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供”的成語(7個)
本文整理了供過于求、求過于供、煙云供養(yǎng)等含“供”的成語7個,其中“供”開頭的成語3個,“供”結尾的成語1個,“供”在中間的成語3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供”開頭的成語【第1句】:供過于求[gōng guò yú qiú]
【解釋】供給的數(shù)量比需要的多。
【出處】清·梁啟超《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凡物之在世也,供過于求,則價格下落。”
【示例】供過于求,而岌岌向外以覓市場為尾閭之疏泄也。 ——孫中山《心理建設(孫文學說)》第七章
【第2句】:供不應求[gōng bù yìng qiú]
【解釋】供:供給,供應;求:需求,需要。供應不能滿足需求。
【出處】茅盾《長春南關行》:“現(xiàn)在接受了南方六個單位的訂貨單,每天生產一至二噸,供不應求。”
【示例】當時在成都新的書報很受歡迎,常常供不應求。 ——巴金《憶·覺醒與活動》
【第3句】:供認不諱[gòng rèn bù huì]
【解釋】供認:被告對于某一事實或斷言的真實性予以承認;諱:避諱。指對某項指控完全認同。
【出處】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對所犯犯罪事實均供認不諱。”
【示例】他對此供認不諱。
“供”結尾的成語【第1句】:求過于供[qiú guò yú gòng]
【解釋】需求多而供應量少。
【示例】印刷用紙若是求過于供,便會影響出版品的及時問世。
“供”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煙云供養(yǎng)[yān yún gòng yǎng]
【解釋】煙云:煙霧和云氣。道家認為不吃食物,依靠吞食云霧可致長壽。
【出處】明·陳繼儒《妮古錄》卷三:“黃大癡九十而貌如童顏,米友仁八十余神明不衰,無疾而逝,蓋畫中煙云供養(yǎng)也。”
【第2句】:香花供養(yǎng)[xiāng huā gòng yǎng]
【解釋】供養(yǎng):奉養(yǎng)。原為佛家語。指用香和花供養(yǎng),是佛教的一種禮敬儀式。后比喻虔誠的敬禮。
【出處】《金剛經》:“以諸花香,以散其處。”
【示例】倘得再生,香花供養(yǎng)有日耳。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鍾生》
【第3句】:疲于供命[pí yú gōng mìng]
【解釋】疲:疲乏,勞累。指忙于奔走應付,弄得非常疲乏。
【出處】宋·趙彥衛(wèi)《云麓漫鈔》第三卷:“邑人疲于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