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壯”的成語大全(70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壯士斷腕、氣粗膽壯、豪情壯志等含“壯”的成語70個,其中“壯”開頭的10個,“壯”結(jié)尾的27個,“壯”在中間的33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壯”開頭的成語
【第1句】:壯士斷腕[zhuàng shì duàn wàn]
【解釋】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傷,就立即截斷,以免毒性擴散全身。比喻作事要當機立斷,不可遲疑、姑息。
【出處】唐·竇皐《述書賦下》:“君子棄瑕以拔才,壯士斷腕以全質(zhì)。”
【示例】高陽《胡雪巖全傳·煙消云散》:“有句話叫做'壯士斷腕’,我只有自己斬掉一條膀子,人雖殘廢,性命可保。”
【第2句】:壯發(fā)沖冠[zhuàng fā chōng guàn]
【解釋】形容氣概雄偉豪邁。
【出處】唐·楊炯《遂州長江縣先圣孔子廟堂碑》:“公雄心烈眥,壯發(fā)沖冠,按東海之金刀,飛北斗之石箭。”
【第3句】:壯志難酬[zhuàng zhì nán chóu]
【解釋】壯志:偉大的志向;酬:實現(xiàn)。偉大的志愿難以實現(xiàn)。
【出處】宋·吳潛《南鄉(xiāng)子》詞:“壯志世難酬,丹桂紅蕖又晚秋。”
【示例】他端的忠直慷慨,壯志難酬。 ——元·無名氏《千里獨行》第二折
【第4句】:壯志未酬[zhuàng zhì wèi chóu]
【解釋】酬:實現(xiàn)。舊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沒有實現(xiàn)就衰老了。也指抱負沒有實現(xiàn)就去世了。
【出處】唐·李頻《春日思歸》:“壯志未酬三尺劍,故鄉(xiāng)空隔萬重山。”
【示例】這些感情熾烈的詩篇,抒發(fā)了作者壯志未酬的憤懣之情。
【第5句】:壯士解腕[zhuàng shì jiě wàn]
【解釋】勇士手腕被蝮蛇咬傷,就立即截斷,以免毒性擴散全身。比喻作事要當機立斷,不可猶豫不決。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陳泰傳》:“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示例】必要時我們要有壯士解腕的精神。
【第6句】:壯夫不為[zhuàng fū bù wéi]
【解釋】壯夫:成年人;為:做。成年人不做的事。比喻微不足道的小事。
【出處】漢·揚雄《法言·吾子》:“或問:'吾子少而好賦?’曰:'然。童子雕蟲篆刻。’俄而曰:'壯夫不為也。’”
【示例】研摩白首,竟不能逮,乃謗言欺人云:“雕蟲之技,壯夫不為。” ——明·王士貞《藝苑卮言》卷二
【第7句】:壯心不已[zhuàng xīn bù yǐ]
【解釋】壯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指有抱負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壯志仍不衰減。
【出處】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示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豪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第8句】:壯氣吞牛[zhuàng qì tūn niú]
【解釋】形容氣勢雄壯遠大。
【出處】明·孫梅錫《琴心記》第二十出:“男兒漢壯氣吞牛,丈夫志豈困荒丘?”
【第9句】:壯志凌云[zhuàng zhì líng yún]
【解釋】壯志:宏大的志愿;凌云:直上云霄。形容理想宏偉遠大。
【出處】《漢書·揚雄傳下》:“往時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賦》,欲以風(fēng),帝反縹縹有凌云之志。”
【示例】這號人,在困難中不是低頭嘆氣,而是奮發(fā)圖強,壯志凌云,氣吞山河。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第10句】:壯氣凌云[zhuàng qì líng yún]
【解釋】豪壯的氣概高入云霄。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第六十一回:“殺場臨敵處,沖開萬馬,掃退千軍。更忠肝貫日,壯氣凌云。”
“壯”結(jié)尾的成語
【第1句】:氣粗膽壯[qì cū dǎn zhuàng]
【解釋】氣勢旺盛,膽子很大。形容氣勢很盛。
【出處】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卷九:“我枚獨氣粗膽壯,而奮然治具者,恰別有說焉。”
【示例】不完全是害怕,又不完全氣粗膽壯,就那么怪不得勁的,手心上出了點涼汗。 ——老舍《我這一輩子》七
【第2句】:沉雄悲壯[chén xióng bēi zhuàn]
【解釋】沉雄:深沉雄健。指深沉雄健,悲壯有力。
【出處】王國維《人間詞話》:“白仁甫秋夜語梧桐雨劇,沉雄悲壯為元曲冠冕。”
【第3句】:表壯不如里壯[biǎo zhuàng bù rú lǐ zhuàng]
【解釋】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結(jié)實。比喻妻子能夠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幫手。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常言道:'表壯不如里壯’,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煩惱做什么?”
