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高效實用教案小班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幼兒園高效實用教案小班篇一
1、欣賞故事,感知刺猬的特征以及秋天的特征和秋天的水果。
2、通過添畫水果的方式,嘗試用故事中的句型仿編部分情節,大膽地繼續編故事。
3、樂意大膽在集體面前講述,并注意傾聽同伴的講述。
活動準備:
1、認識蘋果、梨子等水果。
2、幼兒用書一冊,實物投影儀一臺。
3、黑板一塊,彩色粉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音樂活動《蘋果》,引出主題。
師生隨音樂表演《蘋果》。
啟發幼兒仿編歌曲,例如:《桔子》、《香蕉》等。
二、采用邊看圖斌提問的方式,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秋天到了,地上有什么?故事里有誰?刺猬是什么樣子的?
重點講述水果的名稱,認識櫻桃。
提問:刺猬是什么樣子的?刺猬媽媽身上有哪些水果?
教師在黑板上畫刺猬,并根據幼兒的講述在刺猬身上添畫水果。
提問:小刺猬在家門口看見會走路的水果樹是誰?
四、啟發幼兒用“刺猬媽媽走過__樹,一只__正好掉在刺猬媽媽的背上”句型仿編故事情節。
鼓勵幼兒仿編故事情節,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在刺猬媽媽身上添畫水果,然后帶領幼兒講述“刺猬媽媽走過__樹,一只__正好掉在刺猬媽媽的背上”的情節。
鼓勵幼兒大膽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仿編的句子,同時提醒幼兒認真傾聽同伴講述,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幼兒園高效實用教案小班篇二
1、了解自己的小手有很多的作用
2、清楚的分辨自己的五個手指以及它們的名字
3、萌發愛護自己小手的意識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1、經驗準備,手指游戲紅紅和黃黃
2、在手指上畫出簡單的人物,在手上畫出動物的造型
1、導入,以手指游戲紅紅和黃黃為引子,引出活動主題。
2、教師以自己的手為范例,向幼兒介紹各個手指的名稱,幫助幼兒認識小手。
3、游戲鞏固,教師請幼兒捏緊自己的小手,教師說到哪個手指,請幼兒深處相應的手指。這個環節在了解幼兒掌握情況的同時,又能進一步進行鞏固練習。
4、談話活動,讓幼兒說說我的小手能做什么,先是讓幼兒之間進行討論,再讓幼兒跟教師說一說。
5、我們的小手能做什么,并舉出一個有趣的例子用手做出大象兔子的造型為下次活動做準備。
6、教師總結指出我們的小手很能干,但同時也是很容易受傷的,我們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好好保護我們的小手。
開展關于手的美術課,手指畫、手掌畫、手上動物造型。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手,是人或其他靈長類動物臂前端的一部分。由五只手指及手掌組成,主要是用來抓和握住東西,兩個手相互對稱,互為鏡像。手除了天生有殘缺或有增生,一般人有左手和右手各一,每只手有五只手指,包括有三節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又名尾指),以及只有兩節的拇指,但亦有可能出生時已長有第六指。五指之尖有指甲,而且各有長短,并長于在手掌之端。
幼兒園高效實用教案小班篇三
1、學習畫大象和長頸鹿的體形和簡單動態。
2、發揮自己想象,用繪畫表現大象和長頸鹿摘果子比賽的故事情節。
1、 猜謎語:導入活動,激起興趣
2、 講解示范,畫大象和長頸鹿的基本特征和簡單動態。
重點演示大象長鼻子及嘴巴、小眼睛、扇形大耳朵,四根柱子似的腿和細長的尾巴。長頸鹿的細長的腿,伸長的脖子和昂起的`頭的動態。
3、 出示圖片幼兒自由觀察、欣賞
4、 幼兒自由繪畫,
教師輔導。
5、 講評、觀賞作品
(1) 讓幼兒分組講述自己所畫的故事情節。
(2) 展示幼兒作品,請大家互相觀賞并說說自己最喜愛的畫,請小朋友推選出小作者來講述他們自己編的畫的故事內容。
幼兒園高效實用教案小班篇四
1.借助圖片發現蝴蝶翅膀大小、顏色、花紋都是對稱的,理解對稱的含義。
2.通過拼擺的方法表現蝴蝶對稱的翅膀和花紋。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套油畫棒。
2.若干單個圖案的圖片以及形狀圖片(偶數量),音樂磁帶及錄音機。
3.幼兒用書:《漂亮的蝴蝶》。
4.蝴蝶的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欣賞幼兒用書中的蝴蝶圖片,發現蝴蝶翅膀的秘密——對稱。
1.教師指導幼兒翻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觀察各種蝴蝶的圖案和線條。
你看到了哪些形狀的翅膀?有哪些顏色?你還看到了什么圖案和線條?
