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墜”的成語(39個)
本文整理了墜兔收光、騎者善墜、金烏西墜,玉兔東升等含“墜”的成語39個,其中“墜”開頭的成語5個,“墜”結尾的成語6個,“墜”在中間的成語28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墜”開頭的成語【第1句】:墜兔收光[zhuì tù shōu guāng]
【解釋】兔:月亮。落月將光收回去了。指月亮落下。
【出處】明·李昌祺《剪燈余話·武平靈怪錄》:“逡巡間,墜兔收光,遠雞戒曉。”
【第2句】:墜歡可拾[zhuì huān kě shí]
【解釋】墜:失掉;拾:撿起。失去的歡樂或寵愛的對象可以重新?lián)炱稹1扔髦貧w于好。
【出處】南朝·宋·鮑照《和傅大農(nóng)與僚故別》:“墜歡豈更接,明愛邈故別。”
【示例】渴慕未忘通媒煩說客,墜歡可拾補過走情郵。 ——張恨水《金粉世家》第六十回回目
【第3句】:墜屨遺簪[zhuì jù yí zān]
【解釋】墜:掉落;屨:鞋子;遺:遺失。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舊物。比喻能勾起人們懷舊之情的故物。
【出處】《北史·韋夐傳》:“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同歸。吾之操行雖有不逮前烈,然舍舊錄新,亦非吾志也。”
【第4句】:墜溷飄茵[zhuì hùn piāo yīn]
【解釋】同“墜茵落溷”。亦作“墮溷飄茵”。比喻人之境遇高下懸殊。茵,墊褥;溷,廁所。
【出處】《梁書·儒林傳·范縝傳》:“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fā)一枝,俱于茵席之上,自有關籬墻,落于糞溷之側。”
【示例】真阿憐,在磨房,自悲自苦。念人生,無定住,墜溷飄茵。貧者貧,富者富,無端分等。 ——《廿世紀女界文明燈彈詞》卷二
【第5句】:墜茵落溷[zhuì yīn luò hùn]
【解釋】茵:茵席;溷:廁所。隨風而落,有的飄在茵席上,有的落在糞坑里。比喻境遇好壞不同。
【出處】《梁書·儒林傳·范縝》:“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fā)一枝,俱開一蒂,隨風而墮,自有拂簾幌墜于茵席之上,自有關籬墻落于糞溷之側。”
【示例】夫姬既薄命為花,后此之墜茵落溷,誠難自主。 ——清·捧花生《畫舫余譚》
“墜”結尾的成語【第1句】:騎者善墜[qí zhě shàn zhuì]
【解釋】常騎馬的人總難免掉下馬背。比喻擅長某一事物的人往往由于疏忽大意而失敗。
【示例】你明白騎者善墜的道理嗎?
【第2句】:天花亂墜[tiān huā luàn zhuì]
【解釋】傳說梁武帝時有個和尚講經(jīng),感動了上天,天上紛紛落下花來。形容說話有聲有色,極其動聽(多指夸張而不符合實際)。
【出處】《心地觀經(jīng)·序品》:“六欲諸天來供養(yǎng),天華(花)亂墜遍虛空。”
【示例】傅二棒錘索性張大其詞,說得天花亂墜。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十六回
【第3句】:天華亂墜[tiān huā luàn zhuì]
【解釋】形容說話有聲有色,極其動聽(多指夸張而不符合實際)。同“天花亂墜”。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令遵禪師》:“聚徒一千二千,說法如云如雨,講得天華亂墜,只成個邪說爭競是非。”
【第4句】:箕裘不墜[jī qiú bù zhuì]
【解釋】比喻前輩的事業(yè)后繼有人而不會中斷。
【出處】《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
【示例】知足下留心正學,師門箕裘不墜,喜何如之。 ——清·陸隴其《答柏鄉(xiāng)魏荔彤》
【第5句】:龍隱弓墜[lóng yǐn gōng zhuì]
【解釋】舊時比喻皇帝死。
【出處】《史記·封禪書》:“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巧干余人,龍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
【第6句】:搖搖欲墜[yáo yáo yù zhuì]
【解釋】搖搖:搖動,搖晃;墜:落下。形容十分危險,很快就要掉下來,或不穩(wěn)固,很快就要垮臺。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零四回:“眾視之,見其色昏暗,搖搖欲墜。”
【示例】戰(zhàn)士們靠近邊緣向下一看,頭暈目眩,覺得眼前的大巖來回晃動,自己的身體搖搖欲墜。 ——曲波《林海雪原》二七
