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牢”的成語(25個)
本文整理了牢不可拔、劃地為牢、籬牢犬不入等含“牢”的成語25個,其中“牢”開頭的成語6個,“牢”結(jié)尾的成語8個,“牢”在中間的成語11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牢”開頭的成語【第1句】:牢不可拔[láo bù kě bá]
【解釋】牢:牢固。異常堅固,不能攻破。形容人的意志堅定或態(tài)度固執(zhí)、不能動搖。
【出處】宋·鄭褒《原祭》:“根深蒂固,牢不可拔。”
【第2句】:牢落陸離[láo luò lù lí]
【解釋】牢落:寥落;陸離:參差。形容空曠參差。
【出處】漢·司馬相如《上林賦》:“牢落陸離,爛漫遠遷。”
【第3句】:牢不可破[láo bù kě pò]
【解釋】牢:牢固。異常堅固,不可摧毀。也用在指人固執(zhí)己見或保守舊習。
【出處】唐·韓愈《平淮西碑》:“并為一談,牢不可破。”
【示例】我們的團結(jié)和友誼是牢不可破的。
【第4句】:牢甲利兵[láo jiǎ lì bīng]
【解釋】猶堅甲利兵。泛指精良的武器。
【出處】西漢·劉安《淮南子·兵略訓》:“當此之時,非有牢甲利兵,勁弩強沖也。”
【第5句】:牢騷滿腹[láo sāo mǎn fù]
【解釋】指人的一肚子委曲、不滿的情緒。
【出處】錢鐘書《圍城》:“自己這一年來,牢騷滿腹,一觸即發(fā)。”
【示例】他對上級的分工總是牢騷滿腹。
【第6句】:牢什古子[láo shí gǔ zi]
【解釋】指討厭的東西。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6回:“關在這牢坑里,學這牢什古子。”
“牢”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劃地為牢[huà dì wéi láo]
【解釋】牢:牢獄。在地上畫一個圈當做監(jiān)獄。比喻只許在指定的范圍內(nèi)活動,不得逾越
【出處】孫犁《澹定集·關于鄉(xiāng)土文學》:“自己認真做去就可以了,何必因為別人另有選擇,自己就劃地為牢,限制自己?”
【第2句】:畫地為牢[huà dì wéi láo]
【解釋】在地上畫一個圈當做監(jiān)獄。比喻只許在指定的范圍內(nèi)活動。
【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于鮮也。”
【示例】這一封號,雖是幾根柳森片門戶,一張紅紙的封條,法令所在,也同畫地為牢,再沒人敢任意行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四回
【第3句】:畫地成牢[huà dì chéng láo]
【解釋】比喻只許在限定的范圍內(nèi)活動。同“畫地為牢”。
【出處】清·王夫之《薑齋詩話》卷二:“詩之有皎然、虞伯生,經(jīng)義之有茅鹿門、湯賓尹、袁了凡,皆畫地成牢以陷人者,有死法也。”
【第4句】:嘴上無毛,辦事不牢[zuǐ shàng wú máo,bàn shì bù láo]
【解釋】指年輕人辦事不老練與牢靠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15回:“俗語說道,'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像你諸位一定是靠得住,不會冤枉人的了?”