2.教師引導幼兒細致地觀察一只蝴蝶,發現對稱的秘密。
教師:你們有沒有發現蝴蝶的秘密?他們什么地方是一樣的?
(二)教師和幼兒共同探索用各種形狀以及對稱圖案來表現蝴蝶。
出示形狀圖片,引導幼兒操作形狀圖片探索各種對稱方法。
讓幼兒操作單個圖案圖片,進一步探索運用對稱的方法和對比色(或漸進色)來裝飾蝴蝶。
(三)幼兒在幼兒用書上自由作畫,教師播放“化蝶”音樂。
教師指導以對稱為重點,在此基礎上對不同水平的幼兒各有所側重,比如在造型和色彩上。
(四)展示和分享幼兒作品。
教師:找一找,哪只蝴蝶最漂亮?為什么?哪一幅是你最喜歡的?
幼兒園高效實用教案小班篇五
本活動源自主題活動“小兔乖乖”,隨著主題的開展,我們班幼兒對于小兔乖乖的故事非常喜歡也非常熟悉,在語言方面他們也能熟悉故事中的對話與人物,因此,我思考:能不能將小班的數活動結合一定的情境展開?翻閱小班《學習活動》第44頁的“敲門聲”這一教案,研讀《指南》對于幼兒的數學活動提出的明確目標:“感知和理解數、量及數量關系”,我感覺,可以根據我們班幼兒對數概念的把握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因此,在目標1上,我把數的認識定位在了“4以內”,整個環節也都是貫穿在故事的情境中開展。
1、在故事情境中嘗試4以內的聽覺數數。
2、體驗扮演角色玩游戲的快樂,建立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1、ppt
2、小鼓、小棒
3、1—4的數點卡:
一、情境導入,引起興趣(目的:回憶小兔乖乖的故事,能夠用數字一一對應介紹小兔)
ppt1:
1、它們是誰啊?兔媽媽有幾個乖乖?叫什么名字?
2、小結:一個兔媽媽和三個小兔乖乖,一個叫紅眼睛,一個叫長耳朵,還有一個叫短尾巴。
二、看看聽聽,嘗試數數(目的:運用看、聽的感官,嘗試4以內數數)
(一)特別的`約定(聽覺數數)
2、敲了幾下門?(如果幼兒沒聽清,可以再聽一遍)
3、一起數一數,到底是幾下?(出示四個圓點的數點卡)
小結:兔媽媽回來會敲4下門,如果敲的不對,就……(逐漸慢慢引導幼兒說出游戲規則)
(二)小兔玩游戲(看看數數)
過渡語:兔媽媽出發了,看看三個小兔乖乖在家做什么呢?(放動畫)
重點提問:
(1)小兔乖乖們在家做什么呢?
(2)小兔乖乖們在家里做游戲啦,短尾巴小兔玩翻跟頭的游戲,我們一起數數她翻了幾個跟頭?1個跟頭(根據幼兒說出的數字作記錄)
(3)紅眼睛玩轉圈圈的游戲,一共轉了幾圈?轉了2圈(根據幼兒說出的數字作記錄)
(4)長耳朵玩跳一跳的游戲,一共跳了幾下?跳了3下(根據幼兒說出的數字作記錄)
(三)媽媽回來了,回憶敲門次數。(鞏固聽覺數數)過渡語:噓,聽,好像有人在敲門噢。
(1)是不是媽媽呢?媽媽說會敲幾下門?