【示例】常言道:表壯不如里壯,這個家多虧了你。
【第4句】:人強馬壯[rén qiáng mǎ zhuàng]
【解釋】形容軍隊的戰(zhàn)斗力很強或軍容很盛。
【出處】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使不著人強馬壯,端的是鬼使神差。”
【示例】世言匈奴倚仗人強馬壯,不時侵犯中原。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漢李廣世號飛將軍》
【第5句】:兵強馬壯[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解釋】兵力強盛,戰(zhàn)馬健壯。形容軍隊實力強,富有戰(zhàn)斗力。
【出處】《新五代史·安重榮傳》:“嘗謂人曰:'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示例】時孔明兵強馬壯,糧草豐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備,正要出師。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
【第6句】:血氣方壯[xuè qì fāng zhuàng]
【解釋】血氣:精力;方:正。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出處】《新唐書·張嘉貞傳》:“昔馬周起徒步,謁人主,血氣方壯,太宗用之,能盡其才,甫五十而沒。”
【第7句】:師直為壯[shī zhí wéi zhuàng]
【解釋】師:軍隊;直:理由正當;壯:壯盛,有力量。出兵有正當理由,軍隊就氣壯,有戰(zhàn)斗力。現(xiàn)指為正義而戰(zhàn)的軍隊斗志旺盛,所向無敵。
【出處】《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師直為壯,曲為老,豈在久乎?”
【第8句】:心粗膽壯[xīn cū dǎn zhuàng]
【解釋】形容野心勃勃,肆無忌憚。同“心粗膽大”。
【出處】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五回:“這會有銀子在手里,更是心粗膽壯。”
【第9句】:藝高膽壯[yì gāo dǎn zhuàng]
【解釋】本領(lǐng)高超的人,做事膽量就大。
【出處】明·張岱《石匱書后集·蔣德璟傳》:“練膽是第一義,兵若無膽,如何站住?然必技藝精熟,繼光云,藝高則膽壯也。”
【第10句】:精強力壯[jīng qiáng lì zhuàng]
【解釋】精力充沛。
【示例】精強力壯的戰(zhàn)士們個個都是比武能手。
【第11句】:氣高膽壯[qì gāo dǎn zhuàng]
【解釋】氣勢旺盛,膽子很大。形容氣勢很盛。
【出處】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卷九:“我枚獨氣粗膽壯,而奮然治具者,恰別有說焉。”
【示例】何世清這老頭子為什么這樣氣高膽壯呢? ——劉流《烈火金剛》第十一回
【第12句】:人怕出名豬怕壯[rén pà chū míng zhū pà zhuàng]
【解釋】人怕出了名招致麻煩,就象豬長肥了就要被宰殺一樣。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3回:“俗話兒說的,'人怕出名豬怕壯’,況且又是個虛名兒。”
【示例】'人怕出名豬怕壯’,他這時也要成為包起來作為醫(yī)治新的'趨時’病的藥料了。 ——魯迅《花邊文學(xué)·趨時和復(fù)古》
【第13句】:威武雄壯[wēi wǔ xióng zhuàng]
【解釋】威力強大,壯盛有氣勢。
【出處】毛澤東《論持久戰(zhàn)》:“然而他們憑借這個舞臺,卻可以導(dǎo)演出許多有聲有色、威武雄壯的戲劇來。”
【第14句】:膽粗氣壯[dǎn cū qì zhuàng]
【解釋】形容膽大氣盛,無所畏懼。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我只從昨天受了那和尚的一番折磨,又經(jīng)了十三妹姐姐的地番教化,不覺得膽粗氣壯起來。”
