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清”的成語大全(271個)

31982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含“清”的成語大全(271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清風高節、跳進黃河洗不清、熬清受淡等含“清”的成語271個,其中“清”開頭的92個,“清”結尾的60個,“清”在中間的119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清”開頭的成語

【第1句】:清風高節[qīng fēng gāo jié]

【解釋】比喻人品格純潔,節操高尚。

【出處】唐·牟融《題趙支》詩:“我有清風高節在,知君不負歲寒交。”

【示例】果然華歆后來附了曹操,殺伏皇后,廢漢獻帝,管寧清風高節,濁世不污。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十四回

【第2句】:清耳悅心[qīng ěr yuè xīn]

【解釋】耳朵為之清寧,心情為之歡悅。形容聲音美妙動聽。

【出處】宋·張耒《鳴蛙賦》:“春露初靄,朝華始敷,文羽清喙,飛鳴自如,若奏琴箏而和笙竽,清耳悅心,聽者為娛。”

【第3句】:清風亮節[qīng fēng liàng jié]

【解釋】比喻人品格高尚,節操堅貞。

【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第八卷:“然司空圖清風亮節,唐季忠臣。”

【示例】他以清風亮節而文明于世。

【第4句】:清明在躬[qīng míng zài gōng]

【解釋】清明:指人的神志很清醒;躬:指自身。形容人的心地光明正大,頭腦清晰明辨。

【出處】《禮記·孔子閑居》:“清明在躬,氣志如神。嗜欲將至,有開必先。”

【示例】只尹繼善此人清明在躬,多年的“江南王”。 ——二月河《乾隆皇帝》二十九

【第5句】:清心寡欲[qīng xīn guǎ yù]

【解釋】清:清凈;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凈,減少欲念。

【出處】《后漢書·任隗傳》:“隗字仲和,少好黃老,清靜寡欲。”

【示例】劉均佐,我奉師父法旨,等你清心寡欲,受戒持齋,不許凡心動。 ——元·鄭廷玉《忍字記》第三折

【第6句】:清規戒律[qīng guī jiè lǜ]

【解釋】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規則和戒條。現比喻束縛人的繁瑣不合理的規章制度。

【出處】《釋門正統》:“百丈山懷海禪師始立天下禪林規式,謂之清規。”

【示例】老先生清規戒律很多,學生們都很怕他。

【第7句】:清如冰壺[qīng rú bīng hú]

【解釋】冰壺:盛冰的玉壺,喻指清白潔凈。比喻為人高潔,不同凡俗。也比喻詩文格調清新。

【出處】南朝·宋·鮑照《白頭吟》:“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

【示例】老秀,清如冰壺,艷如紅玉。 ——明·陸時雍《詩鏡總論》

【第8句】:清凈寂滅[qīng jìng jì miè]

【解釋】指道教的清凈無為與佛家的涅盤寂滅之說。

【出處】唐·韓愈《原道》:“今其法曰:必棄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養之道,以求其所謂清凈寂滅者。”

【示例】時接佛老之徒,聞其所謂清凈寂滅者,而心悅之。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屏山詩禪》

【第9句】:清一色[qīng yī sè]

【解釋】原指打麻將時由一種花色組成的一副牌。后比喻全部由同一種成分構成。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九回:“而且他[佘小觀]賭品甚高,輸得越多心越定,臉上神色絲毫不動。又歡喜做'清一色’。所以同賭的人更拿他當財神看待。”

【示例】至于經常的事務,她可以放心的由職員們代辦,因為職員們都清一色的換上了她的娘家的人。 ——老舍《四世同堂》三七

【第10句】:清清楚楚[qīng qīng chǔ chǔ]

【解釋】清晰明白有條理。

【出處】鄧小平《堅決打擊經濟犯罪活動》:“盜竊國家財產,貪污受賄,這是現錢買賣,清清楚楚,不容易搞錯。”

【示例】我把帳目理得清清楚楚了。

【第11句】:清辭麗句[qīng cí lì jù]

【解釋】指清新美麗的詞句。同“清詞麗句”。

【出處】清·戴名世《道墟圖詩序》:“讀其詩,摹寫物情,頌美祖德,稱述土風,清辭麗句,時時錯出。”

【第12句】:清茶淡飯[qīng chá dàn fàn]

【解釋】清:清淡。形容飯食非常簡單。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4卷:“三叔,你今到寒家,清茶淡飯,暫住幾日。”

【示例】我已經習慣了這清茶淡飯的生活。

【第13句】:清辭妙句[qīng cí miào jù]

【解釋】喜事從天上掉下來。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出處】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三折:“貴腳踏踐地,使下官喜從天降。”

【示例】張順見了宋江,清辭妙句。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回

【第14句】:清風峻節[qīng fēng jùn jié]

【解釋】清廉正直的風尚,高尚峻偉的氣節。

【出處】唐·韓愈《朝奉大夫尚書度支郎中充天章閣待制王公行狀》:“公雍容侍從之列,以清風峻節,為一時所畏。”

【示例】吾師清風峻節,夙昔所儀。 ——清·陳確《上閔辰先生書》

【第15句】:清道夫[qīng dào fū]

【解釋】舊時稱城市的清潔工。現指掃除障礙的人。

【示例】我成了她的清道夫了。

【第16句】:清天白日[qīng tiān bái rì]

【解釋】指大白天。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醒來!清天白日,卻怎的這等酣睡?”

【示例】好大膽!清天白日就截路搶人啦! ——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

【第17句】:清濁同流[qīng zhuó tóng liú]

【解釋】清水與濁水一渠同流。比喻美惡混雜,良莠不分。

【出處】《晉書·劉毅傳》:“今之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廢褒貶之義,任愛憎之斷,清濁同流,以植其私。”

【示例】我們不能讓清濁同流、是非不分的現象存在。

【第18句】:清簡寡欲[qīng jiǎn guǎ yù]

【解釋】欲:欲望。保持心地清凈,很少欲望。

【出處】《晉書·張協傳》:“轉河間內史,在郡清簡寡欲。”

【第19句】:清都紫府[qīng dōu zǐ fǔ]

【解釋】神話傳說中天帝所居之宮闕。同“清都紫微”。

【出處】宋·張孝祥《西江月·代五三弟為老母》詞:“莫問清都紫府,長教綠鬢朱顏。”

【第20句】:清君側[qīng jūn cè]

【解釋】指清除君主身旁的親信、壞人。

【出處】《公羊傳·定公十三年》:“此逐君側之惡人。”唐·李商隱《有感》詩:“古有清君側,今非乏老成。”《新唐書·仇士良傳》:“如奸臣難制,誓以死清君側。”

【示例】若變起,足下以一軍敵彼二軍,保護圣主,復大權,清君側,肅宮廷,指揮若定,不世之業也。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譚嗣同傳》

【第21句】:清貧寡欲[qīng pín guǎ yù]

【解釋】清寒貧苦,欲念甚少。

【出處】《魏書·游明根傳》:“謙廉不競,曾撰《儒棋》,以表其志焉。清貧寡欲,資仰俸祿而已。”

【示例】清貧寡欲,終日長蔬,雖有妻子,獨處山舍。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周颙宅作阿蘭若》

【第22句】:清鍋冷灶[qīng guō lěng zào]

【解釋】沒吃沒喝。常用以形容貧困冷清的景象。同“清灰冷灶”。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回:“走到計氏院內,只見清鍋冷灶,一物也無。”

【第23句】:清心少欲[qīng xīn shǎo yù]

【解釋】指保持心地清凈,少生欲念。

【出處】《魏書·張袞傳》:“出行雍州刺史,清心少欲,吏民安之。”

【第24句】:清原正本[qīng yuán zhèng běn]

【解釋】清理水的源頭,扶正樹的根。比喻從根本解決問題。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刑法志》:“豈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論,刪定律令。”

【第25句】:清曹竣府[qīng cáo jùn fǔ]

【解釋】曹:官府。莊嚴肅靜的官府。

【出處】宋·王讜《唐語林·方正》:“朝廷上下相蒙,善惡同政。清曹竣府,為鼠輩養資,豈所以裨政邪?”

【第26句】:清凈無為[qīng jìng wú wéi]

【解釋】道家語。指一切聽其自然,人力不必強為。

【出處】《俱舍論》十六:“暫永遠離一切惡行煩惱垢,故名為清凈。”宋·范仲淹《答趙元昊書》:“真宗皇帝奉天體道,清凈無為。”

【示例】出家人清凈無為,紅塵不染。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

【第27句】:清水衙門[qīng shuǐ yá mén]

【解釋】比喻沒有油水的機構或地方。

【出處】《新華月報》1980年第5期:“在市總工會混了兩年,覺得工會是清水衙門。”

【示例】我們單位是一個真正的清水衙門。

【第28句】:清談高論[qīng tán gāo lùn]

【解釋】高妙清正而空泛不實的言論。

【出處】《后漢書·鄭太傅傳》:“孔公緒清談高論,噓枯吹生,并無軍旅之才。”

【示例】孔公緒徒清談高論,吹枯噓生,并無甚么韜略,足為公敵。 ——蔡東藩《后漢演義》第六十七回

【第29句】:清靜無為[qīng jìng wú wéi]

【解釋】道家語。春秋時期道家的一種哲學思想和治術。指一切聽其自然,人力不必強為。

【出處】宋·王曾《諫作玉清昭應宮》:“聞昔人君崇尚土木,孰若清靜無為,邑人以康。”

【示例】真正能過上清靜無為的生活也不錯。

【第30句】:清濁難澄[qīng zhuó nán chéng]

【解釋】清水和濁水混在一起,使人很難分清楚。

【第31句】:清正廉潔[qīng zhèng lián jié]

【解釋】品行端正,為人正直廉潔。

【示例】清正廉潔的官員值得表揚。

【第32句】:清洌可鑒[qīng liè kě jiàn]

【解釋】洌:水清。鑒:照。清澈得可以照見人影。

【出處】馮牧《瀾滄江邊的蝴蝶會》:“……山麓有樹大合抱,倚崖而聳立,下有泉,東向漱根竅而出,清洌可鑒。”

【第33句】:清歌妙舞[qīng gē miào wǔ]

【解釋】指清亮的歌聲,美妙的舞蹈。

【出處】唐·宋之問《有所思》:“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示例】步寒宮出落的紫霓裳,一個個清歌妙舞世上無雙。 ——明·湯顯祖《邯鄲記·極欲》

【第34句】:清詞妙句[qīng cí miào jù]

【解釋】清新絕妙的詩文詞句。形容詩詞所用的語言清新華美。

【出處】漢·陳琳《答東阿王箋》:“音義既遠,清詞妙句,焱絕煥柄。”

【示例】南宋樂府,清詞妙句,略盡于此。 ——清·譚獻《復堂詞話》

【第35句】:清清白白[qīng qīng bái bái]

【解釋】品行純潔,沒有污點,特指廉潔。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4回:“古人曾也說的,'不作狠心人,難得自了漢。’我清清白白的一個人,為什么教你們帶累壞了我!”

