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破”的成語大全(209個)

24402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含“破”的成語大全(209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破璧毀珪、攧撲不破、搖席破座等含“破”的成語209個,其中“破”開頭的97個,“破”結尾的23個,“破”在中間的89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破”開頭的成語

【第1句】:破璧毀珪[pò bì huǐ guī]

【解釋】璧、珪:均為玉。比喻破壞美好的東西。

【出處】北魏·溫鵬舉《寒陵山寺碑》:“銅馬競馳,金虎亂噬,九嬰暴起,十日并出,破璧毀珪,人物既盡。”

【第2句】:破鏡重圓[pò jìng chóng yuán]

【解釋】比喻夫妻失散或離婚后重新團聚。

【出處】唐·韋述《兩京新記》卷三

【示例】破鏡重圓從古有,何須疑慮反生愁? ——元·施君美《幽閨記·推就紅絲》

【第3句】:破頭爛額[pò tóu làn é]

【解釋】猶言頭破血流。多用來形容慘敗。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愛奴》:“兩爭不決,操戈相向,兩人破頭爛額而赴公庭焉。”

【第4句】:破爛不堪[pò làn bù kān]

【解釋】破破爛爛的不成樣子。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一時風氣大變,沒有一個不是穿的極破爛不堪的。”

【示例】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二章:“兩年下來,潤生的車子還是新的,金波的車子已經破爛不堪了。”

【第5句】:破觚斫雕[pò gū zhuó diāo]

【解釋】斫,大鋤;引申為用刀、斧等砍。比喻刪繁雜而從簡易,去浮華而尚質樸。

【出處】語出《史記·酷吏列傳》:“漢興,破觚而為圜,斫雕而為樸。”

【第6句】:破甑生塵[pò zēng shēng chén]

【解釋】甑:蒸食器。食器既破而且滿積塵土。形容極其窮困。

【出處】明·王士楨《鳴鳳記·林公避兵》:“若有此變,未免漂流別境。那里呵,餐風宿水鄉,恐破甑生塵愁范丹。”

【示例】范丹土灶生娃,破甑生塵;曾子捉襟見肘,納履決踵,貧不勝言。 ——明·程允升《幼學瓊林·貧富》

【第7句】:破門而出[pò mén ér chū]

【解釋】把門砸破沖出來。形容壞人迫不及待地跳出來做壞事。也比喻擺脫束縛或限制。

【出處】廖沫沙《“史”和“戲”》:“而你卻開始'破門而出’了,歷史家,卻來寫戲。”

【示例】他破門而出,離家出走。

【第8句】:破國亡家[pò guó wáng jiā]

【解釋】國家覆滅、家庭毀滅。

【出處】唐·汪遵《詠酒二首》詩:“后人不識前賢意,破國亡家事甚多。”

【示例】世事紛紛難訴陳,知機端不誤終身。若論破國亡家者,盡是貪花戀色人。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十三卷

【第9句】:破題兒[pò tí er]

【解釋】舊時試帖詩及八股文形狀用一兩句話說破題目的要旨。比喻第一次做某件事。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馬兒迍迍的行,車兒快快的隨,卻告了相思回避,破題兒又早別離。”

【示例】私窩子潘三謀胠篋,破題兒姚二宿勾欄。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五十六回

【第10句】:破崖絕角[pò yá jué jiǎo]

【解釋】磨除棱角。比喻處事圓滑。

【出處】清·陳忱《續資治通鑒·宋理宗嘉熙元年》:“彼中人之性,利害不出于一身,莫不破崖絕角以阿陛下之所好。”

【第11句】:破涕為歡[pò tì wéi huān]

【解釋】涕:眼淚。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轉悲為喜。

【出處】晉·劉琨《答盧堪書》:“時復相與舉觴對膝,破涕為笑。”

【示例】高、楊二相,與隋主雖然異席,卻是相隔不遠,又各出婉言和解,隋主始破涕為歡。 ——蔡東蕃《南北史演義》第八十七回

【第12句】:破鏡重合[pò jìng zhòng hé]

【解釋】比喻夫妻失散或離婚后重新團聚。同“破鏡重圓”。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破鏡重合,古有其事,若夫再娶而仍元配,婦再嫁而未失節,載籍以來,未之聞也。”

【示例】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破鏡重合,古有其事,若夫再娶而仍元配,婦再嫁而未失節,載籍以來,未之聞也。”

【第13句】:破家竭產[pò jiā jié chǎn]

【解釋】全部家產都被弄光了。同“破家敗產”。

【出處】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三:“后唐明宗嘗入倉觀受納……曰:'倉稟宿藏,動經數歲,若取之如此,后豈免銷折乎?’吏因訴曰:'自來主藏者所以至破家竭產以償欠,正為是。’”

【第14句】:破甑不顧[pò zèng bù gù]

【解釋】甑:古代一種瓦制炊器;顧:回頭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實,不再追悔。

【出處】《后漢書·郭泰傳》:“客居太原,荷甑墮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

【第15句】:破家散業[pò jiā sàn yè]

【解釋】家庭破壞,財產散失。

【出處】《漢書·嚴助傳》:“親老涕泣,孤子啼號,破家散業,迎尸千里之外,裹骸骨而歸。”

【示例】一旦失職,凜凜有破家散業,流離死亡之憂也。 ——宋·陸九淵《與蘇宰書》

【第16句】:破膽寒心[pò dǎn hán xīn]

【解釋】嚇破了膽,心為之寒。形容非常擔心害怕。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谷永傳》 :“臣永所以破膽寒心,豫言之累年。”

【示例】危言抵禁,破膽寒心。 ——唐·張說《詞標文苑科策》

【第17句】:破殼而出[pò ké ér chū]

【解釋】帶殼的動植物沖破其外殼而生長。形容新生事物十分頑強。

【示例】帶殼的動植物沖破其外殼而生長。形容新生事物十分頑強。

【第18句】:破斧缺斨[pò fǔ quē zhōu]

【解釋】斧、斨,泛指兵器。形容戰爭中必須付出的代價。

【出處】《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示例】故破斧缺斨之后,袞衣繡裳,駐大師于徐兗之間,俾東夏無搖心。 ——清·方苞《周公論》

【第19句】:破桐之葉[pò tóng zhī yè]

【解釋】比喻已分不可復合的事物。

【出處】《新唐書·李泌傳》:“時李懷光叛,歲又蝗旱,議者欲赦懷光。帝博問群臣,泌破一桐葉附使以進,曰:'陛下與懷光,君臣之分不可復合,如此葉矣。’由是不赦。”

【第20句】:破口怒罵[pò kǒu nù mà]

【解釋】破口:惡語。滿口惡語罵人。

【出處】《紅日》第12章:“他竭力掙脫,掙脫不開,連連求饒,陶二嫂還是拳打腳踢,破口怒罵。”

【第21句】:破琴絕弦[pò qín jué xián]

【解釋】比喻知音斷絕。

【出處】《呂氏春秋·本味》:“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

【第22句】:破落戶[pò luò hù]

【解釋】指先前有錢有勢而后敗落的人家。也指這種人家的子弟。

【出處】宋·潛說友《咸淳臨安志》:“近令臨安府收捕破落戶,編置外州,本為民間除害,而所謂小火下者,乃為人訴其恐嚇取錢,妄有供縣,甚非為 除害之本意。”

【示例】只有酸棗門外退居廨宇后那片菜園時被營內軍健們并門外那二十來個破落戶侵害,縱放羊馬,好生羅噪。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五回

【第23句】:破巢完卵[pò cháo wán luǎn]

【解釋】比喻破家或被禍后幸存的人。

【出處】清·錢謙益《臨城驛壁見方侍御孩未題詩》詩:“抱蔓摘瓜余我在,破巢完卵似君稀。”

【第24句】:破格提拔[pò gé tí bá]

【解釋】不遵常規選拔提升。

【出處】鄧小平《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打破那些關于臺階的過時的觀念,創造一些適合新形勢新任務的臺階,這才能大膽破格提拔。”

【第25句】:破竹建瓴[pò zhú jiàn líng]

【解釋】破竹:指順利無阻;建瓴:把瓶水向下傾倒,指不可阻擋。比喻極其順利,不可阻遏的形勢。

【出處】清·魏源《圣武記》第七卷:“由昔嶺中峰直抵葛爾崖,實有破竹建瓴之勢。”

