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麟”的成語(34個)
本文整理了麟角鳳嘴、西狩獲麟、蟬衫麟帶等含“麟”的成語34個,其中“麟”開頭的成語11個,“麟”結尾的成語6個,“麟”在中間的成語17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麟”開頭的成語【第1句】:麟角鳳嘴[lín jiǎo fèng zuǐ]
【解釋】嘴:鳥嘴。麒麟的角,鳳凰的嘴。比喻稀罕名貴的東西。
【出處】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煮鳳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為續弦膠,或名連金泥。此膠能續弓駑已斷之弦,刀劍斷折之金。”
【第2句】:麟鳳龜龍[lín fèng guī lóng]
【解釋】此四種神靈動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貴的東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出處】《禮記·禮運》:“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示例】這四位仙長,乃麟鳳龜龍四靈之主。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一回
【第3句】:麟肝鳳髓[lín gān fèng suí]
【解釋】麒麟的肝,鳳凰的髓。比喻珍稀的食物。
【出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載應不捷聲價益振》:“麟肝鳳髓,不登于俎者,其唯蔣君乎!”
【示例】真個鹿脯豹胎,麟肝鳳髓,無一不陳。 ——清·何鏞《乘龍佳話·賓筵》
【第4句】:麟趾呈祥[lín zhǐ chéng xiáng]
【解釋】舊時用于賀人生子。
【出處】《詩經·周南·關雎序》:“然則關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風,故系之周公。”
【示例】稱人有令子,曰麟趾呈祥。 ——清·程允升《幼學瓊林·祖孫父子》
【第5句】:麟子鳳雛[lín zǐ fèng chú]
【解釋】比喻貴族子孫或稱譽佳子弟。
【出處】漢·焦延壽《易林》卷二:“麟子鳳雛,生長家國。”
【第6句】:麟角虎翅[lín jiǎo hǔ chì]
【解釋】麟之角,虎之翅。比喻世間不可多得的人才。
【出處】唐·李商隱《安平公詩》:“府中從事杜與李,麟角虎翅相過摩。”
【第7句】:麟鳳一毛[lín fèng yī máo]
【解釋】比喻好東西無論巨細都搜羅進來了。
【出處】唐·張懷謹《書議》:“麟鳳一毛,龜龍片甲,亦無所不錄。”
【第8句】:麟角鳳毛[lín jiǎo fèng máo]
【解釋】麟的角,鳳的毛。比喻稀有而又難得之人才或事物。
【出處】元·王逢《奉寄兀顏子忠廉使》詩:“君侯素是骨鯁臣,麟角鳳毛為世珍。”明·吾邱瑞《運甓記》第九出:“龍駒汗血,麟角鳳毛,跨灶文孫。”
【示例】可惜這種個人捐獻在我們國家里還只是麟角鳳毛,還沒蔚成風氣。 ——蕭乾《一本褪色的相冊·在康奈爾校園里》
【第9句】:麟角鳳觜[lín jiǎo fèng zuǐ]
【解釋】觜:鳥嘴。麒麟的角,鳳凰的嘴。比喻稀罕名貴的東西。
【出處】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煮鳳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為續弦膠,或名連金泥。此膠能續弓駑已斷之弦,刀劍斷折之金。”
【示例】麟角鳳觜世莫識,煎膠續弦奇自見。 ——唐·杜甫《病后遇王倚飲贈歌》詩
【第10句】:麟鳳芝蘭[lín fèng zhī lán]
【解釋】麟鳳:麒麟、鳳凰,比喻高尚的人;芝蘭:比喻才質之美。指人的品德高尚,氣質優美。
【出處】明·李贄《焚書·雜說》:“豈尋常等倫可比耶!故余每以麟鳳芝蘭擬之。”
【第11句】:麟角鳳距[lín jiǎo fèng jù]
【解釋】距:鳥的腳爪。麒麟的角,鳳凰的爪。比喻備而不必用的珍貴東西。
【出處】距:鳥的腳爪。麒麟的角,鳳凰的爪。比喻備而不必用的珍貴東西。
“麟”結尾的成語【第1句】:西狩獲麟[xī shòu huò lín]
【解釋】《左傳·哀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