【示例】我這輩子一向都是清清白白的。

【第36句】:清身潔己[qīng shēn jié jǐ]

【解釋】指保持自身節操,身體力行。

【出處】《南史·可尚之傳》:“太保王弘每稱其清身潔己。”

【示例】系及二弟潔育并清身潔己,甚得聲譽。 ——《晉書·解系傳》

【第37句】:清瑩秀澈[qīng yíng xiù chè]

【解釋】清潔光亮、秀麗澄澈。

【第38句】:清湯寡水[qīng tāng guǎ shuǐ]

【解釋】形容菜肴水太多,粗糙沒有味道。

【示例】他很快就適應了這清湯寡水的生活。

【第39句】:清音幽韻[qīng yīn yōu yùn]

【解釋】比喻文章造詣極深。

【出處】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其清音幽韻,凄如飄風急雨之驟至。”

【示例】我也想寫出清音幽韻的好文章來。

【第40句】:清水冷灶[qīng shuǐ lěng zào]

【解釋】形容生活清苦。

【出處】陸文夫《獻身》:“這時候是個小家庭蒸蒸日上的建設時期,可是他們這里卻是清水冷灶,沒有增設,連必要的投資也都送進了書店。”

【示例】我不想一輩子都過清水冷灶的生活。

【第41句】:清風明月[qīng fēng míng yuè]

【解釋】只與清風、明月為伴。比喻不隨便結交朋友。也比喻清閑無事。

【出處】《南史·謝惠傳》:“入吾室者,但有清風;對吾飲者,惟當明月。”

【示例】金馬玉堂三學士,清風明月兩閑人。 ——宋·歐陽修《會老堂致語》

【第42句】:清如水,明如鏡[qīng rú shuǐ,míng rú jìng]

【解釋】形容官吏廉潔自守,辦事明智無誤。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十一回:“老爺是清如水,明如鏡,萬人念佛的。老爺試想,偷了人家東西,還說人家欠他銀子,再沒有了出外人過的日子。”

【示例】看來,想要讓所有的官員們,一個個清如水,明如鏡,竟是一廂情愿,水中撈月! ——二月河《雍正皇帝》七十二

【第43句】:清貧如洗[qīng pín rú xǐ]

【解釋】窮得象用水洗過似的,什么都沒有。形容十分貧窮。

【出處】清·李心衡《金川瑣記·示夢先生》:“清貧如洗,無以為殮,龔為經理其喪,復資助旅費。”

【示例】我再也不想過清貧如洗的日子。

【第44句】:清風兩袖[qīng fēng liǎng xiù]

【解釋】衣袖中除清風外,別無所有。比喻做官廉潔。也比喻窮得一無所有。

【出處】元·陳基《次韻吳江道中》詩:“兩袖清風身欲飄,杖藜隨月步長橋。”

【示例】絹帕麻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明·都穆《都公譚篡》卷上

【第45句】:清虛洞府[qīng xū dòng fǔ]

【出處】清·洪昇《長生殿·罵賊》:“除卻了清虛洞府,只有那沉香亭院。”

【第46句】:清水出芙蓉[qīng shuǐ chū fú róng]

【解釋】芙蓉:荷花的別稱。形容詩文清麗,猶如出水的芙蓉一樣清新。

【出處】唐·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第47句】:清蹕傳道[qīng bì chuán dào]

【解釋】清蹕:帝王出行時開路清道,禁止通行。指帝王或大官出巡時護衛傳呼清道,禁止行人通過。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六十六回:“兩街儀衛喧闐,清蹕傳道,人馬森列,多官俱上馬遠送,太尉悉令免之,舉手上轎而去。”

【第48句】:清廉正直[qīng lián zhèng zhí]

【解釋】清白廉潔,為人正直不阿。

【出處】《韓非子·奸劫弒臣》:“我不以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是猶上高陵之顛,墮峻溪之下以求生,兇不幾矣。”

【示例】親自問殺人賊,全不論清廉正直,倒不如懵懵遇癡。 ——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三折

【第49句】:清源正本[qīng yuán zhèng běn]

【解釋】清源:從源頭上清理;正本:從根本上整頓。從源頭上清理,從根本上整頓。比喻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

【出處】《漢書·刑法志》:“豈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論,刪定律令。”《晉書·武帝紀》:“思與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

【示例】惟欲清源正本,還應譴及牛李二人。 ——蔡東藩《唐史演義》第八十六回

【第50句】:清曹峻府[qīng cáo jùn fǔ]

【解釋】曹、府:官府。泛指莊嚴肅穆的官署。

【出處】宋·王讜《唐語林·方正》:“朝廷上下相蒙,善惡同致。清曹峻府,為鼠養資,豈所以裨政邪?”

【第51句】:清塵濁水[qīng chén zhuó shuǐ]

【解釋】清塵:喻他人;濁水:喻自己。比喻相隔很遠,會面沒有希望。

【出處】三國魏·曹植《七哀詩》:“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示例】歙漆阿膠忽紛解,清塵濁水何由逢。 ——明·李昌褀《剪燈余話·田洙遇薛濤聯句記》

【第52句】:清瑩秀徹[qīng yíng xiù chè]

【解釋】瑩:光潔明亮;徹:通透。清潔光亮、秀麗透徹。形容詩文意境清新,詞藻華美。

【出處】唐·柳宗元《愚溪詩序》:“清瑩秀徹,鏘鳴金石。”

【示例】他的作品清瑩秀徹,讓人耳目一新。

【第53句】:清風朗月[qīng fēng lǎng yuè]

【解釋】比喻不隨便結交朋友。也比喻清閑無事。同“清風明月”。

【出處】唐·李白《襄陽歌》:“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

【示例】謝鎮西經船行,其夜清風朗月,聞江渚間估客船上有詠詩聲,甚有情致,所誦五言,又其所未嘗聞,嘆美不能已。 ——朱自清《論書生的酸氣》

【第54句】:清灰冷火[qīng huī lěng huǒ]

【解釋】沒吃沒喝。常用以形容貧困冷清的景象。同“清灰冷灶”。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85回:“及至到了家,清灰冷火的鎖著門。”

【第55句】:清心省事[qīng xīn shěng shì]

【解釋】指心境清靜,政事雜務簡省。

【出處】宋·陸游《上殿札子》:“人君與天同德,惟當清心省事,淡然虛靜,損之又損,至于無為。”

【示例】臨發,疏諸清心省事,與民休息。 ——《清史稿·馮溥傳》

【第56句】:清曠超俗[qīng kuàng chāo sú]

【解釋】指清明曠達,超脫于世俗之外。

【出處】南朝·梁·沈約《被褐守山東》:“欲一去而不還,悵鄒衣之未褫。揖林壑之清曠,事氓俗之紛詭。”

【第57句】:清渾皁白[qīng hún wú bái]

【解釋】比喻事物的本來面目、是非、情由等。

【第58句】:清水無大魚[qīng shuǐ wú dà yú]

【解釋】指待人處事不能求全責備。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東方朔傳》:“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示例】今君性嚴急,清水無大魚,將軍宜寬小過,總大綱而已。 ——晉·袁宏《后漢紀·和帝紀》

【第59句】:清夜捫心[qīng yè mén xīn]

【解釋】清:清靜;捫:按摸。指深夜不眠,進行反省。

【出處】唐·白居易《和夢游春》詩:“捫心無愧畏,騰口有謗讟。”明·茅維《鬧門神》:“倘清夜捫心,原無芥蒂。”

【示例】在今天,誰要是在團結兩個字上不生長些誠意,他即使不被人唾罵,也當清夜捫心,有點兒羞愧。 ——毛澤東《反對日本進攻的方針、辦法和前

【第60句】:清渭濁涇[qīng wèi zhuó jīng]

【解釋】渭河水清,涇河水渾,涇河的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出處】《詩經·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

【示例】北有清渭濁涇,蘭池周曲。 ——晉·潘岳《西征賦》

【第61句】:清圣濁賢[qīng shèng zhuó xián]

【解釋】漢代末年因饑荒嚴禁釀酒,飲者諱言酒,稱酒之清者為圣人,濁者為賢人。用來指酒。

【出處】《三國志·魏志·徐邈傳》:“平日棜客謂酒清者為圣人,濁者為賢人。”

【示例】閑攜清圣濁賢酒,重試朝南莫北風。? ——宋·陸游《泝溪》詩

【第62句】:清交素友[qīng jiāo sù yǒu]

【解釋】素友:真誠的朋友。交往純潔,友情純樸。

【出處】南朝·宋·王僧達《祭顏光祿文》:“清交素友,比景共波。”

【示例】便是清交素友,頻相視、笑晴空。 ——宋·張繼先《風入松》詞

【第63句】:清茶淡話[qīng chá dàn huà]

【解釋】清:清淡。喝著清茶隨意閑聊。形容待客親切隨和。

【出處】金·侯善淵《西江月》詞:“寐靜茅庵瀟灑,危峰密鎖煙霞。朝陽軒外一枝斜,待客清茶淡話。”

【示例】借人茅屋,但有客相過,清茶淡話,閑與論今古。 ——元·謝應芳《摸魚子》詞

【第64句】:清靜寡欲[qīng jìng guǎ yù]

【解釋】清:清凈;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凈,減少欲念。

【出處】《后漢書·任隗傳》:“隗字仲和,少好黃老,清靜寡欲。”

【示例】尊祖高才而性退讓,慈和泛愛,清靜寡欲,不營當世,惟修德行而已。 ——《晉書·庾峻傳》

【第65句】:清雅絕塵[qīng yǎ jué chén]

【解釋】潔凈高雅,一塵不染。

【出處】冰心《寄小讀者》:“這屋里清雅絕塵,有加無已的花,把我圍將起來。”

【示例】我有一幫清雅絕塵的小朋友跟著,怎么能不活力四射呢?

