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陰”的成語大全(83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陰靈不散、張袂成陰、光陰荏苒,日月如梭等含“陰”的成語83個,其中“陰”開頭的27個,“陰”結尾的19個,“陰”在中間的37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陰”開頭的成語
【第1句】:陰靈不散[yīn líng bù sàn]
【解釋】舊時迷信指人死后靈魂不會散去。現多比喻壞人、壞事雖已清除,但不良的影響還在起作用。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五十九回:“想是他的陰靈不散,你們到前廳燒張紙兒。”
【第2句】:陰陽之變[yīn yáng zhī biàn]
【解釋】早晚和季節的變化。
【出處】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察今》:“審堂下之陰,而知……陰陽之變。”
【第3句】:陰錯陽亂[yīn cuò yáng luàn]
【解釋】使陰與陽相互錯亂。比喻顛倒黑白,人倫混亂,道德失常。
【出處】良·蘇安恒《為魏元忠疏》:“明王有含天下之量,有濟天下之心,能進天下之善,除天下之惡。若為君王而不行此四者,則當神冤鬼怒,陰錯陽亂,欲使國家榮泰,其可得乎!”
【第4句】:陰陽兩面[yīn yáng liǎnyīn yáng yì wèig miàn]
【解釋】當面一套背后另一套,耍兩面手法。
【示例】請不要跟我玩陰陽兩面。
【第5句】:陰慘陽舒[yīn cǎn yáng shū]
【解釋】古以秋冬為陰,春夏為陽,秋冬憂戚,春夏舒快。指四時的變化
【出處】東漢·張衡《西京賦》:“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
【第6句】:陰魂不散[yīn hún bù sàn]
【解釋】比喻壞人、壞事雖已清除,但不良的影響還在起作用。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五十九回:“想是他的陰靈不散,你們到前廳燒張紙兒。”
【示例】八股文至今還陰魂不散。
【第7句】:陰曹地府[yīn cáo dì fǔ]
【解釋】迷信說法,人死后所在的地方。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我到咱家,不能發送爺爺入土,不能伺候奶奶,倒叫我奶奶伺候我,且了自己爹娘。這個不孝,就是陰曹地府下,也自心不安。”
【示例】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八回:“我不懂陰曹地府為什么要用這么重的刑法,以陛下之權力,難道就不能改輕了嗎?”
【第8句】:陰陽慘舒[yīn yáng cǎn shū]
【解釋】古以秋冬為陰,春夏為陽。意為秋冬憂戚,春夏舒快。指四時的變化。
【出處】語出漢·張衡《西京賦》:“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物色》:“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
【示例】視陰陽慘舒之節,取震虩澤濡之象。知天而不泥于神怪,知人而不遺于委瑣。 ——唐·劉禹錫《答饒州元使君書》
【第9句】:陰凝冰堅[yīn níng bīng jiān]
【解釋】陰氣始凝結而為霜,漸積聚乃成堅冰。比喻小人漸漸得勢,地位漸趨穩固。
【出處】《周易·坤》:“履霜堅冰,陰始凝也。”
【示例】陰凝冰堅,極于似道。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考史五》
【第10句】:陰陽怪氣[yīn yáng guài qì]
【解釋】形容態度怪癖,冷言冷語,不可捉摸。
【出處】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五十六回:“為啥故歇幾個人才有點陰陽怪氣。”
【示例】他們哪一個上想順我的心?哪一個不是陰陽怪氣。 ——曹禺《北京人》第二幕
【第11句】:陰錯陽差[yīn cuò yáng chā]
【解釋】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錯。
【出處】明·王逵《蠡海集·歷數》:“陰錯陽差,有十二月,蓋六十甲子分為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甲午為陽辰,故有陰錯;己卯、己酉為陰辰,故有陽差也。”
【示例】他們陰錯陽差地把多年渴望見面的機會失掉了。
【第12句】:陰凝堅冰[yīn níng jiān bīng]
【解釋】陰氣始凝結而為霜,漸積聚乃成堅冰。比喻小人漸漸得勢,地位漸趨穩固。
【出處】《易·坤》:“履霜堅冰,陰始凝也。”
【第13句】:陰陽交錯[yīn yáng jiāo cuò]
【解釋】指把陰和陽搞差了。后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錯。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五回:“聞太師這一回陰陽交錯,一時失計。”
【第14句】:陰服微行[yīn fú wēi xíng]
【解釋】微行:帝王、官吏隱藏自己身份改裝出行。舊指帝王或官吏穿便裝,隱瞞自己的身份進行民訪。
【第15句】:陰霾密布[yīn mái mì bù]
