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泉”的成語大全(53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泉石膏肓,煙霞痼疾、謀如涌泉、九泉無恨等含“泉”的成語53個,其中“泉”開頭的4個,“泉”結尾的20個,“泉”在中間的29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泉”開頭的成語
【第1句】:泉石膏肓,煙霞痼疾[quán shí gāo huāng,yān xiá gù jí]
【解釋】膏肓:病情嚴重;痼疾:久治不愈的病。形容愛好山水林泉,煙霧云霞,已經成為難以改變的癖好。
【出處】《新唐書·田游巖傳》:“臣所謂泉石膏肓,煙霞固疾者?!?/p>
【第2句】:泉石之樂[quán shí zhī lè]
【解釋】泉石:指山水、泉石名勝之處;樂:樂趣。比喻生活在山水園林之中,享受其中的樂趣。
【出處】明·清溪道人《禪真逸史》第二十九回:“聞將軍興仁義之師,大駕到城,傾心愿投麾下,不思爵祿之榮,惟求泉石之樂。”
【第3句】:泉下之客[quán xià zhī kè]
【解釋】泉:黃泉。指做鬼。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11回:“想起宋萬這人,雖然不曾立得奇功,當初梁山泊開創之時,多虧此人。今日作泉下之客!”
【第4句】:泉石膏肓[quán shí gāo huāng]
【解釋】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和隔膜之間叫“肓”,據說這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出處】《新唐書·田游巖傳》:“臣所謂泉石膏肓,煙霞固疾者?!?/p>
【示例】泉石膏肓,自敘不仁之意。 ——宋·胡繼宗《書言故事·隱逸類》
“泉”結尾的成語
【第1句】:謀如涌泉[móu rú yǒng quán]
【解釋】謀略像奔涌的泉水一樣多。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乃招集豪杰,曉誘羌戎,謀如涌泉,勢如轉規?!?/p>
【第2句】:思若涌泉[sī ruò yǒng quán]
【解釋】才思猶如噴出的泉水。形容人的才思敏捷,才力充沛。
【出處】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強記洽聞,幽贊微言;文若春華,思若涌泉。”
【示例】宋·莊季?!峨u肋編》上卷:“思若涌泉名海內,從來蘇李擅當時?!?/p>
【第3句】:無恨九泉[wú hèn jiǔ quán]
【解釋】九:虛數,指極深;九泉:也稱“黃泉”,人死后埋葬的地方。指死而無恨。
【出處】《宋書·范泰傳》:“陛下若能哀其所請,留心覽察,則臣夕隕于地,無恨九泉?!?/p>
【第4句】:加膝墜泉[jiā xī zhuì quán]
【解釋】喜歡就抱在膝上,不喜歡就推到深水里。比喻用人愛憎無常。同“加膝墜淵”。
【出處】《舊唐書·姜公輔傳》:“公輔一言悟主,驟及臺司;一言不合,禮遽疏薄,則加膝墜泉之間,君道可知矣!”
【示例】《舊唐書·姜公輔傳》:“公輔一言悟主,驟及臺司,一言不合,禮遽疏薄,則加膝墜泉之間,君道可知矣?!?/p>
【第5句】:抱恨黃泉[bào hèn huáng quán]
【解釋】黃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陰間。心懷遺憾離開人世,死有遺恨。
【出處】唐·李賢等引注《邕別傳》:“臣所在孤危,懸命鋒鏑,湮滅土灰,呼吸無期。誠恐所懷隨軀腐朽,抱恨黃泉?!?/p>
【第6句】:渴鹿奔泉[kě lù bēn quán]
【解釋】如同鹿口渴思飲,飛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書法筆勢矯健。也比喻迫切的欲望。
【出處】《新唐書·徐浩傳》:“嘗書四十二,幅屏,八體皆備,草隸尤工,世狀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p>
【示例】習久,漸慣苦讀,古人微意,或有一二悟解處,輒叫號跳躍,如渴鹿之奔泉也。 ——明·袁宏道《瓶花齋集》
【第7句】:含笑九泉[hán xiào jiǔ quán]
【解釋】九泉:地下深處,舊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黃泉”。在九泉之下滿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興。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我兒前去,得能替我出半臂之勞,我亦含笑九泉?!?/p>
【示例】辦成此事,我也可含笑九泉了。
【第8句】:凱風寒泉[kǎi fēng hán quán]
【解釋】凱風:和風,比喻母愛;寒泉:比喻勞苦、憂患。表示子女對母親的深切思念。
