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亞教堂旅游導游詞-745字作文
哈爾濱是生我養我的地方,索菲亞教堂是哈爾濱最有名的建筑物之一。下面就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它吧:國家四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于哈爾濱市道里區,是建筑類人文風景旅游區,索菲亞教堂始建成于1907年3月,景區總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由索菲亞教學展館、城市建設規劃展示館、建筑藝術廣場、中心休閑廣場、地下多功能廳五個部分組成,它是哈爾濱新興的旅游景區。這所標志性建筑索菲亞教堂,原是沙俄修建中東鐵路的隨軍教堂,建筑風格上整體屬于拜占庭風格,主穹頂、鐘樓又有俄羅斯傳統的“帳篷頂”、“洋蔥頭”造型。
教學由俄國建筑師克亞西科夫主持設計,墻體為磚石結構,占地721平方米,通高壓手段53。35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布局。是目前我國保存最完好的拜占庭風格建筑。教堂內的壁畫、吊燈及鐘樓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觀賞價值,是沙俄入侵東北的歷史見證和研究哈爾濱市近代歷史的重要珍跡。1946年哈爾濱解放后,蘇聯政府將教堂產權移交給哈爾濱市政府。1960年教堂關閉后,曾作為哈一百的倉庫、話劇院的心等。
文革期間,教學遭到嚴重破壞,建筑主體破損,教堂內壁畫、樂鐘、十字架丟失。1986年,教學被哈爾濱市政府列為市類一級保護建筑,1996年11月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6月,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對教堂及其周邊地區進行綜合整治,命名為哈爾濱市建筑藝術館,主要展示哈爾濱市歷史文化和獨特的建筑藝術,舉辦了《哈爾濱保護建筑展》等大型展覽。
目前,展廳內舉辦的是《哈爾濱老照片展》,共分“城市童年”、“舊時風貌”、“社會掠影”三個部分,以城市發展歷程為主線索,系統地展示1946年哈爾濱解放以前城市發展沿革、街道建筑景觀、風俗民情及相關的背景內容。展覽以圖片為主,總計近400張老照片,是從搜集到的1500余幅歷史珍貴照片中精選而出的,其中清朝及居民國時期照片200余幅,介紹了哈爾濱城市早期從小漁村嬗變發展成城市雛形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