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緣”的成語大全(59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緣木希魚、一面之緣、天緣奇遇等含“緣”的成語59個,其中“緣”開頭的13個,“緣”結尾的18個,“緣”在中間的28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緣”開頭的成語
【第1句】:緣木希魚[yuán mù xī yú]
【解釋】緣木:爬樹。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不可能達到目的。同“緣木求魚”。
【出處】《后漢書·周舉傳》:“陛下所行,但務其華,不循其實,猶緣木希魚,卻行求全,”
【第2句】:緣慳命蹇[yuán qiān mìng jiǎn]
【解釋】緣:緣分。慳:吝儉,欠缺。蹇:不順利。緣分淺薄,命運不好,
【出處】明·胡文煥《群音類選·余慶記·深閨幽思》:“何時得見郎,恨緣慳命蹇。”
【第3句】:緣名失實[yuán míng shī shí]
【解釋】光有空名,實際上并不是那樣。
【出處】宋·蘇軾《震奎閣碑》:“漢明以察為明,而梁武以弱為仁,皆緣名失實,去佛遠甚。”
【第4句】:緣情體物[yuán qíng tǐ wù]
【解釋】緣:因;體:描寫。抒發感情,描寫事物。
【出處】晉·陸機《文賦》:“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
【示例】僧問:“舉子入門時為何?”師曰:“緣情體物事作么生?”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四
【第5句】:緣慳分淺[yuán qiān fèn qiǎn]
【解釋】缺少緣分。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0回:“只為緣慳分淺,遇不著一個知己。”
【示例】只怪我們緣慳分淺,今生無法再成夫妻了。
【第6句】:緣波討源[yuán bō tǎo yuán]
【解釋】緣波:順著水流;討源:探索源頭。循著水流尋找源頭。原比喻作文時由次要的寫到主要的,最后點出主題。后比喻探討事物的本末。
【出處】晉·陸機《文賦》:“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而討源。”
【第7句】:緣情肖物[yuán qíng xiāo wù]
【解釋】緣:因;肖:描寫。抒發感情,描寫事物。
【出處】晉·陸機《文賦》:“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
【示例】大抵詩以言志,情貴富境,緣情肖物,各極其致,乃為佳也。 ——清·宋玨《與邦衡書》
【第8句】:緣山求魚[yuán shān qiú yú]
【解釋】緣山:爬山。爬到山上去找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不可能達到目的。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第9句】:緣文生義[yuán wén shēng yì]
【解釋】文:文字,指字面。只根據字面理解內容,牽強附會,不求甚解。亦作“望文生義”。
【出處】清·王念孫《讀書雜志·史記四》“距來”:“素隱曰:'距來者,謂弩勢勁利,足以距于來敵也。’……念孫案:小司馬緣文生義,非也。距來,當為距黍。黍、來隸書相近,故黍訛為來。”
【示例】清·王念孫《讀書雜志·史記》:“念孫案:小司馬緣文生義,非也。”
【第10句】:緣鵠飾玉[yuán hú shì yù]
【解釋】緣鵠:因某種機緣把鵠鳥做成羹,獻給對方吃;飾玉:修飾玉鼎,造成美觀的效果,讓對方看了高興。指因緣時會而登上高位
【出處】戰國·楚·屈原《楚辭·天問》:“緣鵠飾玉,后帝是饗。”
【第11句】:緣慳一面[yuán qiān yī miàn]
【解釋】慳:欠缺。缺乏緣份,沒有和對方會面一次的機會
【出處】郭沫若《鬼苗的檢閱》:“我和茅盾先生雖相識,和我們的魯迅先生竟緣慳一面。”
【第12句】:緣薄分淺[yuán bó fèn qiǎn]
【解釋】指緣分淺薄。
【出處】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無名氏〈點絳唇·相思〉》:“想的人心似刀割,肉似錘剜,也是我緣薄分淺,不能勾永久團圓。”
【第13句】:緣木求魚[yuán mù qiú yú]
【解釋】緣木:爬樹。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不可能達到目的。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示例】若想善出此關,大王乃緣木求魚,非徒無益,而又害之也。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三回
“緣”結尾的成語
【第1句】:一面之緣[yī miàn zhī yuán]
【解釋】見一面的緣分。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若問此物,倒有一面之緣。”