“墜”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金烏西墜,玉兔東升[jīn wū xī zhuì,yù tù dōng shēng]
【解釋】烏: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為金烏;兔: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為玉兔。太陽東山,月亮升起。指黃昏時分。也借指時光。
【出處】唐·韓琮《春愁》:“金烏飛,玉兔走,青鬢常青古無有。”
【示例】一路說,一路行,不多時,早已金烏西墜,玉兔東升。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十三回
【第2句】:加膝墜淵[jiā xī zhuì yuān]
【解釋】加膝:抱在膝上;墜淵:推下深淵。喜歡就抱在膝上,不喜歡就推到深水里。比喻用人愛憎無常。
【出處】《禮記·檀弓下》:“今之君子,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
【示例】世之惜季木者,以謂意氣太盛,肺腸太熱,善善惡惡,或溢而為加膝墜淵,以貽小人口實。 ——清·錢謙益《王季木墓表》
【第3句】:退人墜淵[tuì rén zhuì yuān]
【解釋】墜淵:推進深淵里。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tài)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出處】《禮記·檀弓下》:“今之君子,進入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
【第4句】: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jìn rén ruò jiāng jiā zhū xī,tuì rén ruò jiāng zhuìzhū yuān]
【解釋】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tài)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出處】西漢·戴圣《禮記·檀弓下》:“今之君子,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
【示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古之君子,進人以禮,退人以禮;今之君子,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
【第5句】:亂墜天花[luàn zhuì tiān huā]
【解釋】比喻說話動人或文字精彩。多指話說得夸大或不切實際。
【出處】《心地觀經(jīng)·序品》:“六欲諸天來供養(yǎng),天華(花)亂墜遍虛空。”
【示例】橫說豎說,亂墜天花。 ——明·張岱《祭祁文載文》
【第6句】:遺珥墜簪[yí ěr zhuì zān]
【解釋】形容歡飲而不拘形跡。同“遺簪墮珥”。
【出處】清·洪昇《長生殿·禊游》:“朱論,碾破芳堤,遺珥墜簪,落花相襯。”
【第7句】:綠珠墜樓[lǜ zhū zhuì lóu]
【解釋】綠珠:古代人名,歌女。歌女綠珠跳樓自殺保節(jié)。
【出處】宋·樂史《綠珠傳》:“蓋一婢子,不知書而能感主恩,憤不顧身。其志烈懔懔,誠足使后人仰慕歌詠也。”
【示例】綠珠墜樓的故事在當今社會時有發(fā)生。
【第8句】:加膝墜泉[jiā xī zhuì quán]
【解釋】喜歡就抱在膝上,不喜歡就推到深水里。比喻用人愛憎無常。同“加膝墜淵”。
【出處】《舊唐書·姜公輔傳》:“公輔一言悟主,驟及臺司;一言不合,禮遽疏薄,則加膝墜泉之間,君道可知矣!”
【示例】《舊唐書·姜公輔傳》:“公輔一言悟主,驟及臺司,一言不合,禮遽疏薄,則加膝墜泉之間,君道可知矣。”
【第9句】:遺篇墜款[yí piān zhuì kuǎn]
【解釋】指散佚的詩文篇章和書畫款識。
【出處】宋·張淏《云谷雜記·藏金石刻》:“前代遺篇墜款,因得概見于方冊間,此尤可貴也。”
【第10句】:瓶墜簪折[píng zhùi zān zhé]
【解釋】瓶落水底難覓,簪子折斷難接。比喻男女分離。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雖然是一時間花殘月缺,休猜做瓶墜簪折。”
【示例】望藍橋遠似三山,煙水迷茫,道路艱難,瓶墜簪折,風酸月苦,雨澀云慳。 ——明陳鐸《新水令·春怨》套曲
【第11句】:遺聲墜緒[yí shēng zhuì xù]
【解釋】指行將絕滅的詩歌創(chuàng)作傳統(tǒng)。
【出處】況周頤《蕙風詞話續(xù)編》卷一:“我朝唯納蘭公子,深入北宋唐奧。遺聲墜緒,二百年后,乃為足下拾得,是何神術,欽佩欽佩!”