【出處】《詩經·邶風·凱風》:“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爰有寒泉,在灘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p>
【示例】有光少不能事先孺人,迨外祖之春秋高,又不能養,至今每念外家,不勝凱風寒泉之思。 ——明·歸有光《六母舅后江周翁壽序》
【第9句】:歸老林泉[guī lǎo lín quán]
【解釋】林泉:山林泉水之境,指隱居之地。回到林間幽境安度晚年。
【出處】明·周楫《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趙雄因見滿朝之人都生忌妒,遂上表辭朝而回,歸老林泉?!?/p>
【第10句】:怒猊抉石,渴驥奔泉[nù ní mèi shí,kě jì bēn quán]
【解釋】猊:狻猊,即獅子;抉:踢開;驥:駿馬。如憤怒的獅子踢開石頭,口渴的駿馬奔向泉水。形容書法遒勁奔放。
【出處】《唐書·徐浩傳》:“嘗書四十三幅屏,八體皆備,如怒猊抉石,渴驥奔泉?!?/p>
【第11句】:嘯傲林泉[xiào ào lín quán]
【解釋】林泉:山林泉石,指退隱之地。形容自由自在,放曠不受拘束的隱居生活。
【出處】晉·陶潛《飲酒》:“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北史·韋夐傳》:“所居之宅,枕帶林泉?!?/p>
【示例】他嘯傲林泉與世隔絕,他抱虎枕蛟與人無爭。 ——李存葆《我為捕虎者說》三
【第12句】:上窮碧落下黃泉[shàng qióng bì luò xià huáng quán]
【解釋】碧落:天上,此指天宮;黃泉:地下泉水,此指陰間。比喻上天入地,到處都找遍了。
【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p>
【示例】文皇初,以遜國伏戎為慮,以故軺車四出,幾于上窮碧落下黃泉矣。 ——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使西域之賞》
【第13句】:掘井及泉[jué jǐng jǐ quán]
【解釋】掘:挖;及:到。挖井就要挖到泉眼之處。比喻做事善始善終。
【出處】《孟子·盡心上》:“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及泉,猶為棄井也。”
【示例】掘井及泉那用巧,磨磚作鏡未為愚。 ——宋·陸游《仰首座求鈍庵詩》
【第14句】:碧落黃泉[bì luò huáng quán]
【解釋】碧落:天上、天界。黃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個角落。
【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p>
【示例】荷君王不棄,念切思專,碧落黃泉為奴尋遍。 ——清·洪昇《長生殿·重圓》
【第15句】:綆短絕泉[gěng duǎn jué quán]
【解釋】猶綆短汲深。比喻能力薄弱,難以擔任艱巨的任務。
【出處】南朝·宋·謝靈運《隴西行》:“柱小傾大,綆短絕泉?!?/p>
【第16句】:含恨九泉[hán hèn jiǔ quán]
【解釋】指抱怨而死,在地下還帶著怨恨。
【出處】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18回:“只因去尋吳瑞庵,遂被功名耽延歲月,歸來遲了,以致白小姐含恨九泉。”
【第17句】:棲鳥于泉[qī niǎo yú quán]
【解釋】棲:棲息。讓鳥棲息在水里。比喻處理或用人不當。
【出處】《南史·吳慶之傳》:“若欲見吏,則是蓄魚于樹,棲鳥于泉?!?/p>
【第18句】:不飲盜泉[bù yǐn dào quán]
【解釋】比喻為人廉潔。
【出處】戰國·魯·尸佼《尸子》:“(孔子)過于盜泉,渴矣而不飲,惡其名也?!?/p>
【示例】正人君子是不飲盜泉的。
【第19句】:渴驥奔泉[kě jì bēn quán]
【解釋】驥:駿馬。如同駿馬口渴思飲,飛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書法筆勢矯健。也比喻迫切的欲望。
【出處】《新唐書·徐浩傳》:“嘗書四十二,幅屏,八體皆備,草隸尤工,世狀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p>
【示例】廩生伺于門,表妹乘車至,彼此如渴驥奔泉,入戶稍寒溫,即攜手至柴室狎褻。 ——清·采蘅子《蟲鳴漫錄》
【第20句】:思如涌泉[sī rú yǒng quán]
【解釋】才思猶如噴出的泉水。形容人的才思敏捷,才力充沛。
【出處】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強記洽聞,幽贊微言;文若春華,思若涌泉。”
【示例】舍人思如涌泉,嶠所不及也。 ——《舊唐書·蘇颋傳》