【示例】盡管他與那位郭小姐只一面之緣,然而她的形象卻像用刀刻下來似的。 ——葉永烈《并蒂蓮》
【第2句】:衹樹有緣[qí shù yǒu yuán]
【解釋】衹樹:佛教語,給孤獨園的略稱;緣:緣分。與佛法有緣分。
【出處】明·陳汝元《金蓮記·郊遇》:“漫言衹樹有緣,落得浮萍無定。”
【第3句】:結不解緣[jié bù jiě yuán]
【解釋】緣:緣分。形容男女熱戀,不能分開。也指兩者有不可分開的緣分。
【出處】《古詩十九首》:“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
【第4句】:祇樹有緣[qí shù yǒu yuán]
【解釋】祇樹:梵語,即祇園,祇樹給孤獨園的略稱,為釋迦牟尼往舍國說法時居停之處。指與佛法有緣分。
【出處】明·陳汝元《金蓮記·郊遇》:“自家叫做佛印,生來有些靈性,只為了悟一心,因此削光兩鬢。漫言祇樹有緣,落得浮萍無定。”
【第5句】:不解之緣[bù jiě zhī yuán]
【解釋】緣:緣分。不可分解的緣分。比喻不能解脫的聯系或關系。
【出處】南朝·梁·蕭統《古詩十九首》:“文采雙鴛鴦,裁為合歡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
【示例】好像她們這兩個從小在城市里長大的姊妹,和農村孩子結了不解之緣似的。 ——何為《兩姊妹》
【第6句】:擯欲絕緣[bìn yù jué yuán]
【解釋】擯:拋棄。拋開一切欲望與斷絕一切俗緣
【出處】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20回:“至于根本之學,還在明心見性,擯欲絕緣,此是神仙立命之源。”
【第7句】:露水姻緣[lù shuǐ yīn yuán]
【解釋】指短暫或臨時結合的情緣。
【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煙消云散》:“因為看到馬逢時目不轉睛地看著孫干娘,決心成全他們這一段露水姻緣。”
【示例】我不羨慕別人外去期間有露水姻緣。
【第8句】:香火因緣[xiāng huǒ yīn yuán]
【解釋】香火:供佛敬神時燃點的香和燈火。香和燈火都是供佛的,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指彼此契合。
【出處】《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示例】香火因緣久愿同。 ——唐·白居易《喜照密閑實四上人見過》詩
【第9句】:猿藏熊緣[yuán cáng xióng yuán]
【解釋】猿藏:猿藏身之處;熊緣:熊不舍離開的地方。指猿和熊的巢穴。
【出處】唐·段成式《隱山書事》:“隨樵劫猿藏,隈石覷熊緣。”
【第10句】:天假良緣[tiān jiǎ liáng yuán]
【解釋】假:借。上天給予的美好姻緣或緣份。也指難得的好機會。亦作“天付良緣”、“天假因緣”、“天假其便”。
【出處】明·高攀龍《答劉念臺》:“況吾輩一室之中,自有千秋之業,天假良緣,安得當面蹉過。”
【示例】今朝天假良緣幸,萍水相逢喜不勝,共赴華筳罄此情。 ——《群英類選·〈分釵記·春游遇妓〉》
【第11句】:天付良緣[tiān fù liáng yuán]
【解釋】付:給予。上天給予的美好姻緣或緣份。也指難得的好機會。同“天假良緣”。
【出處】《群英類選·〈鮫綃記·鮫綃會合〉》:“到今日天付良緣重聚首。”
【第12句】:金玉良緣[jīn yù liáng yuán]
【解釋】原指符合封建秩序的姻緣。后泛指美好的姻緣。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
【第13句】:秦晉之緣[qín jìn zhī yuán]
【解釋】春秋時,秦晉兩國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兩家聯姻。
【出處】元·喬吉《金錢記》第三折:“我與你成合秦晉之緣何如。”
【示例】倘蒙娘子垂憐,肯結秦晉之緣,足稱平生之愿。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七回
【第14句】:香火姻緣[xiāng huǒ yīn yuán]
【解釋】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用來比喻彼此意志相投。
【出處】《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第15句】:香火緣[xiāng huǒ yuán]
【解釋】香火:供佛敬神時燃點的香和燈火。指彼此契合。
【出處】唐·李嘉佑《送弘志上人歸湖州》詩:“能使南人敬,修持香火緣。”
【第16句】:天假因緣[tiān jiǎ yīn yuán]
【解釋】假:借。上天給予的美好姻緣或緣份。也指難得的好機會。同“天假良緣”。
【出處】清·黃宗羲《復秦燈巖書》:“然其至非言可傳,天假因緣,或在異日。”
【第17句】:廣結良緣[guǎng jié liáng yuán]
【解釋】多做善事,以得到眾人的贊賞。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五十七回:“你又發起善念,廣結良緣,豈不是俺一家的福份。”