【第66句】:清灰冷灶[qīng huī lěng zào]

【解釋】形容生活窘迫,久不舉火。

【出處】明·無名氏《龍門隱秀》第一折:“空滴滴,清灰冷灶誰曾慣,黑漫漫苦海無邊岸。”

【示例】這般關門不出,我們這清灰冷灶,一夜怎過!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三回

【第67句】:清都絳闕[qīng dōu jiàng què]

【解釋】神話傳說中天帝所居之宮闕。同“清都紫微”。

【出處】宋·張孝祥《驀山溪》詞:“清都絳闕,我自經行慣。璧月帶珠星,引鈞天、笙簫不斷。”

【第68句】:清微淡遠[qīng wēi dàn yuǎn]

【解釋】清雅微妙,淡泊深遠。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2回:“小時跟著你們雨村先生念書,也曾看過。內中也有近情盡理的,也有清微淡遠的。”

【示例】他喜歡結交清微淡遠的朋友。

【第69句】:清議不容[qīng yì bù róng]

【解釋】清議:公正的評論。行為不正,輿論不容許。

【出處】宋·蘇舜欽《杜公求退第一表》:“當一人側席于上,多士建議于下,臣若肆然自處,默無所為,清議不容,素履將喪。”

【示例】帝雖以撓察典責之,國觀卒免察。然清議不容,旋以終養去。 ——《明史·薛國觀傳》

【第70句】:清平世界[qīng píng shì jiè]

【解釋】清平:安定,太平;世界:這里是世道的意思。指社會安定,天下太平。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清平世界說什么佛法。”

【示例】清平世界,蕩蕩乾坤,逼死人命。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24回

【第71句】:清歌曼舞[qīng gē màn wǔ]

【解釋】清亮的歌聲,柔美的舞蹈。

【出處】瞿秋白《亂彈·代序》:“'乾嘉以降’不久,昆曲的清歌曼舞的綺夢,給紅巾長毛的'叛賊’揭亂了。”

【第72句】:清介有守[qīng jiè yǒu shǒu]

【解釋】守:操守。指人的品格高尚而有節操。

【出處】《新唐書·張知謇傳》:“張知謇,子匪躬,幽州方城人,徙家岐。兄弟五人,知玄、知晦、知泰、知默,皆明經高第,曉吏治,清介有守,公卿爭為引重。”

【示例】容為人,清介有守,仕至宰相,居處不改其初。 ——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一百四十

【第73句】:清閑自在[qīng xián zì zài]

【解釋】清靜空閑,無拘無束。形容生活安閑舒適。

【出處】元·王實甫《麗堂春》第四折:“老夫自謫濟南歇馬,倒也清閑自在。”

【示例】我向往過清閑自在的生活。

【第74句】:清官難斷家務事[qīng guān nán duàn jiā wù shì]

【解釋】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難論斷家庭糾紛的是非曲直。指家庭內部的事,外人很難搞清楚。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卷:“常言道清官難斷家事。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你也休做十分大望。”

【示例】實是俗語說的'清官難斷家務事’,此事正是公婆難斷床幃事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回

【第75句】:清風高誼[qīng fēng gāo yì]

【解釋】風格高尚,友誼深厚。

【出處】《剪燈余話·兩川都轄院志》:“以薦冥福,清風高誼,傳播江湖間。”

【第76句】:清辭麗曲[qīng cí lì qǔ]

【解釋】指清新美麗的詞曲。同“清詞麗句”。

【出處】《宋書·謝靈運傳》:“清辭麗曲,時發手篇。”

【第77句】:清正廉明[qīng zhèng lián míng]

【解釋】比喻為官廉潔公正,不貪污徇私。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六十五回:“忽的云板響亮,皂役高喝,一位清正廉明的邊公,又坐到暖閣內邊了。”

【第78句】:清都紫微[qīng dōu zǐ wēi]

【解釋】神話傳說中天帝所居之宮闕。

【出處】戰國·鄭·列御寇《列子·周穆王》:“王實以為清都紫微,鈞天廣樂,旁之所居。”

【示例】始八歲經仙城山……有清都紫微之遐想。 ——唐·李白《漢東紫陽先生碑銘》

【第79句】:清歌雅舞[qīng gē yǎ wǔ]

【解釋】歌聲清新悅耳,舞姿輕盈優美。

【出處】南朝·梁·丘遲《敬酬柳仆射征怨》詩:“清歌自言妍,雅舞空仟仟。”

【示例】清歌雅舞,暫同于夢寐;廣廈高堂,俄成于幻化。 ——南朝·梁·何遜《七召·神仙》

【第80句】:清風勁節[qīng fēng jìn jié]

【解釋】比喻人的品格清正,節操堅貞。

【出處】唐·韓愈《朝奉大夫尚書度支郎中充天章閣待制王公行狀》:“公雍容侍從之列,以清風峻節,為一時所畏。”

【示例】我有清風勁節之標,戛玉鳴金之韻,用分一半,少答殷勤。 ——明·朱有燉《賽嬌容》第二折

【第81句】:清廟之器[qīng miào zhī qì]

【解釋】原指宗廟里的祭器。后比喻可以擔當國家重任的人。

【出處】《新唐書·李玨傳》:“武昌牛僧孺辟署掌書記,還為殿中侍御史。宰宰相韋處厚曰:'清廟之器,豈擊搏才乎?’除禮部員外郎。”

【第82句】:清宮除道[qīng gōng chú dào]

【解釋】清、除:灑水掃除;宮:古代房屋的通稱。打掃房屋和道路。指準備迎接貴賓到來。

【出處】《戰國策·秦策一》:“將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

【示例】吏民歌吟思漢久矣,故更始舉尊號而天下響應,三輔清宮除道以迎之。 ——《后漢書·邳彤傳》

【第83句】:清詞麗句[qīng cí lì jù]

【解釋】指清新美麗的詞句。

【出處】唐·杜甫《戲為六絕句》之五:“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

【示例】若唐之李杜韓柳、本朝之歐王蘇黃,清詞麗句,不可悉數。 ——宋·胡仔《苕溪隱漁叢話后集·楚漢魏六朝》

【第84句】:清酌庶羞[qīng zhuó shù xiū]

【解釋】清醇美酒,多樣佳肴。指祭奠用品。

【出處】宋·歐陽修《祭蘇子美文》:“維年月日,具官歐陽修謹以濔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湖州長史蘇君子美之靈。”

【示例】男玄奘謹以清酌庶羞,致祭于亡考洪州知府君之靈。 ——元·楊景賢《西游記》第四折

【第85句】:清和平允[qīng hé píng yǔn]

【解釋】平允:性格平和。形容人的性格溫和,容易接近。

【出處】《晉書·齊獻王攸傳》:“齊獻王攸,字大猷,少而岐嶷。及長,清和平允,親賢好施,愛經籍,能屬文,善尺牘,為世所楷。”

【示例】攸性孝友,多材藝,清和平允,名聞過于炎。 ——《資治通鑒·魏紀十》

【第86句】:清新俊逸[qīng xīn jùn yì]

【解釋】指詩文清美新穎,不落俗套。

【出處】唐·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示例】清新俊逸,庾子山、鮑明遠也只如此。 ——明·梅鼎祚《玉合記·參成》

【第87句】:清倉查庫[qīng cāng chá kù]

【解釋】檢查、清理倉庫物資。

【示例】我們要進行一月一次的清倉查庫工作。

【第88句】:清清靜靜[qīng qīng jìng jìng]

【解釋】安安靜靜,不嘈雜。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4回:“我這一進去,他又賭氣走了,不如咱們回去罷,讓他兩個清清靜靜的說一回。”

【示例】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剩下胡雪巖與張胖子,才得清清靜靜談話。”

【第89句】:清官能斷家務事[qīng guān néng duàn jiā wù shì]

【解釋】俗語。表示家族糾紛情況復雜,只有更公正的官吏才有可能斷定誰是誰非。

【出處】曹樹厚《好夢成真記》第六十九章:“人們常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哈,這次我做到了清官能斷家務事。”

【第90句】:清麗俊逸[qīng lì jùn yì]

【解釋】指詩文清美新穎,不落俗套。

【出處】唐·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示例】工詞章,才思涌溢,發為歌詩,清麗俊逸。 ——《元史·吳師道傳》

【第91句】:清官難斷家事[qīng guān nán duàn jiā shì]

【解釋】清官:公正清廉的官吏。指家庭內部糾紛情況復雜,外人沒法斷定誰是誰非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卷:“常言道:'清官難斷家事’,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你也休做十分大望。”

【第92句】:清清爽爽[qīng qīng shuǎng shuǎng]

【解釋】指整潔干凈或清新涼爽。

【出處】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15回:“好是無啥好,不過清清爽爽,倒像是個娘姨。”

【示例】地上,炕上,還有那個小炕桌,都被他弄得清清爽爽。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41章

“清”結尾的成語

【第1句】:跳進黃河洗不清[tiào jìn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

【解釋】比喻很難擺脫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黃河洗不清”。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二章:“我不是擔心他被留在賊營,倒是擔心他帶著李瞎子和你妹妹給我的兩封書信,說不定還有什么貴重禮物,回來時被丁、楊二營的游騎抓去,使我跳進黃河洗不清,豈不受冤枉的窩囊氣?”

【示例】我這下可是跳進黃河洗不清,快幫我想辦法吧

【第2句】:潔濁揚清[jié zhuó yáng qīng]

【解釋】猶激濁揚清。比喻清除壞的,發揚好的。

【出處】《新唐書·王珪傳》:“至潔濁揚清,疾惡好善,臣于數子有一日之長。”

【第3句】:糾纏不清[jiū chán bù qīng]

【解釋】形容紛亂,理不出頭緒。亦指有意找麻煩,抓住一點不肯放手。

【出處】清·魏子安《花月痕》第25回:“秋痕嘆道:'你如今一請就來,往后又是糾纏不清。”

【示例】你怎么老是跟他糾纏不清。

【第4句】:置水之清[zhì shuǐ zhī qīng]

【解釋】表示人民對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出處】《后漢書·龐參傳》:“棠不與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戶屏前,自抱孫兒伏于戶下。主簿白以為倨。參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曉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

【示例】置水之清必勵,則人知敬,此政之本也。(唐·劉禹錫《答饒州元使君書》)

【第5句】:旁觀者清[páng guān zhě qīng]

【解釋】當事人被碰到的問題搞糊涂了,旁邊觀看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出處】《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觀見審。”

【示例】俗話說:“旁觀者清。”這幾年姑娘冷眼看著,或有該添減的去處,二奶奶沒行到,姑娘竟一添減。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五回

【第6句】:攬轡澄清[lǎn pèi chéng qīng]

【解釋】攬轡:拉住馬韁;澄清:平治天下。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負。也比喻人在負責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這件工作,把它做好。

【出處】《后漢書·范滂傳》:“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示例】少年攬轡澄清意,倦矣應憐縮手時。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第7句】:摧陷廓清[cuī xiàn kuò qīng]

【解釋】摧陷:摧毀;廓清:肅清。攻破敵陣,肅清殘敵。比喻寫文章打破陳規。

【出處】唐·李漢《昌黎先生集序》:“先生于文,摧陷廓清之功,比于武事,可謂雄偉不常者也。”

【示例】憑實驗不憑虛境,舉一切神鬼妖狐之見,摧陷廓清。 ——《晚清文學叢鈔·掃迷帚》第一回

【第8句】:跳在黃河洗不清[tiào zài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

【解釋】比喻很難擺脫干系,避免嫌疑。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二回:“我何玉鳳這個心跡,大約說破了嘴也沒人信,跳在黃河也洗不清,可就完了我何玉鳳的身分了!”

