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杵”的成語(14個(gè))
本文整理了杵臼之交、流血漂杵、急杵搗心等含“杵”的成語14個(gè),其中“杵”開頭的成語2個(gè),“杵”結(jié)尾的成語2個(gè),“杵”在中間的成語10個(gè),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杵”開頭的成語【第1句】:杵臼之交[chǔ jiù zhī jiāo]
【解釋】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比喻交朋友不計(jì)較貧富和身分。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吳祐傳》:“公沙穆來游太學(xué),無資糧,乃變服客傭,為祐賃舂。祐與語大驚,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間。”
【示例】追憶乾隆丙辰薦鴻博入都,在趙橫山閣學(xué)處見美少年張君名顧鑒者,彼此訂杵臼之交。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bǔ)遺》第六卷
【第2句】:杵臼交[chǔ jiù jiāo]
【解釋】指不計(jì)貧賤的交誼。
【出處】《后漢書·吳祐傳》:“公沙穆來游太學(xué),無資糧,乃變服客傭,為祐賃舂。祐與語大驚,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間。”
【示例】文登周生,與成生少共筆硯,遂訂為杵臼交。而成貧,故終歲依周。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成仙》
“杵”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流血漂杵[liú xuè piāo chǔ]
【解釋】杵:搗物的棒槌。血流成河,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來。形容戰(zhàn)死的人很多。也泛指流血很多。
【出處】《尚書·武成》:“會(huì)于牧野,罔有敵于我?guī)煟巴降垢辏ビ诤笠员保髌啤!睗h·賈誼《益攘》 :“炎帝無道,黃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
【示例】流血漂杵,方自此始。 ——宋·陸游《禹廟賦》
【第2句】:血流漂杵[xuè liú piāo chǔ]
【解釋】杵:搗物的棒槌。血流成河,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來。形容戰(zhàn)死的人很多。也泛指流血很多。
【出處】《尚書·武成》:“會(huì)于牧野,罔有敵于我?guī)煟巴降垢辏ビ诤笠员保髌啤!睗h·賈誼《益攘》 :“炎帝無道,黃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
【示例】若崩厥角齊稽首,血流漂杵脂如泉。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一回
“杵”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急杵搗心[jí chǔ dǎo xīn]
【解釋】形容驚異不安的心情。
【出處】清·錢謙益《答王于一秀才論文》:“見徐巨源與陳伯璣書,論仆晚年之文字,顓好罵人,傳語相勸戒,為之咋指吐舌,急杵搗心者累日。”
【第2句】: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解釋】比喻持之以恒,終必有成。功,亦作“工”。同“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出處】程樹榛《大學(xué)時(shí)代》第二十五章:“'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你是個(gè)能下功夫的人,有肯動(dòng)腦筋,自然都能干出個(gè)眉目來。”
【第3句】: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解釋】杵:舂米或搗衣的棒。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處】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xué)業(yè)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示例】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經(jīng)過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練地掌握了英語。
【第4句】:磨杵成針[mó chǔ chéng zhēn]
【解釋】把鐵棒磨成了針。比喻做任何艱難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夠克服困難,做出成績。
【出處】《潛確類書》卷六十:“李白少讀書,未成,棄去。道逢老嫗?zāi)ヨ疲讍柶涔省T唬?欲作針。’白感其言,遂卒業(yè)。”
【示例】沒有磨杵成針的毅力,學(xué)問上就不可能有很深的造詣。
【第5句】:拼得工夫深,鐵杵磨成針[pīn dé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解釋】鐵杵:鐵棒槌。只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鐵棒槌也能磨成繡花針。比喻只要肯花力氣,事情一定能成功。
【出處】元·虞韶《日記故事》:“道逢一老嫗,磨鐵杵。白問:'將欲何用?’曰:'欲作針。’白感其言,遂還卒業(yè)。”
【示例】拼得工夫深,鐵杵磨成針。再守他一年十二個(gè)月,好歹要掏摸些兒本事到手。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十回
【第6句】:鐵杵磨針[tiě chǔ mó zhēn]
【解釋】鐵杵:鐵棍。鐵棍子磨成繡花針。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處】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jiān)杵有成針日。”
【示例】那南方中的舉人進(jìn)士,不知費(fèi)了先生多少掏成,多少指點(diǎn),鐵杵磨針,才成正果。 ——《醒世姻緣》第25回
【第7句】:鐵杵成針[tiě chǔ chéng zhēn]
【解釋】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處】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jiān)杵有成針日。”
【第8句】:臼杵之交[jiù chǔ zhī jiāo]
【解釋】臼:石制的舂米器具。杵:舂米的木棒。臼與杵不相離。比喻非常要好的朋友。
【出處】《東觀漢記·吳祐傳》:“公沙穆秋游太學(xué),無資糧,乃變服客傭,為祐憑舂。祐與語,大驚。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間。”
【示例】文登周生,與成生少共筆硯遂定為臼杵之交。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成仙》
【第9句】:鐵杵磨成針[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解釋】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將鐵棒磨成細(xì)針。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處】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示例】沒聽過鐵杵磨成針? ——阮章競《漳河水》第二部
【第10句】:磨杵作針[mó chǔ zuò zhēn]
【解釋】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難的事也能成。
【出處】宋·祝穆《方輿勝覽·磨針溪》:“彭山象耳山下,相傳李白讀書山中。學(xué)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白問:'何為?’媼曰:'欲作針耳。’白感其言,還,卒業(yè)。”
【示例】耐心持久,如磨杵作針,不計(jì)歲月,此用功樣子也。 ——明·黃淳耀《陶庵集·自監(jiān)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