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六年級作文集錦10篇
【精華】發現六年級作文集錦10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發現六年級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1
今年盛夏時節,我們全家去承德避暑山莊度假,就住在避暑山莊深處的一座賓館,賓館的前面是一大片野草地,地上密密的野草間點綴著星星點點的野花,還有幾棵一人多高的矮樹、幾叢半人高的灌木和一個小水洼。賓館的后面有一座小山,山上也長滿綠樹和灌木,郁郁蔥蔥的。這里游人稀少,景色宜人。
第一天深夜,我和爸爸、媽媽游玩歸來,發現賓館附近沒有路燈,只好摸黑前進,在接近草地的時候,我們隱隱約約發現灌木叢中有一頭像小牛一樣大的動物靜止不動。媽媽驚恐地說:“該不是野狗吧!”我仔細辨認發現那動物的頭上有一對樹枝一樣的長角。我激動得差點喊出聲來:“瞧哇!一頭野鹿!”可是媽媽不信,于是我們決定悄悄過去偵察,爸爸還從路邊抄起一根木棍隨時準備在野獸沖過來時保護我們,我強壓著極度緊張興奮的心情,盡量輕手輕腳向前靠近,拉著媽媽的手已經不知不覺地攥出了汗,一顆心更是“咚、咚”地要跳出嗓子眼,在我們距離那動物近百米的時候,一輛吉普車從身后開了過來,車大燈掃過野草地的一剎那,我們驚呆了,這里有整整一個鹿群,最前方是我們看到的那頭健壯的公鹿,它警覺地凝視著前方,在它身后有只個子小一些的母鹿,還有緊緊依偎在媽媽身邊的小鹿,此外遠方的灌木叢陰影中還有鹿的影子。汽車很快開走了,周圍恢復漆黑和寧靜,我們摸黑走到鹿群附近,忽然感到象有一陣風從我們身邊刮過,還有極輕微的蹄踏草地的沙沙聲,——鹿群已經跑走了。前后不過幾秒鐘,我的感覺象在夢中一樣。
第二天一早,我們去問看山的老大爺,他說:“這兒的確有野鹿,它們白天在山上,晚上下山喝水和覓食。因為很少有游客發現,所以它們才能無憂無慮地生活。你們的眼力可真好!”我們決定保守這個秘密,不讓別人打擾這鹿的天堂,我們自己也不再去打擾它們,只是在傍晚在鹿群出沒的草地放一些嫩樹枝和干菜條,每次鹿們都吃得干干凈凈。我覺得我們和野鹿成了不見面的好朋友。現在我已經回北京了,可我還不時想起我的野鹿朋友們。
我發現了野鹿——自由的野鹿——精靈一般的野鹿。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2
在生活中,總會有一些意外的發現。你碰到過嗎?有那么一天,我就在街上發現了壁虎捕食。
那是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和媽媽在街上走著走著,忽然,我有所發現似的回頭一看,咦,這家商店的玻璃櫥窗上好像有什么“怪物”粘在上面。我拉住媽媽,走近一看,原來那是一只壁虎和一只蒼蠅。我們停下腳步,在櫥窗旁邊輕輕地蹲下,觀察起來。那只壁虎的四只腳正穩穩地吸在玻璃上,雙眼緊盯著前面的蒼蠅。呀!原來,這只壁虎正準備要捕食蒼蠅!我望了一眼那只大難臨頭的蒼蠅,它還在用兩只腳在頭上搓來搓去,一點也沒發現背后正有一只壁虎在虎視眈眈的盯著自己。壁虎走向了那只蒼蠅,它走得那么輕,就連平日機警的蒼蠅也毫無察覺。在光滑的櫥窗上,壁虎每走一步都又穩又輕。眼看,壁虎走得越來越近了,只要再向前一步,就能來到蒼蠅的身后了。這時,壁虎停止了向前爬行,長舌頭朝蒼蠅一伸,一卷。嘩,就在壁虎收回舌頭那一刻,那只倒霉的大蒼蠅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眨眼間,壁虎就把那只剛才還在玻璃上搖頭晃腦的大蒼蠅吃掉了!