【解釋】濃厚的云層或空氣中的大量的煙塵遮蔽天日。比喻形勢險惡。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六回:“將近一鼓時分,聽半空風響,陰云密布,黑霧迷空,把一輪明月遮掩。”
【第16句】:陰疑陽戰[yīn yí yáng zhàn]
【解釋】比喻侵略者氣焰囂張,逼使被侵略者奮起自衛。
【出處】《周易·坤》:“陰疑于陽必戰。”
【示例】城上旌旗城下盟,怒潮已作落潮聲。陰疑陽戰玄黃血,電挾雷攻水火并。 ——清·魏源《寰海》詩
【第17句】:陰差陽錯[yīn chā yáng cuò]
【解釋】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錯。
【出處】明·王逵《蠡海集·歷數》:“陰錯陽差,有十二月,蓋六十甲子分為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甲午為陽辰,故有陰錯;己卯、己酉為陰辰,故有陽差也。”
【示例】他們陰差陽錯地把多年渴望見面的機會失掉了。
【第18句】:陰險歹毒[yīn xiǎn dǎi dú]
【解釋】指人心黑手辣。
【示例】他比豺狼還陰險歹毒。
【第19句】:陰謀詭計[yīn móu guǐ jì]
【解釋】詭:欺詐,奸滑。指暗地里策劃壞的害人的壞主意。
【出處】《史記·陳丞相世家》:“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宋史·余深傳》:“深陷附蔡京,結為死黨,京奸謀詭計得助者多深為首。”
【示例】黨處于敵人和同盟者的陰謀詭計的包圍中,但是沒有警覺性。 ——毛澤東《〈共產黨人〉發刊詞》
【第20句】:陰云密布[yīn yún mì bù]
【解釋】濃厚的云層或空氣中的大量的煙塵遮蔽天日。比喻形勢險惡。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六回:“將近一鼓時分,聽半空風響,陰云密布,黑霧迷空,把一輪明月遮掩。”
【示例】在淞滬會戰激烈進行之際,中國北方也是陰云密布,戰火熊熊。 ——馬輅《國共和談演義》第十六回
【第21句】:陰謀不軌[yīn móu bù guǐ]
【解釋】軌:法度;不軌:不遵守法度。指暗中謀劃叛亂。
【出處】漢·陳球《答袁術書》:“而陰謀不軌,以身試禍,豈不痛哉。”
【第22句】:陰山背后[yīn shān bèi hòu]
【解釋】①迷信者稱陰間得不到超升的鬼魂所在的地方。②比喻偏僻受冷落的地方。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八十二回:“我若把真陽喪了,我就身墮輪回,打在那陰山背后,永世不得翻身了。”
【示例】苦惱俺每這陰山背后,就死在這屋里,也沒幾個人兒來瞅問。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七十六回
【第23句】:陰柔害物[yīn róu hài wù]
【解釋】陰:暗地里;柔:溫柔;害物:殘害萬物。外表上一團和氣,內心里陰險狠毒。
【出處】《舊唐書·李義府傳》:“義府貌狀溫恭,與人語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陰賊。既處權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輒加傾陷。故時人言義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謂之'李貓’。”
【示例】李義府陰柔害物,人謂之笑里藏刀;李林甫奸詭諂人,世謂之口蜜腹劍。 ——清·程允升《幼學瓊林·人事》
【第24句】:陰謀秘計[yīn móu mì jì]
【解釋】指暗地里策劃壞的害人的壞主意。
【出處】明·朱之瑜《留侯像贊》:“子房陰謀秘計必多,而獨著其躡足偶語,當由妙處不傳耳。”
【示例】若我一搖足,則中原非彼所有,所以陰謀秘計,不得不遣使也。 ——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一百二十
【第25句】:陰陽易位[yīn yáng yì wèi]
【解釋】比喻君臣互換其位或地位截然不同的人物互換其位。
【出處】戰國·楚·屈原《九章·涉江》:“陰陽易位,時不當兮。”
【第26句】:陰刻樂禍[yīn kè lè huò]
【解釋】為人陰險刻薄,看到他人有不如意的事就暗中高興。
【出處】《舊唐書·崔器傳》:“器性陰刻樂禍,殘忍寡恩,希旨奏陷賊官準律并合處死。”
【第27句】:陰雨晦冥[yīn yǔ huì míng]
【解釋】晦冥:昏暗。陰雨連綿,天昏地暗。比喻災禍連綿。
【出處】宋·無名氏《宣和遺事·前集》:“上下三千余年,興亡百千萬事,大概光風霽月之時少,陰雨晦冥之時多。”
“陰”結尾的成語
【第1句】:張袂成陰[zhāng mèi chéng yīn]
【解釋】張開袖子能遮掩天日,成為陰天。形容人多。
【出處】《晏子春秋·雜下九》:“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第2句】:一命歸陰[yī mìng guī yīn]
【出處】清·俞萬春《蕩寇志》第99回:“蘭生一銅人橫掃過去,打著穆春腰肋,一命歸陰。”
【第3句】:旗旆成陰[qí pèi chéng yīn]
【解釋】旆:旆旗。指眾多的旗幟遮住太陽。形容旗幟很多。因古時為官的人才能樹旗,故又引申為做官的人很多。
【出處】《隋書·韋世康傳》:“韋氏自居京兆,代有人物。世康昆季,馀慶所鐘,或入處禮闈,或出總方岳,硃輸接軫,旗旆成陰,在周暨隋,勛庸并茂,盛矣!”