【第18句】:千里姻緣[qiān lǐ yīn yuán]
【解釋】很遠的婚姻緣分。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自古道:'千里姻緣一線牽’管姻緣的有一位月下老兒,預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紅線,把這兩個人的腳絆住。”
【示例】這千里姻緣是靠誰來牽的。
“緣”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天緣奇遇[tiān yuán qí yù]
【解釋】舊指某些人相遇或男女結為夫妻,是天意所安排。也指事屬巧合。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棲真》:“無意之中,敲門尋宿,偏撞著卞玉京做了這葆真庵主,留俺暫住,這也是天緣奇遇。”
【示例】我們真要感謝那次天緣奇遇。
【第2句】:萬緣俱凈[wàn yuán jù jìng]
【解釋】萬緣:佛家語,一切事物皆由緣而生;俱:都;凈:干凈,沒有剩余。指什么念頭都沒有了。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瞳人語》:“聞《光明經》能解厄,持一卷浼人教誦。初猶煩躁,久漸自安。旦晚無事,惟趺坐捻珠。持之一年,萬緣俱凈。”
【第3句】:夤緣而上[yín yuán ér shàng]
【解釋】拉攏關系,攀附權貴,以求高升。
【出處】《明史·尹直傳》:“給事中宋琮及御史許斌言直自初為侍郎以至入閣,夤緣攀附,皆取中旨。”
【第4句】:天緣湊巧[tiān yuán còu qiǎo]
【解釋】天緣:自然的機緣。舊時認為男女結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屬巧合。
【出處】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四折:“這婚姻是天緣湊巧。”
【第5句】:夤緣求進[yín yuán qiú jìn]
【解釋】拉攏關系,攀附權貴,以求高升。
【出處】《金史·鄧儼傳》:“初,儼致仕復夤緣求進,上問左右:'鄧儼可復用乎?’平章政事完顏守貞曰:'儼有才力,第以謀身為心。’”
【示例】有的新降官員,為著夤緣求進,遞上門生帖子,拜牛金星為座師。 ——姚雪垠《李自成》第四卷第十七章
【第6句】:命緣義輕[mìng yuán yì qīng]
【解釋】緣:因為,由于。生命由于崇高的道義而顯得輕微。比喻為了道義可以犧牲一切。
【出處】《后漢書·朱暉傳附朱穆傳》:“又專諸、荊卿之感激,侯生、豫子之投身,情為恩使,命緣義輕。”
【第7句】:動必緣義[dòng bù yuán yì]
【解釋】緣:順著,沿著;義:道義。行動必定遵循公正合理的原則。
【出處】《呂氏春秋·高義》:“君子之自行也,動必緣義,和必誠義,俗雖謂之窮,通也。”
【第8句】:分淺緣慳[fèn qiǎn yuán qiān]
【解釋】舊時稱緣分淺薄。
【出處】明·崔時佩《西廂記·回春柬藥》:“張君瑞,想是你分淺緣慳,雨打梨花深閉門。”
【第9句】:收緣結果[shōu yuán jié guǒ]
【解釋】指了卻前緣,得到結果。舊有因果報應之說,指前有因緣則必有相對的后果。同“收因結果”。
【出處】《紅樓夢》第一二○回:“[空空道人]見后面偈文后又歷敘了多少收緣結果的話頭。”
【第10句】:一緣一會[yī yuán yī huì]
【解釋】指有緣相合。
【出處】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新橋市韓五賣春情》:“吳山道:'拜問娘子青春?’小婦人道:'與官人一緣一會,奴家也是二十四歲。’”
【示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此番造化,一緣一會,都是上天作成的。”
【第11句】: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yǒu yuán qiān lǐ lái xiāng huì,wú yuán duì miàn bù xiāng féng]
【解釋】緣:緣分。有緣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會相聚在一起。沒有緣分的人即使面對面走過,也聚不到一塊
【出處】宋·無名氏《張協狀元》第14出:“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示例】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5回:“宋江聽了大喜,向前拖住道:'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只我便是黑三郎宋江。”
【第12句】:守株緣木[shǒu zhū yuán mù]
【解釋】比喻不根據實際情況而去做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
【出處】明·馬中錫《中山狼傳》:“乃區區循大道以求之,不幾于守株椽木乎?”