【示例】我真是跳在黃河洗不清,再說也沒用

【第9句】:澈底澄清[chè dǐ chéng qīng]

【解釋】指完全清楚,毫無遺漏。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如今這個人的來歷是澈底澄清的明白了。”又第二三回:“安太太早把這事告訴了他一個澈底澄清。”

【第10句】:滓穢太清[zǐ huì tài qīng]

【解釋】滓穢:玷污,污辱;太清:天空。污染天空,比喻玷污清白。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太傅因戲謝曰:'卿居心不凈,乃復強滓穢太清邪?’”

【第11句】:跳在黃河也洗不清[tiào zài huáng hé yě xǐ bù qīng]

【解釋】比喻無法擺脫嫌疑。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2回:“我何玉鳳這個心跡,大約說破了嘴也沒人信,跳在黃河也洗不清。”

【第12句】:月白風清[yuè bái fēng qīng]

【解釋】形容幽靜美好的夜晚。

【出處】宋·蘇軾《后赤壁賦》:“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

【示例】是夜月白風清,水天共碧,二人正在僧房里,睡至半夜,忽聽得江上潮聲雷響。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一百十九回

【第13句】:海晏河清[hǎi yàn hé qīng]

【解釋】晏:平靜。黃河水清了,大海沒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出處】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當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時。”唐·鄭錫《日中有王子賦》:“河清海晏,時和歲豐。”

【示例】如今海晏河清,重逢太平,重樂太平。 ——元·施惠《幽閨記·和寇還朝》

【第14句】:眉目不清[méi mù bù qīng]

【解釋】眉目:指事情的條理、狀況。比喻事情的狀況不清楚。

【出處】《人民日報》19【第51句】:【第6句】:6:“交代不明,眉目不清,也是常見的缺點。”

【第15句】:牙白口清[yá bái kǒu qīng]

【解釋】比喻說話清楚。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怎當得十三妹定要問他個牙白口清,急得無法,說道:'姐姐,這事要爹媽作主,怎生的只管問起妹子來?’”

【第16句】:徹底澄清[chè dǐ chéng qīng]

【解釋】徹底:水清見底,引申為透徹。形容為官十分廉潔,清白。也指徹底清查,無所隱匿。

【出處】元·高明《琵琶記·牛氏規奴》:“今后,方信你徹底澄清,我好沒來由。”

【示例】著即巡按浙江等處地方,克期赴任,務期徹底澄清,以昭平允。 ——清·夏綸《杏花村·代狩》

【第17句】:假意撇清[jiǎ yì piē qīng]

【解釋】假意:假裝。本不清高,卻故意自命清高。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蘭花便在朱十老面前,假意撇清說:'小官人幾番調戲,好不老實。’”

【示例】若是你一定不肯受,那就倒反不是真心和我要好,好像是假意撇清的了。 ——清·張春帆《九尾龜》第一百六十八回

【第18句】:水潔冰清[shuǐ jié bīng qīng]

【解釋】像冰水一樣潔白清凈。形容人品高潔或文筆雅致。

【出處】晉·張華《魏劉驃騎誄》:“金剛玉潤,水潔冰清,郁郁文彩,喚若朝榮。”

【第19句】:肺石風清[fèi shí fēng qīng]

【解釋】百姓可以站在上面控訴地方官。比喻法庭裁判公正。

【出處】《周禮·秋官·大司寇》:“凡遠近惸獨老幼之欲有復于上而其長弗達者,立于肺石三日,士聽其辭,以告于上而罪其長。”

【示例】下無冤枉之民,肺石風清。 ——《成語故事考·訟獄》

【第20句】:行濁言清[xíng zhuó yán qīng]

【解釋】清:清高;濁:渾濁,指低下。說的是清白好話,十的是污濁壞事。形容人言行不一。

【出處】唐·李虛中《命書》卷中:“言輕行濁,執不通變。”

【示例】杜牧之難折證,掉僧孺不志誠,都一般行濁言清。 ——元·喬孟符《揚州夢》第四折

【第21句】:才高氣清[cái gāo qì qīng]

【解釋】指才能高超而氣質清峻。

【出處】唐·韓愈《與孟東野書》:“足下才高氣清,行古道,處今世,無田而衣食。”

【第22句】:含糊不清[hán hú bù qīng]

【解釋】指說話聲音不清楚或事物沒有分辨清楚。也指不能明辨是非。

【出處】鄧小平《目前的形勢和任務》:“各級黨組織直到每個支部的態度都要十分堅定,不能有任何游移不定、含糊不清的表現。”

【示例】她的話語表達含糊不清。

【第23句】:俟河之清[sì hé zhī qīng]

【解釋】俟:等待。等待黃河變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實現。

【出處】《左傳·襄公八年》:“《周詩》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壽幾何?’”

【示例】真所謂“俟河之清”呢! ——葉圣陶《橋上》

【第24句】:當局者迷,旁觀者清[dāng jú zhě mí,páng guān zhě qīng]

【解釋】當局者:下棋的人;旁觀者:看棋的人。當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出處】《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旁)觀見審。”

【示例】誰怪著你呢,實在說的不錯,倒是沒有人說過的話!可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三回

【第25句】:宿弊一清[sù bì yī qīng]

【解釋】多年的弊病一下就肅清了。

【出處】柯劭忞《清史稿·林則徐傳》:“林則徐,字少穆,福建侯官人。少警敏,有異才。……十二年,調江蘇巡撫。吳中洊饑,奏免逋賦,前在籓司任,議定賑務章程,行之有效,至是仍其法,宿弊一清。”

【示例】推行新政策后,公司頓時宿弊一清

【第26句】:玉潔冰清[yù jié bīng qīng]

【解釋】象玉那樣潔白,象冰那樣清凈。形容人心地純潔,品行端正。

【出處】漢·桓譚《新論·妄瑕》:“伯夷叔齊,冰清玉潔,以義不為孤竹之嗣,不食周粟,餓死首陽。”

【示例】若輩一經用了手腳,隨你三貞九烈,玉潔冰清,亦不能跳出圈外。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二回

【第27句】:日麗風清[rì lì fēng qīng]

【解釋】陽光明麗,清風送爽。形容天氣晴和。

【出處】魏巍《東方》第五部第十五章:“外面日麗風清,藍天如洗,是一個典型的明凈的秋日。”

【第28句】:天朗氣清[tiān lǎng qì qīng]

【解釋】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氣清新。

【出處】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示例】其日天朗氣清,惠風慶云,真是昌期應運,太平景象,自然迥別。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八回

【第29句】:跳到黃河洗不清[tiào dào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

【解釋】比喻無法擺脫嫌疑。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2回:“大約說破了嘴也沒人信,跳在黃河里也洗不清。”

【示例】我真是跳到黃河洗不清,再說也沒用。

【第30句】:笑比河清[xiào bǐ hé qīng]

【解釋】形容態度嚴肅,難見笑容。

【出處】《宋史·包拯傳》:“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

【示例】老著那副笑比河清的面孔,三句話不合,便反插了兩只眼睛叫將起來。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5回

【第31句】:神志不清[shén zhì bù qīng]

【解釋】神志錯亂或精神錯亂。

【出處】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12回:“弟子方才被什么妖人迷住,弄得身不由己、神志不清。”

【示例】他有些神志不清,少理會他。

【第32句】:月朗風清[yuè lǎng fēng qīng]

【解釋】月光明朗,微風清爽。形容寧靜美好的月夜。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夜深人靜,月朗風清,是好天氣也呵!”元·姬翼《春從天上來》詞:“地偏人靜,月朗風清,窗戶絕點塵埃。”

【示例】一夕月朗風清,從人先自去睡了,李謨心中煩悶,且不即睡。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九十五回

【第33句】:冰潔淵清[bīng jié yuān qīng]

【解釋】猶冰清玉潔。

【出處】漢·孔融《衛尉張儉碑》:“君稟乾綱之正性,蹈高世之殊軌,冰潔淵清,介然特立。”

【示例】太中大夫管寧,應二儀之中和,總九德之純懿,含章素質,冰潔淵清。 ——《三國志·魏志·管寧傳》

【第34句】:激濁揚清[jī zhuó yáng qīng]

【解釋】激:沖去;濁:臟水;清:清水。沖去污水,讓清水上來。比喻清除壞的,發揚好的。

【出處】《尸子·君治》:“揚清激濁,蕩去滓穢,義也。”

【示例】待制為官,盡忠報國,激濁揚清。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

【第35句】:啞子做夢說不清[yǎ zǐ zuò mèng shuō bù qīng]

【解釋】比喻滿腹心事,無處傾訴。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石霜圓禪師》:“痖子得夢向誰說,須彌頂上浪滔天。”

【第36句】:傍觀者清[bàng guān zhě qīng]

【解釋】傍:同“旁”。旁觀者:在一旁觀看的人。同一事物,在一旁觀看的人比當事者看得全面、清楚。常與“當局者迷”連用。亦作“旁觀者清”。

【出處】《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觀必審,何所為疑而不申列?”

【第37句】:跳到黃河也洗不清[tiào dào huáng hé yě xǐ bù qīng]

【解釋】比喻無法擺脫嫌疑。

【出處】老舍《駱駝祥子》:“真要是在這一夜里丟了東西,自己跳到黃河也洗不清。”

【第38句】:玉潤冰清[yù rùn bīng qīng]

【解釋】像玉一樣潤澤,像冰一樣清純。常喻人或物形神之美。

【出處】宋·曾鞏《荔支》詩之二:“玉潤冰清不受塵,仙衣裁剪絳紗新。”

【示例】暫時想見意沖沖,玉潤冰清迥不回。 ——《群英類選·金蘭記·舟中擲帕》

【第39句】:弊絕風清[bì jué fēng qīng]

【解釋】弊:壞事;清:潔凈。貪污、舞弊的事情沒有了。形容壞事絕跡,社會風氣良好。

【出處】宋·周敦頤《拙賦》:“上安下順,弊絕風清。”

【示例】從前的“賭痞”,現在自己在那里禁賭了,農會勢盛的地方和牌一樣弊絕風清。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第40句】:源清流清[yuán qīng liú qīng]

【解釋】源頭的水清,下游的水自然就清。比喻因果相連,事物的本原好,其發展和結局也就好;或領導賢明,其下屬也廉潔。源,也作原。亦作“源清流潔”、“源清流凈”。

【出處】語出《荀子·君道》:“故械數者,治之流也,非治之原也。君子者,治之原也。官人守數,君子養原,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韓詩外傳》卷五:“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第41句】:冷冷清清[lěng lěng qīng qīng]

【解釋】死氣沉沉,冷落、凄涼、寂寞。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13回:“紫鵑到了這里,我從沒合他說句知心的話兒,冷冷清清撂著他,我心里甚不過意。”

【示例】紅軍每到一地,群眾冷冷清清,經過宣傳之后,才慢慢地起來。 ——毛澤東《井岡山的斗爭》

【第42句】:冬溫夏清[dōng wēn xià qīng]

【解釋】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稱冬暖夏涼。

【出處】北魏《張猛龍碑》:“冬溫夏清,曉夕承奉。”

【第43句】:濯污揚清[zhuó wū yáng qīng]

【解釋】濯:洗。洗去污垢,激揚清澈。比喻揚善除惡。

【出處】《南史·范泰傳》:“臣昔謬得待罪選曹,誠無以濯污揚清。然君子之有智能,猶鵷鳳之有文采,俟時而振羽翼。何患不出云霞之上?”