【第4句】:惜分陰[xī fēn yīn]
【解釋】分陰:日影移動一分,指極短暫的時間。形容非常珍惜時間。
【出處】《晉書·陶侃傳》:“大禹圣者,乃惜寸陰,至于眾人,當惜分陰,豈可逸游荒醉,生無益于時,死無聞于后,是自棄也。”
【示例】夫商農之人,俱有本業;詩書之士,尤惜分陰。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賭符》
【第5句】:禹惜寸陰[yǔ xī cùn yīn]
【解釋】指禹勤于治水,愛惜光陰之事。
【出處】《晉書·陶侃傳》:“(陶侃)常語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陰,至于眾人,當惜分陰,豈可逸游荒醉,生無益于時,死無聞于后,是自棄也。’”
【示例】大禹惜寸陰,況我無才身。 ——唐·李群玉《送蕭綰之桂林》詩
【第6句】:虛擲光陰[xū zhì guāng yīn]
【解釋】虛擲:白白地扔掉。把時光白白地扔掉。形容虛度歲月
【出處】宋·無名氏《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您有這般智力,當此亂離之世,不從事弓刀間立著功名,取那富貴,怎不枉了一生?虛擲光陰,真是可惜!”
【第7句】:寸金難買寸光陰[cùn jīn nán mǎi cùn guāng yīn]
【解釋】光陰:時間。形容時間的可貴,應該十分珍惜。
【出處】《西洋記》第11回:“可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寸金使盡金還在,過去光陰哪里尋?”
【第8句】:柳影花陰[liǔ yǐng huā yīn]
【解釋】指男女幽會之處。引申為男女情愛之事。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心不存學海文林,夢不離柳影花陰,則去那竊玉偷香上用心,又不曾得甚,自從海棠開想到如今。”
【示例】休忒恁,莫沉吟,休辜負了柳影花陰。 ——元·王元鼎《柳葉兒》曲
【第9句】:魯魚陶陰[lǔ yú táo yīn]
【解釋】“魯”和“魚”、“陶”和“陰”字形相近易混。指傳抄刊印中的文字錯誤。
【出處】明·焦竑《焦氏筆乘·衛包改古文》:“'六經’本皆古文,自唐天寶三年,詔集賢學士衛包改古文,更作楷文,以便習讀,而俗書始雜之。至今則魯魚陶陰,字既差訛;聖圣體體,書復茍簡矣。”
【第10句】:半晴半陰[bàn qíng bàn yīn]
【解釋】又晴又陰,陰晴不定。形容春天至初夏季節陰晴不定的天氣。
【出處】唐·劉禹錫《洛中早春》:“漠漠復靄靄,半晴將半陰。”
【第11句】:綠葉成陰[lǜ yè chéng yīn]
【解釋】指女子出嫁生了子女。也比喻綠葉繁茂覆蓋成蔭。
【出處】宋·計有功《唐詩紀事·杜牧》:“自是尋春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示例】紅英掃地風尺曉,綠葉成陰雨洗春。 ——宋·蘇軾《寒食與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詩
【第12句】:虛度光陰[xū dù guāng yīn]
【解釋】時光白白地度過。指沒有好好地利用時間。
【出處】唐·元稹《羨醉》:“也應自有尋春日,虛度而今正少年。”
【示例】我雖然幫不上您什么忙,但是每次談一談翻譯,就覺得在這里的生活也是充實的,沒有虛度光陰……(霍達《穆斯林的葬禮》第十章)
【第13句】:反陰復陰[fǎn yīn fù yīn]
【解釋】迷信說法,以人出生時的年月日,推算福禍和婚姻成敗。舊時用以象征婚姻難成。
【出處】元·關漢卿《調風月》第四折:“今年見吊客臨,喪門聚,反陰復陰,半載其余。”
【第14句】:尺壁寸陰[chǐ bì cùn yīn]
【解釋】陰:日影,光陰;寸陰:指極斷的時間。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價值比徑尺的璧玉還要珍貴。極言時間可貴。
【出處】《淮南子·原道訓》:“故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間得而易失也。”
【第15句】:柳下借陰[liǔ xià jiè yīn]
【解釋】比喻請求別人的庇護。
【出處】《淮南子·人間訓》:“武王廕暍人于樾下,左擁而右扇之,而天下懷其德。”
【示例】他闖了大禍后就只有找人柳下借陰了
【第16句】:尺璧寸陰[chǐ bì cùn yīn]
【解釋】陰:光陰;寸陰:指極斷的時間。日影移動一寸的價值比直徑一尺的璧玉還要珍貴。指時間可貴。
【出處】西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故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間得而易失也。”
