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高氣揚
趾高氣揚拼音
[ zhǐ gāo qì yáng ]
趾高氣揚的意思
趾高:走路時腳抬得很高;氣揚:意氣揚揚。走路時腳抬得很高,神氣十足。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樣子。
成語基本釋義:
[ 成語形式 ]
ABCD式的成語[ 成語結構 ]
聯合式成語[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
貶義成語[ 成語繁體 ]
趾高氣揚[ 成語用法 ]
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趾高氣揚近義詞
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目空一切
趾高氣揚反義詞
卑躬屈膝、奴顏婢膝、妄自菲薄
趾高氣揚出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桓公十三年》:“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
趾高氣揚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齊國孟嘗君出使楚國,楚王送他珍貴的象床,負責送象床的登徒去游說孟嘗君的門人公孫戍,希望能勸止這項差使。公孫戍說動孟嘗君不接受這件寶物。孟嘗君見他出門時趾高氣揚的樣子覺得奇怪,原來他得到登徒的一把寶劍。
趾高氣揚造句
【第1句】:齊桓公趾高氣揚地對屈完說:
【第2句】:即使學習進步很大,也不該趾高氣揚,而應再接再厲。
【第3句】:一太郎在路上遇見了皇子倉石和道太,趾高氣揚地對他倆說:
【第4句】:看新一代犀利哥,多么深邃的眼神,多么趾高氣揚的面部表情!
【第5句】:有一天,他遇到一個高官,此人趾高氣揚,身后保鏢成群,下屬無不對其彎腰鞠躬
趾高氣揚英語翻譯
go to one's head <to be made vain or conceited by success; hold one's high; hold one's head high; be on one's high horse >
趾高氣揚相關查詢
四字成語abcd的成語并列式成語出自《左傳》的成語揚字的成語氣字的成語趾字的成語高字的成語揚開頭的成語揚結尾的成語第三個字是氣的成語趾開頭的成語趾結尾的成語第二個字是高的成語趾高氣揚成語接龍
揚長避短:發揮或發揚優點或有利條件,克服或回避缺點或不利條件。揚長而去:大模大樣地徑自走了。揚幡招魂:掛幡招回死者的靈魂(迷信)。比喻想使已經被清除的的壞人再恢復活動。揚鈴打鼓:比喻大聲張揚。揚眉吐氣:揚起眉頭,吐出怨氣。形容擺脫了長期受壓狀態后高興痛快的樣子。揚清激濁:沖去污水,讓清水上來。比喻抨擊、清除壞人壞事,表彰、發揚好人好事。揚湯止沸:把鍋里開著的水舀起來再倒回去,使它涼下來不沸騰。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揚揚得意:形容十分得意的樣子。揚風扢雅:品評詩文。揚己露才:露:顯露;揚:表現。顯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才能,表現自己。揚厲鋪張:夸大渲染。揚眉瞬目:①猶橫眉怒目。②一舉眉,一轉眼。形容時間極短。③傾心注目。④沾沾自喜貌。揚眉眴目:指橫眉怒目。揚名顯親:揚:傳揚;顯:顯赫;親:父母。指使雙親顯耀,名聲傳揚。揚威耀武:炫耀武力,顯示威風。揚武耀威:炫耀武力,顯示威風。揚威曜武:炫耀武力,顯示威風。揚揚自得:十分得意的樣子。揚葩振藻:葩:華美;藻:文采。形容文章寫得華麗多采。揚名四海:揚名:傳播名聲。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境有海環繞,故以“四海”代指全國各處;也指世界各地。指名聲傳遍各地。揚清厲俗:發揚清操,激勵世俗。揚清抑濁:猶揚清激濁。比喻抨擊、清除壞人壞事,表彰、發揚好人好事。揚蘤扢藻:見“ 揚葩振藻 ”。揚鑣分路:鑣:馬嚼子;揚鑣:驅馬向前。分路而行。指獨樹一幟,各行其是揚名后世:名聲傳揚到后世趾高氣揚的意思是趾高:走路時腳抬得很高;氣揚:意氣揚揚。走路時腳抬得很高,神氣十足。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樣子。
相關專題
趾高氣揚