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席”的成語大全(79個(gè))
小編為您整理了席地幕天、寢不安席、割席斷交等含“席”的成語79個(gè),其中“席”開頭的15個(gè),“席”結(jié)尾的32個(gè),“席”在中間的32個(gè),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席”開頭的成語
【第1句】:席地幕天[xí dì mù tiān]
【解釋】以地為席以天為幕。指在露天席地而臥。
【出處】唐·韓偓《惆悵》詩:“何如飲酒連千醉,席地幕天無所知?!?唐·范傳正《贈(zèng)左拾遺翰林學(xué)士李公新墓碑》:“臥必酒甕,行惟酒船,吟風(fēng)詠月,席地幕天。”
【示例】席地幕天君勿嘲,隨宜野蔌與山肴。 ——宋·陸游《新辟小園》詩
【第2句】:席門窮巷[xí mén qióng xiàng]
【解釋】形容所居之處窮僻簡陋。亦作“席門蓬巷”。
【出處】唐·高適《行路難》詩:“東鄰少年安所如?席門窮巷出無車。”
【第3句】:席卷而逃[xí juǎn ér táo]
【解釋】指偷了全部貴重衣物逃跑。
【出處】清·吳趼人《恨?!返诰呕兀骸斑^了沒有幾個(gè)月,這金如玉就罄其所有,席卷而逃,便把他鬧窮了?!?/p>
【示例】聽說要查他,他立即席卷而逃。
【第4句】:席履豐厚[xí lǚ fēng hòu]
【解釋】比喻祖上遺產(chǎn)豐富。也形容生活優(yōu)裕。同“席豐履厚”。
【出處】清·馮桂芬《薄斐君異文序》:“君少穎悟,美風(fēng)儀,席履豐厚?!?/p>
【示例】他干了幾年下來就席履豐厚起來
【第5句】:席珍待聘[xí zhēn dài pìn]
【解釋】席:鋪陳;聘:請人任職。鋪陳珍品,待人選用。舊指有才能的人等待受聘用。
【出處】《禮記·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第6句】:席薪枕塊[xí xīn zhěn kuài]
【解釋】舊時(shí)居喪者以薪草為席,以土塊為枕,以示哀苦之意。
【出處】《荀子·禮論》:“屬茨倚廬,席薪枕塊,是吉兇憂愉之情,發(fā)于居處者也。”又:“齊衰苴杖,居廬食粥,席薪枕塊,是君子之所以愅詭其所哀痛之文也。”
【第7句】:席不暇暖[xí bù xiá nuǎn]
【解釋】席:坐席;暇:空閑。連席子還沒有來得及坐熱就起來了。原指東奔西走,不得安居。后形容很忙,多坐一會(huì)兒的時(shí)間都沒有。
【出處】《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孔子無黔突,墨子無暖席?!碧啤ろn愈《爭臣論》:“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p>
【示例】真是忙得席不暇暖,人仰馬翻。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十一回
【第8句】:席卷八荒[xí juǎn bā huāng]
【解釋】席卷:像卷席子一樣把東西卷起;八荒:八方荒遠(yuǎn)的地方。形容力量強(qiáng)大,控制整個(gè)天下。
【出處】漢·賈誼《過秦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p>
【示例】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卷八荒,萬里傾心,四方仰德。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
【第9句】:席豐履厚[xí fēng lǚ hòu]
【解釋】席:席子;指坐具;豐:多;履:鞋子,指踩在腳下的東西;厚:豐厚。比喻祖上遺產(chǎn)豐富。也形容生活優(yōu)裕。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十四回:“你看他們帶上幾年兵船,就都一個(gè)個(gè)的席豐履厚起來,那里還肯去打仗?!?/p>
【示例】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什么事都不必做,席豐履厚,多的是閑情?!?/p>
【第10句】:席地而坐[xí dì ér zuò]
【解釋】席:鋪席;席地:在地上鋪席。古人在地上鋪了席子等物以為座。后泛指在地上坐。
【出處】《舊五代史·李茂貞傳》:“但御軍整眾,都無紀(jì)律,當(dāng)食造庖廚,往往席地而坐?!?/p>
【示例】席地而坐,以資何處的“它們”忽的被指揮起來。 ——魯迅《兩地書》二十七