“泉”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九泉無恨[jiǔ quán wú hèn]
【解釋】九:虛數,指極深;九泉:也稱“黃泉”,人死后埋葬的地方。指死而無恨。
【出處】《宋書·徐湛之傳》:“冀幽誠丹款,儻或昭然,雖復身膏草土,九泉無恨。”
【第2句】:井冽寒泉食[jǐng liè hán quán shí]
【解釋】冽:清澈;寒:清冷。只有在井很潔凈、泉水清冷明澈的情況下才喝水。即只喝干凈涼爽的水。比喻剛正的君主任用德才兼備的人。
【出處】《周易·井》:“九五:井冽寒泉食?!笨追f達疏:“以言剛正之主不納非賢,必須行潔才高而乃后用。故曰井冽寒泉食也。”
【第3句】:林籟泉韻[lín lài quán yùn]
【解釋】風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產生的悅耳聲音。泛指天籟。
【出處】魯迅《漢文學史綱要·自文字至文章》:“故凡虎斑霞綺,林籟泉韻,俱為文章?!?/p>
【第4句】:九泉之下[jiǔ quán zhī xià]
【解釋】九泉:地下。死人埋葬的地方,即在陰間。
【出處】漢·阮瑀《七哀》詩:“冥冥九泉室,漫漫長夜臺?!薄段簳り柶酵鮽鳌罚骸叭魹樗拦?,永曠天顏,九泉之下,實深重恨。”
【示例】替你孩兒,盡養生送死之禮,我便九泉之下,可也瞑目。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
【第5句】:龍泉太阿[lóng quán tài ē]
【解釋】指古代的兩件寶劍。
【示例】我真想擁有龍泉太阿這兩把寶劍。
【第6句】:風起泉涌[fēng qǐ quán yǒng]
【解釋】涌:冒出。比喻事物大量迅速地涌現。
【出處】鄒韜奮《萍蹤寄語》:“現在本國的工程師人材已風起泉涌,隨處都是本國的人材?!?/p>
【示例】但在散文一方面,作家卻風起泉涌,極一時之盛。 ——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五章
【第7句】:寒泉之思[hán quán zhī sī]
【解釋】指子女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出處】《詩經·邶風·凱風》:“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p>
【示例】今皇思夫人宜有尊號,以慰寒泉之思。 ——《三國地·蜀志·先主甘皇后傳》
【第8句】:淚如泉滴[lèi rú quán dī]
【解釋】形容觸動傷心事,眼淚象泉水一樣流出。
【出處】唐·劉損《憤惋詩》之三“莫道詩成無淚下,淚如泉滴亦須干?!?/p>
【第9句】:云蒸泉涌[yún zhēng quán yǒng]
【解釋】云氣升騰,泉水奔涌。形容大師涌出來。
【出處】唐·劉知己《史通·敘事》:“自茲以降,史道陵夷,作者蕪音累句,云蒸泉涌?!?/p>
【第10句】:言泉會九流[yán quán huì jiǔ liú]
【解釋】形容人口才好,滔滔不絕。
【出處】《晉書·文苑傳序》:“洎姬歷云季,歌頌滋繁,荀宋之流,導源自遠,總金羈而齊騖,揚玉轪而并馳,言泉會于九流,交律詣于六變?!?/p>
【第11句】:淚如泉涌[lèi rú quán yǒng]
【解釋】眼淚象泉水一樣直往外涌。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極。
【出處】唐·劉損《憤惋詩三首(其三)》“莫道詩成無淚下,淚如泉滴亦須干?!?/p>
【示例】允曰:“汝可憐漢天下生靈!”言訖,淚如泉涌。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回
【第12句】:蜂出泉流[fēng chū quán liú]
【解釋】像群蜂傾巢,如泉水涌流。形容一時并作。
【出處】清·龔自珍《古史勾沉論二》:“孔子歿,七十子不見用,衰世著書之徒,蜂出泉流?!?/p>
【第13句】:出山泉水[chū shān quán shuǐ]
【解釋】出山:比喻出仕。舊指做了官的人,就不象未做官時那樣清白了。
【出處】唐·杜甫《佳人》詩:“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p>
【示例】他已不像出山泉水般清澈了。
【第14句】:廉泉讓水[lián quán ràng shuǐ]
【解釋】廉:廉潔;讓:謙讓。原比喻為官廉潔,后也比喻風土習俗淳美。
【出處】《南史·胡諧之傳》:“帝言次及廣州貪泉,因問柏年:'卿州復有此水不?’答曰:'梁州唯有文川、武鄉、廉泉、讓水。’”
【示例】廉泉讓水,幸被孤寒,弱櫬殘魂,家山可望,仁者之心庶幾遠矣。 ——俞平伯《人生不過如此·為何經海募款啟》
【第15句】:風發泉涌[fēng fā quán yǒng]
【解釋】風發:形容迅速猛烈;涌:向上冒出。大風刮起,噴泉涌現。比喻多種力量或事物并發,發展迅速,聲勢大。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08回:“兩樣功夫互乘,屬題構思,竟成了風發泉涌?!?/p>