我真是又驚又喜,既為壁虎捕食的驚人速度而感到驚訝,也為自己能在街上意外地發現這樣的一幕而高興。原來,生活中只要留心觀察,處處都可能有新的發現。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3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快樂的,在童年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現。在我快樂的童年里,也有許多發現,盡管不是驚天動地,但是我依然感到十分興奮,畢竟我自己發現的嘛!其中有這么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
童年的我是那么幼稚,那么滑稽,有一天我正和小伙伴們正玩捉迷藏,我躲在了一個角落里,我東看看西看看,居然看見一只螳螂正在吃另一只螳螂,我很害怕又很吃驚,就連忙叫來小伙伴們,小伙伴們看了也十分驚訝,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螳螂實在太無能找不到食物而把自己的同類吃了?還是……我和小伙伴們帶著一大串問題去問爸爸,事情經過是這樣的,母螳螂生完孩子身體很虛弱,公螳螂就會把自己給母螳螂吃了,讓母螳螂增加一些力量。
聽了爸爸這一講解,我終于明白了螳螂為何吃螳螂的問題。
可是這還讓我萬分驚訝,不會吧!就算這樣,公螳螂也不需要讓自己的生命奉獻出去吧?爸爸說道:“這就是愛啊!就像我對你一樣。”我聽了也贊許的點點頭。
童年的一次發現,使我至今都沒忘記,現在想想,頭腦中還是會不停浮現出一些奇怪的問題。也許,自然規律就是這樣的吧!有時也有許多奇怪的發現,比如:蜘蛛也會自相殘殺,蜻蜓也是一樣。
一次次地發現出現出一堆堆的問題,也許我還有一些部分不懂,等以后長大了我就會一件件的明白,發現,探索……
這件事告訴我,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想,今后,我會一直用感恩的心,用敏銳的眼睛,去發現我們身邊的美麗的風景。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4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等著我們去發現,只要我們向《兩小兒辯日》中兩個辨日的小孩,和《童年的發現》中的奧多羅夫學習他們那種善于觀察的良好品質。
就有一次,爸爸媽媽回老家燒香拜佛,讓我中午自己回家吃飯,媽媽說肉粥放在冰箱里,要吃就把它放在微波爐里,溫一下再吃。放學回來的我,餓極了,大步流星地走向冰箱 ,拿出我美味的午餐。我像往常那樣把它放在微波爐里微波兩分鐘。還沒到一分鐘,微波爐里傳來了“噗嗤”一聲,正在寫作業的我深感大事不妙 。于是我便急急忙忙地跑向“案發現場”,一探究竟。我猜想,估計是微波爐里的搪瓷碗破了。別說我的猜想可真靈驗,哎呀!這下我可慘了,爸爸媽媽回來,我肯地被罵得狗血淋頭。我看了一下,幸好微波爐沒有壞,如果真的壞了的話,那就要棍棒伺候了。我將烏煙瘴氣的微波爐清掃得煥然一新,肯定看不出一丁點破綻,只可惜了我那漂亮的搪瓷碗和美味的午餐,唉!搪瓷碗應該也是陶瓷,為什么放進微波爐微波里就破了呢?我查了一下資料,原來凡是附有金屬的東西都不可以放進微波爐里,否則就會產生這樣的慘劇,恰好搪瓷碗就附有金屬花邊。
從這次搪瓷事件中我吸取了教訓,我用美味的午飯換來教訓,又用教訓換來了一句至理名言———————“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才能有物外之趣。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5