【示例】曾樸《孽海花》第35回:“立人是膽粗氣壯的豪公子,突然見這個生人進來得奇怪,知道不妙。”
【第15句】:理直氣壯[lǐ zhí qì zhuàng]
【解釋】理直:理由正確、充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充分,說話氣勢就壯。
【出處】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三十一:“便捉我到閻羅殿前,我也理直氣壯,不怕甚的。”
【示例】只要我們理直氣壯,怕他怎的!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十七回
【第16句】:身強力壯[shēn qiáng lì zhuàng]
【解釋】形容身體強壯有力。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一回:“全憑著手疾眼快,必須要身強力壯。”
【示例】那時,忠大伯還身強力壯,墩實個子,紅臉龐,短胡子黑里帶黃。 ——梁斌《紅旗譜》十
【第17句】:龍神馬壯[lóng shén mǎ zhuàng]
【解釋】謂像駿馬一樣的有精神。
【出處】歐陽山《苦斗》四六:“那時候,一個個青年人都是龍神馬壯,氣吞牛斗,爭論起世界國家大事來,都是口若懸河,當當不斷,慷慨激昂,誰也不讓誰。”
【第18句】:茁茁壯壯[zhuó zhuó zhuàng zhuàng]
【解釋】肥大壯實,成長壯大。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六章:“孩子們一個個都懂事明理,長得茁茁壯壯的。”
【第19句】:表壯不如理壯[biǎo zhuàng bù rú lǐ zhuàng]
【解釋】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結(jié)實。比喻妻子能夠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幫手。
【出處】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結(jié)實。比喻妻子能夠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幫手。
【第20句】:老而益壯[lǎo ér yì zhuàng]
【解釋】老:老年;益:更加;壯:強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強壯。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第21句】:銳氣益壯[ruì qì yì zhuàng]
【解釋】銳氣:銳力的士氣;益壯:更加強盛。士氣更加旺盛。
【出處】《后漢書·王常傳》:“于是諸部齊心同力,銳氣益壯,遂俱進,破殺甄阜、梁丘賜。”
【示例】我以銳氣益壯,以方勝之氣,當已疲之敵,所謂勢如破竹,數(shù)節(jié)之后,迎刃而解也。 ——明·無名氏《草廬經(jīng)略·乘勝》
【第22句】:馬肥人壯[mǎ féi rén zhuàng]
【解釋】壯:強壯。形容軍威雄壯,精神抖擻。
【出處】元·無名氏《射柳棰丸》第一折:“某麾下番兵浩大,猛將英雄,馬肥人壯,不時在邊搶擄。”
【第23句】:老當益壯[lǎo dāng yì zhuàng]
【解釋】當:應(yīng)該;益:更加;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
【出處】《后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示例】劍波朝著這兩位堅守職務(wù)的老森鐵員工,伸了一下大拇指頭,“真英雄,老當益壯。” ——曲波《林海雪原》一六
【第24句】:年輕力壯[nián qīng lì zhuàng]
【解釋】壯:健壯。年紀輕,體力強。
【出處】駱賓基《千人塔下的聲音》:“我立即走過去,因為我年輕力壯。”
【示例】我們正年輕力壯,應(yīng)為社會多做貢獻。
【第25句】:衰當益壯[shuāi dāng yì zhuàng]
【解釋】猶老當益壯。
【出處】唐李白《為趙宣城與楊右相書》:“衰當益壯,結(jié)草知歸。瞻望恩光,無忘景刻。”