【示例】我們已經形成破竹建瓴之勢,勝利在望。

【第26句】:破死忘生[pò sǐ wàng shēng]

【解釋】不顧性命危險;不顧一切。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張太太]今日在舅太太屋里聽得姑爺果然中了,便如飛的從西過道兒里直奔到這里來,破死忘生的大著膽子上去,要當面叩謝魁星的保佑。”

【第27句】:破家蕩業[pò jiā dàng yè]

【解釋】指耗盡家產。同“破家蕩產”。

【出處】《元典章·刑部·禁誘略》:“必須督責補買,及供給一切諸物。因而逼臨,破家蕩業,無可展免。”

【第28句】:破玉錘珠[pò yù chuí zhū]

【解釋】碎美玉毀明珠。比喻能人死去。

【出處】明·袁宏道《哭臨漳令王子聲》:“破玉錘珠可惜人,天何言哉無知也。”

【第29句】:破綻百出[pò zhàn bǎi chū]

【解釋】比喻說話做事漏洞非常多。

【出處】宋·李侗《李廷平集·答問下》:“卻回頭看釋氏之書,漸漸破綻百出。”

【示例】他的話破綻百出不值得一信。

【第30句】:破卵傾巢[pò luǎn qīng cháo]

【解釋】碎裂鳥卵,傾覆鳥窠。比喻斬草除根,手段殘忍。

【出處】明·陳與郊《義犬記》第三折:“卻原來分屬師生,曾受深恩也。破卵傾巢太不仁。”

【第31句】:破家蕩產[pò jiā dàng chǎn]

【解釋】指耗盡家產。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11卷:“狹鄉富家,靳靳自足,一被應役,無不破家蕩產。”

【示例】觸著他的,風波立至,必要弄得那人破家蕩產,方才罷手。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四卷

【第32句】:破肝糜胃[pò gān mí wèi]

【解釋】形容竭盡忠誠。

【出處】形容竭盡忠誠。

【第33句】:破鏡不重照[pò jìng bù chóng zhào]

【解釋】打碎的鏡子不能再重新使用。比喻夫妻關系破裂,無法恢復。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七:“破鏡不重照,落花難上枝。”

【第34句】: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

【解釋】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示例】只要我們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就能克服學習上的各種困難。

【第35句】:破格任用[pò gé rèn yòng]

【解釋】格:規格,標準。突破原來的標準任用人才。

【出處】《清史稿·選舉志五》:“皇上對天下知府中權其繁劇難治者三十,許二品以上官薦舉,破格任用。”

【示例】嗣昌即奏良玉有大將才,請破格任用,應拜為平賊將軍,有旨報可。 ——蔡東蕃《明史演義》第九十六回

【第36句】:破家危國[pò jiā wēi guó]

【解釋】不但損毀自己的家庭,而且危害國家。

【出處】三國·魏·鐘會《母夫人張氏傳》:“嫡庶相害,破家危國,古今以為鑒誡。”

【第37句】:破顏微笑[pò yán wēi xiào]

【解釋】形容心領神會。

【出處】《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爾時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屬來奉獻世尊于金婆羅華,各各頂禮佛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即拈奉獻金色婆羅華,瞬目揚眉,示諸大眾,默然毋措。有迦葉破顏微笑。”

【示例】據禪宗歷來傳說,釋迦牟尼在靈山會上說法,手拈金色波羅花遍示諸眾,眾人默然不語,只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金庸《天龍八部》第十章

【第38句】:破碎支離[pò suì zhī lí]

【解釋】支離:分散。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體。

【出處】朱自清《比興》:“一類可以說是毛、鄭的影響,不過破碎支離,變本加厲。”

【第39句】:破壁燎火[pò bì liáo huǒ]

【解釋】推倒墻壁,點燃燈火。形容作,形容作風正派,不好女色。

【出處】清·張英《淵鑒類函·墻壁三》:“魯男子夜大雨,有鄰之嫠婦因風雨壞屋投棲睛。男子乃破壁,燎火以達旦。”

【第40句】:破柱求奸[pò zhù qiú jiān]

【解釋】為不畏權貴,搜索壞人,以正國法的典故。

【出處】《后漢書·黨錮傳·李膺》:“時張讓弟朔為野王令,貪殘無道,至乃殺孕婦,聞膺厲威嚴,懼罪逃還京師,因匿兄讓弟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狀,率將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陽獄。受辭畢,即殺之。”

【示例】如或綸言既降,丹慊莫從,則當破柱求奸,碎首請事。死而后已,義不茍然。 ——唐·元稹《代李中丞謝官表》

【第41句】:破涕為笑[pò tì wéi xiào]

【解釋】涕:眼淚。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轉悲為喜。

【出處】晉·劉琨《答盧堪書》:“時復相與舉觴對膝,破涕為笑。”

【示例】她很高興地贊同這個計劃,并且破涕為笑地說她有逃的辦法。 ——巴金《家》二十八

【第42句】:破瓜年紀[pò guā nián jì]

【解釋】破:劈開。瓜字可以分割成兩個八字,指少女十六歲時。

【出處】清·翟灝《通俗編·婦女》:“按俗以女子破身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歲耳。”

【第43句】:破觚為圜[pò gū wéi yuán]

【解釋】觚:主;圜:圓。毀方為圓。比喻去嚴刑而從簡政。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酷吏傳序》:“漢興,破觚而為圜,斫雕而為樸,網漏于吞舟之魚。”

【示例】高祖反秦之政,破觚為圜,謂除其嚴法,約三章耳。 ——唐·司馬貞《索隱》

【第44句】:破瓦寒窯[pò wǎ hán yáo]

【解釋】指窮苦人住的簡陋破舊的房屋。

【示例】你能來我這破瓦寒窯,我真高興。

【第45句】:破破爛爛[pò pò làn làn]

【解釋】破舊霉爛。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5回:“穿的衣裳雖然是號褂子,掛一塊、飄一塊,破破爛爛,竟同叫化子不相上下。”

【示例】這街道雖然也破破爛爛,但比石圪節多了許多鋪子門面,看起來像個城鎮的街道。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十章

【第46句】:破題兒頭一遭[pò tí ér tóu yī zāo]

【解釋】破題:八股文的第一股;遭:次。比喻第一次做某件事或事情開頭。

【出處】王浚卿《冷眼觀》:“一個堂堂督撫的女公子,跟著戲子逃跑,要首縣辦供給,已是破題兒頭一遭。”

【第47句】:破浪乘風[pò làng chéng fēng]

【解釋】比喻排除困難,奮勇前進。同“乘風破浪”

【出處】《宋書·宗愨傳》:“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愿乘長風破萬里浪。’”

【示例】感此獨心忡。羨中流先我,破浪乘風。 ——秋瑾《望海潮·惜別多時)》

【第48句】:破爛流丟[pò làn liú diū]

【解釋】破爛不堪的樣子。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十六回:“當駕官即開了,捧出丹盤來看,果然是件破爛流丟一口鐘。”

【示例】他看不上這些破爛流丟的東西

【第49句】:破玩意兒[pò wán yì ér]

【解釋】低劣的技藝;低劣的對象。

【示例】請把這個破玩意兒拿開。

【第50句】:破竹之勢[pò zhú zhī shì]

【解釋】比喻節節勝利,毫無阻礙。

【出處】《晉書·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后,皆迎刃而解。”

【示例】我軍以破竹之勢進逼武昌,今聞已進展到離武昌城僅中國里百五十里之地。 ——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次》

【第51句】:破觚為圓[pò gū wéi yuán]

【解釋】觚:方。毀方為圓。比喻去嚴刑而從簡政。

【出處】《史記·酷吏列傳》:“漢興,破觚而為圜,斫雕而為樸,網漏于吞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示例】梁興,破觚為圓,斫雕為樸,教民以孝悌,勸之以農桑,于是桀黠化為由余,輕薄變為忠厚。 ——《梁書·良吏傳后序》

【第52句】:破天荒[pò tiān huāng]

【解釋】指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事。

【出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第四卷:“唐荊州衣冠藪澤,每歲解送舉人,多不成名,號日天荒解。劉蛻舍人以荊解及第,號為'破天荒’。”

【示例】這局子里向來的總辦都是道班,這一位是破天荒的。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4回

【第53句】:破鏡分釵[pò jìng fēn chāi]

