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態”的成語大全(56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惺惺作態、丑態盡露等含“態”的成語56個,其中“態”結尾的33個,“態”在中間的23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態”結尾的成語
【第1句】:惺惺作態[xīng xīng zuò tài]
【解釋】惺惺:虛偽的樣子。故意做出一種姿態。形容虛偽不老實。
【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煙消云散》:“在周少棠有此意外的姻緣,自然喜之不勝,但就做朋友的道理來說,少不得要惺惺作態一番。”
【示例】他偏偏愛惺惺作態。
【第2句】:一貧一富,乃見交態[yī pín yī fù,nǎi jiàn jiāo tài]
【解釋】交態:人情世態。人經歷過貧窮和高中兩種地位,才能認清人情世態。
【出處】《漢書·鄭當時傳》:“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見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第3句】:高情逸態[gāo qíng yì tài]
【解釋】高情:高雅的情趣;逸態:安閑的神態。高雅的情致,安逸的儀態。
【出處】明·湯顯祖《紫釵記·謁鮑述嬌》:“姿質秾艷,一生未見;高情逸態,事事過人。”
【第4句】:故作姿態[gù zuò zī tài]
【解釋】故意作出某種樣子。指裝模作樣,并非真心誠意。
【出處】王朔《永失我愛》:“'我就喜歡你這樣。’我沖她背影嚷,'不怕說實話,就怕故作姿態。’”
【示例】故意作出某種樣子。指裝模作樣,并非真心誠意。
【第5句】:千姿萬態[qiān zī wàn tai]
【解釋】形容姿態多種多樣。同“千姿百態”。
【出處】賀敬之《桂林山水歌》:“望不盡,千姿萬態獨秀峰。”
【示例】長江三日,千姿萬態,現在已不是前天那樣大霧迷蒙,也不是昨天'巫山巫峽色蕭森’,而是:'楚地闊無邊,蒼茫萬頃連’了。 ——劉白羽《長江三日》
【第6句】:裝癡作態[zhuāng chī zuò tài]
【解釋】故意裝出呆傻的樣子
【出處】清·袁枚《新齊諧·借棺為車》:“持大斧出,劈棺,罵曰:'業已到家,何必裝癡作態。’死者大笑,掀棺而起。”
【第7句】:柔情媚態[róu qíng mèi tài]
【解釋】指柔美的情態。同“柔情綽態”。
【出處】清·李心衡《金川鎖記·陳生》:“[陳生]見一女子,年僅及笄,殆天人也……遂患心疾,輾轉昏憒中,忽憶柔情媚態,則啞然笑;又憶浮萍斷梗,何處追尋,則啜以泣。”
【第8句】:山容水態[shān róng shuǐ tài]
【解釋】山與水的姿態和面貌。比喻山水風光景色。
【出處】唐·元稹《和樂天重題別東樓》:“山容水態使君知,樓上從容萬狀移。”
【示例】山容水態依然好, 惟有綺羅云散。 ——明·張翥《摸魚兒·送春》
【第9句】:忸怩作態[niǔ ní zuò tài]
【解釋】忸怩:羞慚的樣子。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樣子。
【出處】巴金《談〈春〉》:“倘使小說不能作為我作戰的武器,我何必化那么多的功夫轉彎抹角、忸怩作態,供人欣賞來換取作家的頭銜呢?”
【示例】你不要忸怩作態好不好。
【第10句】:柔情綽態[róu qíng chuō tai]
【解釋】指柔美的情態。
【出處】三國·魏·曹植《洛神賦》:“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瑰恣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于語言。”
【第11句】:曲盡其態[qū jìn qí tài]
【解釋】曲:委婉細致。曲折委婉地充分表達其姿態。形容表達技巧非常高明。
【出處】明·陶宗儀《輟耕錄·敘畫》:“畫之為用大矣,盈天地間者萬物,悉皆含豪運思,曲盡其態。”
【第12句】:人情世態[rén qíng shì tai]
【解釋】人世間的情態。多指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情分。
【出處】明·陳所聞《新水令·填歸去來詞》套曲:“俺與那人情世態既相違,披襟散發最相宜。”明·洪應明《菜根譚·閑適》:“人情世態,倏忽萬端,不宜認得太真。”
【示例】小說的許多章節便刻畫出生動的人情世態。 ——楊朔《〈六十年的變遷〉書后》
【第13句】:兒女之態[ér nǔ zhī tài]
【解釋】兒女間表現的情態。常指纏綿悱惻,戀戀不舍等。
【出處】唐·韓愈《北極一首贈李觀》:“無為兒女態,憔悴悲賤貧。”
【第14句】:扭捏作態[niǔ niē zuò tài]