【第26句】:神龍馬壯[shén lóng mǎ zhuàng]
【解釋】比喻身體健壯、氣宇軒昂。
【出處】歐陽山《苦斗》四六:“那時侯,一個個青年人都是神龍馬壯,氣吞牛斗,爭論起世界國家大事來,都是口若懸河,當當不斷,慷慨激昂,誰也不讓誰。”
【第27句】:膘肥體壯[biāo féi tǐ zhuàng]
【解釋】形容牲畜肥壯結(jié)實。
【出處】碧野《天山景物記》:“它們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膘肥體壯,毛色格外發(fā)亮。”
【示例】他牽出幾匹膘肥體壯的馬來讓我們挑選。
“壯”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豪情壯志[háo qíng zhuàng zhì]
【解釋】豪邁的情感,遠大的志向。
【出處】茅盾《溫故以知新》:“他們大多數(shù)兩鬢添霜,然而豪情壯志,更見堅強。”
【示例】那長街,那小巷,正有無限的豪情壯志擁塞其間。 ——郭小川《廈門風(fēng)姿》詩
【第2句】:波瀾壯闊[bō lán zhuàng kuò]
【解釋】原形容水面遼闊。現(xiàn)比喻聲勢雄壯或規(guī)模巨大。
【出處】南朝·宋·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旅客貧辛,波路壯闊。”
【示例】七言詩須波瀾壯闊,頓挫激昂,大開開闔耳。 ——清·郎廷槐《師友詩傳續(xù)錄》
【第3句】:幼學(xué)壯行[yòu xué zhuàng xíng]
【解釋】幼時勤于學(xué)習(xí),壯年施展報負。
【出處】《孟子·梁惠王二》:“夫人幼而學(xué)之,壯而欲行之。”
【示例】行吾之道,不負吾幼學(xué)壯行之志矣。 ——明·趙弼《愚莊先生傳》
【第4句】:雄心壯志[xióng xīn zhuàng zhì]
【解釋】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出處】宋·歐陽修《蘇才翁挽詩》之二:“雄心壯志兩崢嶸,誰謂中年志不成。”
【示例】英士年紀輕,閱歷淺,又是新從外國回來,不知道這一切的景況,我想他那雄心壯志,終久要受打擊的。 ——冰心《去國》
【第5句】:遒文壯節(jié)[qiú wén zhuàng jié]
【解釋】遒:強勁。指文辭剛勁有力,節(jié)奏雄壯。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杜子美四》:“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故其遒文壯節(jié),抑揚怨哀悲離之作,尤極于古。”
【示例】遒文壯節(jié),于漢季得兩人焉,孔文舉、臧子源是也。 ——清·劉熙載《藝概·文概》卷一
【第6句】:貴壯賤弱[guì zhuàng jiàn ruò]
【解釋】看重年輕力壯者而輕視年老體弱者。同“貴壯賤老”。
【出處】《新唐書·吐蕃傳上》:“貴壯賤弱,母拜子,子倔父,出入前少而后老。”
【第7句】:氣壯山河[qì zhuàng shān hé]
【解釋】氣:氣概;壯:使壯麗;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氣概豪邁,使祖國山河因而更加壯麗。
【出處】唐·張說《孔補闕集市》:“族高辰象,氣壯河山,神作銅鉤,天開金印。”
【示例】又聽到了你的樸樸實實、氣壯山河的言談了。 ——梁信《從奴隸到將軍》上集第四章
【第8句】:雄偉壯觀[xióng wěi zhuàng guān]
【解釋】氣勢偉大美麗。
【示例】我們來到雄偉壯觀的金門橋時,頓時感到心胸開朗。
【第9句】:氣壯河山[qì zhuàng hé shān]
【解釋】形容氣概豪邁,使祖國山河因而更加壯麗。同“氣壯山河”。
【出處】唐·張說《<洛州張司馬集>序》:“族高辰象,氣壯河山,神作銅鉤,天開金印。”
【第10句】:豪言壯語[háo yán zhuàng yǔ]
【解釋】豪邁雄壯的言語。形容充滿英雄氣概的話。
【出處】明·焦竑《玉堂叢語·一·文學(xué)·丘濬》:“(丘濬)即席聯(lián)句,動輒數(shù)百言。豪言警語,如壯濤激浪,飛雪走雷,去觸山而迸發(fā)。”