【解釋】比喻夫妻分離。

【出處】宋·李致遠《碧牡丹》詞:“破鏡重圓,分釵合鈿,重尋繡戶珠箔。”

【示例】豈料如今,翻成做破鏡分釵,剩雨殘云。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清腔類·好事近》

【第54句】:破巢余卵[pò cháo yú luǎn]

【解釋】比喻破家或被禍后幸存的人。

【出處】明·夏完淳《〈續幸存錄〉自序》:“破巢余卵,旦夕待命。”

【第55句】:破除迷信[pò chú mí xìn]

【解釋】原指從宗教迷信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現也指解放思想,掃除自卑感,樹立敢想、敢說、敢干的新風格。

【出處】毛澤東《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要破除迷信。不論古代的也好,現代的也好。”

【示例】我們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第56句】:破奸發伏[pò jiān fā fú]

【解釋】揭露隱藏的壞人。

【出處】宋·范仲淹《宋故衛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銘》:“徙隴城郡,歷比、駕二部外郎,在郡未幾,破奸發伏,有神明之號。”

【第57句】:破腦刳心[pò nǎo kū xīn]

【解釋】猶剖心瀝血。比喻竭盡忠誠。

【出處】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既免刑誅,又獲祿食,圣恩弘大,天地莫量,破腦刳心,豈足為謝。”

【第58句】:破屋更遭連夜雨,漏船又遭打頭風[pò wū gēng zāo lián yè yǔ,lòu chuán yòu zāo dǎ tóu fēng]

【解釋】打頭風:逆風。比喻禍不單行,接連遭受意外打擊。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5回:“禍從天降,災向地上。恰似破屋更遭連夜雨,漏船又遭打頭風。”

【第59句】:破罐子破摔[pò guàn zǐ pò shuāi]

【解釋】破罐子:比喻壞了貞操的女人或名聲不好的人。比喻已經弄壞了的事就干脆不顧。

【出處】周立波《暴風驟雨》:“娘們走了以后,好些年來,他自輕自賤,成了習慣,破罐子破摔,不想學好了。”

【示例】你不要有破罐子破摔的念頭,要積極上進。

【第60句】:破舊立新[pò jiù lì xīn]

【解釋】破除舊的,建立新的。

【示例】我們要破舊立新改變封建意識。

【第61句】:破家縣令[pò jiā xiàn lìng]

【解釋】指橫暴的地方官。

【出處】明·敖英《東谷贅言》上:“人有恒言,破家縣令,滅門刺史。”

【示例】錢鐘聯《黃公度先生年譜》箋注:“至于晚明,有破家縣令之稱,民反以官為憂,而樂于無官。”

【第62句】:破涕成笑[pò tì chéng xiào]

【解釋】形容轉悲為喜。同“破涕為笑”。

【出處】清·和邦額《夜譚隨錄·阮龍光》:“縱李兄言太刻毒,適足破涕成笑,何須芥蒂。”

【第63句】:破格錄用[pò gé lù yòng]

【解釋】格:規格,標準;錄用:任用。突破原來的標準任用人才。

【出處】曾樸《孽海花》第27回:“此外新進之士,有奇才異能的,亦應時破格錄用。”

【示例】季交恕寫了一道上黎元洪'自愿投筆從戎,請求破格錄用’的半萬言書。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三章

【第64句】:破口痛罵[pò kǒu tòng mà]

【解釋】破口:惡語。滿口惡語罵人。

【出處】《漁夫和金魚的故事》:“老太婆坐在窗下,指著丈夫就破口痛罵:'你這個蠢貨,真是個地道的傻瓜!’”

【第65句】:破矩為圓[pò jǔ wéi yuán]

【解釋】把方的改成圓的。比喻將刑法去嚴從簡。

【出處】《后漢書·杜林傳》:“大漢初興,詳覽失得,故破矩為圓,斫 為樸,蠲除苛政,更立疏網。”

【第66句】:破口大罵[pò kǒu dà mà]

【解釋】口出惡語大聲罵人。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回:“茶房未及開口,那女人已經破口大罵起來。”

【示例】沙龍破口大罵,所有十一家獵戶俱是他一人承當。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九十三回

【第67句】:破觚為圓,斫雕為樸[pò gū wéi yuán,zhuó diāo wéi pǔ]

【解釋】觚:方;斫:砍,削;雕:華麗;樸:樸實。去掉棱角,變成圓形;去掉雕飾,變為質樸。比喻去嚴刑而從簡政,去浮華而返質樸。

【出處】《史記·酷吏列傳》:“漢興,破觚而為圜,斫雕而為樸,網漏于吞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示例】梁興,破觚為圓,斫雕為樸,教民以孝悌,勸之以農桑,于是桀黠化為由余,輕薄變為忠厚。 ——《梁書·良吏傳后序》

【第68句】:破愁為笑[pò chóu wéi xiào]

【解釋】猶言轉憂為喜。由憂愁轉為歡喜。

【出處】南朝·陳·徐陵《答族人梁東海太守長孺書》:“又承書札,銀鉤甚麗,玉疏依然,開封伸紙,破愁為笑。”

【第69句】:破矩為圜[pò jǔ wéi yuán]

【解釋】矩:畫方形的工具;圜:圓。毀方為圓。比喻去嚴刑而從簡政。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杜林傳》:“大漢初興,詳覽失得,故破矩為圜,斫雕為樸,蠲除苛政,更立疏網,海內歡欣,人懷寬德。”

【第70句】:破釜焚舟[pò fǔ fén zhōu]

【解釋】猶破釜沉舟。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出處】語出《孫子·九地》:“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焚舟破釜,若驅群羊。”

【示例】激起英雄,破釜焚舟,轉敗成功,試看他年烈烈轟轟。 ——清·李漁《憐香伴·議遷》

【第71句】:破壁飛去[pò bì fēi qù]

【解釋】傳說梁代畫家張僧繇在壁上畫龍,點上眼睛后龍即飛云。比喻人突然有錢有勢或官職地位一下子升得很快。

【出處】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因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示例】即使把黎軟禁在北京,段還怕他會有一天破壁飛去。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31章

【第72句】:破爛貨[pò làn huò]

【解釋】指蕩婦或喪失貞操的女人。

【示例】罵女性為破爛貨是不尊重女性的表現。

【第73句】:破家敗產[pò jiā bài chǎn]

【解釋】猶言傾家蕩產。全部家產都被弄光了。

【出處】宋·秦觀《清和先生傳》:“坐與先生為黨而被罪者不可勝數,其相歡而奉先生者,或至于破家敗產而不悔。”

【第74句】:破瓜之年[pò guā zhī nián]

【解釋】瓜字可以分割成兩個八字,所以舊詩文稱女子十六歲時為“破瓜之年”。

【出處】唐·范慮《云溪友議·韋皋》:“獨東川盧八座送一歌姬,未當破瓜之年亦以玉簫為好。”

【示例】她到了破瓜之年已長得婷婷玉立。

【第75句】:破顏一笑[pò yán yī xiào]

【解釋】顏:面容。愁苦的神態一下子笑起來。

【出處】魯迅《奇怪》:“那么,我也來'破顏一笑’吧——哈!”

【示例】慈禧太后轉過身來,放眼遙望,一片錦繡江山,太平盛世的景象,不由得破顏一笑。 ——高陽《慈禧全傳》八十九

【第76句】:破題兒第一遭[pò tí ér dì yī zāo]

【解釋】比喻第一次做某件事。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馬兒迍迍的行,車兒快快的隨,卻告了相思回避,破題兒又早別離。”

【示例】但把請安折子駁回去,這還是破題兒第一遭,竟不知如何著筆? ——高陽《慈禧全傳》七

【第77句】:破業失產[pò yè shī chǎn]

【解釋】破:毀壞。家業破敗財產散失。

【出處】漢·荀悅《漢紀·元帝紀中》:“今百姓遠棄先祖墳墓,破業失產,親戚分離,人懷思慕之心。”

【第78句】:破國亡宗[pò guó wáng zōng]

【解釋】國家破滅,宗族不存。

【出處】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五:“用商鞅桑宏羊之術,破國亡宗者皆是也。”

【第79句】:破膽喪魂[pò dǎn sàng hún]

【解釋】形容極其害怕。

【出處】宋·李昉《太平御覽》卷一百十二六《張和思》:“北齊張和思,斷獄囚,無問善惡貴賤,必被枷鎖杻械,困苦備極。囚徒見者,破膽喪魂,號生羅剎。”