【解釋】具有嬌揉造作或夸張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示例】我不喜歡你扭捏作態。
【第15句】:千嬌萬態[qiān jiāo wàn tài]
【解釋】嬌:嫵媚可愛。形容女性容貌極其美好。
【出處】唐·徐凝《牡丹》詩:“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第16句】:矜情作態[jīn qíng zuò tài]
【解釋】作態:故意作出一種姿態。故意做作。
【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第九卷:“此子矜情作態,局面太小。”
【第17句】:楚楚作態[chǔ chǔ zuò tài]
【解釋】猶言矯揉造作。
【出處】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一:“凡人學詞,功候有淺深,即淺亦非疵……楚楚作態,乃是大疵,最宜切忌。”
【第18句】:鸞姿鳳態[luán zī fèng tài]
【解釋】比喻神仙的儀態。
【出處】《云笈七簽》卷五:“弟子十八人,并皆殊秀,然鸞姿鳳態,眇映云松者,有韋法昭、司馬子微、郭崇真。”
【第19句】:一反常態[yī fǎn cháng tài]
【解釋】完全改變了平時的態度。
【出處】郭澄清《大刀記》第十六章:“可是而今,他卻一反常態,神采飛揚地高談闊論起來。”
【示例】他平時總是有說有笑,今天卻一反常態,默不作聲。
【第20句】:千形萬態[qiān xíng wàn tài]
【解釋】形:形狀。多種多樣的形狀。
【出處】梁啟超《慧觀》:“各自占一世界,而各自謂世界之大,已盡于是,此外千形萬態,非所見也。”
【第21句】:千嬌百態[qiān jiāo bǎi tài]
【解釋】嬌:嫵媚可愛。形容女性容貌極其美好
【出處】南朝·陳·徐陵《徐孝穆集·雜曲》:“綠黛紅顏兩相發,千嬌百態情無歇。”
【示例】你不要被她的千嬌百態所迷惑
【第22句】:柳腰花態[liǔ yāo huā tài]
【解釋】形容女子婀娜嬌美的體態。
【出處】宋·柳永《法曲獻仙音》詞:“饒心性,鎮厭厭多病,柳腰花態嬌無力。”
【第23句】:依然故態[yī rán gù tài]
【解釋】依然:依舊。依舊是往日的面貌或情況。多指人的思想作風沒有改變,一如既往。
【出處】宋·劉克莊《后村全集·詩話》:“且飭諸子以己為戒,然《和令狐绹相》云:'鮮有一身兼將相,更能四面占文章。’則依然故態。”
【示例】張敬堯從長沙逃到岳州后,依然故態不改,他手下的殘兵敗將霸占民房,奸淫搶劫,殺人放火,無法無天。 ——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一六六
【第24句】:千狀萬態[qiān zhuàng wàn tai]
【解釋】極言狀態之多。同“千態萬狀”。
【出處】《宣和畫譜·道釋》:“至于鷹犬馳突,云龍出沒,千狀萬態,勢若飛動。”宋·歐陽修《題薛公期畫》:“及徐而定視,則千狀萬態,筆簡而意足,是不亦為難哉。”
【示例】朝暮雨暘云煙出沒之變,千狀萬態,不可名模。 ——宋·陸九淵《與王謙仲》
【第25句】:裝腔作態[zhuāng qiāng zuò tài]
【解釋】拿腔拿調,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嚇唬人。
【出處】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四折:“教那廝越裝模,越作勢。”
【示例】發抒她的生活實感,不玩弄詞藻,也不裝腔作態。 ——葉圣陶《招魂》
【第26句】:狂奴故態[kuáng nú gù tài]
【解釋】狂奴:對狂士的親昵稱呼;故態:老樣子,老脾氣。舊稱狂士的老脾氣。
【出處】《后漢書·嚴光傳》:“霸得書,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態也。’車駕即日幸其館。”
【示例】仆老矣,三生杜牧,萬念俱空;只花月因緣,猶有狂奴故態。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九
【第27句】:千姿百態[qiān zī bǎi tài]
【解釋】形容姿態多種多樣。
【出處】蔣子龍《好景門》:“食客五花八門,論服飾千姿百態,論膚色黃白都有。”
【示例】當然,千姿百態的生活本身又為這種競賽提供了根本的條件。 ——秦牧《藝海拾貝·鮮花百態和藝術風格》
【第28句】:龍鐘老態[lóng zhōng lǎo tài]
【解釋】龍鐘:行動不靈便的樣子。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出處】唐·李端《贈謝戴》:“交結慚時輩,龍鐘似老翁。”
【第29句】:姱容修態[kuā róng xiū tài]
【解釋】姱:美好;修:長遠;態:志向。美麗的容貌,長遠的智慧。
【出處】戰國·楚·宋玉《招魂》:“姱容修態,絙洞房些。”
【示例】昔埃及女王克里倭巴士拉生于漢地節元年,為前王多祿某女,姱容修態,冠絕古今。 ——嚴復、夏曾佑《國聞報館附印說部緣起》
