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且”的成語(22個(gè))
本文整理了且食蛤蜊、因循茍且、茍且因循等含“且”的成語22個(gè),其中“且”開頭的成語5個(gè),“且”結(jié)尾的成語2個(gè),“且”在中間的成語15個(gè),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且”開頭的成語【第1句】:且食蛤蜊[qiě shí há lí]
【解釋】指姑且置之不問。
【出處】《南史·王弘傳》:“融殊不平,謂曰:'仆出於扶桑,入於湯谷,照耀天下,誰云不知,而卿此問?’昭略云:'不知許事,且食蛤蜊?!?/p>
【示例】一時(shí)觥籌交錯(cuò),諧笑自如,請(qǐng)君且食蛤蜊,今夕只談風(fēng)月。 ——清·曾樸《孽?;ā返诹?/p>
【第2句】:且聽下回分解[qiě tīng xià huí fēn jiě]
【解釋】分解:敘述。宋元以來章回小說結(jié)束語。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畢竟史進(jìn)與三個(gè)頭領(lǐng)怎地脫身,且聽下回分解?!?/p>
【示例】昨天又同兼士合寫了一封信給孟余他們,可做的事已做,且聽下回分解。 ——魯迅《兩地書》
【第3句】:且戰(zhàn)且走[qiě zhàn qiě zǒu]
【解釋】且:指兩件事同時(shí)并進(jìn);走:逃跑。一邊作戰(zhàn),一邊逃跑。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guó)演義》第99回:“如來日魏兵到,銳氣正盛,不可便迎,且戰(zhàn)且走?!?/p>
【示例】我教國(guó)文只為吃飯;教國(guó)文不過是且戰(zhàn)且走,騎馬找馬。 ——老舍《我怎樣寫<老張的哲學(xué)>》
【第4句】:且住為佳[qiě zhù wéi jiā]
【解釋】且:暫且;佳:好。還是暫且住在這里好。多用以勸留客人住下。
【出處】唐·顏真卿《寒食帖》:“寒食只數(shù)日間,得且住為佳耳?!?/p>
【示例】明日落花寒食,得且住為佳耳! ——宋·辛棄疾《霜天曉角·旅興》詞
【第5句】:且戰(zhàn)且退[qiě zhàn qiě tuì]
【解釋】一邊作戰(zhàn),一邊退卻。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98回:“北軍奮勇,四門殺出,我軍且戰(zhàn)且退,誘北軍四散離城?!?/p>
【示例】我們采取且戰(zhàn)且退的戰(zhàn)術(shù)。
“且”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因循茍且[yīn xún gǒu qiě]
【解釋】沿襲舊的,敷衍應(yīng)付。
【出處】宋·呂祖謙《答潘叔度》:“以此等語言自恕,則因循茍且,無一事可為矣!”
【示例】我們的文化或者只能產(chǎn)生我這樣因循茍且的家伙,而不能產(chǎn)生壯懷激烈的好漢。 ——老舍《四世同堂》
【第2句】:偷安茍且[tōu ān gǒu qiě]
【解釋】偷安:只圖眼前的安逸;茍且:得過且過。只顧眼前的安逸,不顧將來。
【出處】宋·汪應(yīng)辰《文定集·廷試策》:“承晏安太平之后,茍且偷安,昧于遠(yuǎn)圖,政令日弛,法度日隳?!?/p>
【示例】正當(dāng)示之以形勢(shì),庶幾乎激忠起懦,而三四大帥者,亦不敢懷偷安茍且之心。 ——清·畢沅《續(xù)資治通鑒》卷一百十七
“且”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茍且因循[gǒu qiě yīn xún]
【解釋】茍且:得過且過;因循:沿襲。得過且過地混日子。
【出處】《宋史·王安石傳》:“愿監(jiān)茍且因循之弊,明詔大臣,為之以漸,斯合于當(dāng)世之變?!?/p>
【示例】郭沫若《羽書集·把精神武裝起來》:“更加以清朝三百年的無理的統(tǒng)制,養(yǎng)成了一種茍且因循的習(xí)慣,毫無積極進(jìn)取的精神?!?/p>
【第2句】:窮且益堅(jiān)[qióng qiě yì jiān]
【解釋】窮:窮困;益:更加。處境越窮困,意志應(yīng)當(dāng)越堅(jiān)定。
【出處】《后漢書·馬援傳》:“丈夫?yàn)橹?,窮當(dāng)益堅(jiān),老當(dāng)益壯?!?/p>
【示例】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jiān),不墜青云之志。 ——唐·王勃《滕王閣餞別序》
【第3句】:得饒人處且饒人[dé ráo rén chù qiě ráo rén]
【解釋】指做事不要做絕,須留有余地。
【出處】《唾玉集·常談出處》:“蔡州褒信縣有道人式棋,常饒人先,其詩曰:'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示例】得饒人處且饒人,得將就的就省些事吧。 ——清·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五十九回
【第4句】:和樂且孺[hé lè qiě rú]
【解釋】孺:孩子,這里指孩子氣。隨和樂觀,孩子氣十足。
【第5句】:載歌且舞[zài gē qiě wǔ]
【解釋】邊唱歌,邊舞蹈。
【出處】《樂府詩集·北齊南郊樂歌·昭夏樂》:“飾牲舉獸,載歌且舞,既舍伊腯,致精靈府?!?/p>