生活是一部字典,但卻沒有文字。生活需要我們自己去發現。我發現,幾個普通的標點符號可以詮釋生活這部難懂的字典。
“?”代表求知欲。從初識1、2、3、4到高等數學;從抬頭看天空到探究神秘的宇宙;從咿呀學語到熟練地運用文言文……知識是充實頭腦的寶藏,更是凈化心靈的圣水。因為有了知識,所以有了自由、平等、博愛;因為有了知識,生活中才充滿了和諧。求知欲是人成長的推動劑,只有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才能面臨生活的挑戰。
一個“!”,代表著勝利的喜悅,失敗的悲傷,奮斗的樂趣,遭遇挫折的堅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愛國志士的感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執著人的感嘆。“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是流浪者的感嘆。“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來回。”是對命運的感嘆。“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是對友誼的感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對母愛的感嘆。”“!”飽含著人最樸實,最真誠的情感。生活中有著太多的感慨,感慨人情事故的多變,感慨道路漫長,感慨歲月不饒人,也感慨揮斥方遒。正因為有了諸多感慨,生活才會變得豐富多彩。
“……”是希望,遐想。它代表著平靜,祥和。少年時奮斗的火焰;青春時努力的光點;一切的名利,權勢;都會像波浪一樣從人生的大海中遠去。人在蒼老的時候,需要的是一個好的心態,用一個好的心態去面對生命,面對生活,必定是其樂無窮。
人的一生應該有一個圓滿的結局。是轟轟烈烈,平平淡淡,還是凄凄慘慘?所有人恐怕都希望是轟轟烈烈,可大多數是平平淡淡,甚至凄凄慘慘。那些轟轟烈烈的人,比平凡的人要付出許多倍的努力,許多倍的艱辛。為了讓人生能夠畫上一個完美的“。”,我們必須加油!
生活這部字典代表著人的一生,準則只有一條: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有這樣,生活才算美好。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6
五年級的時候,我養了一窩蠶,在飼養過程中,我發現了蠶的習性。
蠶是由蠶卵孵化出來的,在春天晴空萬里的溫暖的氣候下,蠶寶寶很快就破卵而出了。蠶出生之后,我立即把爬滿小蠶的盒子里蓋上一片大桑葉。我細細觀察小蠶,它們身體黑乎乎的,只有2-3㎜,最長也只有4-5㎜,小蠶的食量不大,不能浪費桑葉。
因為我以前只見過白色的蠶,或是身上有黑線的蠶,從未見過全身黑黑的蠶,所以我上網查閱資料。我把知識記到本子上:“這是蠶的剛出生狀態,因為全身黑色,螞蟻般大小,所以稱為蟻蠶,蟻蠶長到1㎝時,會顯出白色的膚色。
過了幾天,我又去看蠶,它們已長到時1-3㎝了,身體逐漸變粗、變長、變白,也可以輕易看到棕色的頭,而且食量也大得驚人,幾乎在不停地吃。咦?這邊怎么有一張黃黃的,干巴巴的東西,我再次上網查,知道了這個東西是蠶蛻下的皮,蠶一生靠蛻皮長大,每蛻下一次皮,這會長大一點。