【示例】尺璧非寶
【第17句】:朝暉夕陰[zhāo huī xī yīn]
【解釋】暉:日光。早晚陰晴變化。
【出處】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第18句】:石火光陰[shí huǒ guāng yīn]
【解釋】表示光陰之迅速,一眨眼就要過去。
【示例】青春時光,有如石火光陰,我們應把握時間多加學習。
【第19句】: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suì lǎo gēn mí zhuàng,yáng jiāo yè gèng yīn]
【解釋】歲:年;彌:更加;陰:指茂盛。年歲越老根越壯實,陽光越強,枝葉越顯得茂盛蔥郁。形容人的閱歷越深,經受考驗越多,就越堅強。
【出處】宋·王安石《孤桐》:“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陰”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光陰荏苒,日月如梭[guāng yīn rěn rǎn,rì yuè rú suō]
【解釋】荏苒:不知不覺地過去;梭:織布機上引導緯紗與經紗交織的構件。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出處】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71回:“光陰荏苒,日月如梭,轉眼間倪繼祖已然十六歲。”
【第2句】:光陰似箭[guāng yīn sì jiàn]
【解釋】光陰:時間。時間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出處】唐·韋莊《關河道中》詩:“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示例】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覺半年有余。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三
【第3句】:光陰似箭,日月如梭[guāng yīn sì jiàn,rì yuè rú suō]
【解釋】梭:織布機上引導緯紗與經紗交織的構件。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出處】《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時光似箭,日月如梭,也有一年以上。”
【示例】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只等忙著吃了粽子,又吃月餅。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4回
【第4句】:顛倒陰陽[diān dǎo yīn yáng]
【解釋】猶言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回:“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豈肯顛倒陰陽,強人所難?”
【示例】我們不能干顛倒陰陽的事情。
【第5句】:陽儒陰釋[yáng rú yīn shì]
【解釋】陽:表面上;儒:儒家;陰:暗地里;釋:釋迦牟尼,泛指佛教。表面上闡述儒家學說,暗地里在宣傳佛家觀點。形容表里不一。
【出處】清·王夫之《張子蒙注序論》:“故白沙起而厭棄之,然而遂啟姚江王氏陽儒陰釋誣圣之邪說,其究也,為刑戮之民,為閹賊之黨,皆爭附焉。”
【示例】小道因與他聯絡,為陽儒陰釋之計,故得暫時保全白祥性命。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十回
【第6句】:潛移陰奪[qián yí yīn duó]
【解釋】奪:爭取。指不露形跡地改變或取得。
【出處】《明史·余珊傳》:“初每事獨斷,今戚里左右,或潛移陰奪。”
【第7句】:一陰一陽之謂道[yī yīn yī yáng zhī wèi dào]
【解釋】陰、陽:指事物矛盾的兩個對立面;道:事物發展的規律。既有陰,又有陽,這就是道,即事物發展的規律。
【出處】《周易·系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第8句】:不陰不陽[bù yīn bù yáng]
【解釋】比喻態度不明朗,模棱兩可。
【出處】清·燕谷老人《續孽海花》第四十四回:“這樣的不陰不陽,教我怎么好呢?”