【第80句】:破家喪產[pò jiā sàng chǎn]

【解釋】全部家產都被弄光了。同“破家敗產”。

【出處】《元典章·刑部·聽訟》:“帶領無名子弟動計三五十,執把軍器,勾憂平民,監鎖吊打,搶奪財物,破家喪產,民甚苦之。”

【第81句】:破釜沉船[pò fǔ chén chuán]

【解釋】破:打破;釜:鍋;沉:擊沉。比喻下定必死的決心,不顧一切地戰斗到底。

【出處】梁啟超《南學會敘》:“震撼精神,致心昄命,破釜沉船,以圖自保于萬一。”

【第82句】:破瓦頹垣[pò wǎ tuí yuán]

【解釋】屋瓦破損,墻垣坍塌。形容破敗的景象。

【出處】宋·蘇軾《凌虛臺記》:“計其一時之盛,宏杰詭麗堅固而不可動者,豈特百倍于臺而已哉!然而數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頹垣無復存者。”

【第83句】:破碗破摔[pò wǎn pò shuāi]

【解釋】比喻已經弄壞了的事就干脆不顧。

【示例】他索性就破碗破摔,誰的話都聽不進去。

【第84句】:破鼓亂人捶[pò gǔ luàn rén chuí]

【解釋】比喻人失勢受到大家的欺侮。

【示例】好啊!破鼓亂人捶呀!等三爺把傻巴兒的辮子揪下來,就砸你的鋪子! ——馮驥才《神鞭》四

【第85句】:破銅爛鐵[pò tóng làn tiě]

【解釋】①破舊銹爛無用的銅鐵器。②泛指各種破舊無用的器物。

【出處】清·龔自珍《杭大宗逸事狀》:“買破銅爛鐵,陳于地賣之。”

【示例】票子花夠一河灘,啥也沒置買個啥,就收了那么些破銅爛鐵。 ——王汶石《大木匠》

【第86句】:破罐破摔[pò guàn pò shuāi]

【解釋】比喻有了缺點、錯誤或受到挫折以后,任其自流,不加改正,反而有意向更壞的方向發展。

【出處】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第十七章:“好些年來,他自輕自賤,成了習慣,破罐子破摔,不想學好了。”

【示例】我真想破罐破摔,自暴自棄,可是一想到您,我就又覺得不應該那樣做。 ——陶斯亮《一封終于發出的信》

【第87句】:破產蕩業[pò chǎn dàng yè]

【解釋】指耗盡家產。同“破家蕩產”。

【出處】明·俞弁《逸老堂詩話》下卷:“成化間,吳中大水,郡守劉瑀酷虐子民,督征糧稅,鄉民苦楚,破產蕩業,不勝拷掠。”

【第88句】:破鏡重歸[pò jìng chóng guī]

【解釋】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后重新團聚與和好。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細侯》:“破鏡重歸,盟心不改,義實可嘉。”

【第89句】:破堅摧剛[pò jiān cuī gāng]

【解釋】指攻破摧毀強敵。

【出處】漢·張衡《南都賦》:“爾其則有謀臣武將,皆能攫戾執猛,破堅摧剛。”

【第90句】:破家亡國[pò jiā wáng guó]

【解釋】國家覆滅、家庭毀滅。

【出處】唐·杜牧《隋苑(紅霞一抹廣陵春)》詩:“卻笑丘墟隋煬帝,破家亡國謄誰人?”

【示例】卻笑吃虛隋煬帝,破家亡國為何人。 ——唐·李商隱《定子(檀槽一抹廣陵春)》詩

【第91句】:破琴示絕[pò qín shì jué]

【解釋】把琴摔破,表示絕裂。指不媚權貴。

【示例】做出破琴示絕的舉動是不容易的。

【第92句】:破柱埋輪[pò zhù mái kún]

【解釋】指漢朝李膺破柱搜捕張讓之弟張朔和張綱埋輪洛陽都亭彈劾梁冀之典。比喻剛正不阿,不畏權貴。

【出處】《后漢書·張綱傳》;《后漢書·黨錮傳·李膺》

【第93句】:破軍殺將[pò jūn shā jiāng]

【解釋】①軍被破,將被殺。指全軍覆沒。②攻破敵軍,殺死敵將。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昔者,齊人伐楚,戰勝,破軍殺將,再辟千里。”

【第94句】:破家為國[pò jiā wèi guó]

【解釋】為了國家,不惜損毀自己的家庭。

【出處】漢·侯霸《李通辭位議》:“扶助神靈,輔成圣德,破家為國,忘身奉主。”

【示例】再對賊鋒,父子并命,可謂破家為國,守死勤事。 ——《晉書·卞壺傳》

【第95句】:破衲疏羹[pò nà shū gēng]

【解釋】破衣素食。形容生活簡樸。

【出處】明·沈德符《野獲編·吏部·士大夫癖性》:“嘉靖中,楊用修衣服起居窮極華潔;同時唐荊川破衲疏羹,垢敝不堪。”

【第96句】:破家鬻子[pò jiā yù zǐ]

【解釋】鬻:賣。家族毀壞,賣兒賣女。比喻困苦之極。

【出處】宋·楊萬里《民政上》:“上賦其民以十,則吏因以賦其百。朝廷喜其辦而不知有破家鬻子之民。”

【第97句】:破門而入[pò mén ér rù]

【解釋】砸開門進去。多指盜賊行為。

【出處】明·田藝蘅《留青日札·家神卻盜》:“燭溪湖胡家,有群盜破門而入,見其家堂上有三四老人會飲。”

【示例】小偷破門而入,偷走了值錢的物品。

“破”結尾的成語

【第1句】:攧撲不破[diān pū bù pò]

【解釋】無論怎樣摔打都不破。比喻道理正確,推翻不了。

【第2句】:牢不可破[láo bù kě pò]

【解釋】牢:牢固。異常堅固,不可摧毀。也用在指人固執己見或保守舊習。

【出處】唐·韓愈《平淮西碑》:“并為一談,牢不可破。”

【示例】我們的團結和友誼是牢不可破的。

【第3句】:冰解的破[bīng jiě dì pò]

【解釋】冰凍融解,箭靶射中。比喻問題解決,障礙消除。

【出處】清·曾國藩《<經史百家簡編>序》:“惟校讎之學,我朝獨為卓絕,乾嘉間巨儒輩出,講求音聲故訓,校勘疑誤,冰解的破,度越前世矣。”

【第4句】:顛簸不破[diān bǒ bù pò]

【解釋】無論怎樣摔打都破不了。比喻理論學說完全正確,不會被駁倒推翻。同“顛撲不破”。

【出處】《朱子語類》卷五:“伊川(程頤)'性即理也’,橫(張載)'心統性情’二句,顛簸不破!”

【示例】'干部決定一切’,這是句顛簸不破的至理名言。 ——鄒韜奮《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關于干部與待遇二》

【第5句】:師老兵破[shī lǎo bīng pò]

【解釋】指用兵的時間太長,兵士勞累,士氣低落。

【第6句】:一口道破[yī kǒu dào pò]

【解釋】道:說;破:揭穿。一句話就說穿了。

【出處】元·李道純《滿庭芳·寂寞山居》詞:“一言明說破,起初下手,先煉三三。”

【示例】問來問去,不等他說,我便一口道破。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

【第7句】:瓦罐不離井上破[wǎ guàn bù lí jǐng shàng pò]

【解釋】汲水的瓦罐免不了在井口打破。比喻擔著風險干事難免會失手。

【出處】《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自古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中亡,只管做過沒天理的勾當,終須不是個好結果。”

【示例】'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你見過哪個是在賭上發跡的。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

【第8句】:不攻自破[bù gōng zì pò]

【解釋】無須攻擊,自己就會破滅。形容論點站不住腳,經不起反駁或攻擊。

【出處】晉·干寶《晉記》:“是故不攻而自敗也。”唐·顧德章《上中書門下及禮院詳議東都太廟修廢狀》:“是有都立廟之言,不攻而自破也。”

【示例】郢都無主,不攻自破。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六回

【第9句】:心殞膽破[xīn yǔn dǎn pò]

【解釋】形容十分驚恐。同“心殞膽落”。

【出處】清·薛福成《書昆明何帥失陷蘇常事》:“乃無事則籌略紛紜,臨變已張皇失措,一聞賊至,心殞膽破。”