在不停地喂桑葉中,蠶不停地長大,最后終于結了繭,在繭中,有個很粗,很短的東西,媽媽告訴我那是蛹,是蠶的第二狀態,蛹過后便是蛾子,可當蛾子出來以后,卻不會飛,不會飛,怎么還有一個成語叫“飛蛾撲火”呢?我翻了《百科》,明白了那是蠶蛾,是不會飛的,不是那種棕色的蛾子。
在養蠶中,我明白了許多蠶的知識,也悟出了一個道理:實踐出真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7
一天,天氣炎熱,我一個人閑在家里很無聊。突然,一首《蝸牛與黃鸝鳥》的歌聲傳入我的耳朵里,歌曲中黃鸝鳥與蝸牛有趣的對話,引得我一時心血來潮,我便急忙跑到院子里去找蝸牛。開始,我搜尋了幾個地方,都沒有發現蝸牛的影子。后來,我來到墻角邊,慢慢地尋找,果然不出我所料,一只只大大小小的蝸牛全都潛伏在那里,有的在休息,有的在爬行。我鼓起勇氣捉了其中一只蝸牛。
回到屋里,我開始對蝸牛的外貌特征仔細地觀察起來。蝸牛身上的貝殼,呈陀螺形。一雙小咪咪的眼睛高高地懸掛在觸角上。為了更好地觀察蝸牛,我又把它放在玻璃柜上。通過觀察我發現蝸牛的觸角中間偏下一點兒的地方有一個小洞,這就是它的嘴巴,相當小,大概與針尖差不多。嘴巴里面有一條鋸齒狀的舌頭,科學家們把它稱之為“齒舌”。
蝸牛行走的方式與鼻涕蟲一樣,腹面有長而扁平的足,借肌肉收縮而前進。它每前進一點,就會在玻璃上留下分泌粘液,干后閃閃發亮,宛如一條“絲綢之路”。我想:這可能是蝸牛排泄的一種有助于爬行的物質吧!這條白色的線條就是這些液體干后留下的印跡。我做一個有趣的觀察實驗,測定蝸牛爬行速度:把一只蝸牛放在干燥地面,它每分鐘移動9—13厘米;放在遮陰地面時速度減慢,每分鐘移動6—8厘米;放在潮濕地面時速度加快,每分鐘滑行25—30厘米。
此時,蝸牛已經為我“服務”了一下午,我該犒勞它了。我找來一些白菜、樹葉、饅頭扔在它的旁邊,接著又捉來了幾只小蝸牛,讓它們挑選著吃。結果,發現它們都爬向白菜,我這時才知道蝸牛是害蟲。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8
每個人都可能發現某種事物的某些奧秘,在發現的過程中也會有許多經歷。當然,連我這個不愛發現的人也會發現些事物的奧秘。如果不信,請你仔仔細細的來聽一聽。
那是在一個炎熱而又涼爽的夏天的某一日,我一放學便急忙跑回家,把我的零食面包給我的`“好朋友們”品嘗品嘗。正當我要往魚缸里扔面包時,爸爸神不知鬼不覺的出現在眼前,他對我說:“兒子,不能給金魚喂食物,不然它會死的。”我疑惑不解地問爸爸:“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好東西分享給金魚吃呢?”爸爸又對我說:“那你自己去觀察吧。”我絞盡腦汁的想,心中生了一個念頭,既然爸爸說我這樣做是錯的,但是我又不能把其他的金魚害死,那我就試試我的方法,把他們另外放到一個魚缸里去看看吧,看看到底是我對還是爸爸對?我把兩條金魚放進另一個魚缸里,裝了些水,然后把面包扔進水里。兩條魚兒看見食物后,爭先恐后的游了過來,三下五除二就解決掉了那些面包,看著他們滿足的樣子,我心里可高興啦。我在旁邊等待著,看著魚缸里的金魚有什么反應,只見他們正在嬉戲玩耍,看著他們玩的不亦樂乎的樣子,我的心早就飛到了外面。
于是,我也跑出去玩一會。當我滿頭大汗回來的時候,我看到了慘不忍睹的場面:金魚“壯烈犧牲”了,他們翻著肚子,在那里一動不動。看著他們的尸體,我心里難過極了,真的是面包,害死了他們嗎?面包那么好吃,怎么會讓他們一下就死了呢?我開始像偵探柯南一樣去尋找答案。于是我靈機一動,到電腦上去尋求答案。我看啊看,查啊查,終于找到了答案。網絡信息量大,幫我解決了這個難題。原來不是面包害死了金魚,而是面包里有很多油,油的密度和水不同,這些油漂在水上,而魚在水里游,油把空氣隔絕掉,金魚在水里就不能呼吸!
