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誣”的成語(6個)
本文整理了誣良為盜、非愚則誣、痛誣丑詆等含“誣”的成語6個,其中“誣”開頭的成語1個,“誣”結尾的成語1個,“誣”在中間的成語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誣”開頭的成語【第1句】:誣良為盜[wū liáng wéi dào]
【解釋】誣:誣陷。良:好人。指捏造事實,陷害好人。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歸山》:“據爾所供,一無實跡,難道本衙門誣良為盜不成!”
【示例】只說劉大老爺到了常熟縣任上,不到一年就鬧了一起誣良為盜的案子。 ——清·張春帆《九尾龜》第八十四回
“誣”結尾的成語【第1句】:非愚則誣[fēi yú zé wū]
【解釋】誣:誣蔑。不是生性愚蠢的話,就是故意污蔑。
【出處】《莊子·秋水》:“蓋師是而無非,師治而無亂呼?是未明天地之理,萬物之情者也。是猶師天而無地,師陰而無陽,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語而不舍,非愚則誣也。”
“誣”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痛誣丑詆[tòng wū chǒu dǐ]
【解釋】盡情誣蔑,用很難聽的話毀謗。
【出處】清·薛福成《庸庵筆記·軼聞·〈盾鼻隨聞錄〉當毀》:“[汪堃所著《盾鼻隨聞錄》對]何氏自文安公凌漢以下,并逮其家婦孺,無不痛誣丑詆,至令人不忍觀。”
【第2句】:非圣誣法[fēi shèng wū fǎ]
【解釋】非:譏議;圣:圣人;誣:誹謗;法:法度。譏議圣人,誹謗法度。
【出處】《漢書·金日磾傳》:“非圣誣法,大亂之殃。”
【第3句】:謠諑誣謗[yáo zhuó wū bàng]
【解釋】憑空捏造事實,對人加以誣陷和毀謗。
【出處】戰國·楚·屈原《離騷》:“謠諑謂余以善淫。”
【示例】記得提倡白話那時,受了許多謠諑誣謗,而白話終于沒有跌倒的時候。 ——魯迅《華蓋集序編·古書與白話》
【第4句】:惑世誣民[huò shì wū mín]
【解釋】指蠱惑世人。
【出處】明劉若愚《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極厭憎釋教,以為惑世誣民,最宜擯絕者。”
【示例】但我自有生以來,凡所聞見,皆其惑世誣民,蠹財亂倫之事,深可厭惡。 ——《豆棚閑話·陳齋長論地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