【第44句】:天高氣清[tiān gāo qì qīng]

【解釋】形容天空高遠,氣候清爽。

【出處】戰國·楚·宋玉《九辯》:“泬寥兮天高而氣清。”

【示例】白芷應節,天高氣清。歲功既皋,庶類收成。 ——《樂府詩集·唐五郊樂章·白帝商音》

【第45句】:神智不清[shén zhì bù qīng]

【解釋】神智:意識。神志錯亂或精神錯亂。

【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楊承福一定以為自己有痰疾,神智不清,怎還肯在他主人面前竭力保薦援引?”

【第46句】:海宴河清[hǎi yàn hé qīng]

【解釋】滄海波平,黃河水清。形容國內安定,天下太平。

【出處】五代·歐陽熙《龍壽院光化大師碑銘》:“旋聞海宴河清,遠播民舒物泰。”

【示例】現在就是海宴河清的時候,我們得好好珍惜今天的安定局面。

【第47句】:摧毀廓清[cuī huǐ kuò qīng]

【解釋】摧毀:徹底破壞;廓清:肅清。攻破敵陣,并加以掃蕩。比喻徹底破處,肅清積弊或陳言。

【出處】毛澤東《反對黨八股》:“洋八股和洋教條在全國許多人中間的影響,也就不能進行有力的斗爭,也就達不到加以摧毀廓清的目的。”

【第48句】:一世兩清[yī shì liǎng qīng]

【解釋】舊指兄弟兩人都是清明廉正的官吏。

【第49句】:目秀眉清[mù xiù méi qīng]

【解釋】目:眼睛;秀:秀麗;眉:眉毛;清:清新。形容人容貌清秀俊美。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一回:“漸漸到了十六七歲,出落得唇紅齒白,目秀眉清。”

【示例】《鼓掌絕塵》:“目秀眉清,口方耳大,豐姿俊雅,氣度幽閑。”

【第50句】:政簡刑清[zhèng jiǎn xíng qīng]

【解釋】舊時形容法令簡省,社會風氣好,犯罪的人少。常用作稱道地方官政績的話。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一:“那官人為官清正,單吃德化縣中一口水;又且聽訟明快,雪冤理滯,果然政簡刑清,民安盜息。”

【示例】安太爺做了一年嘉興縣令,倒是政簡刑清,上司很說他能干。 ——《晚清文學叢鈔·中國現在記》第十一回

【第51句】:黃河水清[huáng hé shuǐ qīng]

【解釋】黃河之水常年混濁,如果變得清澈則被視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見的、難得的事情。

【出處】三國·魏·李康《運命論》:“夫黃河清而圣人生。”

【第52句】:區宇一清[qū yǔ yī qīng]

【解釋】區宇:疆土境域。天下一統,國家太平。

【出處】《元史·伯顏傳》:“始干戈于爰及,迄文軌之會同,區宇一清,普天均慶。”

【第53句】:渭濁涇清[wèi zhuó jīng qīng]

【解釋】涇水清,渭水濁。用以比喻事物和人品的差別。

【出處】沈礪《詠史》;“渭濁涇清本異流,當涂符讖趁時收。”

【第54句】:心跡雙清[xīn jì shuāng qīng]

【解釋】指心地、行為高潔,沒有塵俗之氣。

【出處】南朝·宋·謝靈運《齋中讀書》:“矧迺歸山川,心跡雙寂寞。”唐·杜甫《屏跡三首》其二:“杖藜從白首,心跡喜雙清。”

【示例】占此地荷亭竹榭,還期心跡雙清。 ——清·梁章鉅《溫處道署楹聯》

【第55句】:冰潔玉清[bīng jié yù qīng]

【解釋】比喻德行高潔。

【出處】《初學記》卷宗十七引《吳先賢傳·故揚州別駕從事戴矯傳贊》:“猗猗茂才,執節云停,志勵秋霜,冰潔玉清。”

【第56句】:月明風清[yuè míng fēng qīng]

【解釋】月光明朗,微風爽人。形容美好的月夜。

【出處】唐·無名氏《洛神傳》:“太和中,處士蕭曠,自洛東游至孝義館,夜憩于雙美亭。時月朗風清,曠善琴,遂取琴彈之。”

【第57句】:涇濁渭清[jīng zhuó wèi qīng]

【解釋】涇水濁,渭水清。比喻人品的高下和事物的好壞,顯而易見。

【出處】《詩經·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孔穎達疏:“言涇水以有渭水清,故見涇水濁。”

【示例】涇漲渭涸,則'涇清渭濁’;涇涸渭漲,則'涇濁渭清’。 ——清·譚嗣同《石菊影廬筆識》

【第58句】:炊鮮漉清[chuī xiān lù qīng]

【解釋】指煮魚濾酒。

【示例】他們一家人炊鮮漉清,玩得十分開心。

【第59句】:纏夾不清[chán jiā bù qīng]

【解釋】纏夾:糾纏夾雜。雜七雜八攪在一起,弄不清楚。

【出處】魯迅《不懂的音譯》:“凡有一件事,總是永遠纏夾不清的,大約莫過于我們中國了。”

【示例】她把事情攪得纏夾不清了。

【第60句】:一路風清[yī lù fēng qīng]

【解釋】形容安定升平的景象。

【出處】明·沈德符《野獲編·吏部·用違其才》:“沈里孝清直名臣,使其建牙內地,將見一路風清,乃使作陜西巡撫,助討寧夏。”

“清”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熬清受淡[áo qīng shòu dàn]

【解釋】指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出處】見“熬清守淡”。

【示例】老母尚且熬清受淡,若為人子者,反在房中與妻享用,真所謂兒彘不如了。 ——《天雨花》第二九回

【第2句】:固壁清野[gù bì qīng yě]

【解釋】固壁,指加固壁壘,使敵不易攻擊;清野,指轉移人口、物資,使敵無所獲取。這是對付優勢入侵敵人的一種策略。

【出處】《北齊書·李渾傳》:“社客(崔社客)宿將多謀,諸葛亮城各自保,固壁清野。”

【第3句】:一清二白[yī qīng èr bái]

【解釋】比喻十分清白。亦比喻非常清楚。

【出處】茅盾《劫后拾遺》四:“你還不相信我嗎?我在這里混了這半年,素來一清二白。”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七:“我姓韓的橋是橋,路是路,一清二白的,怕誰來歪我不成。”

【示例】我們的一善一惡,只以為天老爺每天在頭上記得一清二白;想不到,給咱記善惡薄的竟是這幫窮爺,報應真快呀!

【第4句】:戴清履濁[dài qīng lǚ zhuó]

【解釋】猶戴天履地。清指天,濁指地。

【出處】前蜀·杜光庭《都監將軍周天醮詞》:“伏念戴清履濁,寓世立身,事主奉親,自家刑國,雖忠貞勵節,勤瘁在公,而休祉難臻,愆違易集。”

【第5句】:三清四白[sān qīng sì bái]

【解釋】指非常清白。

【第6句】:水清無魚[shuǐ qīng wú yú]

【解釋】水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他的伙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出處】漢·班固《白虎通》:“故水清無魚,人察無徒。”

【示例】誰都知道水清無魚的道理,你還是得過且過吧。

【第7句】:揚清厲俗[yáng qīng lì sú]

【解釋】發揚清操,激勵世俗。

【出處】《梁書·處士傳·諸葛璩》:“璩安貧守道,悅《禮》敦《詩》,未嘗投刺邦宰,曳裾府寺,如其簡退,可以揚清厲俗。”

【第8句】:風清月明[fēng qīng yuè míng]

【解釋】微風清涼,月光明朗。形容夜景美好。同“風清月朗”。

【出處】明·劉基《橫碧樓記》:“又聞柯亭有美竹,可為笛,風清月明,登樓一吹,可以來鳳凰,驚蟄龍,真奇事也。”

【第9句】:河海清宴[hé hǎi qīng yàn]

【解釋】比喻天下太平。同“河清海晏”。

【出處】清·納蘭性德《金山歌》:“河海清宴,中外樂康。”

【第10句】:寧可清貧,不作濁富[nìng kě qīng pín,bù zuò zhuó fù]

【解釋】寧愿清白而遭受貧困,決不污濁而享受富貴。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招慶道匡》:“寧可清貧自樂,不作濁富多憂。”

【第11句】:端本清源[duān běn qīng yuán]

【解釋】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

【出處】宋·朱熹《答龔參政書》:“端本清源,立經陳紀,使陰邪退聽。”

【第12句】:廉能清正[lián néng qīng zhèng]

【解釋】廉:清廉。不貪污受賄,清明公正。

【出處】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只因老夫廉能清正,節操堅剛,謝圣恩可憐,加老夫兩淮提刑肅政廉訪使之職,隨處審囚刷卷,體察濫官污吏,容老夫先斬后奏。”

【示例】因為老夫廉能清正,奉公守法,圣人敕賜勢劍金牌,著老夫先斬后奏。 ——元·曾瑞卿《留鞋記》第三折

【第13句】:麗句清辭[lì jù qīng cí]

【解釋】華麗清新的辭句。同“麗句清詞”。

【第14句】:神清骨秀[shén qīng gǔ xiù]

【解釋】形容人長得神態清正,端莊秀美。

【出處】明·陸采《明珠記·買藥》:“我見你神清骨秀氣飄蕭,你是神仙,休得假推掉。”

【示例】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九回:“小岑、秋痕近前看那小照,畫著道人,約有三十多歲,神清骨秀。”

【第15句】:河清云慶[hé qīng yún qìng]

【解釋】黃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為太平祥瑞的象征。

【出處】明·張居正《承天大志紀贊·龍飛紀》:“河清云慶,祥光燭天。”

【第16句】:淵清玉絜[yuān qīng yù jié]