【第10句】:顛撲不破[diān pū bù pò]

【解釋】顛:跌;撲:敲。無論怎樣摔打都破不了。比喻理論學說完全正確,不會被駁倒推翻。

【出處】《朱子全書·性理三》:“既能體之而樂,則亦不患不能守,須如此而言,方是顛撲不破,絕滲漏,無病敗耳。”

【示例】何況六斤比伊的的曾祖,少了三斤,比伊的父親七斤,又少了一斤,這真是一條顛撲不破的實例。 ——魯迅《吶喊·風波》

【第11句】:各個擊破[gè gè jī pò]

【解釋】各個:逐個;擊:攻。軍事術語。指利用優勢兵力將被分割開的敵軍一部分一部分消滅。有時也比喻將問題逐個解決。

【出處】毛澤東《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集中紅軍相機應付當前之敵,反對分兵,避免被敵人各個擊破。”

【示例】我們利用他們的矛盾實行各個擊破。

【第12句】:家亡國破[jiā wáng guó pò]

【解釋】國家覆滅、家庭毀滅。

【出處】晉·劉琨《答盧諶書》:“國破家亡,親友雕殘。”

【示例】家亡國破此身留,留滯聊城又過秋。 ——金·元好問《送仲希兼簡大方》詩

【第13句】:瓦罐不離井口破[wǎ guàn bù lǐ jǐng kǒu pò]

【解釋】汲水的瓦罐免不了打破在井臺上。比喻長期干某行當的人往往就在某種行當中失敗或喪生。也比喻擔著風險干事總有失手的時候。

【出處】元·無名氏《海門張仲村樂堂》第二折:“你兩個有這等勾當,道不的瓦罐不離井口破,我去也。”

【示例】你呢,瓦罐不離井口破,只要來得回數多。老這么干下去,非出事不行。 ——張賢亮《河的子孫》第四章

【第14句】:魂飛膽破[hún fēi dǎn pò]

【解釋】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同“魂飛魄散”。

【出處】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三十四回:“田龍秋聽說,驚得魂飛膽破,放馬逃生。”

【第15句】:人亡家破[rén wáng jiā pò]

【解釋】家庭破產,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慘相。

【出處】《晉書·溫嶠傳》:“會琨為段匹磾所害,嶠表琨忠誠,雖勛業不遂,然家破人亡,宜在褒崇,以慰海內之望。”

【示例】枉了你修福利,送的教人亡家破,瓦解星飛。 ——元·禮文卿《東窗事犯》第二折

【第16句】:皮開肉破[pí kāi ròu pò]

【解釋】皮肉都裂開了。形容被打傷勢嚴重。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51回:“四個嘍啰聽了,那敢怠慢,登時上來兩個,把大盜緊緊按住;那兩個舉起大板,打的皮開肉破,喊叫連聲。”

【第17句】:巢毀卵破[cháo huǐ luǎn pò]

【解釋】鳥巢毀了,卵也一定會打碎。比喻大人遭難而牽連到子女。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孔融傳》:“安有巢而卵不破乎?”

【示例】我們要讓巢毀卵破的悲劇不能重演。

【第18句】:巢傾卵破[cháo qīng luǎn pò]

【解釋】比喻滅門之禍,無一得免。亦以喻整體被毀,其中的個別也不可能幸存。

【出處】《后漢書·孔融傳》載:孔融被曹操逮捕時,有女七歲,子九歲,兩人正在下棋,安坐不動。左右問父被捕為何不起,答曰:“安有巢毀而卵不破乎!”意指父被害,自己也不得幸免。

【示例】乾曰:'吾兄弟分張,各在異處。今日之事,想無全者,兒子既小,未有所積,亦恐巢傾卵破,夫欲何言!’ ——《北齊書·高乾傳》

【第19句】:鐵鞋踏破[tiě xié tà pò]

【解釋】比喻長途跋涉,到處尋求。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難》:“便天涯海崖,天涯海崖,十洲方外,鐵鞋踏破三千界。”

【第20句】:魚死網破[yú sǐ wǎng pò]

【解釋】不是魚死,就是網破。指拼個你死我活。

【出處】《杜鵑山》第五場:“他就是張網捕魚,我也拼他個魚死網破。”

【示例】我就是碰了個魚死網破,也不會回頭。

【第21句】:吹彈得破[chuī tán dé pò]

【解釋】好像吹一吹、彈一彈就會弄破似的。形容面部的皮膚非常細嫩。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崔鶯鶯夜聽琴雜劇》:“觀俺姐姐這個臉兒吹彈得破,張生有福也呵。”

【示例】果然白雪團兒臉,泛出桃花瓣顏色,真乃吹彈得破。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七十七回

【第22句】:天驚石破[tiān jīng shí pò]

【解釋】原形容箜篌的聲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出處】唐·李賀詩《李憑箜篌引》:“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示例】小弟只記得那年暢聞高諭,所談西周政治藝術,天驚石破,推崇備至,私心竊以為過當。 ——清·曾樸《孽海花》第十八回

【第23句】:一語道破[yī yǔ dào pò]

【解釋】道:說;破:揭穿。一句話就說穿了。

【出處】清·戲確《與張考夫書》:“自唐虞至戰國二千余年,圣人相傳心法,一語道破。”

【示例】而發之又必若隱若見,欲露不露,反復纏綿,終不許一語道破。(清·陳廷棹《白寸齋詞話》卷一)

“破”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搖席破座[yáo xí pò zuò]

【解釋】指在飲宴中中途離席。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69回:“哥哥,你不達理!這般御酒不吃,搖席破座的,且去看甚么哩?”

【第2句】:膽破心驚[dǎn pò xīn jīng]

【解釋】形容非常害怕。

【出處】明·郭勛《英烈傳》第四回:“猛抬頭,人人自膽破心驚!鐘聲半徹云霄,舞動起多少回鸞翔鳳。”

【示例】這事讓她膽破心驚。

【第3句】:指破迷津[zhǐ pò mí jīn]

【解釋】迷津:疑團。用指點破迷團。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六回:“無奈到了爭名奪利關頭,心里不由就覺發迷,倒象自己永世不死,一味朝前奔命,將來到了昏迷時,怎能有人當頭一棒,指破迷團?”

【第4句】:一木破天[yī mù pò tiān]

【解釋】指時機尚未成熟。比喻謀逆未成。

【示例】他計劃倒好,不料一木破天,前功盡棄。

【第5句】:打破沙鍋問到底[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解釋】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出處】宋·黃庭堅《拙軒頌》:“覓巧了不可得,拙從何來?打破沙盆一問,狂子因此眼開,弄巧成拙,為蛇畫足,何況頭上安頭,屋下安屋,畢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示例】她為什么不回到文工團去?不過我也并非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 ——巴金《團圓》

【第6句】:焚符破璽[fén fú pò xǐ]

【解釋】燒毀信符,打碎印章。

【第7句】:反驕破滿[fǎn jiāo pò mǎn]

【解釋】反對驕傲,破除自滿。

【出處】《人民日報》19【第83句】:【第11句】:15:“市有關領導要求各企業反驕破滿,把主要精力從增加產品數量轉移到主要抓提高產品質量、搞好產品更新換代和新產品開發上來,增產國內外市場暢銷產品。”

【第8句】:踏破鐵鞋無覓處[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

【解釋】覓:尋找。比喻急需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找不到,卻在無意中得到了。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將大門閉了,兩個促膝細談。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示例】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8卷

【第9句】:望風破膽[wàng fēng pò dǎn]

【解釋】望:向遠看;風:風頭;破膽:嚇破了膽。遠遠地看見對方的威勢,就把膽嚇破了。形容軍隊毫無斗志,完全被敵方的氣勢所嚇倒。

【出處】《三國志·魏志·劉曄傳》:“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推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

【示例】兵法有言,圍城必闕一角,宜使守兵出走,免得死斗,況有兵逃出,亦可使宛下偽主望風破膽,豈不更善? ——蔡東藩《后漢演義》第五回

【第10句】:山河破碎[shān hé pò suì]

【解釋】形容國土失陷分割,破敗殘缺。

【出處】宋·文天祥《過零丁洋》詩:“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第11句】:分釵破鏡[fēn chāi pò jìng]

【解釋】比喻夫妻失散或分離。

【出處】南朝·陳·徐德言《破鏡》詩:“鏡與人俱去,鏡歸人未歸,當復姮娥影,空留明月輝。”