【示例】即使他的作品有革命樂觀主義的豪言壯語,那么必有大氣磅礴,感人極深,指出方向……的革命浪漫主義。 ——茅盾《老兵的希望》
【第11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解釋】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fā)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出處】《樂府詩集·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示例】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平日弗用功,自到臨期悔。 ——明·張岱《課兒讀》
【第12句】:根壯葉茂[gēn zhuàng yè mào]
【解釋】樹根強壯,樹葉就繁茂。用以比喻事物如果基礎(chǔ)扎實,其發(fā)展結(jié)果就能好。
【出處】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五十六:“但能養(yǎng)精神,調(diào)元氣,吞津液,液精內(nèi)固,及生榮華,喻樹根壯葉茂,開花結(jié)實,胞孕佳味,異殊常品。”
【第13句】:馬壯人強[mǎ zhuàng rén qiáng]
【解釋】猶言人強馬壯。形容軍隊的戰(zhàn)斗力很強或軍容很盛。
【出處】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四折:“可不道馬壯人強,父慈子孝,怕甚么主憂臣辱。”
【示例】說甚么天心幫孽子,旺氣屬番邦,都則是馬壯人強。 ——明·孟稱舜《嬌紅記·番釁》
【第14句】:貴壯賤老[guì zhuàng jiàn lǎo]
【解釋】看重年輕力壯者而輕視年老體弱者。
【出處】看重年輕力壯者而輕視年老體弱者。
【第15句】:氣壯如牛[qì zhuàng rú niú]
【解釋】氣很盛,但使人覺得笨拙。
【示例】他那氣壯如牛的樣子,簡直像要吃人。
【第16句】:宏偉壯觀[hóng wěi zhuàng guān]
【解釋】壯觀:雄偉的景象。形容景象、建筑雄偉。
【出處】肖兵《太行青松》:“在松柏映襯下,那盤繞在山腰的紅旗渠更加氣勢磅礴,宏偉壯觀。”
【第17句】:氣壯膽粗[qì zhuàng dǎn cū]
【解釋】氣勢壯、膽量大。形容無所畏懼。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6回:“她的那點聰明根本不在何玉鳳之下,況又受了公婆的許多錦囊妙計,此時轉(zhuǎn)比何玉鳳來的氣壯膽粗。”
【第18句】:氣壯理直[qì zhuàng lǐ zhí]
【解釋】指理由充分,說話有氣勢。
【出處】義俠《為滇越鐵路告成警告全滇》:“法人無端廢約于先,吾滇人要求廢約于后,氣壯理直,諒法人不復(fù)狡焉思逞。”
【示例】他倒顯得氣壯理直了。
【第19句】:物壯則老[wù zhuàng zé lǎo]
【解釋】壯:壯實,強壯;老:老死。事物壯盛到了極點就會衰朽。指一切事物盛極必衰的自然規(guī)律。
【出處】《老子》第五十五章:“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示例】伏以物壯則老,肅役所以成歲功;否終必傾,反復(fù)然后知天意。 ——宋·蘇軾《賀正啟》
【第20句】:年壯氣銳[nián zhuàng qì ruì]
【解釋】指年紀輕,氣勢旺盛。亦作“年少氣盛”、“年盛氣強”。
【出處】宋·蘇舜欽《答馬永書》:“又觀其感二鳥賦,悲激頓挫,有騷人之思,疑其年壯氣銳,欲發(fā)其藻章,以耀于世。”
【第21句】: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suì lǎo gēn mí zhuàng,yáng jiāo yè gèng yīn]
【解釋】歲:年;彌:更加;陰:指茂盛。年歲越老根越壯實,陽光越強,枝葉越顯得茂盛蔥郁。形容人的閱歷越深,經(jīng)受考驗越多,就越堅強。
【出處】宋·王安石《孤桐》:“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第22句】:頂門壯戶[dǐng mén zhuàng hù]
