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逐鹿——辨“親戚”-1255字作文
“對了,加十分!”
“耶——”
今天我們班的氣氛格外緊張,也格外熱鬧,這是在干什么?告訴你們吧,由于昨天我們很多人做錯了一道關于“××管爸爸的爺爺叫什么”的題目,所以今天正在舉行“英雄逐鹿——辨‘親戚’”的語文活動,按習慣,題目還是由我們起,今天這個題目可是我們班的韓超題寫的,看著他在黑板上寫了又擦,擦了又寫的樣子,我們都在嘻嘻地笑,可老師還一個勁地夸他的字寫得好。
這次活動當然數搶答最緊張刺激了。
一開始的問題很簡單:什么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爺爺叫什么,媽媽的姐妹叫什么,爸爸的哥哥叫什么之類,因為昨天有準備,所以很多人同時站起來回答,還有一些同學在下面嘰哩呱拉地叫,害得老師根本就分不清該給哪組加分,最后只能哪組都不加,沒辦法,老師便很快結束了搶答題,改成每組輪流提問。不過,我們第一組已暫時領先了,而其他組還是一個大鴨蛋呢!
提到親戚,看似簡單,其實也很復雜,為了考倒我們,老師手里還拿著一本不知從哪里翻出來的書呢。常見的一些親戚關系,我們還搞得清。后來牽扯到古代,什么“尊”啊“令”啊,是尊稱;“家”呀“賤”呀是謙稱,這些以前學過,還能湊合著答,于是我們便得意起來。
聽,老師又開始出題了:“‘父親’和‘爸爸’有什么區別?”有什么區別?我們發愁了。這時第四組的鄧宇站起來胸有成竹的回答:“父親只要嘴皮碰一下,爸爸要碰兩下”
“?”
“?”
“哈哈——哈哈——哈哈哈——”兩秒鐘的沉默后全班一起大笑起來,老師捂著肚子笑了半天才直起腰來,夸他真聰明,但又說他是動腦筋急轉彎,不合我們今天的要求,“父親是書面語,爸爸是口頭語。”老師一宣布,我們才恍然大悟。不過還好,后來幾個類似的題目,由于王佳雨、周雨婷反應較快,口齒清楚,不費吹灰之力,就為我組得了幾十分。但其他組也不甘示弱,愈戰愈勇,第二組的張倩云,第一組的華鷹強、石家新也不賴!
眼看第三組就要追上我們了,我也該一顯身手了,正當我埋怨沒機會時,老師提出的問題越來越復雜,竟爭也越來越激烈了。“丈人的另一種稱呼是什么?”“泰山!”我和同桌余晟峰幾乎同時脫口而出,“對啦!”我
心花怒放,因為全班只有我倆知道,在這次后動活動中我第一次為小組得了寶貴的十分。
慢慢地,老師的問題又簡單下來了。“你外公稱你什么?”諸誠立刻答道:“外shun”“請你把它寫在黑板上。”怎么——還要寫?老師葫蘆里賣的什么藥?諸誠立馬上前寫了“外甥”,這時整個課堂像炸開了鍋似的,有的說對,有的反對。“唉,不會這么簡單的題目吧?”看著同學們的樣子,老師的嘴邊竟露出一絲幸災樂禍的笑。“錯的!”我組的王佳雨肯定地說。再看看第一組,他們都在為猶豫不決的諸誠鼓勁。“對的,對的!”“第二、第三組也在底下各抒己見,最后諸誠還是寫了那個“外甥”,結果卻應是這個“外孫”,于是老師讓我們區別這兩個稱呼的不同。第一組最終沒得分,真遺憾啊!
“出道難題,姐姐和妹妹的愛人之間稱什么?”
“…………”
“是——是連襟!”周雨婷小聲地說,大概沒有十分的把握。
“真不愧是語文科代表,這樣的題目都難不倒你,加十分!”
時間過得真快,最后一題了,我屏住氣,仔細地聽著。“這道題叫你們誰也答不出來,你伯父、叔父的愛人合稱什么?”老師看了看手表說。全班頓時靜得沒有一絲聲音,好幾秒鐘之后張倩云說老師我不會說只會寫,老師說那你就來寫,于是她到黑板上寫了一個“妯娌”,贏得了老師的一大通表揚,大家立刻對她刮目相看。“我們組贏了!我們組贏了!”我們組再也不管什么紀律不紀律,站起來大呼小叫。
“鈴——”大家紛紛抱怨:“奇怪,這節課怎這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