【第12句】:指破迷團[zhǐ pò mí tuán]

【解釋】指點解說,破除疑問。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九回:“玉蟾道:'妹子也疑這個托字不妥,今聽姐姐之言,真是指破迷團,后人受益不淺。’”

【第13句】:七破八補[qī pò bā bǔ]

【解釋】形容衣物非常破舊。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3回:“外面來了一個白須老頭子,穿了一件七破八補的棉袍,形狀十分瑟縮。”

【第14句】:不破不立[bù può bù lì]

【解釋】不破除舊的,就不能建立新的。

【出處】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們之間的斗爭是生死斗爭。”

【示例】不破不立,要樹立新規,必先廢除舊習。

【第15句】:析言破律[xī yán pò lǜ]

【解釋】指巧說詭辨,曲解律令。

【出處】《禮記·王制》:“析言破律,亂名改作,執左道以亂政,殺。”

【示例】尚書奏:'……今楷(襄楷)不陳損益,而務析言破律,違背經義,偽托神靈。’于是論楷司完寇。 ——晉袁宏《后漢紀·桓帝紀下》

【第16句】:家破身亡[jiā pò shēn wáng]

【解釋】家庭毀滅,自身死亡。

【出處】《晉書·溫嶠傳》:“會琨為段匹磾所害,嶠表琨忠誠,雖勛業不遂,然家破身亡,宜在褒崇,以慰海內之望,”

【示例】爾昆季須會盟津之師,不得同受拏戮,家破身亡,為英雄所笑。 ——唐·溫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一

【第17句】:美女破舌[měi nǚ pò shé]

【解釋】破:毀壞。美女用美貌迷惑君主,使諫臣的話不被君主聽信。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夫晉獻公欲伐郭,而憚舟之僑存。荀息曰:'《周書》有言:美女破舌。’乃遺之女樂,以亂其政。舟之僑諫而不聽,遂去。”

【第18句】:頭破血出[tóu pò xuè chū]

【解釋】多用來形容慘敗。同“頭破血流”。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三回:“那些趕車的但說句話,打的頭破血出的。”

【示例】通使請二人來到王府,進了內室,只見世子睡在床上,兩腿俱傷,頭破血出,因跌的過重,昏迷不醒。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九回

【第19句】:家破人亡[jiā pò rén wáng]

【解釋】家庭破產,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慘相。

【出處】《晉書·溫嶠傳》:“會琨為段匹磾所害,嶠表琨忠誠,雖勛業不遂,然家破人亡,宜在褒崇,以慰海內之望。”

【示例】朱家從朱老鞏氣死,朱老忠的姐姐跳河自盡,朱老忠只身闖關東,闖得家破人亡。 ——梁斌《紅旗譜·代序》

【第20句】:沖云破霧[chōng yún pò wù]

【解釋】沖破云層,突破迷霧。比喻突破重重障礙和困難。

【第21句】:打破砂鍋璺到底[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解釋】璺: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紋。比喻追根究底。

【出處】元·王實甫《破窯記》第二折:“端的是誰打了來?打破砂鍋璺到底,俺娘將著一分充饑飯,俺爺抱著一套御寒衣,他兩口兒都來到這里。”

【第22句】:驚神破膽[jīng shén pò dǎn]

【解釋】形容極其恐懼。

【出處】唐·范攄《云溪友議》卷上:“凡所書判,或是卒然,故趨事皆驚神破膽矣。”

【第23句】:驚心破膽[jīng xīn pò dǎn]

【解釋】指內心十分震驚、恐懼。

【出處】漢·王符《潛力夫·論三式》:“故凡欲變風改俗者,其行賞罰者也,必使足驚心破膽,民乃易視。”

【第24句】:頭破血淋[tóu pò xuè lín]

【解釋】頭被打破,流出了血。形容受到嚴重打擊或遭到慘敗的樣子。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徐老仆義憤成家》:“常常打得皮開肉綻,頭破血淋,也再無一點退悔之念,一名怨恨之言。”

【示例】受降的主顧那么多,又都是世界上的頭等惡霸,豈有不互相打得頭破血淋的道理。 ——瞿秋白《文藝雜著續輯·<子夜>和國貨年》

【第25句】:石破天驚[shí pò tiān jīng]

【解釋】原形容箜篌的聲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出處】唐·李賀詩《李憑箜篌引》:“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示例】陳繼泰被他們這樣的一來,好似那雷霆乍震,石破天驚,只嚇得個肺腑皆崩,神魂出竅。 ——清·張春帆《宦海》第十九回

【第26句】:搖席破坐[yáo xí pò zuò]

【解釋】指在飲宴中中途離席。同“搖席破座”。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32回:“且教他孝順席尊眾親兩套詞兒著,你這狗才就這等搖席破坐的。”

【第27句】:埋輪破柱[mái lún pò zhù]

【解釋】比喻剛正不阿,不畏權貴。

【出處】唐·元稹《裴注侍御史制》:“季代而還,埋輪破柱之徒,絕不復出,朕甚異焉。”

【示例】像張綱這樣埋輪破柱的人大有人在。

【第28句】:皮破血流[pí pò xuè liú]

【解釋】形容傷勢很重。

【出處】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餓得慌了,到人家地里劈一穗苞米,被人抓住,打得皮破血流,昏倒在地上。”

【示例】他的手被磨得皮破血流。

【第29句】:國破家亡[guó pò jiā wáng]

【解釋】國家覆滅、家庭毀滅。

【出處】晉·劉琨《答盧諶書》:“國破家亡,親友雕殘。”

【示例】天荒地老英雄喪,國破家亡事業休。 ——明·趙弼《續宋丞相文文山傳》

【第30句】:打破砂鍋問到底[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解釋】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出處】見“打破沙鍋問到底”。

【示例】我們必須絞腦筋,打破砂鍋問到底。 ——陶行知《普及現代生活教育之路》

【第31句】:乘風破浪[chéng fēng pò làng]

【解釋】船只乘著風勢破浪前進。比喻排除困難,奮勇前進。

【出處】《宋書·宗愨傳》:“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愿乘長風破萬里浪。’”

【示例】輪船在乘風破浪,汽車在駛過原野。 ——茅盾《子夜》五

【第32句】:打破迷關[dǎ pò mí guān]

【解釋】指打掉思想上的迷惘。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一回:“既然打破迷關,若不及早回頭,定然皇天不佑。”

【示例】你相公入情魔了,一時也化解不開,須到開封府告去,方能打破迷關。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三十八回

【第33句】:沉舟破釜[chén zhōu pò fǔ]

【解釋】釜,鍋。打破飯鍋,沉掉渡船。表示決一死戰。

【出處】《孫子·九地》:“焚舟破釜,若驅羊而往。”《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示例】欲令諸師畢渡,沉舟破釜,為不返之計。 ——清·黃宗羲《移史館熊公雨殷行狀》

【第34句】:踏破鐵鞋[tà pò tiě xié]

【解釋】比喻為找某種東西歷盡困難,花費極大的力氣。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示例】各種工具書,寧可備而不用,比臨時手忙腳亂、踏破鐵鞋,得不到恰當解決。 ——曹靖華《飛花集·嘆往昔·獨木橋頭徘徊無終期》

【第35句】:勢如破竹[shì rú pò zhú]

【解釋】勢:氣勢,威力。形勢就象劈竹子,頭上幾節破開以后,下面各節順著刀勢就分開了。比喻節節勝利,毫無阻礙。

【出處】《晉書·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后,皆迎刃而解。”

【示例】關勝等眾,乘勢長驅,勢如破竹,又克大谷縣。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九十九回

【第36句】:老牛拉破車[lǎo niú lā pò chē]

【解釋】形容人做事就像老牛拉破車,慢慢吞吞,不講究效率。

【示例】我這是老牛拉破車,勉強維持罷了。

【第37句】:沖風破浪[chōng fēng pò làng]

【解釋】形容在水道中迅猛前進。

【出處】鄭觀應《盛世危言·海防上》:“昔日之艟樓船,不敵今日之鐵甲飛輪沖風破浪也。”

【示例】鄭觀應《盛世危言·海防上》:“昔日之艟艨樓船,不敵今日之鐵甲飛輪沖風破浪也。”

【第38句】:羊破菜園[yáng pò cài yuán]

