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單”的成語大全(59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單絲不成線、孤孤單單、衣單食薄等含“單”的成語59個,其中“單”開頭的30個,“單”結尾的5個,“單”在中間的24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單”開頭的成語
【第1句】:單絲不成線[dān sī bù chéng xiàn]
【解釋】一根絲絞不成線。比喻個人力量單薄,難把事情辦成。
【出處】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二折:“說甚么單絲不線,我著你缺月再圓。”
【示例】你放心鬧吧,先還“單絲不成線,獨樹不成林”,如今有了個對子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六回
【第2句】:單門獨戶[dān mén dú hù]
【解釋】舊指孤寒門第。現指沒有親友,人少勢孤的家庭。
【出處】漢·趙壹《刺世疾邪賦》:“故法禁撓于勢族,恩澤不逮于單門。”
【示例】我喜歡住單門獨戶,不受外界干擾。
【第3句】:單身只手[dān shēn zhī shǒu]
【解釋】指獨自一人。形容人單勢孤。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剩俺單身只手,怎去恢復中原。”
【第4句】:單車就路[dān chē jiù lù]
【解釋】單車:一輛車;就路:上路。只有一輛車上路。比喻人單勢孤。
【出處】《后漢書·孔奮傳》:“隴蜀即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財貨連轂,彌竟川澤,唯奮無資,單車就路。”
【第5句】:單槍獨馬[dān qiāng dú mǎ]
【解釋】比喻孤身一人或單獨行動。
【出處】清·蘧園《負曝閑談》第二回:“他橫豎是單槍獨馬,一無牽掛,當下由杭赴蘇,尋找了那位幫帶。”
【示例】清·錢彩《說岳全傳》第13回:“我兒好生固守,待為父的單槍獨馬,殺入賊營。”
【第6句】:單憂極瘁[dān yōu jí cuì]
【解釋】指極盡憂慮辛勞之苦。單,通“殫”。
【出處】清·曾國藩《陳岱云易安人墓志銘》:“安人單憂極瘁,衣不解帶者四十余日。”
【第7句】:單刀直入[dān dāo zhí rù]
【解釋】用短柄刀直接刺入。原比喻認定目標,勇猛精進。后比喻說話直接了當,不繞彎子。
【出處】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卷十二:“若是作家戰將,便請單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示例】上面一篇“嗣漢六十二代天師正一真人張元旭”的序文,尤為單刀直入。 ——魯迅《熱風》三十三
【第8句】:單槍匹馬[dān qiāng pí mǎ]
【解釋】原指打仗時一個人上陣。比喻行動沒人幫助。
【出處】五代·楚·汪遵《烏江》詩:“兵散弓殘挫虎威,單槍匹馬突重圍。”
【示例】馮寡婦大罵那些女人是熊包,自己單槍匹馬,趁人們在街上歇晌的當兒,故意在大街上向村西頭走。 ——馮德英《迎春花》第十三章
【第9句】:單孑獨立[dān jié dú lì]
【解釋】單孑:單身一人。只身一人,獨立自持。
【出處】漢·孔融《論盛孝章書》:“惟會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孫氏,妻孥湮沒,單孑獨立,孤危愁苦。”
【第10句】:單人匹馬[dān rén pǐ mǎ]
【解釋】單槍匹馬,單獨行動。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回:“我初次單人匹馬的出門,就遇了這等事,以后見了萍水相逢的人,倒要留心呢。”
【第11句】:單家獨戶[dān jiā dú hù]
【解釋】指單獨一家一戶。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4章:“農村已經全部單家獨戶種莊稼,剩余勞力越來越多。”
【第12句】:單則易折,眾則難摧[dān zé yì zhé,zhòng zé nán cuī]
【解釋】勢孤力單,容易受人欺負;從多氣壯,別人不敢欺侮。
【出處】《北史·吐谷渾傳》:“單則易折,眾則難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也。”
【第13句】:單夫只婦[dān fū zhī fù]
【解釋】單、只:一個。只有夫婦兩人。也比喻僅有一男一女。
【出處】北朝·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紅花藍花梔子》:“是以單夫只婦,亦得多種。”
【第14句】:單刀赴會[dān dāo fù huì]
【解釋】單刀:一把刀,指一個人。原指蜀將關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隨從赴東吳宴會。后泛指一個人冒險赴約。有贊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
