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憑”的成語(26個)
本文整理了憑幾之詔、不足為憑、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等含“憑”的成語26個,其中“憑”開頭的成語12個,“憑”結尾的成語4個,“憑”在中間的成語10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憑”開頭的成語【第1句】:憑幾之詔[píng jǐ zhī zhào]
【解釋】指皇帝臨終遺詔。
【出處】明·沈德符《野獲編·禮部·宗伯執持》:“方奉憑幾之詔,遽卒,士論惜之。”
【第2句】:憑空臆造[píng kōng yì zào]
【解釋】臆:主觀。毫無根據地編造、虛構。
【出處】清·江藩《經解入門》:“憑空臆造,蔑古又熟甚哉!”
【示例】不要憑空臆造一些證據。
【第3句】:憑險作守[píng xiǎn zuò shǒu]
【解釋】憑:靠著。憑依地勢險要而堅守。
【出處】《南史·梁武帝紀·封梁公策》:“憑險作守,兵食兼資,風激電駭,莫不震疊。”
【第4句】:憑白無故[píng bái wú gù]
【解釋】猶言無緣無故。沒有一點原因。
【出處】高纓《達吉和她的父親》:“后來他走過來問我叫甚么名字,我不理他,為什么憑白無故問名字呢?”
【示例】他沒想到會憑白無故遇到這樣的一場難堪
【第5句】:憑幾據杖[píng jī jù zhàng]
【解釋】形容傲慢不以禮待客。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一》:“馮幾據杖,眄視指使,則廝役之人至。”
【示例】憑幾據杖,以令召焉,則廝役之才至矣。 ——唐·白居易《策林·尊賢》
【第6句】:憑軾結轍[píng shì jié zhé]
【解釋】憑軾:靠著車前扶手;結轍:車輪的轍跡相迭,形容車馬絡繹。駕車奔走,不絕于道。
【出處】《子華子·晏子問黨》:“游士無所植其足,則憑軾結轍而違之。”
【第7句】:憑河暴虎[píng hé bào hǔ]
【解釋】憑:從水中走過去;暴:空手搏斗;暴虎:空手打虎。比喻冒險行事,有勇無謀。也比喻勇猛果敢。
【出處】明·胡文煥《群音類選·<蟠桃記·洞賓問答>》:“漫夸他陸地行舟,也何用凌空舉鼎,憑河暴虎皆亡命,蠅頭蝸角紛爭。”
【第8句】:憑空捏造[píng kōng niē zào]
【解釋】毫無根據的擅加偽做。
【出處】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補遺·土司·土官承襲》:“近世作偽者多憑空捏造 ,茍得金錢,兵部武選司吏胥概為準行。”
【示例】天女如何下降,不知與天孫織女作何稱呼?小子尚不敢憑空捏造,是從史籍上翻閱得來。 ——蔡東藩《清史演義》第一回
【第9句】:憑虛公子[píng xū gōng zǐ]
【解釋】憑:依托。比喻假設的人或事。
【出處】漢·張衡《西京賦》:“有憑虛公子者,心奓體忲。”
【示例】憑虛公子就是子虛先生。
【第10句】:憑軾旁觀[píng shì páng guān]
【解釋】靠在車前橫木上旁觀。比喻置身事外。
【出處】清·王韜《土勝俄不足恃》:“土人自此以為俄不足為戰,諸國皆憑軾旁觀。”
【第11句】:憑城借一[píng chéng jiè yī]
【解釋】背城借一。指與敵決一死戰。
【出處】《宋書·袁淑傳》:“負塞殘孽,阻山燼黨,收險竊命,憑城借一,則當因威席卷,乘機芟剿。”
【第12句】:憑山負海[píng shān fù hǎi]
【解釋】憑:依靠;負:背倚。依憑山巒,背倚大海。形容十分優越的地理條件。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2卷:“福州憑山負海,東南都會,富庶之邦。”
“憑”結尾的成語【第1句】:不足為憑[bù zú wéi píng]
【解釋】不能當作憑證或根據。
【出處】宋·劉安世《論蔡確作詩譏訕事第六》:“詩板是明白已驗之跡,便可為據;開具乃委曲茍免之詞,不足為憑。”
【示例】縱說這話不足為憑,前番我在德州作那個夢,夢見那匹馬,及至夢中遇著了他,那匹馬就不見了。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六回
【第2句】:恐后無憑[kǒng hòu wú píng]
【解釋】怕以后沒有個憑證。舊時契約文書的套語,常與“立次存照”連用。
【出處】元·無名氏《貨郎旦》第二折:“孩兒春郎,年方七歲,胸前一點朱砂記,情愿賣與拈各千戶為兒,恐后無憑,立此文書為照。”
【示例】我們恐后無憑,還是簽訂正式的合同吧。
【第3句】:空口無憑[kōng kǒu wú píng]
【解釋】單憑嘴說而沒有什么作為憑據。只要用實物來證明。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七回:“空口無憑的話,門生也不敢朝著老師來說。”
【示例】你說的這些事,空口無憑,我無法相信。