(2)播放聲音,幼兒判斷是不是與兔媽媽約定的敲門聲次數一樣。
4、兔媽媽回來了,按約定的敲門次數敲門,小兔把門打開。
三、游戲“敲門”,鞏固數數(目的:通過角色扮演游戲,鞏固數數)
1、一起共同確定兔媽媽敲門的次數。出示數字2的數點卡:現在我是兔媽媽,這次我們約定敲……下門,如果我敲對了,兔寶寶給我開門哦!(游戲)
2、請2到3名幼兒扮演兔媽媽,其他幼兒扮作小兔,教師給兔媽媽出示不同的點數卡,兔媽媽按點子數敲擊小鼓。與事先商量的敲門次數相同時,小兔立即開門!現在誰來做兔媽媽呢?(請一名幼兒做兔媽媽),教師出示數點卡,這次敲幾下門?(根據時間請2—3名幼兒做兔媽媽來敲擊小鼓玩游戲)
1、如果敲對了,說:媽媽回來了,我就把門開!
2、如果敲錯了,說:你不是我們的媽媽,不開不開就不開!
結束語:我的小兔乖乖們,真聰明,會保護自己了!兔媽媽要獎勵你們,等會帶你們下去玩哦!
玩游戲:蹲一蹲
幼兒園高效實用教案小班篇六
1、能感知身體的溫度變化。
2、能知道如何向周圍人說自己的感受。
3、培養自我保護意識。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1、一件衣服。
2、冷的圖片和熱的圖片幾張。
1、通過交流,引出話題。
如:親愛的小朋友,冬天到了,小朋友們都穿的很厚,是不是感覺很暖和了,那小朋友,我也穿了衣服,那小朋友猜一猜老師暖和嗎?我們來做個游戲猜一猜,我現在走到每個小朋友們的身邊,然后請小朋友們伸出手來摸一摸我的手,好不好?(幼兒作答:好)小朋友們,游戲結束了,小朋友們都摸了摸老師的手,那能不能告訴我你們的感覺嗎?(幼兒作答:冷,涼)小朋友們的感覺太棒了,老師是很冷,那小朋友們能不能幫幫老師,讓老師身體暖和呢?(幼兒討論作答:穿衣服)。
2、出示衣服,然后穿身上,引起幼兒的'感受。
如:好,小朋友們告訴老師穿衣服,那好,我就加件衣服,我穿好了,小朋友們認為老師還冷嗎?(幼兒作答:不冷)的確加件不怕冷的大衣是暖和了,那好,我現在不怕冷了,我要出去跑步咯。
3、教室演示在教室里來回跑步。
4、再次通過提問和小朋友們的互動,讓幼兒感受老師身體的變化。
如:親愛的小朋友們,我已經跑了幾圈,那我讓小朋友感覺一下我現在的身體是怎么樣的?依然是那個游戲,游戲結束,哎喲,小朋友們是什么感覺呢?(幼兒作答:熱了)哦,剛才老師很冷,然后穿了件衣服,之后我又跑步,我又熱了,那小朋友們,老師熱了怎么辦呢?(幼兒作答:脫衣服)
5、教師小結:哦,原來冷的時候是多穿點衣服,熱的時候就減掉衣服,小朋友們教老師的方法真好,老師現在知道解決冷熱的方法了,那還有一些小朋友不知道,你們也來幫一幫他們吧!
6、出示冷和熱的圖片,引導幼兒解決方法,并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感受。
8、引導幼兒練習表達自己的感受。
課后反思:
這個活動上下來有一個最深刻的體會是,孩子們在活動中過于興奮,也可能是因為平時活動中我對他們的一些違反教學活動紀律的行為沒有及時處理或者處理不夠深入,活動中他們常常因為自己的情緒發出聲音或者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舉動,比如趴到地上。所以活動過程中我故意提高聲音或者壓低聲音來集中他們的注意力,特別是講故事的時候。但是就算這樣的控制,也讓孩子們錯失了一部分的教學環節。
第二個不足之處是故事講完后讓幼兒按按看皮球,說說按起來怎么樣,有沒有按到故事里的兔子、輪子和喜鵲,孩子們可能是受故事影響,說摸到了,有的甚至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說出了其他東西在皮球里。在這個環節中,我用了太多時間對他們進行糾正,導致他們思維比較混亂,不知道老師到底想他們說摸到了還是沒摸到。其實在之后癟皮球和充足氣的皮球比較的時候,孩子們通過比較可以發現皮球里住的是什么,我沒有必要過分強調皮球里沒有住著兔子、輪子和喜鵲。
第三,我可以通過對一只癟皮球進行充氣,來讓孩子們觀察到皮球里住了什么,這樣更加直觀深入。癟皮球的出示也是需要孩子們想象和靠他們平時經驗總結得出皮球里住著空氣的結論的,不夠直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