【第12句】:遺簪墜珥[yí zān zhuì ěr]
【解釋】指遺落、丟棄簪子珥珰。亦指遺棄的簪珥。
【出處】宋·柳永《木蘭花》詞:“盈盈,斗草踏青。人艷冶、遞逢迎。向路傍往往,遺簪墜珥,珠翠縱橫。”
【第13句】:飄籓墜溷[piāo fān zhuì hùn]
【解釋】比喻由于偶然的機緣而有富貴貧賤的不同命運。亦多指女子墮落風塵。同“飄茵墮溷”。
【第14句】:執(zhí)鞭墜蹬[zhí biān zhuì dèng]
【解釋】手里拿著馬鞭,跟在馬鐙旁邊。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隨在左右。
【出處】《論語·述而》:“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
【第15句】:遺簪墜舄[yí zān zhuì xì]
【解釋】指遺落在地的簪子鞋子。
【第16句】:遺簪墜屨[yí zān zhuì jù]
【解釋】遺:遺失;墜:掉落;屨:鞋子。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舊物。后指不忘舊友叫“不棄遺簪墜屨”。
【出處】《北史·韋夐傳》:“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同歸。吾之操行雖有不逮前烈,然舍舊錄新,亦非吾志也。”
【第17句】:呱呱墜地[gū gū zhuì dì]
【解釋】形容嬰兒出生或事物問世。
【出處】蘇曼殊《斷鴻零雁記》第三章:“爾呱呱墜地,無幾月,即生父見背。”
【示例】歡迎呱呱墜地之新中華。 ——李大釗《<晨鐘>之使命》
【第18句】:執(zhí)鞭墜鐙[zhí biān zhuì dèng]
【解釋】亦作“執(zhí)鞭隨鐙”。謂服侍別人乘騎,多表示傾心追隨。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七回 :“若得與兄長執(zhí)鞭墜鐙,愿為一卒,報答救命之恩,實為萬幸。”
【示例】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9回:“師父,你是我重生父母一般,莫說挑擔,情愿執(zhí)鞭墜鐙,伏侍老爺,同行上西天去也。”
【第19句】:湮墜無聞[yān zhuì wú wén]
【解釋】湮:埋沒;無聞:沒有知道。名聲被埋沒,沒人知道。
【出處】《史記·伯夷列傳》:“巖穴之士,趨舍有時若此,英名湮沒而不稱,悲夫。”《晉書·羊祜傳》:“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
【第20句】: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ài zé jiā zhū xī,wù zé zhuì zhū yuān]
【解釋】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里。意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tài)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出處】西漢·戴圣《禮記·檀弓下》:“今之君子,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
【示例】我們待人接物不能用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的態(tài)度。
【第21句】:遺簪墜履[yí zān zhuì lǚ]
【解釋】比喻舊物或故情。同“遺簪墜屨”。
【出處】《北史·韋夐傳》:“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同歸。吾之操行,雖不逮前烈,然舍舊錄新,亦非吾志也。”
【第22句】:如墜五里霧中[rú zhuì wǔ lǐ wù zhōng]
【解釋】墜:落下。比喻陷入一片混沌糊涂的境地,令人摸不著頭腦。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劉謂王曰:'淵源真可!’王曰:'卿故墜其云霧中’。”
【示例】今天呼兄喚弟,明天大殺大砍,使人眼花繚亂,如墜五里霧中。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史話》第70章
【第23句】:孤學墜緒[gū xué zhuì xù]
【解釋】將要失傳的學問典籍。
【出處】清·龔自珍《語錄·書戴氏定本〈水經(jīng)〉》:“是本孔氏繼涵刻入《微波榭叢書》中,不為矣孤學墜緒。”
【第24句】:月墜花折[yuè zhuì huā zhé]
【解釋】月亮落下,鮮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
【出處】清·洪昇《長生殿·補恨》:“誓世世生生休拋撇,不提防慘凄凄月墜花折,悄冥冥云收雨歇,恨茫茫只落得死斷生絕。”
【第25句】:口墜天花[kǒu zhuì tiān huā]
【解釋】比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
【出處】據(jù)《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序品》載,佛祖說法,感動天神,“六欲諸天及天子眾,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yōu)缽羅華,波頭摩華……于虛空中繽紛亂墜”,“天華亂墜滿虛空,眾香普熏于大會”。華,同“花”。
【示例】饒伊口墜天花,難逃我雙眸似電。 ——清·李漁《奈何天·媒欺》
【第26句】:遺鈿墜舄[yí diàn zhuì xì]
【解釋】鈿:有金翠珠寶等制成的首飾,舄:鞋子。形容女子在游玩、交際時縱情歡樂的景象。
【出處】《舊唐書·后妃傳·楊貴妃》:“玄宗每年十月幸華清宮,國忠姊妹五家扈從,每家為一隊,著一色衣,五家合隊,照映如百花之煥發(fā),而遺鈿墜舄,瑟瑟珠翠,燦爛芳馥于路。”
【第27句】:遺編墜簡[yí biān zhuì jiǎn]
【解釋】指散佚而殘缺不全的典籍。同“遺編斷簡”。
【出處】金·元好問《入濟源寓舍》詩:“遺編墜簡文章爛,糲食粗衣歲月長。”
【第28句】:飄藩墜溷[piāo fān zhuì hùn]
【解釋】藩:籬笆;溷:廁所。飄落籬笆上,墜入茅廁中。比喻偶然的機遇產(chǎn)生不同的命運。多指女性墮落風塵。
【出處】清·王韜《淞隱漫錄·三十六鴛鴦譜》:“韻蘭,未識其人,似以良家而誤墮風塵者。飛絮落花,飄藩墜溷,亦殊可惜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