【解釋】如淵之清,如玉之潔。比喻人品高尚。

【出處】《三國志·魏志·陳矯傳》:“淵清玉絜,有禮有法,吾敬華子魚。”

【第17句】:寧可清貧,不可濁富[nìng kě qīng pín,bù kě zhuó fù]

【解釋】清、濁:指品行的好壞。寧可清白的貧窮,不愿污濁的富有。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一:“問:'如何是招慶家風。’師曰:'寧可清貧自樂。不作濁富多憂。’”

【示例】媽媽!寧可清貧,不可濁富。我的女兒長成,恐有不三不四的后生來撩撥他,把這銅錢來調戲。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二十回

【第18句】:源清流凈[yuán qīng liú jìng]

【解釋】源頭的水清,下游的水自然就清。比喻因果相連,事物的本原好,其發展和結局也就好;或領導賢明,其下屬也廉潔。同“源清流潔”。

【出處】明·無名氏《怒斬關平》第一折:“你是花根本艷,源清流凈,端的不虛名。”

【第19句】:高譚清論[gāo tán qīng lùn]

【解釋】譚:同“談”。高妙清正而空泛不實的言談。

【出處】《東觀漢記·趙勤傳》:“到葉見霸,不問縣事,但高譚清論,以激勵之。”

【第20句】:海岱清士[hǎi dài qīng shì]

【解釋】海岱:指東海與泰山之間的地方,引申為四海之內。指海內的清正廉潔的人。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人所應有,其不必有;人所應無,己不必無。真海岱清士。”

【第21句】:麗句清詞[lì jù qīng cí]

【解釋】華麗清新的辭句。

【出處】《宋書·謝靈運傳論》:“雖清辭麗曲,時發乎篇,而蕪音累氣,固亦多矣。”唐·杜甫《戲為六絕句》之五:“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

【示例】麗句清詞三分宿慧,花香燈影一片艷情。 ——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十三回

【第22句】:杜弊清源[dù bì qīng yuán]

【解釋】杜絕弊端,廓清來源。

【出處】清·林則徐《燒毀匪船以斷英船接濟折》:“臣等仍多派妥干員弁,于各口加倍嚴查,終期杜弊清源。”

【示例】他向上級進獻杜弊清源的報告。

【第23句】:神清氣閑[shén qīng qì xián]

【解釋】形容人神態清朗,元氣充沛。

【出處】唐·李復言《續玄怪錄·裴諶》:“香風颯來,神清氣爽,飄飄然有凌云之意。”

【示例】話沒落音,四阿哥胤禎一挑門簾,神清氣閑地走了進來。 ——二月河《康熙大帝》二十七

【第24句】:源清流潔[yuán qīng liú jié]

【解釋】源頭的水清,下游的水也清。原比喻身居高位的人好,在下面的人也好。也比喻事物的因果關系。

【出處】《荀子·君道》:“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示例】源清流潔,本盛末榮。 ——漢·班固《泗水亭碑銘》

【第25句】:熬清守淡[áo qīng shǒu dàn]

【解釋】指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出處】《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陳某不肖,將家私蕩盡,賴我賢妻熬清守淡。”

【第26句】:風清月皎[fēng qīng yuè jiāo]

【解釋】輕風清涼,月光皎潔。形容夜景優美宜人。

【出處】唐·無名氏《薛昭傳》:“及夜風清月皎,見階間有三美女,笑話而至。”

【示例】端的是天晴日曉,更堪那風清月皎。 ——明·無名氏《紫微宮》第二折

【第27句】:官清民自安[guān qīng mín zì ān]

【解釋】各地的官吏如果清正廉潔,老百姓自然相安無事。

【出處】古諺語:“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

【第28句】:林下清風[lín xià qīng fēng]

【解釋】指女子態度嫻雅、舉止大方。同“林下風氣”。

【出處】《天雨花》第一回:“我思女子之中,若通些文藝,必竟脫俗,就是不美,自有一種文雅可觀,料不是油鹽醬醋的惡氣。必然言談舉止,都帶些林下清風。”

【第29句】:黃塵清水[huáng chén qīng shuǐ]

【解釋】比喻變化迅速。

【出處】唐·李賀《夢天》詩:“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第30句】:嘴清舌白[zuǐ qīng shé bái]

【解釋】指話說得明確清楚。

【出處】茅盾《子夜》八:“連這毛丫頭也來放肆了……想燙壞我么?料想她也不敢,還不是有人在背后指使么?你給我一句嘴清舌白的回話。”

【第31句】:冒昧陳辭,有辱清聽[mào mèi chén cí,yǒu rǔ qīng tīng]

【解釋】清聽:是對聽話者的敬詞。書信中常用的謙辭,表示自己出言直率,請收信人諒解、采納。

【第32句】:熬清守談[áo qīng shǒu tán]

【解釋】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出處】《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陳某不肖,將家么蕩盡,賴我賢妻熬清守談。”

【第33句】:捫心清夜[mén xīn qīng yè]

【解釋】捫:摸;清:寂靜。指深夜不眠,進行自我反省。

【出處】清·吳趼人《痛史》第21回:“試問他:'捫心清夜,衾影里,羞也么咦?’”

【第34句】:神清氣全[shén qīng qì quán]

【解釋】神態清朗,元氣充沛。

【出處】宋·洪邁《夷堅丙志·麻姑洞婦人》:“自是神清氣全,老無疾病。”

【第35句】:六根清凈[liù gēn qīng jìng]

【解釋】六根:佛家語,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達到遠離煩惱的境界為六根清靜。比喻已沒有任何欲念。

【出處】隋·隋煬帝《寶臺經藏愿文》:“五種法師,俱得六根清凈。”

【示例】寸草不留,六根清凈,與汝剃除,免得爭競。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回

【第36句】:官清氈冷[guān qīng guān lěng]

【解釋】氈:氈子。形容為官清廉的人,生活清苦。

【出處】明·李昌祺《剪燈余話·田洙遇薛濤聯句記》:“官清氈冷,路費艱難。”

【第37句】:冰清水冷[bīng qīng shuǐ lěng]

【解釋】指冷冷清清。

【出處】明·天然癡叟《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這冰清水冷的苦楚,如何捱得過?”

【示例】我們這個番禺縣,又是有各的好缺,衙門里卻是冰清水冷。 ——《九命奇冤》第20回

【第38句】:激揚清濁[jī yáng qīng zhuó]

【解釋】沖去污水,讓清水上來。比喻清除壞的,發揚好的。同“激濁揚清”。

【出處】語出《尸子·君治》:“水有四德……揚清激濁,蕩去滓穢,義也。”北周·庚信《溫湯碑》:“仁則滌蕩埃氛,義則激揚清濁。”

【第39句】:擁篲清塵[yōng huì qīng chén]

【解釋】擁:抱,持;篲:掃帚。手拿掃帚,清掃道路。表示對來訪者的敬意。

【出處】晉·郭璞《爾雅序》:“輒復擁篲清道,企望塵躅者,以將來君子為亦有涉乎此也。”

【示例】雖不必以之為重輕,而擁篲清塵,功不可沒也。 ——清·陳康祺《郞潛紀聞·二筆·積古齋鐘鼎款識》

【第40句】:溫清定省[wēn qīng dìng xǐng]

【解釋】冬天使被子溫暖,夏日讓室內清涼,晚間給父母安睡,早晨起來問候安好。形容對父母盡心侍奉。

【出處】《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示例】販果實養父母,承顏順旨,溫清定省,出告反面,不憚苦辛。 ——《太平御覽》卷一百六十二引《儆誡錄》

【第41句】:四清六活[sì qīng liù huó]

【解釋】形容機靈干練。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九回:“何濤道:'這幾個都是久慣做公的,四清六活的人,卻怎地也不曉事,如何不著一只船轉來回報?不想這些帶來的官兵,人人亦不知顛倒’”

【第42句】:砥礪清節[dǐ lì qīng jié]

【解釋】磨煉自己,以保持清廉名節。

【出處】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虞文繡砥礪清節,耽學好古。”

【第43句】:裘馬清狂[qiú mǎ qīng kuáng]

【解釋】指生活富裕,放逸不羈。

【出處】唐·杜甫《壯游》詩:“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

【示例】當其游吳越,游齊趙,少年快意,裘馬清狂,固尚未困厄。 ——清·趙翼《甌北詩話·杜少陵詩》

【第44句】:神清氣爽[shén qīng qì shuǎng]

【解釋】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暢。②形容人長得神態清明,氣質爽朗。

【出處】宋·李昉《太平廣記》卷十七引唐·牛僧孺《續玄怪錄·裴諶》:“香風颯來,神清氣爽,飄飄然有凌云之意。”

【示例】長揖而坐,神清氣爽,滿坐風生,顧眄煒如也。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一一二

【第45句】:自命清高[zì mìng qīng gāo]

【解釋】命:認為。自以自為清高。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2回:“還自命清高,反說富貴的是俗人。”

【示例】這種人自命清高,以為公司非他不能運作。

【第46句】:風清月白[fēng qīng yuè bái]

【解釋】微風清涼,月色皎潔。形容夜景幽美宜人。同“風清月皎”。

【出處】宋·歐陽修《采桑子》詞:“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

【示例】后風清月白之夕,每見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搖首獨步。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

【第47句】:水石清華[shuǐ shí qīng huá]

【解釋】指園林景色清朗秀麗。同“水木清華”。

【出處】《宋書·隱逸傳論》:“且巖壑閑遠,水石清華,雖復崇門八襲,高城萬雉,莫不蓄壤開泉,仿佛林澤。”

【第48句】:才清志高[cái qīng zhì gāo]

【解釋】清:清明,聰明伶俐。既聰明又有才能,也有高遠的志向。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

【第49句】:濁涇清渭[zhuó jīng qīng wèi]

【解釋】渭水清,涇水濁。比喻界限分明。

【出處】《詩經·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

【示例】誰辨濁涇清渭,一任東流。 ——元·劉秉忠《木蘭花慢》詞

【第50句】:朗月清風[lǎng yuè qīng fēng]

【解釋】明朗的月色,清新的和風。

【出處】唐·王勃《秋日游蓮池序》:“琳瑯觸目,朗月清風。”

【示例】桃花流水杳然去,朗月清風到處游。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八回

【第51句】:水木清華[shuǐ mù qīng huá]

【解釋】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華:美麗有光彩。指園林景色清朗秀麗。

【出處】晉·謝混《游西池》詩:“景晨鳴禽集,水木湛清華。”

【示例】近來又在南城外建造一座更大的花園,引三里河的水流進園中,真是水木清華,入其園如置身江南勝地。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九章

【第52句】:河清海竭[hé qīng hǎi jié]

【解釋】黃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難得遇到的事情。

【出處】《西京雜記》卷四引漢·枚乘《柳賦》:“小臣莫效于鴻毛,穿街鮮而嗽醪。雖復河清海竭,終無增景于邊撩。”

【第53句】:神清氣朗[shén qīng qì lǎngshén qīng qì lǎng]

【解釋】①形容人心神清爽。②形容人長得神態清明,氣質爽朗。

【出處】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下:“平旦時神清氣朗,雍雍穆穆,就是堯舜世界。”

【示例】岳勝,濟州人。生得面若凝脂,神清氣朗。 ——《楊家府演義》第十二回

【第54句】:俟河之清,人壽幾何[sì hé zhī qīng,rén shòu jǐ hé]

【解釋】俟:等待。人的壽命很短,等待黃河變清是不可能的。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實現。

【出處】《左傳·襄公八年》:“《周詩》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壽幾何?’”