【出處】《三國志·吳書·魯肅傳》:“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赴會。”
【示例】吾來日獨駕小舟,只用親隨十余人,單刀赴會,看魯肅如何近我。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六回
【第15句】:單文孤證[dān wén gū zhèng]
【解釋】僅有的證據。意指不足憑信。
【出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涑水》:“考服虔之說,又與俗符,賢于杜氏單文孤證矣。”
【示例】錄寄貴刊,希為刊載,一以略助多聞,二以見單文孤證,是難以'必定’一種史實而常有'什么疑義’的。 ——魯迅《二心集·關于<唐三藏取經詩話>的版本》
【第16句】:單椒秀澤[dān jiāo xiù zé]
【解釋】單椒:孤立的山峰;秀澤:秀麗的水澤。形容山明水秀,風景優美。
【出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濟水》:“華不注山,單椒秀澤,不連丘陵以自高。”
【第17句】:單相思[dān xiāng sī]
【解釋】男女之間只有單方面的愛戀思慕。也比喻雙方中只有一方有愿望或熱情。
【出處】明·高濂《玉簪記·村郎鬧會》:“只見些花落東風點綠苔,佩環聲,歸仙宅,單相思今空害。”
【示例】她一味在單相思,根本不敢主動表達愛慕之情。
【第18句】:單根獨苗[dān gēn dú miáo]
【解釋】比喻獨生子或唯一的子孫。
【示例】現代人提倡只生一個,因此單根獨苗的現象很普遍。
【第19句】:單復之術[dān fù zhī shù]
【解釋】單復:短長、縱橫、單數和復數;術:戰術。原指戰國時期合縱連橫之術。后泛指正規作戰及出奇制勝的戰略戰術。
【出處】《三國志·吳志·周魴傳》:“臣知無古人單復之術,如卒奉大略,伀曚狼狽,懼以輕愚,忝負特施,豫懷憂灼。”
【第20句】:單人獨馬[dān rén dú mǎ]
【解釋】單槍匹馬,單獨行動。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4回:“你這等單人獨馬,又無個伴侶,又無個徒弟,你如何去得!”
【示例】自古來哪見過單人獨馬的姑娘往外闖。
【第21句】:單特孑立[dān tè jié lì]
【解釋】孑立:獨立。形容獨特超群,才華出眾。
【出處】《后漢書·蘇章傳》附蘇不韋:“豈如蘇子單特孑立,靡因靡資。”
【第22句】:單車之使[dān chē zhī shǐ]
【解釋】單車:一輛車,指一個人。單獨一個人出使的使臣。
【出處】漢·李陵《答蘇武書》:“足下之以單車之使,適萬乘之虜。”
【第23句】:單步負笈[dān bù fù jí]
【解釋】單步:徒步;笈:書箱。背著書箱,徒步外出求學。形容不怕吃苦,勤奮求學。
【出處】《三國志·魏志·邴原傳》注引《原別傳》:“單步負笈,苦身持力。”
【第24句】:單刀趣入[dān dāo cù rù]
【解釋】單:單獨。佛教語,比喻認定目標,勇猛精進。后比喻說話直接了當,不繞彎子。
【出處】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靈佑禪師》:“單刀趣入,則凡圣情盡,休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第25句】:單見淺聞[dān jiàn qiǎn wén]
【解釋】指見識短淺。
【出處】宋邵博《聞見后錄》卷二四:“其末年所以為天下后世慮者,未易為單見淺聞者道也。”
【第26句】:單兵孤城[dān bīng gū chéng]
【解釋】單兵:寡弱無援的軍隊;孤城:孤立無依的城池。形容軍隊及其駐軍的城池孤立無依,勢力單薄,沒有外援。
【出處】《后漢書·耿恭傳》:“耿恭以單兵固守孤城,當匈奴之沖,對數萬之眾。”
【第27句】:單鵠寡鳧[dān hú guǎ fú]
【解釋】鵠:天鵝;鳧:罷鴨。孤單的天鵝,獨居的野鴨。原是古代的琴曲名。后比喻失去配偶的人。
【出處】《西京雜記》卷五:“齊人劉道強善彈琴,能作單鵠寡鳧之弄。聽者皆悲,不能自攝。”
【第28句】:單絲不線[dān sī bù xiàn]
【解釋】一根絲絞不成線。比喻個人力量單薄,難把事情辦成。
【出處】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二折:“說甚么單絲不線,我著你缺月再圓。”
【示例】我要回救沙僧,誠然是單絲不線,孤掌難鳴。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回
【第29句】:單丁之身[dān dīng zhī shēn]
【解釋】丁:成年男子;單丁:獨子。指沒有兄弟的成年男子。
【出處】《南齊書·武帝紀》:“凡單丁之身及煢獨而秩養孤者,并蠲今年田租。”
【第30句】:單傳心印[dān chuán xīn yìn]
【解釋】佛教禪宗,不依經綸、語言、文字傳教,以心傳心,觸機而發,故稱其單傳心印。泛指單線秘傳,口授心記。
“單”結尾的成語
【第1句】:孤孤單單[gū gū dān dān]
【解釋】單身無靠,感到寂寞。
【出處】清·姜振名《永慶升平前傳》第30回:“想我張廣泰也不能歸家,也不能與紅玉相見,孤孤單單,冷冷清清,不知終身該當如何?”
