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洋興嘆的故事內容(望洋興嘆寓言故事簡短大意)
這個故事出自莊子的《外篇?秋水》。故事說的是,秋天的大水按著時令到了,無數支流的水都罐進了黃河。河面十分寬廣,水霧蒸騰,不論河的兩岸,還是河癮的沙洲,隔岸望去,簡直分不清岸上的是牛還是卡馬。這時,河伯欣然陶醉起來,認為天下的美景,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了。
河伯洋洋得意順流東下,到達北海。朝東望去一片汪洋,看不見邊際,這使他頓時大吃一驚,一掃洋洋自得的神情。他眺望無邊的海神,不禁大發感慨:“俗話說的真是好,只有見識短淺的人,才認為自己高明。這說的正是我這類人啊!”
一番反思,河伯想到曾有人說過,即使孔子的見聞與學識也還是有限的,即使伯夷的高尚品德也沒有達到頂點。“那時我并不相信這樣的評價。今天我看到坦蕩無垠的海神如此浩瀚廣博,在事實面前,我才明白這話講得對。要不,我的所作所為定會被深明大義的賢者所笑話。”
聽完河伯的一番自省,河神開口了。他說:“井里的青蛙由于受到身居環境的限制,不可以同它講大海,夏天的昆蟲受到季節的局限,不可以同它說冬天,見識淺薄的人孤落寡聞,受教育有限,不會聽懂大道理。現今,你河伯走出河流兩岸,眺望大海,開闊了眼界,知道自己渺小淺薄,才能同你談談大道理。”
世界無限的,人們對世界的認識也是無止境的。知道少的人,往往以自己不知道的也少,知道多的人,才會懂得自己不知道的也多。自我滿足是知識淺薄、眼光短淺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