【第30句】:炎涼世態[yán liáng shì tài]
【解釋】炎:指親熱。涼:指冷淡。世態:人情世故。指有的人得勢時就巴結奉迎,失勢時就十分冷淡。
【出處】宋·王懋《野客叢書·炎涼世態》:“炎涼世態,自古而然。”
【示例】那三夫人是個女流之輩,只曉得炎涼世態,哪里管甚么大道理?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九卷
【第31句】:丑腔惡態[chǒu qiāng è tài]
【解釋】卑賤的聲調,丑惡的樣子。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罵筵》:“趙文華陪著嚴嵩,抹粉臉席前趨奉,丑腔惡態,演出真鳴鳳。”
【第32句】:風云變態[fēng yún biàn tài]
【解釋】變態:改變常態。風云改變常態。形容詩文變化多姿。
【出處】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形容》:“風云變態,花草精神,海之波瀾,山之嶙峋。”
【示例】先生之文,日麗春敷,風云變態。 ——清·方宗誠《桐城文錄序》
【第33句】:窮工極態[qióng gōng jí tài]
【解釋】窮:極。形容極其精致。
【出處】明·蔣一葵《長安客話·海淀》:“詩之窮工極態,于斯而至。”
“態”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丑態盡露[chǒu tài jìn lù]
【解釋】丑惡的形態徹底暴露出來。
【出處】明·唐順之《荊州文集·答茅鹿門知縣》:“而影響剿說,蓋頭竊尾,如貧人借富人之衣,莊農作大賈之飾,極力裝作做,丑態盡露。”
【第2句】:憨態可掬[hān tài kě jū]
【解釋】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頑皮嬌癡、單純幼稚的樣子充溢在外。招人喜愛。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種梨》:“鄉人饋饋,憨狀可掬,其見笑于市人,有以哉。”
【第3句】:劍態簫心[jiàn tai xiāo xīn]
【解釋】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膽識(舊小說多用來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同“劍氣簫心”。
【出處】柳亞子《自題磨劍室詩詞后》:“劍態簫心不可羈,已教終古負初期。”
【第4句】:舊態復萌[jiù tài fù méng]
【解釋】舊態:老脾氣,老樣子;復:又;萌:發生。指舊的習氣或毛病等又出現了。
【出處】明·梅鼎祚《玉合記·嗣音》:“不欺師父,韓郎遣信到此,不覺故態復萌,情緣難斷。”
【示例】只是齊國遠、李如珪兩個粗人,舊態復萌,以膂力方剛,把些人都挨倒,擠將進去,看圓情玩耍。 ——清·禇人獲《隋唐演義》第十七回
【第5句】:故態復萌[gù tài fù méng]
【解釋】故態:老脾氣,老樣子;復:又;萌:發生。指舊的習氣或毛病等又出現了。
【出處】明·梅鼎祚《玉合記·嗣音》:“不欺師父,韓郎遣信到此,不覺故態復萌,情緣難斷。”
【示例】馬阮心上好不痛快。便又故態復萌,橫征暴斂,報復冤仇,享受著這小朝廷的大臣們的最高權威。 ——鄭振鐸《毀滅》八
【第6句】:老態龍鐘[lǎo tài lóng zhōng]
【解釋】龍鐘:行動不靈便的樣子。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出處】唐·李端《贈謝戴》:“交結漸時輩,龍鐘似老翁。”
【示例】有一位老態龍鐘的工兵營營長吳某到站臺迎接,并且報告錦州形勢混亂,火車不能開過。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六十九回
【第7句】:變態百出[biàn tài běi chū]
【解釋】形容事物形態變化之多。
【出處】《新唐書·藝文志一》:“歷代盛衰,文章與時高下。然其變態百出,不可窮極,何其多也。”
【示例】又往往登臨樓閣,壯麗閎偉;云霞草木,變態百出,類非人間所有。 ——清·戴名世《記夢》
【第8句】:儀態萬千[yí tài wàn qiān]
【解釋】儀態:姿態,容貌。形容容貌、姿態各方面都很美。
【出處】漢·張衡《同聲賦》:“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
【示例】湖上的明月和落日,湖上的濃陰和微雨,我都見過了,真是儀態萬千。 ——冰心《寄小讀者·通訊七》
【第9句】:逸態橫生[yì tài héng shēng]
【解釋】指清新美妙的姿態洋溢而出。
【出處】北周庚信《<趙國公集>序》:“柱國趙國公發言為論,下筆成章,逸態橫生,新情振起,風雨爭飛,魚龍各變。”
【示例】新情振起,逸態橫生,展育未終,感慨系之! ——清同亮工《<金陵覽古>序》