【解釋】平時常吃疏菜,偶然猛食羊肉,好像被羊踏破肚皮一樣。比喻偶貪葷食而致腹疾。

【出處】隋·侯白《啟顏錄》:“有人常食菜蔬,忽食羊,夢五藏神曰:'羊踏破菜園。’”

【第39句】:風不鳴條,雨不破塊[fēng bù míng tiáo,yǔ bù pò kuài]

【解釋】鳴:發出聲響;條:新生的柳枝;破:沖破;塊:土塊。沒有大風吹響樹枝,沒有暴雨傷害農田。比喻社會安定,風調雨順。

【出處】漢·王充《論衡·是應》:“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

【第40句】:撞破煙樓[zhuàng pò yān lóu]

【解釋】煙樓:灶上的煙囪。比喻子輩勝過父輩,后人超越前人。

【出處】宋·蘇軾《答陳季常書》:“在定日作《松醪賦》一首,今寫寄擇等,庶以發后生妙思,著鞭一路,當撞破煙樓也。”

【第41句】:傾家破產[qīng jiā pò chǎn]

【解釋】拿出或喪失掉全部家產。

【出處】宋·陳師道《<寇參軍集>序》:“傾家破產,急士之窮,輕身下氣,而交名勝。”

【示例】因為那孤兒加入了保衛團,于是楊家便給予一個嚴重的宗法上的制裁,叫他傾家破產。 ——郭沫若《少年時代·黑貓》

【第42句】:長風破浪[cháng fēng pò làng]

【解釋】比喻志向遠大,不怕困難,奮勇前進。

【出處】《宋書·宗愨傳》:“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愿乘長風破萬里浪。’”

【示例】唐·李白《行路難》詩:“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第43句】:鑿破渾沌[záo pò hùn dùn]

【解釋】渾沌:傳說中的中央之帝。指違反自然,致成禍害。也指開通耳目,增長人的知識

【出處】戰國·宋·莊周《莊子·應帝王》:“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是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第44句】:抓破面皮[zhuā pò miàn pí]

【解釋】比喻感情破裂,公開爭吵。

【出處】老舍《二馬》第五段二:“我忍了這么些日子了,他一點看不出來。我知道不抓破面皮的跟他說,他要命也不明白我們的事情,非說不可了!”

【第45句】:膽破心寒[dǎn pò xīn hán]

【解釋】形容由于恐懼而伏帖的樣子。

【出處】明·程登吉《幼學瓊林·武職》:“膽破心寒,比敵人懾伏之狀。”

【第46句】:樂昌破鏡[lè chāng pò jìng]

【解釋】比喻夫妻分離。同“樂昌分鏡”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二十四卷:“妾有樂昌破鏡之憂,汝兄被縲紲纏身之苦,為虜所掠。”

【示例】大抵女子殉夫,其故有二:……一則忍恥偷生,茍延一息,冀樂昌破鏡,再得重圓,至望絕勢窮,然后一死以明志,此生于情感者也。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

【第47句】:打破常規[dǎ pò cháng guī]

【解釋】常規:沿襲下來的規矩。打破了一般的規矩或一向實行的規章制度。

【出處】柯巖《漢堡港的變奏》:“甚至連船正停泊在港口、尊嚴而又自信的十幾個老船長也打破常規,開了一條小艇,集體下海去了。”

【示例】他此舉就是想打破常規去實現他的夢想。

【第48句】:讀書破萬卷[dú shū pò wàn juàn]

【解釋】破:突破;卷:書籍冊數。形容讀書很多,學識淵博。

【出處】唐·杜甫《奉贈韋左丞文二十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示例】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便指的是學力。 ——茅盾《雜談思想與技巧、學力與經驗》

【第49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dú shū pò wàn juàn,xià bǐ rú yǒu shén]

【解釋】將萬卷書讀破了,下筆寫文章就如有神助。比喻要想寫好文章,就要多讀書。

【出處】唐·杜甫《奉贈韋丞丈二十二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示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前程事業,豈期中路惹災迍。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第十八出

【第50句】:磨破口舌[mó pò kǒu shé]

【解釋】比喻說了很多的話。

【示例】我磨破口舌才說服她。

【第51句】:頭破血流[tóu pò xuè liú]

【解釋】頭打破了,血流滿面。多用來形容慘敗。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十四回:“照道士臉上一刮,可憐就打得頭破血流身倒地,皮開頸折腦漿傾。”

【示例】你若在繼續頑抗下去,必定會碰得頭破血流!。

【第52句】:覆巢破卵[fù cháo pò luǎn]

【解釋】覆:翻;破:打破。翻倒鳥窩,破碎鳥蛋。比喻毀滅性的打擊降臨于眾時,無一可以幸免。

【出處】漢·陸賈《新語·輔政》:“秦以刑罰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

【第53句】:打破飯碗[dǎ pò fàn wǎn]

【解釋】比喻失業,無以為生。

【出處】鄒韜奮《患難余生記》第二章:“不僅因入黨問題而打破飯碗,斷絕生路,往往因“異黨分子”問題而被綁入獄,斷送生命。”

【第54句】:看破紅塵[kàn pò hóng chén]

【解釋】舊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樂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極的生活態度。現也指受挫折后消極回避、無所作為的生活態度。

【出處】漢·班固《西都賦》:“闐城溢郭,旁流百廛,紅塵四合,煙云相連。”

【示例】看破紅塵的老漢,要求全家人都不必難受。 ——柳青《創業史·題敘》

【第55句】:聞風破膽[wén fēng pò dǎn]

【解釋】聽到一點風聲就嚇破了膽。形容對某種力量的極度惶恐。

【出處】唐·李德裕《授張仲武東面招撫回鶻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虜之術,豈止聞風破膽,益堅慕義之心。”

【示例】秉心忠直,使讒臣戰栗不容;同理朝綱,人盡道忠貞輔佐。真個國家得我重如山,邊境聞我驚破膽。 ——明·徐元《八義記》卷六

【第56句】:抓破臉皮[zhuā pò liǎn pí]

【解釋】比喻感情破裂,公開爭吵。

【出處】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娘兒們也不行》:“雖說娘兒們打起仗不用機關槍,然而動不動就抓破臉皮也就不得了。”

【示例】他們已經抓破臉皮干起來了。

【第57句】:美男破老[měi nán pò lǎo]

【解釋】美男:年輕的男寵;老:老成人。比喻用年輕的男寵讒毀老成人。

【出處】《逸周書·武稱解》:“美男破老,美女破舌。”

【第58句】:易于破竹[yì yú pò zhú]

【解釋】輕松得就象劈竹子。比喻節節勝利,毫無阻礙。

【出處】南朝·陳·何元之《梁典總論》:“開幸人之志,兆亂臣之心,遂使侯景被吾甲而寇王城,驅我入而圍天闕,勢如破竹,易若轉圈,萬里糜沸,四方瓦解。”

【第59句】:河山破碎[hé shān pò suì]

【解釋】河山:指國家的領土。比喻國家遭到外敵侵略,領土淪陷喪失。

【出處】宋·文天祥《過零丁洋》詩:“山河破碎風漂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第60句】:分情破愛[fēn qíng pò ài]

【解釋】指對原所愛之人不忠,移情于新歡。

【出處】明·高明《琵琶記·南浦囑別》:“須聽,我沒奈何分情破愛,誰下得虧心短行。”

【第61句】:亡國破家[wáng guó pò jiā]

【解釋】國家覆滅、家庭毀滅。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相刺》:“屈原行吟澤畔,曰:'安得皋陶而察之!’夫人君莫不欲求賢以自輔,任能以治國,然牽于流說,惑于道諛,是以賢圣蔽掩,而讒佞用事,以此亡國破家,而賢士饑于巖穴也。”

【示例】亡國破家皆有恨,捧心無語淚蘇臺。 ——唐·湘妃廟《與崔渥冥會雜詩》

【第62句】:快犢破車[kuài dú pò chē]

【解釋】跑得快的牛犢會把車拉翻。比喻年輕氣盛的人應當懂得克制。

【出處】《晉書·石季龍載記》:“快牛為犢子時,多能破車,汝當小忍之。”

【第63句】:一發破的[yī fā pò dì]

【解釋】發:射出;的:箭靶的中心。一箭就射中箭靶中心。比喻一下子就擊中目標或一句話就擊中要害。

【出處】《晉書·王濟傳》:“愷亦自恃其能,令濟先射,一發破的。”