【示例】這里就是他孤孤單單的一個人。
【第2句】:形只影單[xíng zhī yǐng dān]
【解釋】形容孤單。
【出處】明·高明《琵琶記·丹陛陳情》:“但臣親老鬢發白,筋力皆癯瘁。形只影單,無兄弟,誰奉侍?”
【示例】太后因婦人一生衣食莫不倚于其夫,其有夫死而孀居者,既無丈夫衣食可恃,形只影單,饑寒誰恤。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回
【第3句】:形單影單[xíng dān yǐng dān]
【解釋】形:身體;單:單獨。只有自己的身體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獨,沒有同伴。
【出處】唐·韓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孫惟汝,在子惟吾,兩世一身,形單影只。”
【示例】我怎敢忘卻些兒燈邊枕邊!只愁你形單影單,只愁你食寒枕寒,哭得我哽咽喉干。 ——明·高濂《玉簪記·追別》
【第4句】:影只形單[yǐng zhī xíng dān]
【解釋】猶形單影只。只有自己的身體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獨,沒有同伴。
【出處】元·高明《琵琶記》第五出:“[生]非是我要埋冤,只愁他影只形單,我出去有誰看管。”
【示例】兒死之后,這五房媳婦自然影只形單,倘有不到之處,望兩大人善言教導他們,孩兒雖死亦瞑目矣。 ——《青樓夢》第三十二回
【第5句】:鸞只鳳單[luán zhī fèng dān]
【解釋】孤獨的鸞鳳。比喻夫妻或情侶離散后的孤單情形。
【出處】明·高濂《玉簪記·合慶》:“恨當初鸞只鳳單,喜今日夫榮妻顯。”
“單”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衣單食薄[yī dān shí bó]
【解釋】衣裳單薄,食物很少。形容生活困苦。
【出處】毛澤東《向國民黨的十點要求》:“例如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軍隊,待遇最為菲薄,衣單食薄,彈藥不繼,醫療不備。”
【示例】衣單食薄的日子實在難熬。
【第2句】:只手單拳[zhī shǒu dān quán]
【解釋】比喻一個人力量弱小。
【出處】明·沈璟《義俠記·委屬》:“我不在家呵,你是只手單拳,若被人欺壓遭人騙,我回來后將他消遣。”
【第3句】:禍不單行[huò bù dān xíng]
【解釋】禍:災難。指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
【出處】漢·劉向《說苑·權謀》:“此所謂福不重來,禍必重來者也。”
【示例】禍不單行,那個私立中學因為吃了一家錢莊的倒帳,發不出薪水了。 ——葉圣陶《得失》
【第4句】:衣單食缺[yī dān shí quē]
【解釋】衣裳單薄,食物缺少。形容生活困苦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七卷:“行糧不敷,衣單食缺,若一人獨往,可到楚國。”
【第5句】:身單力薄[shēn dān lì bó]
【解釋】人少力量不大。
【出處】柯云路《衰與榮》:“噯,年輕人,你們怎么瞎擠?夏平站在后面護他,身單力薄,也護不住。”
【第6句】:寡鳧單鵠[guǎ fú dān hú]
【解釋】原是古代的琴曲名。后比喻失去配偶的人。
【出處】《西京雜記》卷五:“齊人劉道強善彈琴,能作單鵠寡鳧之弄。聽者皆悲,不能自攝。”
【第7句】:十世單傳[shí shì dān chuán]
【解釋】連續十代獨子相傳。形容極其寶貴。
【出處】魯迅《吶喊·藥》:“他的精神,現在只在一個包上,仿佛抱著一個十世單傳的嬰兒,別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第8句】:古調單彈[gǔ diào dān tán]
【解釋】比喻言行不合時宜。
【出處】唐·劉長卿《聽彈琴》詩:“泠泠七弦上,靜吹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第9句】:形單影雙[xíng dān yǐng shuāng]
【解釋】形容人無親無友、孤獨無依。
【示例】他的性情孤僻,所到之處總見他形單影雙,無人為伴。
【第10句】:影單形只[yǐng dān xíng zhī]
【解釋】只:單獨;形:身體。只有自己的身體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獨,沒有同伴。
【出處】唐·韓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孫惟汝,在子惟吾,兩世一身,形單影只。”
【示例】因得常哭于蕓娘之墓,影單形只,備極凄涼,且偶經故居,傷心慘目。 ——清·沈復《浮生六記·坎坷記愁》