【第11句】:席門蓬巷[xí mén péng xiàng]
【解釋】形容所居之處窮僻簡陋。同“席門窮巷”。
【出處】唐·王勃《夏日諸公見尋訪詩序》:“席門蓬巷,佇高士之來游;叢桂幽蘭,喜王孫之相對。”
【第12句】:席上之珍[xí shàng zhī zhēn]
【解釋】筵席上的珍品。比喻至美的義理或人才。
【出處】《禮記·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示例】世兄是錦衣玉食,無不遂心的,心是文章經(jīng)濟(jì),高出人上,所以老伯鐘愛,將為席上之珍。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一十五回
【第13句】:席卷天下[xí juǎn tiān xià]
【解釋】形容力量強(qiáng)大,控制了全國。
【出處】漢·賈誼《過秦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p>
【第14句】:席不暇溫[xí bù xiá wēn]
【解釋】席:坐席;暇:空閑。連座席還沒有來得及坐熱就起來了。形容很忙,多坐一會(huì)兒的時(shí)間都沒有。
【示例】我一天到晚忙得席不暇溫,行蹤不定。
【第15句】:席卷宇內(nèi)[xí juǎn yǔ nèi]
【解釋】宇內(nèi):整個(gè)中國。形容吞并全國。
【出處】《三國志·吳志·陸遜傳》:“然后順天乘運(yùn),席卷宇內(nèi),而聽諸將徇名,窮兵黷武,動(dòng)費(fèi)萬計(jì),士卒彫瘁,寇不為衰,而我已大病矣!”
【示例】俄皇尼古拉第一,亦抱非常之遠(yuǎn)略,思繼大彼得之志,席卷宇內(nèi)。 ——清·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杰傳》第十二節(jié)
“席”結(jié)尾的成語
【第1句】:寢不安席[qǐn bù ān xí]
【解釋】睡覺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著覺。
【出處】《戰(zhàn)國策·齊策五》:“秦王恐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p>
【示例】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
【第2句】:管寧割席[guǎn níng gē xí]
【解釋】管寧:人名;席:坐臥用的編織物。比喻朋友間的情誼一刀兩斷,中止交往。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管寧、華歆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示例】像那種不仁不義的朋友,早該“管寧割席,一刀兩斷。”
【第3句】:匡床蒻席[kuāng chuáng ruò xí]
【解釋】匡:方正;蒻:嫩的香蒲。標(biāo)準(zhǔn)的床,柔軟的席子。形容床鋪非常舒適。
【出處】《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匡床蒻席,非不寧也?!?/p>
【第4句】:脅不沾席[xié bù zhān xí]
【解釋】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
【出處】語出波栗濕縛尊者(脅尊者)勤修苦行,終不以脅至席的故事。見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健馱邏國》。
【第5句】:蕭曹避席[xiāo cáo bì xí]
【解釋】蕭曹:指漢高祖的丞相蕭何、曹參;避席:起立離座,表示敬意。連蕭何、曹參都要對他肅然起敬。比喻政治才能極大,超過前人。
【出處】《舊唐書·李德裕傳論》:“語文章,則嚴(yán)、馬扶輪;論政事,則蕭、曹避席?!?/p>
【第6句】:行則連輿,止則接席[xíng zé lián yú,zhǐ zé jiē xí]
【解釋】行:行路;輿:蓬車或轎子;止:停止席:席位。外出時(shí)車或轎相連,休息時(shí)座位相接。形容關(guān)系密切,形影不離。
【出處】三國·魏·曹丕《與吳質(zhì)書》:“昔日游行,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失?!?/p>
【第7句】:變躬遷席[biàn gōng qiān xí]
【解釋】移動(dòng)身體,離開席位。表示謙恭。
【出處】《管子·霸形》:“桓公變躬遷席,拱手而曰:'敢問何謂其體?’”
