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開頭的成語大全(含解釋和出處)
整理了可一而不可再、可想而知、可歌可涕、可望而不可及、可遇難求、可憐巴巴等“可”開頭的成語26個,包括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第1句】:可一而不可再[kě yī ér bù kě zài]
【解釋】只可做一次而不可再做。
【出處】明·歸有光《昆山縣倭寇始末記》:“勸借可暫而不可常,可一而不可再。”
【示例】事體可一而不可再,往后相這等的狀,姐姐千萬不可再告。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八十九回
【第2句】:可想而知[kě xiǎng ér zhī]
【解釋】不用說明就能想象得到。
【出處】宋·王楙《野客叢書》:“而郊以吟詩廢務,上官差官以攝其職,分其半祿,酸寒之壯,可想而知。”
【示例】你想日本人練陸軍把東三省地圖當作功課,其用心可想而知。 ——清·高鶚《老殘游記續集》第一回
【第3句】:可歌可涕[kě gē kě tì]
【解釋】可:值得;歌:歌頌,贊揚。值得歌頌贊美并使人感動流淚。形容英勇悲壯的感人事跡。
【出處】清·汪琬《計甫草<中州集>序》:“幸得追隨其步趨,而相與上下往復其議論,無不動心駭魄,可歌可涕。”
【第4句】:可望而不可及[kě wàng ér bù kě jí]
【解釋】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出處】郭沫若《月蝕》:“可望而不可及的古之人,你們的鼓聲透過了幾千萬重的黑幕,傳達到我耳里來了!”
【示例】我們不想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第5句】:可遇難求[kě yù nán qiú]
【解釋】可以偶然遇到但刻意難以辦到或得到的機會或事情
【出處】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二回:“那真是千載難逢、可遇難求的機會。”
【第6句】:可憐巴巴[kě lián bā bā]
【解釋】非常令人可憐的樣子。
【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紅頂商人》:“這樣說,他這個雜貨店也可憐巴巴的。”
【示例】看到他可憐巴巴的樣子,我的怒火也就滅了。
【第7句】:可驚可愕[kě jīng kě è]
【解釋】驚、愕:驚訝。形容非常驚訝。
【出處】明·袁宏道《徐文長傳》:“其所見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鳴樹偃,幽谷大都,人物魚鳥,一切可驚可愕之狀,皆一一達之于詩。”
【示例】日本自明治變法,三十年來進步之速,可驚可愕。弟的這書也不過斷爛朝報,一篇陳帳,不適用的了。 ——清·曾樸《孽海花》第十八回
【第8句】:可乘之隙[kě chéng zhī xì]
【解釋】隙:空子,機會。可以被對方利用的弱點、空隙。
【出處】宋·晁補之《雞肋集》:“當是時,皆有可乘之隙,而中國不可取。”
【示例】小沛原非久居之地。今徐州既有可乘之隙,失此不取,悔之晚矣。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四回
【第9句】:可見一斑[kě jiàn yī bān]
【解釋】斑:雜色的花紋或斑點。比喻見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體。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示例】以酗酒狎妓之微嫌,遂沒其困苦艱難之功業,清朝之賞罰不均,可見一斑。 ——《清朝野史大觀》
【第10句】:可丁可卯[kě dīng kě mǎo]
【解釋】恰好,不多不少,程度正適合。
【示例】要做到可丁可卯的程度并不難。
【第11句】:可發一噱[kě fā yī jué]
【解釋】真引人發笑。
【示例】這個故事可發一噱。
【第12句】:可泣可歌[kě qì kě gē]
【解釋】形容英勇悲壯的感人事跡。同“可歌可泣”。
【出處】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第170首:“見案上有見賜于書,哭似村諸絕,情文雙至,可泣可歌。”
【示例】夏衍《心防》第二幕:“說起來實在是可泣可歌。”
【第13句】:可操左券[kě cāo zuǒ quàn]
【解釋】操:掌握;左券:古代契約分為左右兩聯,雙方各執其一,左券即左聯,常用為索償的憑證。比喻成功有把握。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公常執左券以責于秦韓。”
【示例】人生為農最可愿,得飽正如執左券。 ——宋·陸游《劍南詩稿·禽言》
【第14句】:可心如意[kě xīn rú yì]
【解釋】符合心意。
【出處】宋·朱敦儒《感皇恩》詞:“稱心如意,剩活人間幾歲?”