【第11句】:只影單形[zhī yǐng dān xíng]
【解釋】只:單獨。只有自己的身體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獨,沒有同伴。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二回:“又見辛環已死,只影單形。”
【第12句】:匹馬單槍[pǐ mǎ dān qiāng]
【解釋】原指打仗時一個人上陣。現比喻行動沒有人幫助。
【出處】五代·楚·汪遵《烏江》詩:“兵散弓殘挫虎威,單槍匹馬突重圍。”
【示例】汝州南院和尚問:“匹馬單槍來時如何?”師曰:“待我斫棒。” ——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卷十二
【第13句】:照單全收[zhào dān quán shōu]
【解釋】指按照禮單的數目全部接受。
【示例】恭敬不如從命,我只好照單全收了。
【第14句】:福無雙降,禍不單行[fú wú shuāng jiàng,huò bù dān xíng]
【解釋】降:降臨。福不會接連而來,禍災卻會接踵而至。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5回:“這才是福無雙降,禍不單行。我才脫了天條死難……又撞著這般惡魔,他來害我!”
【第15句】:門單戶薄[mén dān hù bó]
【解釋】指家道衰微,人口不昌盛。
【出處】克非《春潮急》:“但她自覺門單戶薄,惹不起人家,便忍氣吞聲躲進屋去,把門關了,假裝沒聽見。”
【第16句】:形單影只[xíng dān yǐng zhī]
【解釋】形:身體;只:單獨。只有自己的身體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獨,沒有同伴。
【出處】唐·韓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孫惟汝,在子惟吾,兩世一身,形單影只。”
【示例】因得常哭于蕓娘之墓,影單形只,備極凄涼。 ——清·沈復《浮生六記·坎坷記愁》
【第17句】:孤形單影[gū xíng dān yǐng]
【解釋】孤:單獨;單:獨。形容孤單一人,無親無友。
【出處】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牧羊記·北海牧羝>》:“冷清清孤形單影,靜恍恍沒一個人來至。”
【第18句】:人單勢孤[rén dān shì gū]
【解釋】指人數少,力量單薄。
【出處】京劇《獵虎記》第十場:“劫牢之后,倘若登州兵馬殺來,我等人單勢孤,只怕寡不敵眾。”
【示例】高陽《胡雪巖全傳·煙消云散》:“自己人單勢孤,又在陌生地方,必然吃虧。”
【第19句】:福無雙至,禍不單行[fú wú shuāng zhì,huò bù dān xíng]
【解釋】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七回:“宋江聽罷,扯定兩個公人說道:“卻是苦也!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示例】那金蓮聽了,心里猶如刀割一般,說道:“公子,這叫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總是我王金蓮害了公子。” ——清·佚名《說呼全傳》第十回
【第20句】:一絲不線,單木不林[yī sī bù xiàn,dān mù bù lín]
【解釋】單絲不能成線,一棵樹不能構成森林。比喻一個人的力量單薄,辦不成事。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八回:“這福兒一絲不線,單木不林,也覺讀的慢懈。”
【第21句】:跑單幫[pǎo dān bāng]
【解釋】指以經商為職業的個人往來各地販賣貨物牟利或指個人全權處事。
【示例】他辭去公職后,開始跑單幫。
【第22句】:簡單明了[jiǎn dān míng liǎo]
【解釋】簡明扼要,一看就明白。
【第23句】:只鸞單鳳[zhī luán dān fèng]
【解釋】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孤單單的一只鳳凰。
【出處】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二折:“他年不騎鶴,何日可登鰲,今夜恰乘龍。說甚的只鸞單鳳,天與配雌雄。”
【第24句】:岑牟單絞[cén móu dān jiǎo]
【解釋】岑牟:古時鼓角吏的帽子;單絞:蒼黃色的單衣。穿戴上敲鼓人的衣帽。比喻蒙受羞辱。
【出處】唐·皮日休《襄陽春游》:“岑牟單絞何曾著,莫道猖狂似禰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