【第8句】:座無虛席[zuò wú xū xí]
【解釋】座位沒有空著的。多形容觀眾、聽眾或出席、參加的人很多。
【出處】《太平廣記·龍三·釋玄照》:“他常常愿意講授一千遍《法華經(jīng)》,以利于他人。在山中開講之后,雖然寒暑無常,山路險(xiǎn)惡,但是來聽講的總是坐無虛席。”
【示例】從早到晚,長椅上都是座無虛席。 ——航鷹《開市大吉》
【第9句】:臥不安席[wò bù ān xí]
【解釋】睡不安寧。形容心事、憂慮重重。
【出處】《戰(zhàn)國策·楚策一》:“寡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p>
【示例】寡人聞之,臥不安席。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回
【第10句】:連輿并席[lián yú bìng xí]
【解釋】形容親密友愛。同“連輿接席”。
【出處】宋·蘇籀《答曹機(jī)宜啟》:“連輿并席,琢磨益友之陪;會(huì)弁揮犀,磊落德星之聚?!?/p>
【第11句】:拔鍋卷席[bá guō juǎn xí]
【解釋】①比喻帶走全部家當(dāng)。②猶言卷鋪蓋。比喻被解雇。
【出處】孔厥《新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大官們拔鍋卷席的,都跑光了?!?/p>
【示例】請拔鍋卷席離開公司。
【第12句】:天下無不散之宴席[tiān xià wú bù sàn zhī yàn xí]
【解釋】天下沒有不解散的聚會(huì)。指團(tuán)聚是相對的,終究要分離的。
【示例】俗話說:天下無不散之宴席,你不必過于傷感。
【第13句】:黔突暖席[qián tū nuǎn xí]
【解釋】原意是孔子、墨子四處周游,每到一處,坐席沒有坐暖,灶突沒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別處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處奔走。
【出處】《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孔子無黔突,墨子無暖席。”漢·班固《答賓戲》:“是以圣哲之治,棲棲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第14句】:匪石匪席[fěi shí fěi xí]
【解釋】不是石,不是席。意為石可轉(zhuǎn)而心不可轉(zhuǎn),席可卷而心不可卷。比喻意志堅(jiān)定,永不變心。
【出處】《詩經(jīng)·邶風(fēng)·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zhuǎn)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第15句】:名山之席[míng shān zhī xí]
【解釋】指書院負(fù)責(zé)人。
【出處】清·嚴(yán)復(fù)《道學(xué)外傳》:“獨(dú)恨此輩既充塞國中,豈無上膺執(zhí)政之權(quán),下?lián)砻街???/p>
【第16句】:連輿接席[lián yú jiē xí]
【解釋】行并車,止同席。形容親密友愛。
【出處】《梁書·昭明太子統(tǒng)傳》:“望苑招賢,華池愛客;托乘同舟,連輿接席?!?/p>
【第17句】:扇枕溫席[shān zhěn wēn xí]
【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漢·劉珍《東觀漢記·黃香傳》:“冬無被褲而親極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
【示例】奉君母朱夫人及所生陳氏并扇枕溫席,叔父繪常嘆伏之。 ——《南史·劉苞傳》
【第18句】:出于水火,登之衽席[chū yú shuǐ huǒ,dēng zhī rèn xí]
【解釋】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從水火中拉出來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難中的人們。
