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來歷-251字作文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在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也很流行。
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歷),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叫做中秋節。中秋節起源于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并定為中秋節。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并稱為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等的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系。
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和月亮有關。賞月、吃團圓月餅等,均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