通過這次的發現,讓我覺得大千世界真是奧妙無窮無盡!我以后一定要認真學習,多加觀察,努力掌握科學知識,不斷去探索更多的發現。同學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你們也有許多的發現吧!那就快來和我一起分享吧!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9
知識是珍寶,而實踐才是獲取它的鑰匙。人找到生活的意義才是幸福。
一次,我們上語文課。老師讓我們同學做習題,并讓一些同學上去做看拼音組詞。同學們都爭先恐后地舉手去做,由于詞語太多了,老師讓我們檢查一下,讀了一遍就講下一題。這時我發現黑板上的一個詞語好像寫錯了,“飄拂”我們一般這樣寫,可黑板上寫得卻是“漂拂 ”這讓我很疑惑,我想舉手提出卻又不敢確認到底對不對。我馬上想到字典一查,真的錯了,沒有“漂拂”只有“漂浮”。我想舉手糾正,可我又猶豫了,我一舉就會有異樣的目光看著我,害得我心蹦蹦直跳。后來我提出后,老師聽了,點了點頭說:“對,施琦芳同學說得對,‘飄拂’是風字旁,而不是三點水的漂,或者是‘漂浮’也可以。同學寫錯了要敢于提出錯誤,發現錯誤,這就是學習。”我聽了,心里可高興了。這既使我長知識,又使我受老師表揚,真是一舉兩得。
如果我當時不舉手糾正錯誤,別人也沒發現,拿這個錯誤就會陪著我們。別人下次也這樣,教另外一個人,一直傳下去,沒人發現就會平時不用心,用時發了昏。我們找到生活的意義才是幸福的。知識來自學習的積累,否則將一無所獲。
俗話說得好:“生活的真諦是需要用心去發現,去尋查,去探索的,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有意義,才會幸福美好。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10
在沒有播灑的角落,擺著一盆君子蘭,它令我那么熟悉。卻又讓我感到有些陌生。一絲涼意涌上心頭,君子蘭的最后一片葉子落了。我嘆息著,又忽然感悟到花也是有選擇權的。
我家有一盆子君子蘭,在母親的細心呵護下,葉子碧綠,葉間藏著朵朵白色小花,好像一個個玲瓏的小精靈!午后的陽光柔柔地灑在君子蘭的枝葉上,好象牙把天地之精華全都聚集在了這小小的生靈上。我總喜歡在這個時刻,捧著一本書,端著一個小板凳,坐在君子蘭的旁邊看書是。書間不僅有油墨的香味,還摻和了花的芳香,這樣的時刻怎么不令人陶醉?
一天,小姨有事我這家,臨走時,她無意中發現擺在陽臺上的君子蘭,在陽光的照耀下,那君子蘭開得旺盛,她頓時心生喜愛,就央求我,母親把君子蘭送給她。我的小姨是個極其懶的人,但她又極愛養花,所以她養的花多是活不了多久便因侍弄疏忽而枯死。這次,她又看上了我家的君子蘭在,我的母親雖有不情愿,但念姐妹情,便慷慨地說:“拿去吧,拿去吧”,我默默望著小姨離去的背影,望著那盆君子蘭離我越來越遠……
那盆君子蘭從此就消失在我的眼前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在一次聚會中,我在小姨家發現了一盆幾近死亡的植物,它就像一個冥冥這中的老人,正靜靜地等待生命的終止。突然,我驚叫了起來,它不就是我家那盆君子蘭嗎!我的君子蘭啊!你到底經受了多少痛苦?你能告訴我嗎?它不說話,只是低著頭,低著頭,直到那枝斷了,最后一片葉落了。
這盆君子蘭靜悄悄地擺放在沒有陽光的角落里,無人問津,就像一個久置的垃圾。泥土干硬,花盆沾滿了灰塵。這是令我那么熟悉卻又有些陌生的君子蘭啊!
小姨正和母親談論她剛買的一盆花,我不知道那盆花的名字,那花確實比君子蘭更好看。但我相想,如果不精心侍弄,總有一天也會象這盆君子蘭一樣,變得沒有生機……
那一刻,我突然悟到,我們人類有選擇的權利,選擇自己喜愛的事物和生活方式。那么花呢?它也應有選擇權利,選擇陽光、雨露和養分,但是常被告人類剝奪了,它失去的是生命,而我們僅僅是丟了一盆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