【出處】章炳麟《致南京參議會(huì)論建都書》:“國維四固,安于泰山,出于水火而登之衽席,則其幸耳?!?/p>
【第19句】:說經(jīng)奪席[shuō jīng duó xí]
【解釋】講說經(jīng)書,爭奪席位。原指講經(jīng)者互相詰難,義理不通者奪其講席。后比喻口頭上講仁義道德,實(shí)際在爭權(quán)奪利。
【出處】《后漢書·戴憑傳》:“正旦朝賀,光武令群臣能說經(jīng)者,更相詰難,義有不通,輒奪其席,以益通者,戴憑遂奪五十余席?!?/p>
【第20句】:奪戴憑席[duó dài píng xí]
【解釋】原指講經(jīng)辯難時(shí),辯勝者奪取他人的坐席。后指成就超過他人。也比喻在辯論中壓倒眾人。
【出處】《后漢書·戴憑傳》:“正旦朝賀,百僚畢會(huì),帝令群臣能說經(jīng)者更相難詰,義有不能,輒奪其席以益通者,憑遂重坐五十余席。故京師為之語曰:'解經(jīng)不窮戴侍中?!?/p>
【示例】于經(jīng)尤精小學(xué),每談文字禪,必高踞最上乘,或謂奪戴憑席,折朱云角,洵無多焉。 ——清·王韜《淞隱漫錄·二十四花史下》
【第21句】:坐不安席[zuò bù ān xí]
【解釋】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
【示例】祭足被囚于軍府,甲士周圍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懼,坐不安席。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回
【第22句】:門階戶席[mén jiē hù xí]
【解釋】門里門外的地方。形容到處,隨處。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二十七年》:“門階戶席,皆王親也?!?/p>
【示例】所造箴銘,積成卷軸,門階戶席,寓物垂訓(xùn)。 ——南朝·梁·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
【第23句】:狗肉上不了筵席[gǒu ròu shàng bù le yán xí]
【解釋】比喻素質(zhì)太差,不能扶持上去。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40章:“說她'狗肉上不了筵席’,讓丈夫一人來參加就行了?!?/p>
【第24句】:居不重席[jū bù chóng xí]
【解釋】坐臥處不鋪兩層墊子。比喻節(jié)儉。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元年》:“昔闔廬食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壇。”
【示例】他一貫生活儉樸,居不重席,贏得大家稱贊。
【第25句】:溫枕扇席[wēn zhěn shān xí]
【解釋】指侍奉父母無微不至。
【出處】《陳書·沈炯傳》:“每跪讀家書,前懼后喜,溫枕扇席,無復(fù)成童?!?/p>
【第26句】:天下無不散筵席[tiān xià wú bù sàn yán xí]
【解釋】天下沒有不解散的聚會(huì)。指團(tuán)聚是相對的,終究要分離的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天下無有不散筵席,就合上一千年,少不得有個(gè)分開日子。”
【示例】俗話說:天下無不散筵席,你不必過于傷感
【第27句】:天下無不散的宴席[tiān xià wú bù sàn de yàn xí]
【解釋】事情總會(huì)有終結(jié),熱鬧場面不會(huì)持續(xù)太久。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十五:“三娘子,天下無不散的宴席?!?/p>
【第28句】:雪天螢席[xuě tiān yíng xí]
【解釋】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讀書。
【出處】唐·羅隱《湖上歲暮感懷有寄友人》詩:“雪天螢席幾辛勤,同志當(dāng)時(shí)四五人。”
【第29句】:坐無虛席[zuò wú xū xí]