【出處】老爺便從“麟現闕里”起,一直講到“~”。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八回
【示例】老爺便從“麟現闕里”起,一直講到“西狩獲麟”。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八回
【第2句】:威鳳祥麟[wēi fèng xiáng lín]
【解釋】麒麟和鳳凰,古代傳說是吉祥的象征,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見到。后比喻非常難得的人才。
【出處】《宋書·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風。”《宋史·樂志一》:“九年,嵐州獻祥麟。”
【第3句】:威風祥麟[wēi fēng xiáng lín]
【解釋】麒麟和鳳凰,古代傳說是吉祥的禽獸,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見到。后比喻非常難得的人才。
【出處】《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風。”《宋史·樂志一》:“九年,嵐州獻祥麟。”
【第4句】:天上石麟[tiān shàng shí lín]
【解釋】舊時稱人有文采的兒子。
【出處】《南史·徐陵傳》:“年數歲,家人攜以候沙門釋寶志,寶志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
【示例】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四卷:“天上石麟,夸小兒之邁眾;人中騏驥,比君子之超凡。”
【第5句】:天上麒麟[tiān shàng qí lín]
【解釋】麒麟:傳說中的神獸。稱贊他人之子有文才。
【出處】《南史·徐陵傳》:“年數歲,家人攜以候沙門釋寶志,寶志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
【示例】天上麒麟原有種。 ——明·世宗《送毛伯溫》
【第6句】:炳炳麟麟[bǐng bǐng lín lín]
【解釋】光明顯赫的樣子。
【出處】漢·揚雄《劇秦美新》:“帝典闕者已補,王綱弛者已張,炳炳麟麟,豈不懿戰。”
“麟”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蟬衫麟帶[chán shān lín dài]
【解釋】薄紗制的衣服,有文采的衣帶。舊時形容服飾華麗。
【出處】唐·溫庭筠《舞衣曲》:“蟬衫麟帶壓愁香,偷得鶯簧鎖金縷。”
【第2句】:麒麟皮下[qí lín pí xià]
【解釋】麒麒:傳說中的一種代表吉祥的神獸;麒麒皮:喻指偽裝。形容偽裝之下的真實面目。
【示例】我覺悟了,所以要常用,尤其是用于使麒麟皮下露出馬腳。 ——魯迅《華蓋集續編·我還不能“帶住”》
【第3句】: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xué zhě rú niú máo,chéng zhě rú lín jiǎo]
【解釋】牛毛:形容多;麟角:麒麟頭上的角,形容少。做學問的人很多,成功的人卻極少。形容要取得事業上的成功非常不容易。
【出處】三國·魏·蔣濟《蔣子萬濟論》:“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示例】及明皇御歷,文雅大盛,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北史·文苑》
【第4句】:祥麟瑞鳳[xiáng lín rèi fèng]
【解釋】麒麟和鳳凰,古代傳說是吉祥的禽獸,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見到。后比喻非常難得的人才。
【出處】元·許有壬《摸魚子》詞:“人間世,何處祥麟威鳳,繁華一枕春夢。江湖無限閑風月,待我往來吟弄。”
【示例】未須期東海南山,愿早賜祥麟瑞鳳。 ——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二出
【第5句】:泣麟悲鳳[qǐ lín bēi fèng]
【解釋】麟:麒麟;鳳:鳳凰。古代傳說是吉祥的禽獸,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見到。謂哀傷國家衰敗。