【第55句】:正本清源[zhèng běn qīng yuán]

【解釋】正本:從根本上整頓;清源:從源頭上清理。從根本上整頓,從源頭上清理。比喻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

【出處】《漢書·刑法志》:“豈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論,刪定律令。”《晉書·武帝紀》:“思與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

【示例】正本清源的工作是艱巨復雜的,必須下大力氣抓好。

【第56句】:政清人和[zhèng qīng rén hé]

【解釋】政治清明,人心歸向,上下團結。

【出處】《晉書·諸葛恢傳》:“會稽內史諸葛恢蒞官三年,政清人和,為諸郡首。”

【第57句】:河清難俟[hé qīng nán sì]

【解釋】俟:等待。很難等到黃河水清。比喻時間太長,難以等待。

【出處】《左傳·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壽幾何?”

【示例】不佞粗中坦率,全無彼此,冀望誠深,未知得如愿否也,景迫桑榆,河清難俟,奈何。 ——明·朱之瑜《答奧村庸禮書十二首》其一

【第58句】:官清法正[guān qīng fǎ zhèng]

【解釋】清:清廉。做官的清廉,執法才能公正。

【出處】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我這衙門里問事,真個官清法正,件件依條律的。”

【第59句】:河清社鳴[hé qīng shè míng]

【解釋】為太平祥瑞的象征。

【出處】《文選·李康〈運命論〉》:“夫黃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鳴而圣人出。”劉良注:“里社,神祠也。”

【示例】河清社鳴,千載啟興王之道;天長地久,萬邦傾祝圣之心。 ——宋·王禹偁《繳連壽寧節功德疏表》

【第60句】:潔清不洿[jié qīng bù wū]

【解釋】潔清:純潔清白;洿:同“污”,污濁。保持清純的品質,不同流合污。

【出處】唐·韓愈《與李翱書》:“獨安能使我潔清不洿,而處其所可樂哉!”

【第61句】:空室清野[kōng shì qīng yě]

【解釋】在對敵斗爭時,把家里的東西和田里的農產品藏起來,使敵人到來后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利用不上。

【出處】《三國志·魏書·荀彧傳》:“今東方皆已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

【示例】沿途不是閉柵放炮,就是空室清野,桂軍只好一路以搶掠為生,軍紀愈發廢弛。 ——劉鳳舞《民國春秋》第三十九章

【第62句】:高節清風[gāo jié qīng fēng]

【解釋】高節:高尚的氣節;清風:清廉的作風。氣節高尚,作風清廉。比喻人品高潔。

【出處】明·孫明孺《東郭記·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高節清風今已矣,英雄須識時宜。”

【示例】正排著低品走狗奴才隊,都做了高節清風大英雄。 ——清·孔尚任《桃花扇·聽稗》

【第63句】:涇清渭濁[jīng qīng wèi zhuó]

【解釋】涇水清,渭水濁。比喻人品的高下和事物的好壞,顯而易見。

【出處】《詩經·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唐·孔穎達疏:“言涇水以有渭水清,故見涇水濁。”

【示例】涇漲渭涸,則'涇清渭濁’;涇涸渭漲,則'涇清渭濁’。 ——清·譚嗣同《石菊影廬筆識》

【第64句】:內清外濁[nèi qīng wài zhuó]

【解釋】清:清白;濁:污濁。內心清白,外表污濁。比喻本質很好而外表極普通。

【出處】晉·楊泉《太玄經》:“內清外濁,敝衣裹玉。”

【第65句】:眉清目朗[méi qīng mù lǎng]

【解釋】眉:眉毛;清:清新;目:眼睛。形容人容貌清秀俊美。

【出處】元·鄭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真乃是眉清目朗,可怎生流落在村莊深巷。”

【第66句】:日清月結[rì qīng yuè jié]

【解釋】每天每月都結算清楚了。形容財務人員的工作認真,帳目清楚。

【示例】關稅賬目獻項收支雖然煩瑣,都有章程規矩管著,日清月結明白。 ——二月河《乾隆皇帝》第九章

【第67句】:政清獄簡[zhèng qīng yù jiǎn]

【解釋】政治清明,刑獄簡省。

【出處】《清史稿·黎士弘傳》:“裁缺,改授永新知縣,政清獄簡,與民休息。”

【第68句】:一清二楚[yī qīng èr chǔ]

【解釋】十分清楚、明白。

【出處】老舍《四世同堂》:“小順兒樣樣事情都要鬧個一清二楚,不然怎么能當好媽媽的保鏢呢。”

【示例】事情已經一清二楚了,你再爭辯也沒有用。

【第69句】:風清弊絕[fēng qīng bì jué]

【解釋】貪污、舞弊的事情沒有了。形容壞事絕跡,社會風氣良好。

【出處】宋·周敦頤《拙賦》:“上安下順,風清弊絕。”

【示例】到得鄆城不久,就興利除害,風清弊絕,吏民無不歡喜。 ——清·俞萬春《蕩寇志》第八十回

【第70句】:喉清韻雅[hóu qīng yùn yǎ]

【解釋】歌喉清脆響亮,韻味優美幽致。形容歌唱水平很高。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五回:“便命取了一支紫竹簫來,命佩鳳吹簫,文花唱曲,喉清韻雅,甚令人心動神移。”

【第71句】:天清氣朗[tiān qīng qì lǎng]

【解釋】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氣清新。

【出處】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示例】今日天清氣朗,道清,你與我叫門公王安,打掃涼棚下干凈,我操琴則個。 ——明·無名氏《女真觀》楔子

【第72句】:牙清口白[yá qīng kǒu bái]

【解釋】牙齒潔白,口齒清楚。比喻說話清楚明白。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怎當得十三妹定要問他個牙白口清,急得無法。”

【第73句】:穆如清風[mù rú qīng fēng]

【解釋】指和美如清風化養萬物。

【出處】《詩經·大雅·烝民》:“吉甫作誦,穆如清風。”

【示例】化先仁惠,不嚴之治,穆如清風。 ——南朝·梁·裴子野《丹陽尹湘東王善政碑》

【第74句】:揚清抑濁[yáng qīng yì zhuó]

【解釋】猶揚清激濁。比喻抨擊、清除壞人壞事,表彰、發揚好人好事。

【出處】《梁書·武帝紀》:“公揚清抑濁,官方有序,多士聿興。”

【第75句】:詞清訟簡[cí qīng sòng jiǎn]

【解釋】詞訟清簡。指獄訟稀少,政事清閑。

【出處】明·范受益《尋親記·發配》:“詞清訟簡,陶情詩與酒。簾垂清晝,唐民得自由。”

【示例】蒞任半年,治得那一府物阜民安,詞清訟簡。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第76句】:河清海晏[hé qīng hǎi yàn]

【解釋】河:黃河;晏:平靜。黃河水清了,大海沒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出處】唐·鄭錫《日中有王子賦》:“河清海晏,時和歲豐。”

【示例】誠所謂河清海晏,太平之世界也。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九十回

【第77句】:紫電清霜[zǐ diàn qīng shuāng]

【解釋】形容武器鋒利精良。

【出處】唐·王勃《滕王閣序》:“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

【第78句】:冰清玉潔[bīng qīng yù jié]

【解釋】象冰那樣清澈透明,象玉那樣潔白無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出處】漢·司馬遷《與摯伯陵書》:“伏唯伯陵材能絕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潔,不以細行。”

【示例】我這一去冰清玉潔,干事回還,管著你們喝采他。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

【第79句】:眉清目秀[méi qīng mù xiù]

【解釋】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氣。

【出處】元·無名氏《合同文學》第一折:“有個小孩喚做按住,今年三歲,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個孩兒也。”

【第80句】:冰清玉潤[bīng qīng yù rùn]

【解釋】潤:滋潤。象冰一樣晶瑩,如玉一般潤澤。原指晉樂廣衛玠翁婿倆操行潔白。后常比喻人的品格高潔。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劉孝標注引《衛玠別傳》:“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潤之望。”

【第81句】:河清人壽[hé qīng rén shòu]

【解釋】古時傳說黃河水千年一清,因以之極言人之長壽。

【出處】清·顧貞觀《金縷曲·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詞之二:“但愿得、河清人壽。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后。”

【第82句】:官清似水[guān qīng sì shuǐ]

【解釋】指為官清廉,如同白水一樣清明。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五:“隨你官清似水,難逃吏滑如油。”

【第83句】:水清石見[shuǐ qīng shí xiàn]

【解釋】清:清澈;見:同“現”,顯露。比喻情況搞清楚了,問題的性質也就明白了。

【出處】漢·無名氏《艷歌行》:“語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見。石見何累累,遠行不如歸。”

【示例】水清石見,無半點瑕疵。 ——明·湯顯祖《牡丹亭·旁疑》

【第84句】:簡要清通[jiǎn yào qīng tōng]

【解釋】指處事簡練扼要,明白通達。

【出處】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吏部郎闕,文帝問其人于鍾會,會曰:'裴楷清通,王戎簡要,皆其選也。’”

【示例】許身何必定夔皋,簡要清通已足豪。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十五

【第85句】:天清日白[tiān qīng rì bái]

【解釋】猶言光天化日,大白天。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不然時今日天清日白,在你家里搜出人腿來,人目昭彰,一傳出去,不到得輕放過了你。”

【第86句】:河清三日[hé qīng sān rì]

【解釋】為升平祥瑞的預兆。

【出處】《易緯乾鑿度》卷下:“天之將降嘉瑞應,河水清三日。”明·張居正《承天大志紀贊·龍飛紀》:“吾圣主始生,此河清者三日。黃河清,圣人出,今果然矣。”

【示例】逾年辛酉,欽天監奏日月合壁,五星連珠……豫河監督奏河清三日。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十七回

【第87句】:擁彗清道[yōng huì qīng dào]

【解釋】擁:抱持;彗:掃帚。手拿掃帚,清掃道路。表示對來訪者的敬意。

【出處】晉·郭璞《爾雅序》:“輒復擁彗清道,企望塵躅者,以將來君子為亦有涉乎此也。”