【解釋】虛:空;席:座位。座位沒有空著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出處】航鷹《開市大吉》:“從早到晚,長椅上都是坐無虛席?!?/p>
【第30句】:坐不重席[zuò bù chóng xí]
【解釋】坐不用雙層席子。比喻生活節(jié)儉。
【出處】戰(zhàn)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chǔ)說左下》:“門外長荊棘,食不二味,坐不重席?!?/p>
【示例】現(xiàn)在經(jīng)濟(jì)條件好了,也不能忘記以前坐不重席的時(shí)候。
【第31句】:拔諸水火,登于衽席[bá yū shuǐ huǒ,dēng yú rèn xí]
【解釋】拔:拉出來;諸: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從水火里拉出來,放在床席上。比喻解救陷于困境中的百姓。
【出處】明·宋濂《閱江樓記》:“見兩岸之間,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膚皸足之煩,農(nóng)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第32句】:座無空席[zuò wú kōng xí]
【解釋】座位沒有空著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出處】《晉書·王渾傳》:“時(shí)吳人新附,頗懷畏懼。渾撫循羈旅,虛懷綏納,座無空席,門不停賓,于是江東之士莫不悅附。”
“席”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割席斷交[gē xí duàn jiāo]
【解釋】席:坐席,草席。把席割開分別坐。比喻朋友絕交。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書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p>
【第2句】:虛席以待[xū xí yǐ dài]
【解釋】空著位置等待。
【出處】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桌上擺著精致的餐具虛席以待,使人穿堂而過時(shí)有一種晝夜不分的懶洋洋的感覺?!?/p>
【示例】不可濫竽充數(shù),寧可虛席以待。
【第3句】:乘利席勝[chéng lì xí shèng]
【解釋】憑借著勝利的形勢。
【出處】《漢書·蒯通傳》:“楚人起彭城轉(zhuǎn)斗逐北,至滎陽乘利席勝,威震天下?!鳖亷煿抛ⅲ骸跋蛞?,若人之在席上。”
【第4句】:掛席為門[guà xí wéi mén]
【解釋】指隱士居處。亦形容貧窮或居處簡陋。
【出處】《史記·陳丞相世家》載:漢初丞相陳平,好讀書,在未發(fā)跡時(shí),家里很窮,掛著破席子當(dāng)門。
【示例】誅茅作室,掛席為門。 ——唐·楊炯《尋楊陷居詩》序
【第5句】:割席分坐[gē xí fēn zuò]
【解釋】席:坐席。把席割斷,分開坐。比喻朋友絕交。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書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p>
【第6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qǐn bù ān xí,shí bù gān wèi]
【解釋】甘味:指吃出味道。睡覺也不能安于枕席,吃飯也沒有滋味。形容心事重重,睡不著覺。
【出處】《戰(zhàn)國策·齊策五》:“秦王恐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p>
【示例】怎奈熹宗離此兩人,寢不安席,食不甘味,一時(shí)雖勉從安請,后來復(fù)懷念不忘。 ——蔡東藩《明史演義》第八十三回
【第7句】:星駕席卷[xīng jià xí juǎn]
【解釋】星駕:連夜駕車出行;席卷:像卷席子一樣,包括無余。指連夜駕車,全部出動(dòng),迅速馳行。
