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迫”的成語(22個)
本文整理了迫切陳詞、事窮勢迫、威迫利誘等含“迫”的成語22個,其中“迫”開頭的成語7個,“迫”結尾的成語11個,“迫”在中間的成語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迫”開頭的成語【第1句】:迫切陳詞[pò qiè chén cí]
【解釋】迫切:十分急切;陳:敘說。十分急切地表述自己的觀點。
【出處】蔡東蕃、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九十六回:“倘忠言不納,務逞其窮兵黷武之心,而甘以國家為孤注,則我國民寧與偕亡,斷不忍為人魚肉也。迫切陳詞,佇候明教!”
【示例】愛國愛友,人同此心,迫切陳詞,敬祈明教。 ——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一八六
【第2句】:迫不可待[pò bù kě dài]
【解釋】形容心情急切。同“迫不及待”。
【出處】《綠野仙蹤》第29回:“迫不可待者,即令官吏帶銀子,按戶稽查,量其家大小人口若干,先與銀若干,使其度命。”
【第3句】:迫不及待[pò bù jí dài]
【解釋】迫:緊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戲,該仙子何以迫不急待。”
【示例】他迫不及待地推開門,走進屋去。
【第4句】:迫在眉睫[pò zài méi jié]
【解釋】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勢十分緊迫。
【出處】《莊子·庚桑楚》:“曰:向吾見若眉睫之間。”《列子·仲尼》:“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
【示例】新的內戰危機忽然又迫在眉睫了。 ——方紀《揮手之間》
【第5句】:迫在眉尖[pò zài méi jiān]
【解釋】迫:緊迫;眉:眉毛。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勢十分緊迫。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8章:“因為他看見他的危險處境迫在眉尖。”
【第6句】:迫不得已[pò bù dé yǐ]
【解釋】被逼得沒有辦法,不得不這樣。
【出處】《漢書·王莽傳上》:“迫不得已然后受詔。”
【示例】他這樣做,完全是迫不得已。
【第7句】:迫于眉睫[pò yú méi jié]
【解釋】迫:迫近;眉睫:指眼前。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勢十分緊迫。
【出處】《莊子·庚桑楚》:“曰:向吾見若眉睫之間。”《列子·仲尼》:“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
“迫”結尾的成語【第1句】:事窮勢迫[shì qióng shì pò]
【解釋】事情陷入了困境,形勢緊迫逼人。
【出處】《漢書·韓信等傳贊》:“見疑強大,懷不自安,事窮勢迫,卒謀叛逆,終于滅亡。”
【示例】不然,民怨于內,敵逼于外,事窮勢迫,何所不至,陛下雖謀臣如云,猛將如雨,亦不知所以為策矣。 ——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一六八
【第2句】:計窮勢迫[jì qióng shì pò]
【解釋】無計可施,情勢緊迫。同“計窮勢蹙”。
【出處】明·蹇義《上言十事疏》:“計窮勢迫,愿投充軍,原其本情,豈所得已。”
【第3句】:西山日迫[xī shān rì pò]
【解釋】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同“西山日薄”。
【出處】元·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堪嘆的是西山日迫桑榆暮,喜的是高堂月旦芝蘭聚。”
【第4句】:優游不迫[yōu yóu bù pò]
【解釋】優游:悠閑自得;不迫:不緊不急的樣子。形容從容閑適的樣子。
【出處】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其大概有二:曰優游不迫,曰沉著痛快。”
【示例】詩之為體有六:曰雄渾,曰悲壯,曰平淡,曰蒼古,曰沉著痛快,曰優游不迫。 ——元·楊載《詩法家數》
【第5句】:窮寇勿迫[qióng kòu wù pò]
【解釋】窮寇:勢窮力竭的敵人。對陷于絕境中的敵人,不要追迫太急,以防敵人情急反撲,造成自己不應有的損失。
【出處】春秋·齊·孫武《孫子·軍爭》:“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第6句】:從容不迫[cóng róng bù pò]
【解釋】從容:不慌不忙,很鎮靜;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著鎮定。
【出處】《舊唐書·劉世龍傳》“而思禮以為得計,從容自若,嘗與相忤者,必引令枉誅。”
【示例】這些人從容不迫地叩了頭,花費了半點鐘以上的時間。 ——巴金《家》十五
【第7句】:雍容不迫[yōng róng bù pò]
【解釋】形容態度大方,從容不迫。
【出處】《元史·劉敏中傳》:“敏中平生,身不懷幣,口不論錢,義不茍進,進必有所匡救,援據今古,雍容不迫。”
【示例】他的行動和談吐都是雍容不迫。 ——郭沫若《獻身精神的榜樣》
【第8句】:饑寒交迫[jī hán jiāo pò]
【解釋】交:一起,同時。衣食無著,又餓又冷。形容生活極端貧困。
【出處】晉·陶潛《勸農》:“宴安自逸,歲暮奚冀?擔石不儲,饑寒交至。”宋·王讜《唐語林》卷一:“上謂曰:'汝何為作賊?’對曰:'饑寒交迫,所以為盜。’”
【示例】吾十數年來,饑寒交迫,不萌他念者,望汝成立室家,為爾父延一線也。 ——清·袁枚《子不語》
【第9句】:貧病交迫[pín bìng jiāo pò]
【解釋】貧窮和疾病一起壓在身上。
【出處】宋·陳亮《與王季海丞相書》:“入春以來,貧病交攻,更無一日好況。”
【示例】熱忱愛國的文化人不僅被逼得貧病交迫,更甚而家破人亡。這到底是誰的罪呢?(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
【第10句】:饑渴交迫[jī kě jiāo pò]
【解釋】饑渴同時襲來。形容饑渴交加。
【出處】宋·洪邁《夷堅丁志·華陽洞門》:“右邊石池,荷花方爛漫,雖饑渴交攻,而花與水皆不可及。”
【示例】晝伏夜行,竊瓜果為糧,幸無覺者,一夕饑渴交迫,遙望一燈熒然。 ——清·紀昀《灤陽消夏錄·齊舜庭》
【第11句】:痛剿窮迫[tòng jiǎo qióng pò]
【解釋】竭盡全力剿滅追殺。
【出處】清·王韜《甕牑余談·賊中悍酋記》:“一鼓而殲之,乃西竄慈野,痛剿窮迫。斬獲無數。”
“迫”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威迫利誘[wēi pò lì yòu]
【解釋】用軟硬兼施的手段,企圖使人屈服。
【出處】宋·王灼《頤堂文集·卷三·李仲高石君堂》詩:“利誘威迫擬奪去,仲高誓死君之側。”
【示例】第二國際所屬的社會民主黨,在張伯倫、達拉第的威迫利誘之下,正在發生分化。 ——毛澤東《關于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
【第2句】:危迫利誘[wēi pò lì yòu]
【解釋】用暴力壓迫,用利益引誘。形容軟硬兼施,企圖使人服從。
【示例】危迫利誘不能動搖一個愛國志士的堅強意志。
【第3句】:禍迫眉睫[huò pò méi jié]
【解釋】猶言禍在旦夕。災難在很短時間內就要降臨。形容處境非常危險。
【出處】梁啟超《羅蘭夫人傳》:“至是內外之形勢益急,禍迫眉睫。”
【示例】現在禍迫眉睫,我們得想出避禍辦法。
【第4句】:年迫日索[nián pò rì suǒ]
【解釋】老年逼近,余日不多。
【示例】他感到年迫日索,必須抓緊時間完成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