【第64句】: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tà pò máng xié méi mì 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ū]

【解釋】到處尋找都沒找到,卻由偶然的機會輕易得到了。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8回:“往上一瞧,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著的一群俊俏后生,心中歡喜不盡,暗說道:'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第65句】:大破大立[dà pò dà lì]

【解釋】大舉擊毀舊物,大力建立新事物。

【示例】我們要大破大立,樹立新的觀念。

【第66句】:皮破肉爛[pí pò ròu làn]

【解釋】形容傷勢很重。

【出處】李季《王貴與李香香》第二部:“滿臉渾身血道道,皮破肉爛不忍瞧。”

【第67句】:斧破斨缺[fǔ pò qiāng quē]

【解釋】斨:古代一種斧子。指武器破損殘缺。

【出處】《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 又缺我斨。”

【示例】結果是怎樣呢?他一去便打了三年,弄得來斧破斨缺,一般的士兵都怨望起來了。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節

【第68句】:一語破的[yī yǔ pò dì]

【解釋】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話就說中要害。

【出處】清·王士禛《帶經堂詩話·品藻類》:“此跋論東坡,語語破的。”

【示例】倒是“忠孝不能兩全”真正一語破的了。 ——聞一多《家庭主義與民族主義》

【第69句】:消愁破悶[xiāo chóu pò mèn]

【解釋】消除憂愁,破除郁悶。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但觀其事跡原委,亦可消愁破悶。”

【第70句】: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ù]

【解釋】比喻急需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找不到,卻在無意中得到了。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將大門閉了,兩個促膝細談。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第71句】:老牛破車[lǎo niú pò chē]

【解釋】老牛拉破車。比喻做事慢吞吞,一點不利落。也比喻才能低。

【出處】《宋書·顏延之傳》:“常乘贏牛笨車,逢峻鹵簿,即屏往道側。”

【示例】七月七剛過去,老牛破車的故事不知又被說過多少次。 ——老舍《我怎樣寫<老張的哲學>》

【第72句】:打破砂鍋[dǎ pò shā guō]

【解釋】比喻追根究底。

【出處】明·高明《琵琶記·幾言諫父》:“你直待要打破砂鍋,是你招災攬禍。”

【第73句】:支離破碎[zhī lí pò suì]

【解釋】支離:零散,殘缺。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完整。

【出處】清·魏僖《堯峰文鈔·答陳靄公論文書一》:“而及其求之以道,則小者多支離破碎而不合,大者乃敢于披猖磔裂,盡決去圣人畔岸,而剪拔其藩籬。”

【示例】我們不要把文章分析得支離破碎。

【第74句】:家破人離[jiā pò rén lí]

【解釋】猶家破人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慘相。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二回:“王慶從小不曾叫王砉一聲爺的,今值此家破人離的時節,心中也酸楚起來。”

【示例】只是周公夢那個狗才,當初為鬼為蜮,弄得我家破人離。 ——清·李漁《憐香伴·隨車》

【第75句】:打破疑團[dǎ pò yí tuán]

【解釋】消除心中的疑慮。多形容人與人之間重新獲得諒解。

【第76句】:抓破臉子[zhuā pò liǎn zǐ]

【解釋】比喻感情破裂,公開爭吵。

【出處】張天翼《清明時節》二:“我一直忍住了沒跟人抓破臉子,你莫逼得太狠。”

【第77句】:頭破流血[tóu pò liú xuè]

【解釋】打破了頭,血流滿面。形容遭受慘敗或嚴重的打擊的樣子。

【出處】宋·劉彥明《敦煌實錄》:“賊欲破棺,撰叩頭、數請,頭破流血,賊義而釋之,由是顯名。”

【第78句】:焚舟破釜[fén zhōu pò fǔ]

【解釋】釜:古代用的鍋。燒掉船只打破鍋。比喻堅決不能動搖的決心。

【出處】春秋·齊·孫武《孫子·九地》:“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焚舟破釜。”

【示例】支軍別統,或焚舟破釜,步自姑熟,或迅楫蕪湖,入據云陽。 ——南朝·宋·顏竣《為世祖檄京邑》

【第79句】:分鞋破鏡[fēn xié pò jìng]

【解釋】比喻夫妻分離。

【出處】唐·孟棨《本事詩·情感》載,南朝陳徐德言娶陳后主妹樂昌公主為妻,公主有才貌。陳亡之際,德言料不能夫妻相守,于是破一鏡,夫妻各執一半,相約日后合鏡相會。(分鞋,見示例)

【示例】明·陶宗儀《輟耕錄·賢妻致貴》載,宋程鵬舉被虜于張萬戶家為奴,……娶張所虜宦家女某氏為妻。……妻臨行,脫繡鞋一只換程鞋一只,期望日后執此相見。

【第80句】:設疑破敵[shè yí pò dí]

【解釋】設:設置;破:攻下。設置疑兵,迷惑敵人,尋機攻擊。

【第81句】:打破沙鍋璺到底[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解釋】璺: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紋。比喻追根究底。

【出處】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折:“葛藤接斷老婆禪,打破沙鍋璺到底。”

【示例】就讓姐姐裝糊涂不言語,我可也'打破沙鍋璺到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6回

【第82句】:小兒破賊[xiǎo ér pò zéi]

【解釋】比喻年紀輕就建立功業。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客問:'淮上利害?’答曰:'小兒輩大破賊。’意色舉止,不異于常。”

【示例】小兒破賊,勢成寧問疆對! ——宋·陳亮《念奴嬌·登多景樓》

【第83句】:鼓破眾人捶[gǔ pò zhòng rén chuí]

【解釋】指眾人群起攻擊落魄失勢之人。

【示例】這真是墻倒眾人推,鼓破眾人捶,看見我軟弱,你們就欺侮。

【第84句】:鏡破釵分[jìng pò chāi fēn]

【解釋】比喻夫妻失散、離異。

【出處】南朝·陳·徐德言《破鏡》詩:“鏡與人俱去,鏡歸人未歸,當復姮娥影,空留明月輝。”唐·白居易《長恨歌》:“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示例】鏡破釵分,粉消香褪,縈方寸,酒美花新,總是思家恨。 ——元·無名氏《梧桐葉》第一折

【第85句】:排愁破涕[pái chú pò tì]

【解釋】排:推開;涕:淚水。推開憂愁,收住淚水。形容變憂愁為歡悅。

【出處】《周書·王褒傳》:“且當視陰數箭,排愁破涕,人生樂耳,憂戚何為。”

【第86句】: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ù]

【解釋】比喻急需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找不到,卻在無意中得到了。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將大門閉了,兩個促膝細談。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示例】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二八

【第87句】:摧胸破肝[cuī xiōng pò gān]

【解釋】心肝斷裂剖開。比喻極度悲傷和痛苦。同“摧心剖肝”。

【出處】宋·蘇軾《祭柳仲遠文》:“訃來逾年,一慟海徼,摧胸破肝,痛我令妹。”

【第88句】:打破陳規[dǎ pò chén guī]

【解釋】打破:突破;陳規:陳舊的規章制度。打破了一般的規矩或一向實行的規章制度。

【出處】郭沫若《科學的春天》:“我們一定要打破陳規,披荊斬棘,開拓我國科學發展的道路。”

【第89句】:易如破竹[yì rú pò zhú]

【解釋】像劈竹子那樣容易。形容辦事順利,毫無阻礙。

【出處】明·陶宗儀《輟耕錄·檄》:“厥角稽首,迎我前矛。后實先聲,易如破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dvd| 一本大道香一蕉久在线影院|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日韩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 18女人水真多免费高清毛片| 欧美日韩电影网| 国产精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s乱码 | 亚洲日本人成中文字幕|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久草热久草视频| 青柠直播在线观看高清播放| 日本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模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亚洲视频免费看| 丰满上司的美乳| 精品国产福利第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同性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精油按摩| 都流了这么多还嘴硬| 我要看WWW免费看插插视频| 同性spank男男免费网站| 《波多野结衣系列mkmp-305》| 波多野结衣教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 久久精品小视频| 翘臀少妇被扒开屁股日出水爆乳 | 亚洲av极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高贵娇妻被多p| 成年女性特黄午夜视频免费看 |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级毛片| 天堂在线www资源在线下载| 亚洲成a人不卡在线观看| 黄在线观看www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