【第13句】:千里姻緣使線牽[qiān lǐ yīn yuán shǐ xiàn qiān]
【解釋】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紅線牽連而成。同“千里姻緣一線牽”。
【出處】趙樹理《小二黑結婚》:“二諸葛說是個便宜,先問了一下生辰八字,掐算了半天說:'千里姻緣使線牽’,就替小二黑收作童養媳。”
【第14句】:有緣千里來相會[yǒu yuán qiān lǐ lái xiāng huì]
【解釋】人與人之間只要有緣分,即使相離很遠也會相見。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4回:“正是'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示例】俗話說:有緣千里來相會,我們隨緣吧。
【第15句】:隨緣樂助[suí yuán lè zhù]
【解釋】隨著緣分的深淺,樂意捐助多少就捐助多少。
【出處】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二十九回:“這都是隨緣樂助,本不能強人的,或多或少,卻是未定,總求大人這里踴躍些便是。”
【第16句】:夤緣攀附[yín yuán pān fǔ]
【解釋】拉攏關系,攀附權貴,以求高升。
【出處】《明史·尹直傳》:“給事中宋琮及御史許斌言直自初為侍郎以至入閣,夤緣攀附,皆取中旨。”
【第17句】:文采緣飾[wén cǎi yuán shì]
【解釋】文采:指文章精采;緣飾:指衣物鑲綴的花邊。指花邊文學,文筆精美。
【出處】《漢書·公孫弘傳》:“習文法吏事,緣飾以儒術。”
【示例】非有文采緣飾。 ——宋·蘇軾《策略》
【第18句】:無緣無故[wú yuán wú gù]
【解釋】沒有一點原因。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四回:“好好兒的,從那里說起!無緣無故白受了一場氣!”
【示例】他的力量,力氣,一向使他自尊自傲,可是在過去的這些日子,無緣無故的他受盡了委曲與困苦。 ——老舍《駱駝祥子》三
【第19句】:分薄緣慳[fèn bó yuán qiān]
【解釋】舊時稱緣分淺薄。
【出處】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身未到,心先到,分淺緣薄,有上梢沒下梢。”
【第20句】:分淺緣薄[fèn qiǎn yuán bó]
【解釋】舊時稱緣分淺薄。
【出處】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身未到,心先到,分淺緣薄,有上梢沒下梢。”
【第21句】:因緣為市[yīn yuán wéi shì]
【解釋】舊指官吏借不公正的判決,收受賄賂。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刑法志》:“奸吏因緣為市,所欲活則傅生議,所欲死則予死比。”
【示例】或一事殊法,同罪異論,奸吏得因緣為市。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桓譚馮衍傳》
【第22句】:千里姻緣一線牽[qiān lǐ yīn yuán yī xiàn qiān]
【解釋】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紅線牽連而成。
【出處】唐·李復言《續玄怪錄·定婚店》
【示例】自古道:千里姻緣一線牽。管姻緣的有一位月下老兒,預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紅絲,把個人的腳絆住。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七回
【第23句】:命薄緣慳[mìng báo yuán qiān]
【解釋】指命運壞,緣分淺。
【出處】明·王玉峰《焚香記·餞別》:“不必多吁多嘆,恨命薄緣慳,功名恩愛兩難全。”
【示例】維明也笑道:“怎能命薄緣慳。” ——《天雨花》第五回
【第24句】:天緣湊合[tiān yuán còu hé]
【解釋】天緣:自然的機緣。舊時認為男女結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屬巧合。
【出處】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四折:“這婚姻是天緣湊合。”
【示例】我正因他的一件事為難,要請教別人去。如今遇見姐姐,真是天緣湊合,求姐姐指教。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三回
【第25句】:體物緣情[tǐ wù yuán qíng]
【解釋】指詩賦的狀物與抒情。
【出處】語出晉·陸機《文賦》:“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
【示例】宋·潘若同《郡閣雅言·李遠》:“李遠體物緣情,皆謂臻妙。”
【第26句】:螞蟻緣槐[mǎ yǐ yuán huái]
【解釋】緣:沿,順著。螞蟻沿著槐樹上下爬。比喻自以為了不起。
【出處】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載:一個名叫淳于棼的人夢見自己當了大槐安國的南柯太守,一時好不威風。醒來方知是一場大夢,所謂大槐安國不過是老槐樹下的螞蟻窩。
【示例】螞蟻緣槐夸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 ——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第27句】:鲇魚緣竹竿[nián yú yuán zhú gān]
【解釋】比喻上升艱難。同“鮎魚上竹竿”。
【第28句】:始末緣由[shǐ mò yuán yóu]
【解釋】始末:事情從頭到尾的經過。緣由:緣故由來。事情的經過和原因。亦作“始末原由”。
【出處】元·馬致遠《青衫淚》第四折:“你將始末緣由,細細說來,不可欺隱。”
【示例】這媳婦哪里敢隱瞞,只得將始末緣由從直說出。 ——清·陳朗《雪月梅》第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