【示例】他神情不陰又不陽。 ——京劇《沙家浜》第四場
【第9句】:貴陰賤璧[guì yīn jiàn bì]
【解釋】貴重光陰甚于玉璧。比喻時間的寶貴。
【出處】西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故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
【示例】夫貴陰賤璧,圣所約也;顛倒衣裳,明所箴也。 ——《晉書·皇甫謐傳》
【第10句】:山陰乘興[shān yīn chéng xìng]
【解釋】后指訪友。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陰,夜大雪……忽憶戴安道(戴逵),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示例】唐·羅隱《寄崔慶孫》詩:“還擬山陰乘興,雪寒難得渡江船。”
【第11句】:損陰壞德[sǔn yīn huài dé]
【解釋】損:虧損。指虧心傷德。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八回:“如今有這機會,不如給他們幾兩銀子盤費,各自去罷。當日祖宗手里都是有這例的。咱們如今損陰壞德,而且還小器。”
【第12句】:調和陰陽[tiáo hé yīn yáng]
【解釋】使陰陽有序,風調雨順。舊多指宰相處理政務。
【出處】《漢書·貢禹傳》:“調和陰陽,陶治萬物,化正天下,易于決流抑隊。”
【示例】臣蒙恩備臺輔,不能奉宣政化,調和陰陽。 ——《后漢書·楊震傳》
【第13句】:寸陰若歲[cùn yīn ruò suì]
【解釋】歲:年。一剎那象過一年。形容非常殷切地期待和盼望。
【出處】《北史·韓禽傳》:“班師凱入,誠知非遠;想思之甚,寸陰若歲。”
【示例】不奉教誨,四月有余,仰鄭補之懷,寸陰若歲。 ——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第五十首
【第14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shān yīn dào shàng,yìng jiē bù xiá]
【解釋】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應發,使人應接不暇。”
【示例】這使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有“山陰道上,應接不暇”的感受。 ——秦牧《摔壞小提琴的故事》
【第15句】:固陰沍寒[gù yīn hù hán]
【解釋】固:牢固;沍:緊閉。形容不見天日,非常陰冷。
【出處】《左傳·昭公四年》:“深山窮谷,固陰沍寒。”
【第16句】:一寸光陰一寸金[yī cùn guāng yīn yī cùn jīn]
【解釋】一寸光陰和一寸長的黃金一樣昂貴。比喻時間十分寶貴。
【出處】《淮南子·原道訓》:“故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示例】一寸光陰一寸金,持將此物寄知音。(元·史樟《莊周夢》第二折)
【第17句】:陽奉陰違[yáng fèng yīn wéi]
【解釋】陽:表面上;奉:遵守,聽從;陰:暗地里。指玩弄兩面派手法,表面上遵從,暗地里違背。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七回:“亦曾當面勸過他,無如卜知府陽奉陰違,也就奈何他不得。”
【示例】我們說話、做事都應老老實實,不要陽奉陰違。
【第18句】:孤陰不長,獨陽不生[gū yīn bù zhǎng,dú yáng bù shēng]
【解釋】孤、獨:單一的。泛指單憑一方面的因素或條件促成不了事物的生長或出現。
【出處】清·程允升《幼學瓊林·夫婦》:“孤陰則不生,獨陽則不長,故天地配以陰陽。”
【示例】本來也是道理,孤陰不長,獨陽不生。 ——李劼人《暴風雨前》第一部分
【第19句】:光陰荏苒,日月如流[guāng yīn rěn rǎn,rì yuè rú liú]
【解釋】荏苒:不知不覺地過去。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2回:“光陰荏苒,日月如流,早過一月有余。”
【第20句】:寸陰是競[cùn yīn shì jìng]
【解釋】寸陰:指短暫的時間;是:文言助詞,用在動詞與賓語之間,起把賓語提前的作用;競:爭取。一寸光陰也應當爭取,不能浪費。形容時間極其寶貴
【出處】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尺璧非寶,寸陰是競。”
【第21句】:光陰虛度[guāng yīn xū dù]
【解釋】光陰:時間;虛:空。時光白白度過。
【出處】湘劇《思凡》:“惟有那布袋笑呵呵,他笑我光陰虛度青春蹉。”
【第22句】:燮理陰陽[xiè lǐ yīn yáng]
【解釋】燮:調和;理:治理。指大臣輔佐天子治理國事。
【出處】《尚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
【示例】則道你燮理陰陽,卻惜玉憐香。 ——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四折
