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晝”的成語(47個)
本文整理了晝伏夜動、錦衣行晝、白晝做夢等含“晝”的成語47個,其中“晝”開頭的成語23個,“晝”結(jié)尾的成語8個,“晝”在中間的成語16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晝”開頭的成語【第1句】:晝伏夜動[zhòu fú yè dòng]
【解釋】白天埋伏,夜晚活動。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夫鼠晝伏夜動,不穴于寢廟,畏人故也。”
【第2句】:晝吟宵哭[zhòu yín xiāo kū]
【解釋】晝夜哀嘆、哭泣。
【出處】《戰(zhàn)國策·楚策一》:“[棼冒勃蘇]七日而薄秦王之朝,雀立不轉(zhuǎn),晝吟宵哭,七日不得告。”
【第3句】:晝耕夜誦[zhòu gēng yè sòng]
【解釋】白天耕種,夜晚讀書。比喻讀書勤奮。
【出處】《魏書·崔光傳》:“家貧好學,晝耕夜誦,傭書以養(yǎng)父母。”
【第4句】:晝夜不息[zhòu yè bù xī]
【解釋】息:停止。從白天到夜晚一直不停。
【出處】《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示例】這底下有三丈多深,槃成的九間朝殿,內(nèi)有四個大缸,缸內(nèi)滿注清油,點著燈火,晝夜不息。(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九回)
【第5句】:晝?nèi)杖覽zhòu rì sān jiē]
【解釋】一日之間三次接見。形容深受寵愛禮遇。
【出處】《易·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nèi)杖印!笨追f達疏:“晝?nèi)杖诱撸苑俏┟少n蕃多,又被親寵頻數(shù),一晝之間,三度接見也。”
【示例】摘筆摛詞,當筵授簡,叨陪晝?nèi)杖印?——明·汪道昆《高唐夢》
【第6句】:晝夜兼程[zhòu yè jiān chéng]
【解釋】晝夜:白天和黑夜;兼:加倍;程:行程。白天黑夜不停地趕路。形容急速地趕路。
【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使白衣?lián)u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
【示例】范翁方才同女兒進發(fā),晝夜兼程,行到衙中,擇吉成親。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二
【第7句】:晝警暮巡[zhòu jǐng mù xún]
【解釋】白天黑夜警戒。比喻防范嚴密。
【出處】宋·戴少平《王榮神道碑》:“公家之事,知無不為,晝警暮巡,考課尤著。”
【第8句】:晝思夜想[zhòu sī yè xiǎng]
【解釋】晝:白天。日月想念。形容思念極深。
【示例】她晝思夜想,食不甘味,臥不安席。
【第9句】:晝乾夕惕[zhòu qián xī tì]
【解釋】形容日夜勤勉戒慎。
【出處】語出《周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前蜀·杜光庭《賀臣體漸痊愈表》:“晝乾夕惕,焦勞而腠理愆和旰食宵衣,憂軫而寒暄爽候。”
【示例】前蜀·杜光庭《賀圣體漸痊愈表》:“晝乾夕惕,焦勞而腠理愆和;旰食宵衣,憂珍而寒暄爽候。”
【第10句】:晝想夜夢[zhòu xiǎng yè mèng]
【解釋】①日有所思,夜有所夢。②指日夜夢想,殷切追求。
【出處】《列子·周穆王》:“神遇為夢,形接為事,晝想夜夢,神行所遇。”
【示例】彼其數(shù)十年來吞聲飲淚、停幸佇苦、晝想夜夢之事業(yè),一旦涌現(xiàn)于眼前,英雄快心,孰有過此者耶? ——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杰傳》第十六節(jié)
【第11句】:晝伏夜游[zhòu fú yè yóu]
【解釋】猶晝伏夜動。
【出處】《隋書·高祖紀下》:“歷陽廣陵,窺覦相繼,或謀圖城邑,或劫剝吏人,晝伏夜游,鼠竊狗盜。”
【第12句】:晝慨宵悲[zhòu kǎi xiāo bēi]
【解釋】慨:慨嘆。白天慨嘆,夜晚悲戚。形容心情十分煩悶。
【出處】《宋書·魯爽傳》:“嵩霍咫尺,山河匪遙,夷庚壅塞,隔同天地,痛心疾首,晝慨宵悲。”
【第13句】:晝錦之榮[zhòu jǐn zhī róng]
