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384字作文
一提到端午節,人們就想起吃粽子,劃龍舟。可是同學們你們知道“端午”是什們意思嗎?端午節的風俗又是怎么來的呢?“端午”“端”是“初”“始”的意思,所以陰歷五月初五稱為“端午”。到了唐代,因為唐皇帝玄宗的生日是八月五日,為了避用“五”字,就用回音“午”替換了“五”字,從此“端五”便改稱“端午""了。
今天,我正在吃粽子。想起了5。12大地震中失去雙親的小朋友們,他們是多們的可憐,但我堅信他們一定會重建自己的家園,,我在這里說一話:“祝你們端午節快樂!”
我聽媽媽說端午節就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楚國的大官,楚國不采納他的治國主張,反而將他免職流放,他在流放中看到楚國衰亡,人民遭受苦難,自己又無能為力挽救老百姓,他心中悲憤難忍,便于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汩羅江自盡。楚國百姓知道后,竟相劃船前去相救,但已來不及了,百姓們擔心江中的魚,鱉,咬食屈原的遺體,便用竹殼裹米投入江中喂魚。
從此,劃龍舟,包粽子就是我們中國的風俗了。這個端午節就在我們吃粽子,合家團圓的笑聲中結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