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糜”的成語(19個)
本文整理了糜軀碎首、頂踵捐糜、粉骨糜身等含“糜”的成語19個,其中“糜”開頭的成語4個,“糜”結尾的成語2個,“糜”在中間的成語13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糜”開頭的成語【第1句】:糜軀碎首[mí qū suì shǒu]
【解釋】指粉身碎骨。
【出處】戰國·燕·婅武《報燕太子書》:“今太子欲滅悁悁之恥,除久久之恨,此實臣所當糜軀碎首而不避也。”
【第2句】:糜鹿姑蘇[mí lù gū sū]
【解釋】糜:鹿的一種。糜鹿游姑蘇臺。比喻亡國。
【出處】《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臣聞子胥諫吳王,吳王不用,乃曰臣今見糜鹿游姑蘇之臺也。”
【示例】誰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糜鹿姑蘇。 ——宋·辛棄疾《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詞
【第3句】:糜餉勞師[mí xiǎng láo shī]
【解釋】糜:浪費:師:軍隊。浪費軍餉,勞頓軍隊。
【出處】唐·陸贄《收河東后請兵狀》:“曠日綿歲,勞師廢財。”
【示例】糜餉勞師,皆林則徐等辦理不善之所致。 ——《清史稿·林則徐傳》
【第4句】:糜爛不堪[mí làn bù kān]
【解釋】糜爛:破敗;不堪:無法收拾。比喻事物破敗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處】清·張之洞《書信二通》其一:“一請明降諭旨,飭直隸總督轉令各將士從速剿匪,免使糜爛不堪,從來安內乃可攘外,勢必肅清畿輔,始固人心。”
【示例】中原乃國家腹心之地,多年來各股流賊縱橫,糜爛不堪。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一章
“糜”結尾的成語【第1句】:頂踵捐糜[dǐng zhǒng juān mí]
【解釋】指捐軀,犧牲。
【第2句】:炊沙作糜[chuī shā zuò mí]
【解釋】煮沙子作飯。比喻徒勞無功,白費氣力。
【出處】宋·黃庭堅《送王郎》詩:“炊沙作糜終不飽,鏤冰文字費工巧。”
“糜”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粉骨糜身[fěn gǔ mí shēn]
【解釋】猶言粉骨碎身。
【出處】宋·岳飛《奏乞解軍務札子》:“茍非木石,寧不自知?每誓粉骨糜身,以圖報稱。”
【第2句】:隕身糜骨[yǔn shēn mí gǔ]
【解釋】猶言粉身碎骨。
【出處】宋·司馬光《乞罷條例司常平使疏》:“德澤汪洋,天隆地厚,非臣隕身糜骨所能報稱。”
【第3句】:坐糜廩粟[zuò mí lǐn sù]
【解釋】糜:浪費;廩:米倉;粟:谷子,泛指糧食。坐著消耗國家的糧食,不干實事
【出處】明·劉基《賣柑者言》:“坐糜廩粟而不知恥。”
【第4句】:灰軀糜骨[huī qū mí gǔ]
【解釋】身體粉碎而死。比喻為了某種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險而喪失生命。
【出處】唐·陳子昂《為張著作謝父官表》:“所以忍垢偷生,克躬自勵,期效萬一,補過酬恩,灰軀糜骨,以甘心愿。”
【第5句】:碎身糜軀[suì shēn mí qū]
【解釋】猶碎首糜軀。多指為某種目的而獻身。
【出處】漢·賈誼《新書·諭誠》:“人謂豫讓曰:子不死中行,而反事其仇,何無恥之甚也?今必碎身糜軀,以為智伯,何其與前異也?”
【第6句】:老師糜餉[lǎo shī mí xiǎng]
【解釋】老師:使軍隊長期勞困力量衰減;糜:糜廢。勞累軍隊,浪費軍餉。
【出處】《明史·楊嗣昌傳》:“何至久延歲月,老師糜餉為哉?”
【示例】老師糜餉,克捷無期。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訥親》
【第7句】:萎糜不振[wěi mí bù zhèn]
【解釋】形容情緒低沉,精神頹廢。
【示例】自從經商失敗后,他就一直萎糜不振。
【第8句】:碎首糜軀[suì shǒu mǐ qū]
【解釋】頭顱粉碎,身軀糜爛。舊時臣下報效皇上,多用此語。
【出處】漢·蔡邕《讓尚書乞民閑冗表》:“三月之中,充歷三臺,光榮昭顯,非臣愚蔽不才所當盜竊,非臣碎首糜軀所能補報。”
【示例】宋·王禹偁《為宰臣上尊號表》:“跼天蹐地,罔敢自安;碎首糜軀,期于必遂。”
【第9句】:披肝糜胃[pī gān mí wèi]
【解釋】糜:爛。忠誠不貳,甘作任何犧牲。
【出處】《晉書·劉聰載記》:“臣等所以披肝糜胃,忘寢與食者也。”
【第10句】:破肝糜胃[pò gān mí wèi]
【解釋】形容竭盡忠誠。
【出處】形容竭盡忠誠。
【第11句】:積讒糜骨[jī chán méi gǔ]
【解釋】指不斷的毀謗能使人毀滅。同“積讒磨骨”。
【出處】《梁書·江淹傳》:“下官聞積毀銷金,積讒糜骨,遠則直生取疑于盜金,近則伯魚被名于不義。”呂向注:“言毀讒之深,能銷磨金石之堅。”
【第12句】:勞師糜餉[láo shī mí xiǎng]
【解釋】指徒勞兵力,空費軍餉。
【出處】唐·陸贄《收河東后請兵狀》:“曠日綿歲,勞師廢財。”
【示例】正因為軍糧來之不易,所以皇上才急著要解錦州之圍,免得勞師糜餉。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十五章
【第13句】:粉骨糜軀[fěn gǔ mí qū]
【解釋】猶粉身碎骨。
【出處】唐·王維《為薛使君謝婺州刺史表》:“臣縱粉骨糜軀,不報萬分之一。”唐·顏真卿《謝戶部侍郎表》:“粉骨糜軀,罔知攸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