【解釋】白天穿著錦繡的衣服,光彩耀目。比喻因做官或地位顯赫而榮耀之極。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本朝雜記上》:“或者獻詩于魏公勸得辭分陜之重,而為晝錦之榮,可謂能規(guī)勸矣。”
【第14句】:晝干夕惕[zhòu gàn xī tì]
【解釋】日夜勤勉戒慎。
【出處】語出《易·干》:“君子終日干干,夕惕若,厲無咎。”
【第15句】:晝修夜短[zhòu xiū yè duǎn]
【解釋】修:長。白天長夜間短
【示例】夏天來了,晝修夜短
【第16句】:晝度夜思[zhòu duó yè sī]
【解釋】日夜思量。
【出處】《新唐書·李絳傳》:“君尊如天,臣卑如地,加有雷霆之威,彼將晝度夜思,始欲陳十事,俄而去五六,及將以聞,則有憚而削其半,故上達者財十二。”
【第17句】:晝錦榮歸[zhòu jǐn róng guī]
【解釋】大白天穿著錦繡衣裳回歸故里。比喻做官后重回故鄉(xiāng),顯耀之極。
【出處】明·王彥貞《雍熙樂府·小桃紅·西廂百詠》:“承恩親自是邊來,端的喝聲采,晝錦榮歸寵光大。”
【第18句】:晝伏夜行[zhòu fú yè xíng]
【解釋】伏:躲藏;行:趕路。白天躲藏,夜間趕路。指為避免被敵人發(fā)現(xiàn)所采取的秘密活動。
【出處】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秦策》:“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而晝伏,至于蓤夫。”
【示例】風吹雨打露沾衣,晝伏夜行人跡稀。 ——陳毅《寄友》
【第19句】:晝?nèi)諘円筟zhòu rì zhòu yè]
【解釋】猶言日日夜夜;沒日沒夜。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都要我寫字、做詩,還有那分了題、限了韻來要求教的。晝?nèi)諘円勾虬l(fā)不清。”
【第20句】:晝夜兼行[zhòu yè jiān xíng]
【解釋】晝夜:白天和黑夜;兼:加倍;行:行走。白天黑夜不停地行走。形容急速地趕路。
【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使白衣?lián)u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
【示例】遂出令選騎兵善射慣戰(zhàn)者萬人為前鋒,大軍在后,銜枚卷甲,晝夜兼行。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六回
【第21句】:晝夜不舍[zhòu yè bù shě]
【解釋】舍:放棄。不放棄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繼日。
【出處】《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示例】兩人情好越深,儼如一對患難夫妻,晝夜不舍。(蔡東藩《前漢演義》第四十一回)
【第22句】:晝陰夜陽[zhòu yīn yè yáng]
【解釋】依我國古代陰陽之說,晝屬陽,夜屬陰。“晝陰夜陽”表示天道反常,將有災異。
【出處】《后漢書·王允傳》:“月犯執(zhí)法,彗孛仍見,晝陰夜陽,霧氣交侵。”
【第23句】:晝警夕惕[zhòu jǐng xī tì]
【解釋】日夜警惕戒慎。
【出處】宋·沈括《延州謝到任表》:“敢不盡慮力行,求神圣責任之實;晝警夕惕,思天地亭育之恩。”
“晝”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錦衣行晝[jǐn yī xíng zhòu]
【解釋】富貴了須回歸故里。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項王)曰:'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示例】金印明年如斗。向中州,錦衣行晝。 ——宋·辛棄疾《水龍吟》
【第2句】:夜以繼晝[yè yǐ jì zhòu]
【解釋】用夜里的時間接上白天的時間。形容日夜不息地努力。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郅惲傳》:“昔文王不敢槃游于田,以萬人惟憂,而陛下遠獵山林,夜以繼晝。”
【第3句】:以夜繼晝[yǐ yè jì zhòu]
【解釋】猶言以夜繼日。
【出處】《東觀漢記·郅惲傳》:“陛下遠獵山林,以夜繼晝,其如社稷宗廟何!”
