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籠的近義詞
[mark_b]
蠶籠的相關(guān)詞: 蠶眉、蠶豆、蠶桑、蠶農(nóng)、蠶絲、蠶食、蠶箔、蠶室、蠶蛾、蠶弄
[/mark_b]
蠶籠的意思:cánlóngㄘㄢˊㄌㄨㄙˊ蠶籠(蠶籠)盛桑葉的竹籠。南朝梁蕭子顯《日出東南隅行》:“蠶籠拾芳翠,桑陌采柔條。
蠶籠的拼音:[ cán lóng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蠶蛹:蠶蛾的蛹。
【第2句】:蠶農(nóng):蠶農(nóng):cánnónɡ【第1句】:蠶事和農(nóng)事。
【第3句】:蠶室:【第1句】:古代王室飼蠶的宮館。《禮記·祭義》:“古者天子諸侯必有公桑蠶室。”孔穎達(dá) 疏:“公桑蠶室者,謂官家之桑,於處而筑養(yǎng)蠶之室。”《東觀漢記·明德馬皇后傳》:“太后置蠶室織室于 濯龍 中,數(shù)往來觀視以為娛樂。”《晉書·禮志上》:“漢 儀,皇后親桑東郊苑中,蠶室祭蠶神。”參見“蠶宮”、“蠶館”。
【第4句】:蠶蔟:蠶蔟是一個(gè)漢語詞匯,意思是供蠶作繭的草蔟,即“蠶山”。
【第5句】:蠶臺(tái):蠶臺(tái)是漢語詞匯,讀音是cántái,出自《春蠶》。
【第6句】:蠶蛾:蠶的成蟲,白色,觸角羽毛狀,兩對(duì)翅膀,但不善飛,口器退化,不取食,交配產(chǎn)卵后不久就死亡。
【第7句】:蠶弄:猶言蚓曲。借指樂曲。
【第8句】:蠶桑:養(yǎng)蠶與種桑。《管子·山權(quán)數(shù)》:“民之通於蠶桑,使蠶不疾病者,皆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后漢書·東夷傳·三韓》:“土地肥美,宜五穀。知蠶桑,作縑布。”宋 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詩之五:“今年幸甚蠶桑熟,留得黃絲織夏衣。”清 戴名世《庚辰浙行日記》:“蓋東南蠶桑之盛,莫過於 湖州。”
【第9句】:蠶食:“蠶食”一詞,一直為史家所沿用,幾乎成了秦滅六國(guó)的專用語,主要是因?yàn)樗N切生動(dòng)地概括了強(qiáng)秦逐漸滅亡六國(guó)的歷史情景。比喻如蠶吃桑葉那樣一點(diǎn)一點(diǎn)的吃掉,比喻逐步侵占。語出《戰(zhàn)國(guó)策.趙策一》:“秦蠶食韓氏之地。”
【第10句】:蠶籠:cánlóngㄘㄢˊㄌㄨㄙˊ蠶籠(蠶籠)盛桑葉的竹籠。南朝梁蕭子顯《日出東南隅行》:“蠶籠拾芳翠,桑陌采柔條。
【第11句】:蠶子:蠶子,拼音cánzǐ,意思是蠶蛾產(chǎn)的卵。
【第12句】:蠶絲:蠶吐的絲。由蠶體內(nèi)一對(duì)絲腺分泌出來的膠狀物凝固而成。主要有桑蠶絲和柞蠶絲。
【第13句】:蠶箔:蠶箔,cánbó,一種以竹篾或葦子等編成的養(yǎng)蠶器具。
【第14句】:蠶豆:【第1句】: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莖四棱形,中心空,花白色有紫斑,結(jié)莢果。種子供食用。
【第15句】:蠶眉:臥蠶形的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