【示例】這如今要辦正事,不是我女孩兒沒羞恥,必得我揀個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才跟他。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五回
【第15句】:可望不可及[kě wàng bù kě jí]
【解釋】及:接近。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出處】王朔《橡皮人》:“錦繡之地遠去,雖歷歷在目可望不可及。”
【示例】面對這可望不可及的尤物,他的心動了。
【第16句】:可望而不可即[kě wàng ér bù kě jí]
【解釋】即:接近。能望見,但達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還不能實現的事物。
【出處】唐·宋之問《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親,愿得乘槎一問津。”明·劉基《登臥龍山寫懷二十八韻》:“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示例】視吾貞昉,則若威風之翔千仞,可望而不可即,得與失又為何如哉。 ——明·宋濂《危孝子傳》
【第17句】:可乘之機[kě chéng zhī jī]
【解釋】可以利用的時機。
【出處】《晉書·呂纂傳》:“宜繕甲養銳,勸課農殖,待可乘之機,然后一舉蕩滅。”
【示例】按宋南渡后亦未嘗無可乘之機。 ——清·趙翼《二十四史札記·卷二十六·和議》
【第18句】:可同患,難處安[kě tóng huàn,nán chǔ ān]
【解釋】患:患難;處:相處;安:安樂。在危險時可以同憂患,在安樂時卻無法同享受。形容忘恩負義,刻薄寡情。
【出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且勾踐為人,可與同患,難與處安。”
【第19句】:可喜可賀[kě xǐ kě hè]
【解釋】值得歡喜與慶賀的
【出處】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26回:“所以此番厄運,倒不是你的不幸,簡直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咧。”
【第20句】:可有可無[kě yǒu kě wú]
【解釋】可以有,也可以沒有。指有沒有都無關緊要。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回:“因此把一切都看成濁物,可有可無。”
【示例】她活了五十年,第一次感覺到自己還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 ——茹志娟《如愿》
【第21句】:可喜可愕[kě xǐ kě è]
【解釋】喜:歡喜;愕:驚訝。又歡喜又驚訝。
【出處】明·黃淳耀《李龍眼畫羅漢記》:“推畫者之意,豈以佛氏之作止語默皆與人同,而世之學佛者徒求卓詭變幻可喜可愕之跡,故為此圖以警發之與?”
【示例】春抌機杼,雞犬之鳴吠,遠近斷續,隨風高下,一切可喜可愕之音,咸會于溪。 ——清·朱仕琇?丁聰簟敵頡?
【第22句】:可望不可即[kě wàng bù kě jí]
【解釋】即:接近。能望見,但達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還不能實現的事物。
【出處】唐·宋之問《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親,愿得乘槎一問津。”明·劉基《登臥龍山寫懷二十八韻》:“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示例】所以雖是牛鬼蛇神的妓女,他見了就如海上神仙一般,可望不可即的了。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十八回
【第23句】:可以意會,不可言傳[kě yǐ yì huì,bù kě yán chuán]
【解釋】只能用心去揣摩體會,沒法用話具體地表達出來。指道理奧妙,難以說明。有時也指情況微妙,不便說明。
【出處】《莊子·天運》:“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
【示例】這些事可以意會,不可言傳,要說,一時亦說不了許多。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七回
【第24句】:可人風味[kě rén fēng wèi]
【解釋】可:適合。令人滿意而又有特色的風光或事物。
【出處】宋·楊無咎《水龍吟·趙祖文畫西湖圖,名曰總相宜》詞:“往事輸他范蠡。泛扁舟、仍攜佳麗。毫端幻出,淡妝濃抹,可人風味。”
【示例】可人風味撩詩興,不記姚家宮樣黃。 ——謝薖《山間》
【第25句】:可殺不可辱[kě shā bù kě rǔ]
【解釋】辱:侮辱。可以犧牲生命但不可遭受侮辱。形容做人的尊嚴。
【出處】《孔子家語·儒行解》:“儒有可親而不可卻,可近而不可迫,可殺而不可辱。”
【示例】即此我便隨汝前往,但我英雄旨趣,可殺不可辱。 ——清·華偉生《開國奇冤·被擒》
【第26句】:可歌可泣[kě gē kě qì]
【解釋】泣:不出聲地流淚。值得歌頌、贊美,使人感動流淚。形容英勇悲壯的感人事跡。
【出處】《周易·中孚》:“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明·海瑞《方孝孺臨麻姑仙壇記跋》:“國初方列之概,無異平原復生。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示例】《長恨歌》一篇,有聲有色,可歌可泣。 ——清·趙翼《甌北詩話》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