【示例】[子琮]又廣拓旁鄰,增修宅宇,以夜繼晝,未曾休息。 ——《北史·馮子琮傳》
【第4句】:以夜續(xù)晝[yǐ yè xù zhòu]
【解釋】猶言以夜繼日。
【出處】《南史·謝靈運傳》:“靈運表陳疾,賜假東歸。將行,上書勸伐河北,而游娛宴集,以夜續(xù)晝。”
【第5句】:月明如晝[yuè míng rú zhòu]
【解釋】月亮照耀得像白天一樣明亮。
【出處】金·丘處機《蝶戀花·述懷》詞:“一鳥不鳴風又細,月明如晝天如水。”
【示例】清·洪昇《長生殿·偷曲》:“不免袖了鐵笛,來到驪山,趁此月明如晝,竊聽一回。”
【第6句】:卜夜卜晝[bǔ yè bǔ zhòu]
【解釋】卜:占卜。形容夜以繼日地宴樂無度。
【出處】《左傳·莊公二十二年》:“臣卜其晝,未卜其夜,不敢。”
【第7句】:通宵徹晝[tōng xiāo chè zhòu]
【解釋】指整天整夜。
【出處】宋·韓琦《廣陵大雪》詩:“通宵徹晝不暫停,堆積樓臺滿溪谷。”
【第8句】:俾夜作晝[bǐ yè zuò zhòu]
【解釋】把夜晚當作白晝一般利用,夜以繼日。
【出處】唐·白行簡《李娃傳》:“四令生斥棄百慮以志學,俾夜作晝,孜孜矻矻。”
【示例】奴家勸他斥去百慮,以志于學,俾夜作晝。 ——明·徐霖《鄉(xiāng)襦記·剔目勸學》
“晝”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白晝做夢[bái zhòu zuò mèng]
【解釋】大白天做起夢來。比喻幻想根本不能實現(xiàn)。
【出處】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我們真是白晝做夢!”
【第2句】:衣錦晝行[yī jǐn zhòu xíng]
【解釋】穿了錦繡衣裳在白天出行。舊時形容在本鄉(xiāng)做官,或在外地做官告老回鄉(xiāng),榮耀異常。同“衣繡晝行”。
【出處】宋·葉適《朝請大夫主管沖佑觀煥章侍郎陳公墓志銘》:“大父康伯,相高宗,值逆亮送死,竭臣子力,賴累圣威靈,幸而破虜。臨內(nèi)禪,特詔定第,自請退休,得守鄉(xiāng)社。都人稱贊曰:'所謂衣錦晝行者也。’”
【第3句】:白晝見鬼[bái zhòu jiàn guǐ]
【解釋】泛指虛妄荒誕、不可能出現(xiàn)的事。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龍香嘻的一笑道:'白日見鬼!枉著人急了這許多時。”
【第4句】:呼晝作夜[hū zhòu zuò yè]
【解釋】晝:白天。把白天叫作夜晚。比喻顛倒黑白,不分是非。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且不可呼晝作夜,更饒善巧,終不能指東為西。”
【第5句】:還鄉(xiāng)晝錦[huán xiāng zhòu jǐn]
【解釋】同衣錦晝行,指富貴時穿錦衣回歸故鄉(xiāng)。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項籍傳》:“羽見秦宮室皆已燒殘,又懷思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錦夜行。’”
【示例】英雄豈學生算,也作還鄉(xiāng)晝錦看。 ——清·汪繹《項羽》詩
【第6句】:以晝卜夜[yǐ zhòu bǔ yè]
【解釋】卜:占卜。形容夜以繼日地宴樂無度。
