,谷愛凌說道:“訓練時,99%都不容易,我訓練時假裝比賽,比賽時假裝訓練。我每次做動作,都是想好了,如果害怕、不確定,我不會做。有把握,我才會做。滑雪不是工作和打仗,滑雪是有創造性的事情,因為我在享受美麗的大自然。”
谷愛凌始終表達著一個觀點——這些經歷讓她的人生變得有趣,對此她十分享受。冠軍、學霸、模特、寫作、美食、演戲……這個充滿能量的姑娘大膽地向這些角色靠近。而時尚也是她非常喜歡的一個行業,“比賽里我的紅色外套就是自己設計定做的,我特別喜歡。雪板也是聯名款,上面有我自己的名字,寫了一個‘谷’,感覺有中國范兒,很特別。”
迎接北京冬奧會個人觀后感14
8日上午,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中,中國新星谷愛凌三跳都出色完成,并最終以完美表現拿到了一枚金牌,這是全能少女谷愛凌本屆冬奧會收獲的第一枚獎牌,也是第一次有中國健兒在這個項目里站上冬奧會領獎臺,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在前一天的資格賽中,谷愛凌以排名第五晉級決賽。決賽和資格賽規則一樣,12名參賽選手每人完成三跳,取其中成績最好的兩跳分數相加進行排名,決出最后的勝負。而本日的決賽堪稱該項目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巔峰對決,多名高手都跳出了超高難度動作,高分紀錄一次又一次被刷新,上演了真正的“神仙秀”。
身著“金龍戰袍”的谷愛凌首輪第八個出場,在她之前出場的英國隊名將克里斯蒂·穆爾已經跳出了90.25的高分。而谷愛凌果然不負眾望,更勝一籌,第一跳就選擇了曾在上賽季世界杯比賽中幫助她取得過冠軍的1440難度動作,并十分順暢地完成,憑此一跳拿到了93.75的高分,令人驚艷。不過預賽第二的法國名將苔絲·勒德在第一跳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代表目前這個項目最高難度的1620動作,且也順利完成,從而以94.50的最高分略勝谷愛凌,領銜第一輪。
按照策略,谷愛凌在第二跳選擇了較為穩妥的兩周半轉體1080難度動作,這個動作也幫她贏得了88.50分。不過由于第一輪排名第四的瑞士選手瑪蒂爾德·格雷莫得在第二輪完成了一個更高難度的動作,分數反超了谷愛凌。同時首輪第一的苔絲也繼續高質量完成動作,一舉拿到了93.00分,繼續鞏固了第一的位置。谷愛凌第二輪過后排名第三。
如此一來,谷愛凌第三輪放手一搏,做出了一個她自己從沒公開做過的1620難度動作,且十分出色地完成了這一最高難度動作,而這一動作也為她拿到了94.50的全場最高分。跳完這個動作后,谷愛凌自己都顯得十分激動、難以置信,畢竟大跳臺項目準確來說并不算是谷愛凌的最強項,也是她相對來說訓練時間最短、參加大賽經驗最少的項目。如今第一次參加冬奧會就能完成這么高難度的動作,對于她來說已經是一次超越自我的過程。
而最后一個出場的法國人苔絲也試圖挑戰難度,但最后落地時出現小失誤,同時在她之前出場的瑞士選手瑪蒂爾德也落地摔倒,最后一跳過后,谷愛凌憑借完美的表現實現超越,奪得了冠軍。谷愛凌賽后表示,“今天是我最高興的一天,最高興的一秒,我的動作從來沒有女孩挑戰完成過。”
值得一提的是,比奪金更令人感動的是,在看到最后兩個競爭對手先后出現失誤后,谷愛凌都第一時間上前給兩人送出擁抱,并關心地查看她們是否受傷,充分展示了她的友愛精神。接下來谷愛凌還將出戰自己的兩個主項自由式滑雪U型池和坡面障礙技巧,其中U型池被公認為是谷愛凌最有望奪金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