【第23句】:旁搖陰煽[páng yáo yīn shān]
【解釋】指到處暗中煽動。
【出處】明·張居正《答河道潘印川論河道就功書》:“追憶庀事之初,言者蜂起,妒功幸敗者旁搖陰煽,蓋不啻筑室道謀而已。”
【第24句】:孤陰則不生,獨陽則不長[gū yīn zé bù shēng,dú yáng zé bù zhǎng]
【解釋】指單一方面的因素或條件是不能生長出新事物的。
【出處】清·程允開《幼學故事瓊林·夫婦》:“孤陰則不生,獨陽則不長,故天地配以陰陽。”
【第25句】:停陰不解[tíng yīn bù jiě]
【解釋】停陰:集結不散的陰云;解:散開。集結著的陰云一直不散開。形容久雨不晴。
【出處】晉·陸機《贈尚書郎顧彥先二首》其二:“停陰結不解,通衢化為渠。”
【第26句】:光陰如箭[guāng yīn rú jiàn]
【解釋】光陰:時間。時間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出處】唐·韋莊《關河道中》詩:“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示例】光陰如箭逝難追,百歲開懷能幾回。 ——明·陸采《懷香記·青瑣相窺》
【第27句】:寸陰是惜[cùn yīn shì xī]
【解釋】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也應當愛惜。表示時間極其寶貴。
【出處】南朝·梁·周興嗣《千文字》:“尺壁非寶,寸陰是競。”
【示例】當效禹王,寸陰是惜。 ——宋·陳亮《上光宗皇帝鑒成箴》
【第28句】:調理陰陽[tiáo lǐ yīn yáng]
【解釋】猶言調和陰陽。
【出處】漢·荀悅《漢紀·文帝紀一》:“宰相在上佐天子調理陰陽,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內親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得其職。”
【示例】以公調理陰陽,燮諧風雅,三靈允降,萬國同和,是用錫公軒縣之樂,六佾之舞。 ——南朝·陳·徐陵《陳公九錫文》
【第29句】:光陰虛過[guāng yīn xū guò]
【解釋】光陰:時間;虛:空。時光白白度過。
【出處】宋·柳永《定風波》:“免使少年,光陰虛過。”
【第30句】:光陰荏苒[guāng yīn rěn rǎn]
【解釋】荏苒: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指時間漸漸地過去了。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陰荏苒,雙是新春。”
【示例】光陰荏苒須當惜,風雨陰睛任變遷。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二回
【第31句】:山陰夜雪[shān yīn yè xuě]
【解釋】猶言山陰乘興。后指訪友。
【出處】唐·李白《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沈之秦》詩:“卷簾見月清興來,疑是山陰夜中雪。”
【示例】瀟灑王郎亦勝流,今年何事阻清游?當家風味今如此,孤負山陰夜雪舟。 ——宋·范成大《次韻馬少伊郁舜舉寄示同游石湖詩卷》之七
【第32句】:寸陰可惜[cùn yīn kě xī]
【解釋】寸陰:指短暫的時間;惜:愛惜。一寸光陰也應當愛惜。形容時間極其寶貴。
【出處】清·朱彝尊《朱翁六十壽序》:“人生世上,寸陰可惜,豈可晷刻偷安耶!”
【第33句】:光陰如電[guāng yīn rú diàn]
【解釋】光陰:時間。時間如閃電,迅速流逝。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出處】明·陸采《懷春記·青銷相窺》:“光陰如電逝難追,百歲開懷能幾回。”
【第34句】:陽解陰毒[yáng jiě yīn dú]
【解釋】指表面和解背后下毒手。
【出處】明·李贄《答來書》:“蓋彼皆君子路上人,決無有匿怨友人,陽解陰毒之事。”
【第35句】:遁陰匿景[dùn yīn nì jǐng]
【解釋】指隱藏形跡。
【出處】晉·陸云《南征賦》:“遁陰匿景,靜言勿嘩。”
【第36句】:寸陰尺璧[cùn yīn chǐ bì]
【解釋】陰:日影,光陰;寸陰:指極斷的時間。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價值比徑尺的璧玉還要珍貴。極言時間可貴。
【出處】西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故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
【示例】古人都明白“寸陰尺璧”的道理。
【第37句】:晝陰夜陽[zhòu yīn yè yáng]
【解釋】依我國古代陰陽之說,晝屬陽,夜屬陰。“晝陰夜陽”表示天道反常,將有災異。
【出處】《后漢書·王允傳》:“月犯執法,彗孛仍見,晝陰夜陽,霧氣交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