【第6句】:得縮頭時(shí)且縮頭[dé suō tóu shí qiě suō tóu]
【解釋】原指烏龜能把頭縮回去就縮回去。比喻遇到問題或困難能躲讓過去就躲讓過去。
【出處】宋·釋惟白《續(xù)傳燈錄》卷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入市烏龜?!唬?意旨如何?’師曰:'得縮頭時(shí)且縮頭。’”
【示例】得縮頭時(shí)且縮頭,我們還是忍讓一下吧。
【第7句】:茍且之心[gǒu qiě zhī xīn]
【解釋】茍且:得過且過。指得過且過、只顧眼前思想。亦指想做不正當(dāng)事情的念頭。一般多指男女關(guān)系。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七十九回:“若論狄希陳的心里,見了小珍珠這個(gè)風(fēng)流俊俏的模樣……卻實(shí)在安著茍且之心?!?/p>
【示例】飾茍且之心,棄本崇教,其違于形勢(shì)遠(yuǎn)矣。 ——清·章炳麟《〈客帝〉匡謬》
【第8句】:逢人且說三分話[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
【解釋】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shí)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出處】明·馮夢(mèng)龍《警世通言》第32卷:“孫富叫家童算還了酒錢,與公子攜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示例】資產(chǎn)階級(jí)的心,自私自利,'爾虞我詐’,是不可以告人的,'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他們是心隔心。 ——謝覺哉《交心》
【第9句】:茍且行止[gǒu qiě xíng zhǐ]
【解釋】茍且:不正當(dāng)?shù)?。指不正?dāng)?shù)男袨椤?/p>
【示例】對(duì)于你們的茍且行止,我們要加以批判。
【第10句】: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wèi kě quán pāo yī piàn xīn]
【解釋】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shí)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出處】明·馮夢(mèng)龍《警世通言》第32卷:“孫富叫家童算還了酒錢,與公子攜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p>
【示例】資產(chǎn)階級(jí)的心,自私自利,'爾虞我詐’,是不可以告人的,'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他們是心隔心。 ——謝覺哉《交心》
【第11句】:茍且偷安[gǒu qiě tōu ān]
【解釋】茍且:得過且過;偷安:只圖眼前的安逸。只顧眼前的安逸,不顧將來。
【出處】宋·汪應(yīng)辰《文定集·廷試策》:“承晏安太平之后,茍且偷安,昧于遠(yuǎn)圖,政令日弛,法度日隳?!?/p>
【示例】做大員的這樣茍且偷安,做屬吏的又是那般逢迎得意。 ——清·張春帆《宦海》第二十回
【第12句】:茍且偷生[gǒu qiě tōu shēng]
【解釋】茍且:得過且過;偷生:茍且地活著。得過且過,勉強(qiáng)活著。
【出處】《荀子·榮辱》:“今夫偷生淺知之屬,曾比而不知也?!?/p>
【示例】但他知道,那種高官厚祿、那種的茍且偷生,是比死還要可怕。 ——郭沫若《屈原》第一幕
【第13句】:得過且過[dé guò qiě guò]
【解釋】且:暫且。只要能夠過得去,就這樣過下去。形容胸?zé)o大志。
【出處】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四出:“孩兒,我聽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過且過,出去做甚的?”
【示例】但是吃煙人的脾氣,總是得過且過,那一個(gè)是真心肯戒。 ——清·彭養(yǎng)鷗《黑籍冤魂》第一回
【第14句】:死且不朽[sǐ qiè bù xiǔ]
【解釋】指死而不忘恩德。
【出處】《左傳·成公三年》:“以君之靈,累臣得歸骨于晉,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
【示例】明·馮夢(mèng)龍《東周列國(guó)志》第22回:“乞念先君一脈,愿留性命,長(zhǎng)為匹夫,死且不朽!”
【第15句】:有恥且格[yǒu chǐ qiě gé]
【解釋】指人有知恥之心,則能自我檢點(diǎn)而歸于正道。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為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p>
【示例】天下有重典而不為酷者,懲一儆百,辟以止辟是也;有最輕之典而人莫敢犯者,有恥且格是也。 ——清·魏源《軍儲(chǔ)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