【第10句】:舞態生風[wǔ tài shēng fēng]
【解釋】跳舞的姿態像風吹那樣飄逸。比喻舞姿輕盈。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九回:“歌聲遏云,舞態生風,一進一退,光華奪目,如游天上,睹仙姬,非復人間思想所及。”
【第11句】:盡態極妍[jìn tài jí yán]
【解釋】盡:極好;態:儀態;妍:美麗。容貌姿態美麗嬌艷到極點。
【出處】唐·杜牧《阿房宮賦》:“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而望幸焉。”
【示例】這里必有繁音復節,才可盡態極妍,暢所欲發;于是長詩就可貴了。 ——朱自清《短詩與長詩》
【第12句】:丑態百出[chǒu tài bǎi chū]
【解釋】各種丑惡的樣子都表現出來了。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66回:“他們那有甚么心事!不過因明日就要放榜,得失心未免過重,以致弄的忽哭忽笑,丑態百出。”
【示例】卻有著一群荒淫無恥的,丑態百出的,傷天害理的,窮兇極惡的衣冠禽獸。 ——徐遲《狂歡之夜》
【第13句】:丑態畢露[chǒu tài bì lù]
【解釋】畢:完全。丑惡的形態徹底暴露。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一回:“賈璉亦丑態畢露。”
【示例】若行步蹣跚,丑態畢露,雖小亦奚以為。 ——清·錢泳《履園從話·裹足》
【第14句】:窮態極妍[qióng tài jí yán]
【解釋】妍:美麗。形容把各種美姿都表現出來。
【出處】唐·杜牧《阿房宮賦》:“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而望幸焉。”
【示例】又繡過一幅“停針圖”,真是窮態極妍,而且無法分辨是畫、是繡。 ——高陽《紅頂商人胡雪巖》第五章
【第15句】:故態復作[gù tài fù zuò]
【解釋】指舊的習氣或毛病等又出現了。同“故態復萌”。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八大王》:“今老將就木,潦倒不能橫飛,故態復作,我自不懈耳。”
【第16句】:百態橫生[bǎ tài héng shēng]
【解釋】各種姿態自如地呈現出來。
【出處】宋·歐陽修《跋王獻之法貼》:“淋漓揮灑,或妍或丑,百態橫生。”
【第17句】:神態自若[shén tài zì ruò]
【解釋】神態:神情;自若:如常,象原來的樣子。神情臉色毫無異樣。形容態度鎮靜。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文王曰:'嗣宗毀頓如此,君不能共憂之,何謂?且有疾而飲酒食肉,固喪禮也。’籍飲啖不輟,神色自若。”
【示例】七怪見丘處機連喝二十八碗酒,竟是面不改色,神態自若,盡皆駭然。 ——金庸《射雕英雄傳》第二回
【第18句】:世態人情[shì tài rén qíng]
【解釋】指社會風尚和為人處世之道。
【出處】元·關漢卿《四塊玉·閑適》曲:“南畝耕,東山臥,世態人情經歷多。”
【示例】我已經習慣了這兒的世態人情。
【第19句】:千態萬狀[qiān tai wàn zhuàng]
【解釋】極言狀態之多。
【出處】南朝·梁武帝《龍教寺碑》:“浮屠涌現,千態萬狀。”《宣和畫譜·山水》:“于高堂素壁放手作長松巨木,回溪斷崖,巖岫纔絕,峰巒秀起,云煙變滅晻靄之間,千態萬狀。”
【示例】人情愈偽,千態萬狀,劫運承之,圣人亦救不得。 ——明·朱國楨《涌幢小品·吳建》
【第20句】:故態復還[gù tài fù huán]
【解釋】指舊的習氣或毛病等又出現了。同“故態復萌”。
【出處】唐·劉禹錫《砥石賦》:“故態復還,寶心再起。既賦形而終用,一蒙垢焉何恥?”
【第21句】:儀態萬方[yí tài wàn fāng]
【解釋】儀態:姿態,容貌;萬方:多方面。形容容貌、姿態各方面都很美。
【出處】漢·張衡《同聲賦》:“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
【示例】忽有一女郎詣詞焚香,翩然而入,儀態萬方,容光四映。 ——清·王韜《淞濱瑣話·真吾煉師》
【第22句】:步態蹣跚[bù tài pán shān]
【解釋】走路搖擺、緩慢的姿態。
【示例】他步態蹣跚的樣子讓人發笑。
【第23句】:世態炎涼[shì tài yán liáng]
【解釋】世態:人情世故;炎:熱,親熱;涼:冷淡。指一些人在別人得勢時百般奉承,別人失勢時就十分冷淡。
【出處】宋·文天祥《指南錄·杜架閣》:“昔趨魏公子,今世霍將軍,世態炎涼甚,交情貴賤分。”
【示例】也索把世態炎涼,心中暗忖。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四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