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粘”的成語(9個)
本文整理了粘吝繳繞、水米不粘牙等含“粘”的成語9個,其中“粘”開頭的成語6個,“粘”在中間的成語3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粘”開頭的成語【第1句】:粘吝繳繞[nián lìn jiǎo rào]
【解釋】粘:粘貼,膠合;吝:貪;繳繞:煩瑣。形容下棋一味貪子糾纏,煩瑣不堪。
【出處】宋·李綱《與呂安老書》:“善棋者,覺一處少屈,則經營他處,率以取勝;不善棋者,黏吝繳繞,不肯暫舍,率以取敗。”
【第2句】:粘花惹絮[nián huā rě xù]
【解釋】粘:粘貼;惹:招引,挑逗。指男女間的挑逗引誘,淫亂。
【出處】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明珠記·潛地窺春>》:“人前巧做出猜嫌計,正好粘花惹絮。”
【第3句】:粘皮帶骨[zhān pí dài gǔ]
【解釋】形容言行不干脆,不爽快。
【出處】宋·黃庭堅《鐘離跋尾》:“比來更知所作韻俗,下筆不瀏漓,如禪家粘皮帶骨語,因此不復作。”
【示例】我是一刀兩斷的性子,不學那粘皮帶骨。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一
【第4句】:粘皮著骨[zhān (nián) pí zhuó gǔ]
【解釋】粘:粘貼,膠合。形容言行辦事不干脆爽利,執著刻板。
【出處】宋·朱熹《朱子全書》第18卷:“其深淺在人,不必恁地粘皮著骨去說。”
【第5句】:粘花惹草[zhān huā rě cǎo]
【解釋】惹:招惹;草、花:比喻好。比喻到處留情,多指男女間的挑逗引誘。
【出處】元·商衜《一枝花·遠寄》:“粘花惹草心,招攬風流事。”
【第6句】:粘皮著骨[nián pí zhuó gǔ]
【解釋】粘:粘貼。比喻人固執呆板。
【出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十卷:“此理本常理,但異端說得粘皮著骨。”
“粘”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水米不粘牙[shuǐ mǐ bù zhān yá]
【解釋】沒喝水也沒吃飯。形容病重不能進食。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不則俺那姐姐害,那生呵!二三日來水米不粘牙。因姐姐閉月羞花,真假、這其間性兒難按納,一地里胡拿。”
【示例】大清早上,水米不粘牙,從你家走到這里,就是辦皇差也不能這般寡刺!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
【第2句】:惹草粘花[rě cǎo niān huā]
【解釋】惹:招引。比喻隨處迷戀于不正當的男女情愛。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8回:“卻說湍制臺九姨太身邊的那個大丫頭,自見湍制臺屬意于他,他便有心惹草粘花,時向湍制臺跟前勾搭。”
【第3句】:解粘去縛[jiě nián qù fù]
【解釋】解:消除;縛:拘束。解除粘著和拘束。
【出處】明·袁宗道《真正英雄從戰戰兢兢來》:“而竹林諸子,箕踞嘯傲于醉鄉,見以為能解粘去縛。”
【示例】大鑒乃言佛性無常,諸法有常,皆以解粘去縛而已。 ——清·惲敬《<壇經>書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