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候”的成語(7個)
本文整理了不成氣候、恭候臺光等含“候”的成語7個,其中“候”結(jié)尾的成語1個,“候”在中間的成語6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候”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不成氣候[bù chéng qì hòu]
【解釋】比喻沒有成就或沒有發(fā)展前途。
【出處】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五:“洪稚存經(jīng)術(shù)湛深,而詩多魔道;詞稍勝于詩,然亦不成氣候。”
【示例】你們這樣做是不成氣候的。
“候”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恭候臺光[gōng hòu tái guāng]
【解釋】恭:恭敬;修:等候;臺:舊時對人的敬稱;光:光臨。恭恭敬敬地等候著您的光臨。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一回:“敬治薄酒,恭候臺光。”
【示例】敬于月之十日正午,在舍恭候臺光,小酌爽敘,勿卻是幸。 ——張恨水《啼笑姻緣》第六回
【第2句】:伺間候隙[sì jiàn hòu xì]
【解釋】利用空隙或漏洞以等待機會。
【出處】晉·傅玄《傅子》:“分任授職,乘間伺隙,兵不妄動,故戰(zhàn)少敗而江南安。”《晉書·王彌等傳論》:“王彌好亂樂禍,挾詐懷奸,命儔嘯侶,伺間候隙。”
【第3句】:承顏候色[chéng yán hòu sè]
【解釋】看人臉色行事,不敢有不同意見。
【出處】《魏書·寇治傳》:“畏避勢家,承顏侯色,不能有所執(zhí)據(jù)。”
【示例】佞諂之論,承顏候色,因其所好,以悅導(dǎo)之。 ——唐·魏征《陳書后主紀論》
【第4句】:雞鳴候旦[jī míng hòu dàn]
【解釋】怕失曉而耽誤正事,天沒亮就起身。同“雞鳴戒旦”。
【出處】宋·徐鉉《和張先輩見寄》之二:“雞鳴候旦寧辭晦,松節(jié)凌霜幾換秋。”
【第5句】:佇候佳音[zhù hòu jiā yīn]
【解釋】佇:久立而等待。久久站著等候好的消息。
【示例】請佇候佳音吧。
【第6句】:積薪候燎[jī xīn hòu liáo]
【解釋】比喻自取滅亡。燎,火炬。
【出處】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永寧寺》:“爾朱榮馬邑小胡,人才凡鄙,不度德量力,長戟指闕,所謂窮轍拒輪,積薪候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