【出處】《左傳·莊公二十二年》:“臣卜其晝,未卜其夜,不敢。”
【第7句】:衣錦晝游[yī jǐn zhòu yóu]
【解釋】衣:穿。白天身著華貴官服,使人看見。舊時比喻富貴后還鄉(xiāng),向鄉(xiāng)親們夸耀。
【出處】《魏書·甄琛傳》:“未幾,除征北將軍,定州刺史,衣錦晝游,在為稱滿。”
【第8句】:衣繡晝行[yī xiù zhòu xíng]
【解釋】晝:白天。穿了錦繡衣服在白晝行走。比喻在本鄉(xiāng)作官,或富貴后回到故鄉(xiāng)。
【出處】《三國志·魏書·張既傳》:“還君本州,可謂衣繡晝行矣。”
【第9句】:被繡晝行[pī xiù zhòu xíng]
【解釋】穿著錦繡衣服白天出行。指在人前夸耀自己富貴。
【出處】晉·陸云《贈鄱陽府君張仲膺》詩:“被繡晝行,昔人攸羨。”
【第10句】:卜晝卜夜[bǔ zhòu bǔ yè]
【解釋】卜:占卜。形容夜以繼日地宴樂無度。
【出處】《左傳·莊公二十二年》:“臣卜其晝,未卜其夜,不敢。”
【示例】把這些指揮官們,招集在這列花車里,卜晝卜夜、昏天黑地,一起比大歡喜。 ——徐鑄成《何成浚與葉蓬》
【第11句】:夜行晝伏[yè xíng zhòu fú]
【解釋】伏:躲藏。白天躲藏起來,夜間出來行動。
【出處】《后漢書·劉翊傳》:“是時寇賊興起,道路隔絕,使驛稀有達者。翊夜行晝伏,乃到長安。”
【示例】斜谷若有魏兵守把,汝二人引本部軍越山嶺,夜行晝伏,速出祈山之左,舉火為號。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回
【第12句】:俾晝作夜[bǐ zhòu zuò yè]
【解釋】指晨昏顛倒。常用在無限制地享樂。
【出處】《詩經(jīng)·大雅·蕩》:“或號式呼,俾晝作夜。”
【示例】鄉(xiāng)下人家不比上海,是通宵達旦,俾晝作夜的。 ——《晚清文學叢鈔·情變》第四回
【第13句】:不舍晝夜[bù shě zhòu yè]
【解釋】舍:放棄。不放棄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繼日。
【出處】《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示例】道若途若川,車航混混,不舍晝夜。 —— 漢·揚雄《法言·問道》
【第14句】:無晝無夜[wú zhòu wú yè]
【解釋】不分日夜;日日夜夜。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4卷:“再不到丁家來了,無晝無夜,一心只癡想著趙縣君,思量尋機會挨光。”
【示例】周立波《山鄉(xiāng)巨變》:“無晝無夜,你都要經(jīng)心經(jīng)意。”
【第15句】:夜月晝星[yè yuè zhòu xīng]
【解釋】夜間如月,白日如星。指明珠。
【出處】晉·王嘉《拾遺記》卷六:“錯雜寶以飾臺榭,縣明珠于四垂,晝視之如星,夜望之如月。里語曰:'洛陽多錢郭氏室,夜日晝星富無比。’”
【第16句】:炫晝縞夜[xuàn zhòu gǎo yè]
【解釋】指李花色白,其光采或照耀于白天,或顯現(xiàn)于夜晚。
【出處】宋·王安石《寄蔡氏女子詩》:“積李兮縞夜,崇桃兮炫晝。”
【示例】因晚登碧落堂,望隔江桃皆暗,而李獨明,乃悟其妙,蓋炫晝縞夜。 ——宋·楊萬里《讀退之李花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