【出處】《后漢書·袁紹傳》:“會(huì)公孫瓚師旅南馳,陸掠北境,臣即星駕席卷,與瓚交鋒?!?/p>
【第8句】:卷席而葬[juǎn xí ér zàng]
【解釋】指用葦席裹尸而埋葬。極言葬禮之薄。
【出處】《后漢書·逸民傳·梁鴻》:“父讓王莽時(shí)為城門校尉,封修遠(yuǎn)伯,使奉少昊后,寓于北地而卒。鴻時(shí)尚幼,以遭亂世,因卷席而葬。”
【第9句】:卷席而居[juǎn xí ér jū]
【解釋】極言生活之不安定,隨時(shí)準(zhǔn)備逃難。
【出處】唐·沈亞之《萬勝崗新城錄》:“冬,縱兵臨壽春,屠馬塘,走其守令狐通,焚霍丘,淮南郡邑大駭,民人卷席而居?!?/p>
【第10句】:云屯席卷[yún tún xí juǎn]
【解釋】如云氣驟然聚集,如席子迅速卷起。形容來去迅捷,氣勢雄偉。
【出處】清·陳夢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云屯席卷,兼擬靖鯨鯢于鮫穴;可憐仳離瑣尾,大都內(nèi)地殘黎?!?/p>
【示例】云屯席卷,所向無前。 ——清·昭梿《嘯亭雜錄·八大王》
【第11句】:瞞天席地[mán tiān xí dì]
【解釋】瞞:隱瞞實(shí)情。指瞞上欺下,一手遮天。
【出處】清·洪楝園《警黃鐘》第三出:“說鄰封安然無事,那日問環(huán)球公法,誰是誰非。他瞞天席地,不令主知?!?/p>
【第12句】:孔席不適[kǒng xí bù shì]
【解釋】指孔子急于推行其道,到處奔走,每至一處,坐席未暖,又急急他往,不暇安居。同“孔席不暖”。
【第13句】:孔席不暖,墨突不黔[kǒng xí bù nuǎn,mò tū bù qián]
【解釋】原意是孔子、墨子四處周游,每到一處,坐席沒有坐暖,灶突沒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別處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處奔走。
【出處】《文子·自然》:“孔子無黔突,墨子無暖席。”漢·班固《答賓戲》:“是以圣哲之治,棲棲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第14句】:溫席扇枕[wēn xí shān zhěn]
【解釋】指侍奉父母無微不至。同“溫枕扇席”。
【出處】唐·楊炯《從弟去盈墓志銘》:“子之承親,溫席扇枕;子之友悌,同輿共寢。”
【第15句】:奪席談經(jīng)[duó xí tán jīng]
【解釋】奪:強(qiáng)??;席:席位。比喻在辯論中壓倒眾人。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戴憑傳》:“帝令群臣能說經(jīng)者更相難詰,義有不通,輒奪其席以益通者,憑遂重坐五十余席?!?/p>
【第16句】:枕席過師[zhěn xí guò shī]
【解釋】師:軍隊(duì)。軍隊(duì)從橋上渡河,如在枕席上通過那樣安穩(wěn)而容易。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趙充國傳》:“治湟陿中道橋,令可至鮮水,以制西域,信威千里,從枕席上過師,十一也。”
【示例】若乃飲馬天塹,欲渡狐疑,宜用浮橋,枕席過師。 ——清·魏源《城守篇·制勝下》
【第17句】:即席賦詩[jí xí fù shī]
【解釋】即席:當(dāng)場。當(dāng)場作詩。比喻才思敏捷。
【出處】《南史·蕭解傳》:“初,武帝總延后進(jìn)二十余人,置酒賦詩。臧盾以詩不成,罰酒一斗。盾飲盡,顏色不變,言笑自若,解染翰便成,文無加點(diǎn)?!?/p>
【第18句】:孔席不暖[kǒng xí bù nuǎn]
【解釋】指孔子急于推行其道,到處奔走,每至一處,坐席未暖,又急急他往,不暇安居。
【出處】東漢·班固《答賓戲》:“是以圣哲之治,棲棲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p>
【第19句】:一席之地[yī xí zhī dì]
【解釋】放一個(gè)席位的地方。比喻應(yīng)有的一個(gè)位置。
【出處】《舊唐書·后妃傳上》:“婦人智識(shí)不遠(yuǎn),有忤盛情,然貴妃久承恩顧,何惜宮中一席之地,使其京戮,安忍取辱于外哉!”
