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阱”的成語(6個)
本文整理了張機設阱、避阱入坑等含“阱”的成語6個,其中“阱”結尾的成語3個,“阱”在中間的成語3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阱”結尾的成語【第1句】:張機設阱[zhāng jī shè jǐng]
【解釋】張機:設機關;阱:陷坑。暗設機關,布置陷阱,捕捉敵人。也形容故意陷害對方。
【出處】明·揭喧《兵經百篇·發字》:“制人于危難,扼人于深絕,誘人于伏內,張機設阱,必度其不可脫而后發。”
【第2句】:觸機落阱[chù jī luò jǐng]
【解釋】阱:陷井;機:弓弩上的發箭器。觸動發箭器就能使野獸落入陷井。比喻遭到厄運。
【出處】明·沈景《義俠記·奇功》:“葉子盈,我遭逢時乖運梗,你為甚也觸機落阱。”
【第3句】:造謀布阱[zào móu bù jǐng]
【解釋】指設計陷害。阱,同宑。
【出處】明·劉若愚《酌中志·逆賢羽翼紀略》:“其戕害楊左諸人,造謀布阱,實由外延線索,歷歷有據。”
“阱”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避阱入坑[bì jǐng rù kéng]
【解釋】指避過了井,又掉進了坑里。比喻避去一害,又受另一害。阱,異“穽”。
【出處】漢·焦贛《易林·觀之益》:“避阱入坑,憂患日生。”一本作“避井入坎”。
【第2句】:投阱下石[tóu jǐng xià shí]
【解釋】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
【出處】語出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一旦臨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第3句】:落阱下石[luò jǐng xià shí]
【解釋】比喻乘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同“落井下石”。
【出處】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發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示例】毫無疑義,他是誤解了牛祚,以為對方在落阱下石。 ——沙汀《困獸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