【出處】孔子因亂世獲麟而涕泣,又因鳳鳥不至而傷。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論語·子罕》。
【示例】又不是清夜聞鐘,又不是黃鶴醉翁,又不是泣麟悲鳳。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五折
【第6句】:龜龍麟鳳[guī lóng lín fèng]
【解釋】傳統上用來象征高壽、尊貴、吉祥的四種動物。比喻身處高位德蓋四海的人。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翟方進傳》:“太皇太后臨政,有龜龍麟鳳之應。”
【示例】風雨以時,草木不落,龜龍麟鳳在效藪矣。 ——唐·陳子昂《諫政理書》
【第7句】:祥麟威鳳[xiáng lín wēi fèng]
【解釋】麒麟和鳳凰,古代傳說是吉祥的禽獸,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見到。后比喻非常難得的人才。
【出處】《宋書·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風。”《宋史·樂志一》:“九年,嵐州獻祥麟。”
【示例】見一善人,愛之如祥麟威鳳;見一惡人,惡之如封豕長蛇。?(明·焦竑《玉堂叢語·行誼》)
【第8句】:鳳雛麟子[fèng chú lín zǐ]
【解釋】比喻貴族子孫或稱譽佳子弟。
【出處】比喻貴族子孫或稱譽佳子弟。
【第9句】:鞭麟笞鳳[biān lín chì fèng]
【解釋】舊指仙人乘鸞鳳鞭策其前行。
【出處】元·李孝光《送陳君禮之婺女兼寄徐仲禮》:“陳公子,我之故人柏臺吏,三年不得書一紙,鞭麟笞鳳作官府。”
【第10句】:龍章麟角[lóng zhāng lín jiǎo]
【解釋】比喻珍希,不凡。
【出處】元·楊應登《寄趙梅州》詩:“天下規矩見卓絕,龍章麟角諸公子。”
【第11句】:鳳鳴麟出[fèng míng lín chū]
【解釋】鳳凰鳴唱,麒麟出現。比喻賢人出現。
【第12句】:鳳毛麟角[fèng máo lín jiǎo]
【解釋】鳳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物。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大奴固自有鳳毛。”《南史·謝超宗傳》:“超宗殊有鳳毛。”《北史·文苑傳序》:“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示例】全縣只考上你一個,無論如何是鳳毛麟角。 ——梁斌《紅旗譜》二十
【第13句】:麒麟楦[qí lín xuàn]
【解釋】麒麟:傳說的靈獸;楦:做鞋的木頭模型,指驢子。假扮成麒麟的驢子。比喻虛有其表的人。
【出處】宋·黃庭堅《山谷外集·次韻謝外舅食驢腸》詩:“忽思麒麟楦,突兀使人驚。”
【第14句】:學如牛毛,成如麟角[xué rú niú máo,chéng rú lín jiǎo]
【解釋】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學的人很多,學成的人極少。形容要學業有成極不容易
【出處】南宋·王應麟《困學紀聞》第13卷:“學如牛毛,成如麟角,出蔣之《萬機論》。”
【第15句】:麒麟閣[qí lín gé]
【解釋】漢代閣名,供奉功臣。指卓越的功勛或最高的榮譽。
【出處】唐·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詩:“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
【第16句】:龍驤麟振[lóng xiāng lín zhèn]
【解釋】龍驤,昂舉騰躍的樣子。比喻將軍恩威兼備。
【出處】麟振,語出《詩·周南·麟之趾》:“鱗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毛傳:“麟,信而應禮,以足至者也。振振,信厚也。”
【示例】[鄧艾]受命忘身,龍驤麟振,前無堅敵。 ——《晉書·段灼傳》
【第17句】:景星麟鳳[jǐng xīng lín fèng]
【解釋】猶言景星鳳凰。比喻杰出的人才。
【出處】唐·韓愈《與少室李拾遺書》:“朝廷之士,引頸東望,若景星鳳皇之始見也,爭先睹之為快。”
【示例】恕自京還,家居十三年,縉紳望之若景星麟鳳,鄉里稱為先生而不姓。 ——《元史·周恕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