【第4句】:口說無憑[kǒu shuō wú píng]
【解釋】單憑口說,不足為據。
【出處】元·喬夢符《揚州夢》第四折:“你不合打鳳牢龍,翻云覆雨,陷人坑井。咱兩個口說無憑。”
【示例】此皆口說無憑,待我親去踏看明。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
“憑”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rèn píng fēng làng qǐ,wěn zuò diào yú chuán]
【解釋】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
【出處】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四:“我們有在不同革命時期經過考驗的這樣一套干部,就可以'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要有這個信心。”
【第2句】:牡丹雖好,全憑綠葉扶持[mǔ dān suī hǎo,quán píng lǜ yè fú chí]
【解釋】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總得有人在旁協助。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十二回:“也不像兩個人打,就如一對猛虎爭餐,擂臺上流做一團。牡丹雖好,全憑綠葉扶持。”
【示例】你說有了兒子么?'牡丹雖好,全憑綠葉扶持’。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十二回
【第3句】:無憑無據[wú píng wú jù]
【解釋】沒有憑證和根據。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六回:“只要夢翁把用他的錢給了他,其余無憑無據的事,也斷不能容他放肆。”
【示例】我們無憑無據,拿她也沒辦法。
【第4句】:鼠憑社貴[shǔ píng shè guì]
【解釋】老鼠把窩做在土地廟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壞人仗勢欺人。
【出處】南朝梁·沈約《恩悻傳論》:“鼠憑社貴,狐藉虎威。”
【第5句】:奪戴憑席[duó dài píng xí]
【解釋】原指講經辯難時,辯勝者奪取他人的坐席。后指成就超過他人。也比喻在辯論中壓倒眾人。
【出處】《后漢書·戴憑傳》:“正旦朝賀,百僚畢會,帝令群臣能說經者更相難詰,義有不能,輒奪其席以益通者,憑遂重坐五十余席。故京師為之語曰:'解經不窮戴侍中。’”
【示例】于經尤精小學,每談文字禪,必高踞最上乘,或謂奪戴憑席,折朱云角,洵無多焉。 ——清·王韜《淞隱漫錄·二十四花史下》
【第6句】: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rèn píng fēng làng qǐ,wěn zuò diào yú tái]
【解釋】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出處】《人民文學》1976年第6期:“他如今是'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單等撒網下鉤了。”
【示例】他如今是“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單等撒網下鉤了
【第7句】:真憑實據[zhēn píng shí jù]
【解釋】確鑿的憑據。
【出處】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五回:“我本是個安分良民,人家說我私貶鴉片,都是讎扳,沒有什么真憑實據。”
【示例】處理任何案件,都必須有真憑實據。
【第8句】:人憑志氣虎憑威[rén píng zhì qì hǔ píng wēi]
【解釋】人靠的是志氣,老虎憑的是威風。形容人必須有志氣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第9句】:有憑有據[yǒu píng yǒu jù]
【解釋】既有憑證,又有依據。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又且他家差老園公請你,有憑有據,須不是你自輕自賤。”
【第10句】:狐憑鼠伏[hú píng shǔ fú]
【解釋】象狐貍、老鼠那樣潛伏在里面。
【出處】明·張景《飛丸記·公館言情》:“山居草宿,狐潛鼠伏,將略勝孫吳,軍勢振頗牧。”
【示例】逆夷務狐憑鼠伏,潛避兩炮臺中,不敢出入。 ——《廣東軍務記·三元里平夷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