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穎”的成語(11個)
本文整理了穎悟絕人、管城毛穎、脫穎而出等含“穎”的成語11個,其中“穎”開頭的成語4個,“穎”結尾的成語5個,“穎”在中間的成語2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穎”開頭的成語【第1句】:穎悟絕人[yǐng wù jué rén]
【解釋】穎悟:聰穎。絕人:超過同輩。聰明過人。同“穎悟絕倫”。
【出處】明·宋濂《元史·鐵木兒塔識傳論》鐵木兒塔識,字九齡,國王脫脫之子。資稟宏偉,補國子學諸生,讀書穎悟絕人。
【第2句】:穎拔絕倫[yǐng bá jué lún]
【解釋】聰敏過人,找不出第二個人。
【出處】明·郭勛《英烈傳》第26回:“卻說守將乃元總管胡深,字仲淵,處州龍泉人。穎拔絕倫,倜儻好施。”
【示例】她是我們班穎拔絕倫的小詩人。
【第3句】:穎悟絕倫[yǐng wù jué lún]
【解釋】穎悟:聰穎。絕倫:超過同輩。聰明過人。亦作“穎悟絕人”。
【出處】元·脫脫《宋史·張方平傳》:“張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穎悟絕倫,家貧無書,從人假三史,旬日即歸之,曰:'吾已得其詳矣。’”
【第4句】:穎脫而出[yǐng tuō ér chū]
【解釋】穎,錐芒。言錐芒全部脫出。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機會,即能全部顯現出來。
【出處】《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示例】愿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賓中有毛遂,使自得穎脫而出,即其人焉。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
“穎”結尾的成語【第1句】:管城毛穎[guǎn chéng máo yǐng]
【解釋】管城、毛穎均為筆的代稱。
【出處】《宣和畫譜·墨竹》:“平居之時無所嗜好,獨左右圖書與管城毛穎相周旋。”
【第2句】:囊錐露穎[náng zhuī lù yǐng]
【解釋】比喻顯露才華。
【出處】《舊唐書·高駢傳》:“始則囊錐露穎,稍有知音;尋則天驥呈才,急于試效。”
【第3句】:虹霓吐穎[hóng ní tǔ yǐng]
【解釋】吐氣成虹霓。形容有豐富的詩文才華。
【示例】李白是一個虹霓吐穎的大詩人。
【第4句】:胸中之穎[xiōng zhōng zhī yǐng]
【解釋】穎:聰明。心中的聰明才智
【出處】漢·王充《論衡·程材》:“博學覽古今,計胸中之穎,出謚十萬。”
【第5句】:藏鋒斂穎[cáng fēng liǎn yǐng]
【解釋】比喻不露鋒芒。同“藏鋒斂鍔”。
【出處】元·戴表元《送吳州判還番陽詩序》:“及乎藏鋒斂穎,韜潛謹飭……潔身寡過,而求自免也。”
“穎”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脫穎而出[tuō yǐng ér chū]
【解釋】穎:尖子。錐尖透過布囊顯露出來。比喻本領全部顯露出來。
【出處】《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示例】經過艱苦努力,他的學習成績終于在全班脫穎而出。
【第2句】:脫穎囊錐[tuō yǐng náng zhuī]
【解釋】比喻才能出眾者。
【出處】明·沈鯨《雙珠記·元宵燈宴》:“非畫餅,似脫穎囊錐,頭角崢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