【示例】那占著玻璃柜一席之地的彩塑泥人,卻比什么都吸引我。 ——鄧炬云《漫步南京路》
【第20句】:帷天席地[wéi tiān xí dì]
【解釋】把天作帷幕,把地當(dāng)席。原形容心胸開闊?,F(xiàn)形容在野外作業(yè)的艱苦生活。
【出處】晉·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p>
【第21句】:簪蒿席草[zān hāo xí cǎo]
【解釋】以蒿作簪,以草為席。形容生活艱苦。
【出處】《東觀漢記·杜林傳》:“[杜林]于河西得漆書古文《尚書經(jīng)》一卷,每遭困厄,握抱此經(jīng)。寄隗囂地,終不降志辱身,至簪蒿席草,不食其粟。”
【第22句】:枕典席文[zhěn diǎn xí wén]
【解釋】指以典籍為伴,勤于讀書學(xué)習(xí)。
【出處】漢·李尤《床兒銘》:“虛左致賢,設(shè)坐來賓。筵床對兒,盛養(yǎng)已陳。肴仁飯義,枕典席文?!?/p>
【第23句】:搖席破座[yáo xí pò zuò]
【解釋】指在飲宴中中途離席。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69回:“哥哥,你不達(dá)理!這般御酒不吃,搖席破座的,且去看甚么哩?”
【第24句】:孔席墨突[kǒng xí mò tū]
【解釋】原意是孔子、墨子四處周游,每到一處,坐席沒有坐暖,灶突沒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別處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處奔走。
【出處】《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孔子無黔突,墨子無暖席?!睗h·班固《答賓戲》:“是以圣哲之治,棲棲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p>
【第25句】:枕席還師[zhěn xí huán shī]
【解釋】形容行軍道路極其平坦安穩(wěn)。同“枕席過師”。
【出處】唐·李德?!顿?zèng)王茂元司徒制》:“必當(dāng)樽俎制勝,枕席還師,勢如風(fēng)霆,功在刻漏?!?/p>
【第26句】: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yǔ jūn yī xí huà,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
【解釋】君:尊稱對方;勝:勝于。和您談了一會(huì)兒,受益比讀了十年書還多。形容與別人交談的時(shí)間雖短,收獲卻很大。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九回:“子平聽說,肅然起敬道:'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真是聞所未聞。’”
【示例】如何是與人樂樂?曰: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如何是眾樂樂?曰:此中空洞原無物,何止容卿數(shù)百人。 ——南懷瑾《學(xué)而第一·誰來了解你》
【第27句】:扇席溫枕[shàn xí wēn zhěn]
【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溫席”。
【出處】《南史·劉苞傳》:“奉君母朱夫人及所生陳氏并扇席溫枕,叔父繪常嘆伏之?!?/p>
【第28句】:侈恩席寵[chǐ ēn xí chǒng]
【解釋】指張揚(yáng)恩遇,憑恃寵幸。
【出處】明·張居正《答湖廣巡按朱謹(jǐn)吾辭建亭書》:“吾平生學(xué)在師心,不蘄人知,不但一時(shí)之毀譽(yù)不關(guān)于慮,即萬世之是非,亦所弗計(jì)也,況欲侈恩席寵,以夸耀流俗乎?”
【第29句】:共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gòng jūn yī xí huà,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
【解釋】和您談一次話,勝過自己讀十年書。形容對方學(xué)識(shí)淵博,見解高超,從談話中使自己獲益非淺。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所謂共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若說到透徹處,何止十年之功也?!?/p>
【第30句】:幕天席地[mù tiān xí dì]
【解釋】把天作幕,把地當(dāng)席。原形容心胸開闊?,F(xiàn)形容在野外作業(yè)的艱苦生活。
【出處】晉·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p>
【示例】睡時(shí)節(jié)幕天席地,黑嘍嘍鼻息如雷。 ——元·馬致遠(yuǎn)《陳摶高臥》第三折
【第31句】:茵席之臣[yīn xí zhī chén]
【解釋】茵席:鋪墊的東西,褥墊、草席。指侍奉于皇帝左右的近臣。
【出處】語出《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上》:“公曰:'請進(jìn)服裘。’對曰:'嬰非君茵席之臣也,敢辭?!?/p>
【第32句】:搖席破坐[yáo xí pò zuò]
【解釋】指在飲宴中中途離席。同“搖席破座”。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32回:“且教他孝順席尊眾親兩套詞兒著,你這狗才就這等搖席破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