【第16句】:源泉萬斛[yuán quán wàn hú]
【解釋】比喻文思涌溢。
【出處】宋·蘇軾《文說》:“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p>
【第17句】:思若泉涌[sī ruò quán yǒng]
【解釋】思:思緒,文思。指人的文思如泉水涌出。形容文思豐富敏捷。
【出處】宋·王禹偁《謝賜御制月詩表》:“伏惟尊號皇帝陛下精心六義,思若泉涌,銳意萬機,居多暇曰?!?/p>
【第18句】:飲泉清節[yǐn quán qīng jié]
【解釋】指廉正清白的節操。
【出處】《晉書·良吏傳·吳隱之》載:隆安中,吳為廣州刺史,經石門,“有水名貪泉,飲者懷無厭之欲”,吳“至泉所,酌而飲之,因賦詩:'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抵任后,吳“清操逾厲”。
【示例】突兀高臺累土成,人言暴客此分贏。飲泉清節今寥落,可但梁山獨擅名! ——明·劉基《分贓臺》詩
【第19句】:氣決泉達[qì jué quán dá]
【解釋】如氣之逸出,泉水之流瀉。比喻事情進行非常順利。
【出處】漢·蔡邕《袁滿來碑銘》:“氣決泉達,無所凝滯?!?/p>
【第20句】:黃泉之下[huáng quán zhī xià]
【解釋】黃泉:指地下之泉,人死埋于地下。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出處】《左傳·隱公元年》:“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p>
【示例】在那不識不知的黃泉之下,好不逍遙快樂。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
【第21句】:窮泉朽壤[qióng quán xiǔ rǎng]
【解釋】窮泉:泉下,地層深處;朽壤:腐爛的土壤。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出處】晉·潘岳《哀永逝文》:“委蘭房兮繁華,襲窮泉兮朽壤。”
【第22句】:虎斑霞綺,林籟泉韻[hǔ bān xiá qǐ,lín lài quán yùn]
【解釋】綺:美麗;籟:孔穴中發出的聲響;韻:悅耳和諧的聲音。形容自然界景色秀麗,各種聲音悅耳動聽。
【出處】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故凡虎斑霞綺,林籟泉韻,俱為文章。其說汗漫,不可審理。”
【第23句】:謀如泉涌[móu rú quán yǒng]
【解釋】謀略像奔涌的泉水一樣多。
【出處】《后漢書·馬援傳》:“援奉詔西使,鎮慰邊眾,乃詔集豪杰,曉誘羌戎,謀如泉涌,勢如轉規?!?/p>
【第24句】:身在林泉,心懷魏闕[shēn zài lín quán,xīn huái wèi què]
【解釋】舊指解除官職的人,仍惦記著進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諷刺迷戀功名寶貴的假隱士。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闕”。
【出處】《封神演義》第八回:“我老臣雖是身在林泉,心懷魏闕,豈知平地風波,生此異事?!?/p>
【第25句】:萬斛泉源[wàn hú quán yuán]
【解釋】斛:十斗。本指泉源豐富。后比喻文思敏捷。
【出處】宋·蘇軾《文說》:“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p>
【第26句】:膏肓泉石[gāo huāng quán shí]
【解釋】膏肓:胸鬲之間,比喻難治的病癥。形容熱愛山林泉水已成為很難改變的癖好,指隱居不愿做官。
【出處】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第二首:“此實鳥私情,退而求息,并非膏肓泉石,借此鳴高?!?/p>
【第27句】:甘泉必竭[gān quán bì jié]
【解釋】甘泉:甜水的泉。竭:盡。甘甜的泉一定會干涸的。比喻有才干的人受累多而往往早衰。同“甘井先竭”。
【出處】《逸周書·周祝解》:“肥豕必烹,甘泉必竭,直木必伐?!?/p>
【第28句】:火然泉達[huǒ rán quán dá]
【解釋】比喻形勢發展迅猛。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
【示例】蓋至是而中國立憲之機,直如火然泉達,有不能自已之勢焉。 ——清·梁啟超《立憲紀聞》
【第29句】:如泉赴壑[rú quán fù hè]
【解釋】壑:大水坑,山溝。象泉水流向山澗一樣。形容許多人紛紛奔向同一個目的地。
【出處】唐·李觀《與處州李使君書》:“美聲溢海內,佳話滿人口,開閣延土,如水赴壑;財無積實,賓至如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