【第88句】:飲泉清節[yǐn quán qīng jié]

【解釋】指廉正清白的節操。

【出處】《晉書·良吏傳·吳隱之》載:隆安中,吳為廣州刺史,經石門,“有水名貪泉,飲者懷無厭之欲”,吳“至泉所,酌而飲之,因賦詩:'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抵任后,吳“清操逾厲”。

【示例】突兀高臺累土成,人言暴客此分贏。飲泉清節今寥落,可但梁山獨擅名! ——明·劉基《分贓臺》詩

【第89句】:冰清玉粹[bīng qīng yù cuì]

【解釋】比喻德行高潔。

【出處】《初學記》卷十七引晉孫綽《原憲贊》:“原憲玄默,冰清玉粹。志逸九霄,身安陋術。”

【第90句】:雅人清致[yǎ rén qīng zhì]

【解釋】形容人的言談舉止不俗。同“雅人深致”。

【出處】清·梁章鉅《浪跡續談·不食物單》:“《隨園食單》所講求烹調之法,率皆常味蔬菜,并無山海奇珍,不失雅人清致。”

【第91句】:時清海宴[shí qīng hǎi yàn]

【解釋】時世清平,四方安定。

【出處】《敦煌曲子詞·獻忠心》:“時清海宴定風波,恩光六塞,瑞氣遍山坡。”

【第92句】:宦囊清苦[huàn náng qīng kǔ]

【解釋】指做官的人收入微薄。

【出處】明·湯顯祖《還魂記·訓女》:“宦囊清苦,也不曾詩書誤儒。”

【第93句】:神清氣茂[shén qīng qì mào]

【解釋】指心神清朗,資質秀美。

【出處】南朝·梁·任昉《為蕭揚州薦薦士表》:“竊見秘書丞瑯玡臣王暕,年二十一,字思晦,七葉重光,海內冠冕。神清氣茂,允迪中和。”

【第94句】:上清童子[shàng qīng tóng zǐ]

【解釋】錢的別名。

【出處】唐·鄭還古《博異志》:“貞觀中岑文本于山頂避暑,有叩門云:上清童子。岑問曰:衣服皆輕細,何土所出?答云:此上清五銖服。”

【第95句】:兩袖清風[liǎng xiù qīng fēng]

【解釋】衣袖中除清風外,別無所有。比喻做官廉潔。也比喻窮得一無所有。

【出處】元·陳基《次韻吳江道中》詩:“兩袖清風身欲飄,杖藜隨月步長橋。”

【示例】他自己做了幾十年的官,依然是兩袖清風。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十二回

【第96句】:澄清天下[chéng qīng tiān xià]

【解釋】指整肅政治,清楚奸佞,使天下復歸太平。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陳仲舉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

【示例】大丈夫當以澄清天下為己任。

【第97句】:獨清獨醒[dú qīng dú xǐng]

【解釋】獨自清白,獨自覺醒,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出處】戰國·楚·屈原《漁父》:“屈原曰:'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第98句】:玉清冰潔[yù qīng bīng jié]

【解釋】猶玉潔冰清。

【出處】宋·高觀國《花心動·梅意》詞:“碧蘚封枝,點寒英、疏疏玉清冰潔。”

【第99句】:神清氣正[shén qīng qì zhèng]

【解釋】神態清朗,氣色純正。

【出處】明·無名氏《慶長生》第一折:“則愿的朱顏不更,神清氣正,萬年歡樂永長生。”

100、正身清心[zhèng shēn qīng xīn]

【解釋】端正自己的言行,清靜內心。比喻修身養性。

【出處】《明史·邱濬傳》:“愿陛下體上天之仁愛,念祖宗之艱難,正身清心以立本而應務。”

10【第1句】:十清九濁[shí qīng jiǔ zhuó]

【解釋】指混亂不堪。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隨你有萬分不是處,也只得依順了他。所以那家庭間每每被這等人,吵得十清九濁。”

10【第2句】:明月清風[míng yuè qīng fēng]

【解釋】只與清風、明月為伴。比喻不隨便結交朋友。也比喻清閑無事。

【出處】明·沈采《千金記·遇仙》:“戀功名水上鷗,俏芒鞋塵內走,怎如明月清風隨地有,到頭來消受。”

【示例】歌樓舞廳的豪華享受更使我向往明月清風的生活。

10【第3句】:山清水秀[shān qīng shuǐ xiù]

【解釋】形容風景優美。

【出處】宋·黃庭堅《驀山溪·贈衡陽陳湘》:“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

【示例】我的家鄉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10【第4句】:竹清松瘦[zhú qīng sōng shòu]

【解釋】形容人的外貌清瘦有神

【出處】宋·辛棄疾《感皇恩·為范倅壽》詞:“酒如春色好,春色年年如舊,青春元不老,君知否?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與青春斗長久。”

10【第5句】:一清如水[yī qīng rú shuǐ]

【解釋】清·清澈。像流水一樣清澈。形容為官廉潔,不貪污、不受賄。也形容十分清潔。

【出處】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統制顯靈救駕》:“你在衙門中一清如水,朝廷知你是個個廉吏,異日定來聘你為官。”

【示例】老哥,你別拿人開心。誰不知戴二爺一向是一清如水。(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回)

10【第6句】:不清不白[bù qīng bù bái]

【解釋】不明白,不清楚。形容關系曖昧。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0回:“所以設下這個毒法兒,要把我拉在渾水里,弄一個不清不白的名兒,也未可知。”

10【第7句】:六根清靜[liù gēn qīng jìng]

【解釋】六根:佛家語,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達到遠離煩惱的境界為六根清靜。比喻已沒有任何欲念。

【出處】《法華經·法師功德品》:“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靜。”

【示例】寸草不留,六根清靜,與汝剃了,免得爭競。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回

10【第8句】:風清月朗[fēng qīng yuè lǎng]

【解釋】風涼爽,月明亮。

【出處】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支諾皋下》:“時春季夜間,風清月朗。”

【示例】西方極樂真幽境,風清月朗天籟定。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十九回

10【第9句】:耳根清凈[ěr gēn qīng jìng]

【解釋】耳邊無事噪聒。指無事打擾。

【出處】《集論》卷一:“何等耳根?謂四大種所造,耳識所依清靜色。”

【示例】張海棠也,自從嫁了員外,好耳根清凈也呵。 ——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一折

1【第10句】:妙舞清歌[miào wǔ qīng gē]

【解釋】美妙的舞蹈,清越的歌聲。

【出處】宋·秦觀《一叢花》:“誰料久參差,愁緒暗縈絲,想應妙舞清歌罷,又還對秋色嗟咨。”

【示例】別了濃妝艷裹,拜辭了妙舞清歌。 ——元·無名氏《嘲風情》

1【第11句】:水至清則無魚[shuǐ zhì qīng wú yú]

【解釋】水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他的伙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出處】西漢·戴圣《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示例】故水至清則無魚,政至察則眾乖,此自然之勢也。 ——《晉書·郭璞傳》

1【第12句】:一泓清水[yī hóng qīng shuǐ]

【解釋】泓:水清的樣子。一片明凈清澈的水。比喻心地純潔。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一百十三:“譬如一泓清水,有少許砂土便見。”

【示例】真是一泓清水,蕩漿輕搖,過了幾個灣,轉到斷崖村。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六十七回

1【第13句】:言清行濁[yán qīng xíng zhuó]

【解釋】清:清高;濁:渾濁,指低下。說的是清白好話,十的是污濁壞事。形容人言行不一。

【出處】唐·李虛中《命書》卷中:“言輕行濁,執不通變。”

【示例】余觀世人恒無真志,要不過落在委靡渾濁之中,是故口是心非,言清行濁。 ——明·李贄《焚書·書答·失言三首》

1【第14句】:堅壁清野[jiān bì qīng yiě]

【解釋】堅壁:堅固壁壘;清野:清除郊野。對付強敵入入侵的一種方法。使敵人既攻不下據點,又搶不到物資。

【出處】《三國志·魏書·荀彧傳》:“今東方皆已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

【示例】不許出戰,只是堅壁清野,待這干賊寇糧盡力弛,方可追他。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二十一回

1【第15句】:揚清激濁[yáng qīng jī zhuó]

【解釋】沖去污水,讓清水上來。比喻抨擊、清除壞人壞事,表彰、發揚好人好事。

【出處】《尸子·君治》:“沐浴群生,流通萬物,仁也;揚清激濁,蕩去滓穢,義也。”

【示例】臣又聞致化之道,在于求賢審官;為政之基,在于揚清激濁。 ——《舊唐書·馬周傳》

1【第16句】:雛鳳清聲[chú fèng qīng shēng]

【解釋】雛鳳:比喻優秀子弟;清聲:清越的鳴聲。比喻后代子孫更有才華。

【出處】唐·李商隱《寄韓冬郎兼長之員外》:“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1【第17句】:河清海宴[hé qīng hǎi yàn]

【解釋】比喻天下太平。同“河清海晏”。

【出處】明·張居正《擬唐回鶻率眾內附賀表》:“垂衣而治,際河清海宴之期;乘鉞有虔,鼓雷厲風飛烈。”

1【第18句】:潔清自矢[jié qīng zì shǐ]

【解釋】指保持自身清廉正直。

【出處】《清史稿·高宗紀》:“以李侍堯、國泰所辦貢物過優,皆致罪戾,諭各督撫等惟當潔清自矢,毋專以進獻為能。”

1【第19句】:閉壁清野[bì bì qīng yiě]

【解釋】猶言堅壁清野。是作戰時采取的一種策略。

【出處】《南齊書·曹虎傳》;“部勒小戍,閉壁清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草热在线精品视频99app| 亚洲av综合色区| chinese乱子伦xxxx国语对白| 花季传媒下载免费安装app| 日本高清视频色wwwwww色|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2016天天干| 欧美jizz8性欧美| 国产精品99精品久久免费|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残暴在线| 亚洲黄色激情视频| 极品唯美女同互摸互添| 国产成人精品AA毛片| 久久婷婷是五月综合色狠狠| 靠逼软件app| 扒开腿狂躁女人爽出白浆| 啦啦啦中文高清在线观看6|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糟蹋顶弄挣扎哀求np| 成人一级黄色大片| 内射在线Chinese| Av鲁丝一区鲁丝二区鲁丝三区| 热99在线视频| 国产裸模视频免费区无码|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18禁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 | 热久久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 好妈妈5韩国电影高清中字| 免费观看成人毛片| jizz日本在线播放| 激情综合婷婷色五月蜜桃| 国产老妇伦国产熟女老妇高清|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1024香蕉视频| 日本猛少妇色xxxxx猛交|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中国speakingathome宾馆学生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久草视频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