【第5句】:亡羊補牢[wáng yáng bǔ láo]
【解釋】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xù)受損失。
【出處】《戰(zhàn)國策·楚策》:“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示例】張學良始則失地,今幸固守錦州,亡羊補牢,可稱晚悟。 ——章炳麟《與孫思昉論時事書》二
【第6句】:人無剛骨,安身不牢[rén wú gāng gǔ,ān shēn bù láo]
【解釋】人沒有堅硬的骨頭,身體就站不起來。比喻人無堅強的意志品格,就難以立身行事。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二四回:“常言道:'人無剛骨,安身不牢。’奴家平生快性,看不得這般'三答不回頭,四答和身轉(zhuǎn)’的人。”
【第7句】:牛驥共牢[niú jì gòng láo]
【解釋】驥:好馬。牛跟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與賢人共處。
【出處】《晉書·張載傳》:“及其無事也,則牛驥共牢,利鈍齊列,而無長涂犀革以決之,此離朱與瞽者同眼之說也。”
【第8句】:顧犬補牢[gù quǎn bǔ láo]
【解釋】比喻事情出了差錯,宜及時設法補救。
【出處】《戰(zhàn)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示例】后之視今,猶今之視昔,顧犬補牢,未為遲也。 ——清·梁啟超《日本國志后序》
“牢”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籬牢犬不入[lí láo quǎn bù rù]
【解釋】籬笆編得結(jié)實,狗就鉆不進來。比喻自己品行端正,壞人就無法勾引。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四回:“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煩惱做甚么?豈不聞古人言:'籬牢犬不入。’”
【第2句】:打虎牢龍[dǎ hǔ láo lóng]
【解釋】猶言打鳳牢龍。比喻安排圈套使強有力的對手中計。
【第3句】:補牢顧犬[bǔ láo gù quǎn]
【解釋】丟失了羊,才修補羊圈;見了野兔,才回頭喚狗去追捕。比喻對出現(xiàn)的失誤,及時設法補救。
【出處】語本《戰(zhàn)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示例】及待開廠制辦,補牢顧犬,已覺其遲。 ——清·左宗棠《請拓增船炮大廠疏》
【第4句】:一牢永定[yī láo yǒng dìng]
【解釋】牢:牢固。一下弄得結(jié)結(jié)實實。形容事情一成不變。
【出處】元·劉唐卿《白兔記》第十三出:“又道是一牢永定寧,死后如何交我改嫁人?”
【示例】我為絕宗派,結(jié)婚姻,指望一牢永定。 ——元·柯丹邱《荊釵記》第二十八出
【第5句】:打鳳牢龍[dǎ fèng láo lóng]
【解釋】比喻安排圈套使強有力的對手中計。
【出處】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安排下打鳳牢龍,準備著天羅地網(wǎng),也不是待客筵席,則是個殺人、殺人的戰(zhàn)場。”
【示例】遮莫你貞烈心腸硬似鐵,我將那打鳳牢龍的計設,都付與玉軫金徽,也不索雁簡魚帖。 ——明·朱權(quán)《卓文君》第二折
【第6句】:久慣牢成[jiǔ guàn láo chéng]
【解釋】比喻深于世故。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46回:“你還說你不久慣牢成。”
【示例】對方卻是輕車熟路,久慣牢成,什么小窟洞都可以鉆了進去。 ——吳組緗《山洪》
【第7句】:圈牢養(yǎng)物[juàn láo yǎng wù]
【解釋】圈牢:養(yǎng)牛馬的地方。飼養(yǎng)在圈中的牲畜。比喻任人驅(qū)使,毫無自由的人。
【出處】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此徒圈牢之養(yǎng)物,非臣之所志也。”
【第8句】:畫地為牢,議不入[huà dì wéi láo,yì bù rù]
【解釋】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出處】西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于鮮也。”
【第9句】:根牢蒂固[gēn láo dì gù]
【解釋】指根基牢固。
【出處】《醒世姻緣傳》第九十回:“從來說'臘雪培元氣’,把麥根培植得根牢蒂固。”
【第10句】:滿腹牢騷[mǎn fù láo sāo]
【解釋】牢騷:抑郁不平之感。一肚子的牢騷。形容心情極為抑郁,很不得意。
【出處】傅抱石《<鄭板橋集>序》:“把同情人民不滿現(xiàn)實的滿腹牢騷曲折地寄托于筆墨之外。”
【示例】先是滿腹牢騷,如今也就漸漸的平和下來。
【第11句】:生死牢關[shēng sǐ láo guān]
【解釋】佛家語,指生和死的緊要關口。
【出處】《禪關策進·示五壹善講主》:“要明已躬大事,透脫生死牢關,先須截斷一切圣凡虛妄見解。”
【示例】運靈風掃蕩情塵,須勘破、生死牢關懸解。 ——元·姬翼《洞仙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