【解釋】指支撐門戶,光耀門第。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8回:“這也不枉你大哥哥死了,你大嫂子拉扯他一場,日后也替你大哥哥頂門壯戶。”
【示例】她家就靠她頂門壯戶了。
【第23句】:膽壯心雄[dǎn zhuàng xīn xióng]
【解釋】形容膽子大,有雄心,做事無所畏懼。
【出處】《中國歌謠資料·當兵要當紅軍》:“十七十八正年青,當兵就要當紅軍,膽壯心雄志愿大,紅軍到處受歡迎。”
【第24句】:幼而學(xué),壯而行[yòu ér xué,zhuàng ér xíng]
【解釋】幼時勤于學(xué)習(xí),壯年施展報負。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夫人幼而學(xué)之,壯而欲行之。”
【第25句】:膽壯氣粗[dǎn zhuàng qì cū]
【解釋】形容膽大氣盛,無所畏懼。
【出處】袁靜《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我們師長是一位優(yōu)秀的指揮員,有他指揮我們打仗,我們心里特別踏實,膽壯氣粗。”
【第26句】:波路壯闊[bō lù zhuàng kuò]
【解釋】波路:波濤。比喻規(guī)模宏偉,聲勢浩大。同“波瀾壯闊”。
【出處】南朝·宋·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旅客貧辛,波路壯闊。”
【第27句】:烈士暮年,壯心不已[liè shì mù nián,zhuàng xīn bù yǐ]
【解釋】烈士:志向遠大的英雄。已:停止,衰減。英雄到了晚年,壯志雄心并不衰減。
【出處】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第28句】:直壯曲老[zhí zhuàng qū lǎo]
【解釋】老:引申為衰,氣餒。理直氣壯,理曲氣餒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師直為壯,曲為老,豈在之乎?”
【第29句】:蝮蛇螫手,壯士解腕[fù shé shì shǒu,zhuàng shì jiě wàn]
【解釋】手腕被腹蛇咬傷,便立即截斷,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緊要關(guān)頭,必須下決心當機立斷。也比喻犧牲局部,照顧全局。
【出處】《三國志·魏書·陳泰傳》:“古人有言,蝮蛇螯手,壯士解其腕。”
【示例】蝮蛇螫手,壯士解腕,英雄作事不顧小名小義,今貪能容之虛名,受誅夷之實禍,還恐噬臍無及。 ——《隋唐演義》第四十六回
【第30句】:以壯觀瞻[yǐ zhuàng guān zhān]
【解釋】壯:加強。對事物的外觀加以修飾,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出處】《宋史·樂志》:“云車豐馬,從衛(wèi)觀瞻。”
【示例】穿著彩衣的象奴從宣武門內(nèi)象房中牽來六匹大象,守衛(wèi)午門,以壯觀瞻。 ——姚雪垠《李自成》第四卷第二十章
【第31句】:少壯派[shào zhuàng pài]
【解釋】年輕力壯、精力充沛的一群人。指思想邀進,敢做敢想的年輕人。
【出處】錢鐘書《圍城》:“學(xué)校里已經(jīng)什么'粵派’、'少壯派’、'留日派’鬧得烏煙瘴氣了。”
【示例】一個單位要大膽啟用少壯派擔任重要工作。
【第32句】:年壯氣盛[nián zhuàng qì shèng]
【解釋】指年紀輕,氣勢旺盛。
【出處】南朝·梁·蕭統(tǒng)《文選·書中》:“仁君年壯氣盛,緒信所嬖,既懼患至,兼懷忿恨,不能復(fù)遠度孤心,近慮事勢,遂赍見薄之決計,秉翻然之成議。”
【示例】年壯氣盛,事方迢遞。所可知者,期以勿替。 ——宋·陳亮《祭俞德載知縣文》
【第33句】:茁壯成長[zhuó zhuàng chéng zhǎng]
【解釋】健康地成長。
【示例】看到下一代健康活潑地茁壯成長,為人父母者無不感到十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